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卷之十一 (2)
卷之十一 (2)
1. 麝香綿灰散
治腹虛脹滿,朝緩暮急,服諸藥不瘥,惡風,不能宣泄,彭彭鼓脹。
寒蠶綿(燒灰,半兩),麝香(半錢,別研)
上研細令勻。每服一大錢匕,濃煎薄荷湯調下;酒服尤佳,不以時。一法有乾漆炒大煙出,量虛實用之,虛則不可用。
白話文:
這款藥方名為「麝香綿灰散」,主要用於治療腹部虛弱、脹滿,症狀在早晨較輕而傍晚加重的情況。若其他藥物療效不佳,且患者畏風,排泄功能受阻,腹部膨脹如鼓,此藥方或可一試。
所需藥材為:經過火燒成灰的寒蠶綿半兩,與麝香半錢。麝香需單獨研磨。
將上述藥材細細研磨,混合均勻。每次服用時,取一大錢匕的藥粉,用濃烈的薄荷湯調和後服用;若以酒送服效果更佳,且不限定服用時間。
另有一種配方加入了乾漆,需先炒至大量煙霧冒出,再根據患者身體狀況調整用量,若是身體虛弱者不宜使用。
2. 溫中湯
治虛人老人飲啖生冷,多致腹脹,心下痞滿,有妨飲食,或刺痛泄利,氣痞滯悶。
厚朴(去皮,細銼),甘草(銼細),生薑(洗切),青州棗(切,各等分)
上二件,搗令得所,方入生薑,又杵令勻,取出,同棗焙,令浥浥微燥,卻入鍋內,慢火炒至紫色,又焙乾為細末。每服一大錢,擦生薑少許,沸湯點,空腹服,以知為度。氣味殊美,兼能愈疾,又易修合。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體質虛弱者或老年人因食用過多生冷食物,導致腹部脹氣,胸口有飽脹感,影響進食,或是有刺痛、腹瀉,以及氣滯悶痛的情況。
藥材包含:厚朴(去除外皮,細細切片),甘草(切細),生薑(洗淨切片),青州棗(切片),以上藥材份量均等。
首先將厚朴和甘草兩種藥材研磨混合,然後再加入生薑,再次研磨直至均勻,取出後與棗一起烘烤,使其微濕略帶乾燥,再放入鍋中,用小火炒至紫色,最後再烘乾,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約一大錢的藥粉,可搭配少量生薑,用熱水沖泡,空腹服用,以感覺適宜為度。此藥不僅味道佳,又能治病,且製作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