《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卷之十四 (5)
卷之十四 (5)
1. 獨聖湯
治服金石,及食炙爆、飲酒、房勞為癰疽,及諸惡瘡疼痛。
甘草(半斤,生銼)
上一味,以水一斗,浸一宿,煎至五升以下,去滓,入銀石器煎熬為膏,分二服,溫酒下,臨臥一服,次日五更一服,當取下惡物為效。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為服用金石,或是過度食用燒烤油炸食物、酗酒、性生活過度導致的腫毒,以及各種嚴重傷口的疼痛。
使用半斤的生甘草,切碎。
只用這一味藥材,先用十升的水浸泡一夜,然後煎煮到剩下五升以下的量,濾掉渣滓後,再放入銀或石製的容器裡熬成膏狀。將膏分成兩份服用,用溫酒送服,睡前服用一次,第二天清晨五點左右再服用一次,會排出不好的東西,這就是見效的表現。
2. 通聖雙行湯
治傷風寒暑濕,或泣或散,使氣血滯凝,肉腐為膿,壅結成癰疽,隨處發作。
大黃(蒸,一兩),木鱉(去殼切),防風,枳殼,桔梗,甘草(各一分)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入朴硝兩錢重,煎熔,熱服,得疏轉一兩次,即服萬金湯;若陰證,只服萬金,不可用通聖雙行也。
白話文:
這款藥方名為[通聖雙行湯],主要用於治療因受風、寒、暑、濕氣影響所導致的身體不適。無論是流鼻涕或是散熱不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甚至肉體發生壞死化膿,形成腫塊瘡瘍,在身體各處爆發的病症。
所需藥材如下:大黃(需先蒸過,用量為一兩)、木鱉(需去殼切片)、防風、枳殼、桔梗、甘草(這些材料各需一分)。
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每次服用時取四大錢的份量,加一盞水煎煮至剩下七分水量,然後濾掉渣滓,加入約兩錢重的朴硝,待其溶解後趁熱飲下。服用後可能會有輕微的腹瀉反應一兩次,這時應立即改服萬金湯;但如果是陰性體質的人,只能單獨服用萬金湯,不宜使用通聖雙行湯。
3. 萬金湯
治癰疽、發背、發眉、發髭鬚、發腦、婦人乳癰等。定痛去毒。
甘草(半兩),沒藥(一分),栝蔞(一個,去皮)
上為銼散。以無灰酒三升,煮至一升,去滓,隨量旋飲盡,或出血,或出黃水是效。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各種膿瘡,如膿腫、背部長膿包、眉毛周圍長膿包、鬍鬚周圍長膿包、頭部長膿包,以及婦女乳腺炎等病症。能緩解疼痛並去除毒素。
需要的藥材有:甘草(半兩),沒藥(一分),栝蔞(一個,去掉外皮)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碎片。用三升無灰酒煮這些藥材,直到只剩下約一升的藥汁,然後濾掉藥渣。根據個人情況慢慢飲盡這碗藥汁,可能會排出血液或黃色的液體,這都是藥效正在發揮作用的表現。
4. 五香連翹湯
治一切惡核瘰癧、癰疽惡腫等病。
青木香(即舶上木香),沉香,薰木香(即乳香),丁香,麝香,升麻,桑生寄生,獨活,連翹,射干,木通(各二兩),大黃(蒸,三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二盞,煮一盞以上,去滓,取八分清汁,空腹熱服,半日以上未利再服,以利下惡物為度。未生肉前服不妨,以折去熱毒之氣。本方有竹瀝、芒硝,恐泥者不能斟酌,故缺之,知者自當量入。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各種惡性腫瘤、淋巴結核、膿瘡和惡性腫脹等病症。
藥材包括:舶來的青木香、沉香、薰木香(也就是乳香)、丁香、麝香、升麻、桑樹上的寄生植物、獨活、連翹、射干、木通(各二兩),以及經過蒸煮的大黃(三兩)。
這些藥材需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四大錢的藥粉,加入兩杯水煮至剩一杯水量以上,然後濾掉藥渣,取清澈的藥汁八分,空腹時趁熱服用。如果半天內尚未排便,可再次服用,直到排出不良物質為止。在傷口未長出新肉前服用此藥無妨,因為它能去除體內的熱毒。原處方中有竹瀝和芒硝,但考慮到有些人可能無法適當地使用這些成分,所以在此處方中省略了。如果有經驗的人可以自行判斷是否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