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卷之十三 (1)
卷之十三 (1)
1. 鹿角丸
治腎虛傷冷,冷氣入腎,其痛如掣。
鹿角屑(一兩,酥炙方),附子(炮,二兩),桂心(三分)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鹽酒下三五十丸,空心服。
白話文:
這是在講述一種名為「鹿角丸」的藥物,用於治療因腎虛導致的寒冷感,以及由寒冷引起的腎部疼痛,這種疼痛就像被抽扯一樣。
藥方成分包括:鹿角碎片一兩(需用酥油炒過後纔可使用)、炮製過的附子二兩、肉桂心三分。
將上述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再以酒和藥粉搓揉成丸,丸子大小與梧桐樹種子相仿。服用時,以含鹽的酒吞下三十到五十粒,最好在空腹時服用。
2. 安腎丸
治腎虛腰痛,陽事不舉,膝骨痛,耳鳴口乾,面色黧黑,耳輪焦枯。
補骨脂(炒),葫蘆巴(炒),茴香(炒),川楝(炒),續斷(炒,各三兩),桃仁(麩炒,去皮尖,別研),杏仁(如上法),山藥(炒切),茯苓(各二兩)
上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鹽湯五十丸,空心服。
白話文:
這是在說[安腎丸]的製法和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因腎虛導致的腰部疼痛、性功能障礙、膝蓋疼痛、耳鳴口乾、臉色暗沉、耳朵周圍乾枯無光等症狀。
藥方成分如下:炒過的補骨脂、炒過的葫蘆巴、炒過的茴香、炒過的川楝、炒過的續斷(各三兩)、麩炒過並去除皮尖的桃仁(需另外研磨)、同樣處理方式的杏仁、炒過切片的山藥、以及炒過的茯苓(各二兩)。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大小如梧桐子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十顆,應在空腹時以鹽水送服。
3. 青娥丸
治肝腎虛,腰膇重痛。並治風濕腳氣。常服壯筋補虛,填精益髓。
杜仲(一斤,炒),生薑(十兩,炒),破故紙(一斤,炒)
上為末,用胡桃肉一百二十個,湯浸去皮,研成膏,入少熟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鹽酒、鹽湯任下,食前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肝腎虛弱,腰部沉重疼痛的青娥丸。同時,它也能治療風濕和腳部不適。經常服用能強壯筋骨,補充虛弱,增強精力,滋養骨髓。
所需藥材有:杜仲一斤(需炒過),生薑十兩(需炒過),破故紙一斤(需炒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再使用一百二十顆胡桃肉,先用熱水浸泡去皮後,搗成膏狀,加入少量熟蜂蜜,製成梧桐籽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粒,可用鹽酒或鹽水吞服,最好在飯前服用。
4. 神應丸
治腎經不足,風冷乘之,腰痛如折,或引背膂,俯仰不利,轉側亦難;或役用過度,勞傷於腎;或寢臥冷濕,地氣傷腰;或墜墮傷損,並宜服之。
威靈仙(去土,二兩),桂心,當歸(各一兩)
上為末,以酒煮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煎茴香湯或炒茴香酒下,食前服;婦人煎桂心湯下。有孕婦人,不得服。一方,添破故紙、桃仁、地膚子等分。
白話文:
[神應丸]
適用於腎臟功能不夠強壯,遭受風寒侵襲,導致腰部疼痛像被折斷一樣,或是牽連到背部和脊椎,使得彎腰、挺直都感到困難,轉身也同樣不便;或是因為工作過度,使腎臟受到傷害;或是睡在冷涼潮濕的地方,讓地氣影響到腰部;或是因為跌打損傷,以上情況皆適合服用此藥。
所需藥材為:威靈仙(需去除泥土,用量為二兩),桂心,當歸(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再以酒煮成糊狀,製成大小如梧桐子的丸狀。每次服用三五十粒,可用茴香煎湯或炒茴香酒送服,應在飯前服用;女性則可使用桂心煎湯送服。懷孕中的婦女,不適合服用此藥。另一個配方,可加入破故紙、桃仁、地膚子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