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卷之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1)

1. 遺尿失禁證治

《經》云: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者,乃心腎氣傳送失度之所為也。故有小澀而遺者,有失禁而出不自知。又婦人產蓐,產理不順,致傷膀胱,遺尿無時。又小兒胞冷尿床,亦著成人者。治之各有方。

白話文:

【對於遺尿與失禁的治療】

經典中提到:當膀胱功能不佳,排尿困難,這稱為"癃";若無法控制排尿,這則被稱為"遺尿"。這些情況多是由於心臟與腎臟間的氣息運作失調所導致。因此有些人會在稍微感到尿意時就無法忍耐,甚至有人完全失去控制,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排尿。

此外,婦女在生產後,如果產道恢復不順利,可能導致膀胱受損,進而出現隨時遺尿的情況。而小孩因膀胱未發育成熟,夜間尿牀也是常見現象,這種情況有時也會延續到成人時期。對於這些不同情況的遺尿和失禁,都有相應的治療方法。

2. 家韭子丸

治少長遺尿;及男子虛劇,陽氣衰敗,小便白濁,夜夢泄精。此藥補養元氣,進美飲食。

家韭子(六兩,炒),鹿茸(四兩,酥炙),蓯蓉(酒浸),牛膝(酒浸),熟地黃,當歸(各二兩),巴戟(去心),菟絲子(酒浸,各一兩半),杜仲(去皮銼制,炒絲斷),石斛(去苗),桂心,乾薑(炮,各一兩)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空心食前鹽湯、溫酒下。小兒遺尿者,多因胞寒,亦稟受陽氣不足故也,別作一等小丸服。

白話文:

【家韭子丸】

用於治療兒童和成人尿牀,以及男性因體虛嚴重,導致陽氣衰退,小便呈現混濁,夜晚夢遺的情況。這款藥物能補充並養護身體的元氣,提升飲食的吸收與營養。

配方包括:家韭子(六兩,炒過)、鹿茸(四兩,經過酥油炙烤)、蓯蓉(酒浸泡)、牛膝(酒浸泡)、熟地黃、當歸(各二兩)、巴戟(去心)、菟絲子(酒浸泡,各一兩半)、杜仲(去皮切碎後炒至絲狀)、石斛(去莖)、桂心、乾薑(炮製,各一兩)。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再用酒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十粒,可逐漸增加到一百粒,在空腹時或飯前以鹽水或溫酒送服。對於兒童尿牀,大多是由於膀胱寒冷,或是先天陽氣不足所致,應製成較小的丸狀給孩童服用。

3. 阿膠飲

治小便遺失不禁。

阿膠(二兩,炒),牡蠣(煅取粉),鹿茸(切酥炙,各四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煎七分,空心服;或作細末,飲調亦好。

白話文:

【阿膠飲】

用於治療小便失禁、無法控制的情況。

藥材如下:

  • 阿膠:二兩,炒過後使用。
  • 牡蠣:煅燒後研磨成粉狀。
  • 鹿茸:切成薄片,酥油炙烤,共四兩。

以上藥材混合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大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七分水量,空腹時服用;或者也可以將藥材磨成細粉,用飲料調和服用亦可。

4. 張真君茯苓丸

治心腎氣虛,神志不守,小便淋瀝,或不禁,及遺泄白濁。

赤茯苓,白茯苓(各等分)

上為末,以新汲水挪洗,澄去新沫,控干,別取地黃汁,同與好酒銀石器內熬成膏,搜和為丸,如彈子大。空心鹽酒嚼下。常服輕身延年。

白話文:

這是在講述張真君茯苓丸的製作和使用方法,用於治療因心腎氣虛導致的精神不易集中,小便頻繁且控制不住,以及遺精和尿濁等症狀。

所需藥材為赤茯苓和白茯苓,兩者份量相等。

先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新抽取的井水清洗,靜置讓其自然沉澱去除浮沫,然後晾乾。另外取地黃汁,和好酒一起在銀石器皿中熬煮成膏狀,再和茯苓粉混合攪拌成丸,大小約如彈珠。服用時,空腹搭配鹽酒嚼食。長期服用可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