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卷之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一 (1)

1. 胃氣丸

治憂思過度,脾肺氣閉,聚結涎飲,留滯腸胃,氣鬱於陰,凝寒於陽,陰陽反戾,吐利交作,四肢厥冷,頭目眩暈,或復發熱。兼治老人胃寒,大便反秘;妊娠惡阻,全不納食。

硫黃(不拘多少,豬臟內縛兩頭,以米泔、酒、童子小便各一碗,煮乾一半取出洗斷穢氣,控干秤,十兩),半夏(湯洗去滑秤,五兩),白茯苓,人參(各一兩),石膏(一分,煅,一法同硫黃煮)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釋炊餅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空腹米湯入少生薑汁下。

白話文:

[胃氣丸]

用於治療因過度憂慮思考,導致脾胃及肺部氣機受阻,痰飲聚結,滯留在腸胃,氣鬱於身體陰分,寒氣凝結在身體陽分,陰陽兩者出現反常,造成嘔吐與腹瀉同時發生,四肢冰冷,頭痛眼花,甚至發燒。同時適用於老年人胃寒,大便反而祕結;以及孕婦妊娠反應嚴重,完全無法進食。

藥材包括:硫磺(數量不限,將其包在豬腸內,兩端綁緊,再用米泔水、酒和男孩的小便各一碗,一同煮至液體減半後取出,清洗去除異味,晾乾後稱重,需十兩),半夏(先用熱水洗淨去滑膩,稱重需五兩),白茯苓,人參(各需一兩),石膏(需一分,先煅燒,另一種做法是和硫磺一同煮)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生薑自然產生的汁液調和炊餅糊,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十到一百粒,空腹時以米湯加上少量生薑汁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