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卷之十三 (1)
卷之十三 (1)
1. 神秘湯
治上氣不得臥。
橘皮,桔梗,紫蘇,人參,五味子(各等分)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六分,去滓,食後。
白話文:
這份古方名為[神祕湯],用於治療呼吸困難、無法平躺的症狀。
所需藥材及其比例如下:陳皮、桔梗、紫蘇、人參、五味子,這些藥材各取相等份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時取四錢,加入一碗水,煎煮至剩下約六成水量,過濾掉藥渣,於飯後飲用。
2. 皺肺丸
貝母(炒),知母,秦艽,阿膠(炒),款冬花,紫菀茸,百部(去心),糯米(炒,各一兩),杏仁(去皮尖,別研,四兩)
上為末,將羊肺一個,先以水灌洗,看容得水多少,即以許水更添些,煮杏仁令沸,濾過,灌入肺中,系定,以糯米泔煮熟,研細成膏,搜和前藥末,杵數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桑白皮湯下。
白話文:
[皺肺丸的配方及製法]
所需材料有:炒貝母、知母、秦艽、炒阿膠、款冬花、紫菀茸、去心的百部,以及炒過的糯米(這些材料各一兩),去皮去尖並單獨研磨的杏仁(四兩)。
首先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接著取一個羊肺,先用水清洗,並觀察它可以容納多少水量,然後在這個水量的基礎上再多加一些,用來煮沸杏仁,煮好後將其濾出,再將煮過的水灌入羊肺中,並將開口綁緊。再使用炒過的糯米水將羊肺煮熟,待其冷卻後,將羊肺研磨成細膩的膏狀,與先前準備好的藥粉混合攪拌,用力杵打數千次,直到混合均勻,然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時,需於飯前服用五十粒,並搭配桑白皮湯一起服用。
3. 理氣丸
治氣不足,動便喘咳,遠行久立皆不任,汗出鼻乾,心下急,痛苦悲傷,臥不安。
杏仁(去皮尖,麩炒,別研),桂枝(去皮,各一兩),益智(去皮),乾薑(炮,各二盛)
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以鍾乳粉為衣。每服三十丸,空腹米湯下。
黑錫丹,方見眩暈門
白散子,方見中風門,二藥皆可用
白話文:
[理氣丸]
主治:用於治療氣力不足,稍有活動就會喘息咳嗽,無法承受長途行走或長時間站立,出汗且鼻腔乾燥,心臟部位感覺緊繃,身心痛苦悲傷,睡眠品質不佳,難以安眠。
藥材:杏仁(需去皮去尖,用麥麩炒過,另研成泥),桂枝(需去皮,各取一兩),益智(需去皮),乾薑(炮製過,各取二兩)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狀,大小約如梧桐子,並以鍾乳粉裹覆外層。每次服用三十粒,空腹時以米湯送服。
另外,「黑錫丹」與「白散子」兩種藥物,在治療眩暈及中風的處方中亦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