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卷之十二 (1)
卷之十二 (1)
1. 豬苓散
治傷風感寒,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
獵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炒),滑石(碎研,各等分)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時。
五苓散,治傷暑疸熱,小便不利。煎茅根湯調尤佳。(方見傷暑門)
白話文:
【豬苓散】
主治:因感受風寒而致的感冒,症狀包括脈搏浮動、身體發熱、口渴想喝水以及小便排泄不順暢。
藥材:豬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炒過)、滑石(研磨成粉末),以上藥材均等量。
製法與服用方式:將以上藥材混合後搗碎成散劑。每次服用約四大錢的份量,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七分之一,然後濾掉藥渣,隨時可以服用。
【五苓散】
主治:因中暑導致的黃疸和體內熱度高,小便排泄不順暢。若用茅根湯來調和此藥服用效果更佳。(此處的五苓散配方可參閱「中暑」相關條目)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