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

《華氏中藏經》~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論小腸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第二十五

小腸者,受盛之腑也。與心為表裡,手太陽是其經也。心與小腸絕者,六日死。絕則髮直如麻,汗出不已,不得屈伸者是也。又心咳久不已,則傳小腸。小腸咳,則氣咳俱出也。

小腸實則傷熱,熱則口生瘡;虛則生寒,寒則泄濃血,或泄黑水,其根在小腸也。又小腸寒則下腫重,有熱,久不出,則漸生痔。疾有積,則當暮發熱,明旦而止也。病氣發則令人腰下重,食則窘迫而便難,是其候也。小腸脹,則小腹䐜脹,引腹而痛也。厥邪入小腸,則夢聚井邑中,或咽痛頷腫,不可回首,肩如杖,腳如折也。

又黃帝曰:心者主也,神之舍也。其臟周密而不傷,傷,神去。神去則身亡矣。故人心多不病,病即死,不可治也。惟小腸受病多矣。又左手寸口陽絕者,無小腸脈也,六日死。病臍痹,小腹中有疝瘕也。左手寸口脈實大者,小腸實也,有熱邪則小便赤澀。又實熱,則口生瘡,身熱去來,心中煩滿,體重。

又小腸,主於舌之官也。和,則能言,而機關利健,善別其味也。虛,則左寸口脈浮而微軟弱,不禁按,病為驚狂無所守,下空空然,不能語者,是也。

白話文:

小腸是負責接收和盛載食物的消化器官,它與心臟互為表裡關係,其運作由手太陽經脈控制。如果心臟與小腸的聯繫斷絕,六天後就會死亡。這種情況會出現頭髮變得像麻線一樣乾枯,汗水不斷,且身體無法正常彎曲伸展的症狀。此外,如果心臟的咳嗽持續不止,病情可能會轉移到小腸。小腸咳嗽時,會連同氣一起咳出。

小腸功能過度活躍時,會因過熱導致口腔潰瘍;若功能低下,則會產生寒氣,引起拉肚子,排出血塊或黑色液體,這些問題都源自小腸。再者,小腸寒冷會導致下肢腫脹,有熱氣,長時間未解決,會逐漸形成痔瘡。若小腸內有積累的病竈,會在傍晚時發燒,但到第二天早晨就退燒。病症發作時,會感到腰部以下沉重,進食後腹部緊繃且排便困難,這是小腸病症的徵兆。小腸脹氣時,會使小腹脹痛。

黃帝說:心臟是主宰全身的器官,是精神的寄居處。心臟組織周密,不易受損,一旦受損,精神就會流失。精神流失,人就會死亡。因此,心臟通常不會生病,一旦生病,往往就是致命的,很難治療。然而,小腸卻容易受到疾病的影響。再者,如果左手寸口的陽脈消失,表示小腸脈象不顯,六天後會死亡,且可能伴有肚臍麻痹,小腹有疝氣或腫塊的症狀。左手寸口脈搏強大,表示小腸功能亢進,有熱邪存在,會造成小便顏色變紅且排尿困難。若同時有實熱,還會導致口腔潰瘍,身體熱冷不定,心情煩躁,身體沉重。

另外,小腸掌管舌頭的功能。當小腸健康,舌頭可以清晰說話,且靈活有力,能辨別各種味道。若小腸虛弱,左寸口脈搏會浮現且輕微軟弱,按壓無力,會出現驚慌失措,下部空虛,無法說話的情況。

2. 論脾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第二十六

脾者土也。諫議之官。主意與智。消磨五穀。寄在其中。養於四旁。旺於四季。正旺長夏。與胃為表裡。足太陰是其經也。扁鵲曰。脾病。則面色萎黃。實則舌強直。不嗜食。嘔逆。四肢緩。虛。則精不勝。元氣乏失溺不能自持。其脈來似水之流。曰太過。病在外。其脈來如鳥之距。

曰不及。病在內。太過則令人四肢沉重。語言謇澀。不及。令人中滿不食。乏力。手足緩弱不遂。涎引口中(一作出。)四肢腫脹。溏瀉(一作泄。)不時。夢中飲食。脾脈來而和柔。去似雞距踐地。曰平。脈來實而滿稍數。如雞舉足。曰病。又如烏(一作雀。)之啄。如鳥之距。

如屋之漏。曰死。中風則翕翕發熱。狀若醉人。腹中煩滿。皮肉瞤瞤短氣者。是也。旺時。其脈阿阿然緩曰平。反弦急者。肝來克脾。真鬼相遇。大凶之兆。反微澀而短者。肺來乘脾。不治而自愈。反沉而滑者。腎來從脾。亦為不妨。反浮而洪。心來生脾。不為疾耳。脾病。

面黃。體重。失便。目直視。唇反張。手足爪甲青。四肢逆。吐食。百節疼痛不能舉。其脈當浮大而緩。今反弦急。其色當黃而反青。此十死不治也。又脾病。其色黃。飲食不消。心腹脹滿。身體重。肢節痛。大便硬。小便不利。其脈微緩而長者。可治。脾氣虛。則大便滑。

小便利。汗出不止。五液注下為五色。注利下也。(此四字疑是註文。)又積□□久不愈。則四肢不收。黃疸。飲食不為肌膚。氣滿脹而喘不定也。又脾實。則時夢築垣牆蓋屋。脾盛。則夢歌樂。虛則夢飲食不足。厥邪客於脾。則夢大澤邱陵。風雨壞屋。脾脹則善噦。四肢急。

體重。不食善噫。脾病。則日昳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靜。脈急甚則瘛瘲。微急則胸膈中不利。食入而還出。脈緩盛則痿厥。微緩則風痿。四肢不收。大甚則擊僕。微大則脾。疝氣里大。膿血在胃腸之外。小甚則寒熱作。微小則消癉。滑甚則頹疝。微滑則蟲毒。腸鳴。中熱。

澀甚則腸㿗微澀則內潰。下膿血。脾脈之至也。大而虛。則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四肢汗出。當風也。脾絕則十日死。又臍出(一作凸。)者亦死。唇焦枯。無紋理。而青黑者。脾先絕也。脾病。面黃目赤者可治。青黑色入口。則半歲死。色如枳實者。

一(一作半。)月死。吉凶休否。(一作咎。)皆見其色出於部分也。又口噤唇黑。四肢重如山不能自收持。大小便利無休歇。食飲不入。七日死。又唇雖痿黃。語聲囀囀者。可治。脾病。瘧氣久不去。腹中痛鳴。徐徐熱汗出。其人本意寬緩今忽反常而嗔怒。正言而鼻笑。不能答人者。

此不過一月。禍必至矣。又脾中寒熱。則皆使人腹中痛。不下食。又脾病。則舌強語澀。轉筋。卵縮。牽陰股。引髀痛。身重不思食。鼓脹。變則水泄不能臥者。死不治也。脾正熱。則面黃目赤。季脅痛滿也。寒則吐涎沫而不食。四肢痛。滑泄不已。手足厥。甚則顫慄如瘧也。

臨病之時。要在明證詳脈。然後投湯丸。求其痊損耳。

白話文:

脾臟,在中醫學中被比喻為大地,負責提供建議和智慧,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將營養吸收,並儲存在身體四周,它在四季中特別旺盛,尤其在夏季末期更為活躍。脾臟與胃互為表裡,屬足太陰經。扁鵲指出,脾臟生病時,臉色會變得萎黃,如果脾臟功能過盛,可能會出現舌頭僵硬、食慾不佳、嘔吐和四肢無力等症狀;若是功能衰弱,則可能精神不濟,元氣耗損,無法控制排尿。

脈象方面,如果像水流般流動,代表功能過度,病在外;如果像鳥的腳爪一樣,則表示功能不足,病在內。功能過度可能導致四肢沉重,語言困難;功能不足可能造成腹部脹滿,食慾不振,手腳無力,口中有黏液,四肢浮腫,以及不定時的腹瀉,甚至在夢中進食。

脾臟健康的脈象應柔和,來勢像雞腳著地一樣,若脈象實且滿,略顯頻繁,如同雞抬腳,則表示有病。若脈象如鳥啄食或鳥腳爪,或像屋頂漏水一樣,則預示死亡。中風的病人,可能出現發熱,像喝醉酒一般,腹部煩躁飽脹,皮膚肌肉抽動,呼吸短促。

脾臟功能旺盛時,脈象緩慢平穩,如果反而緊繃急促,表示肝臟正在影響脾臟,是不祥的徵兆;如果脈象微弱且短,則可能是肺臟影響脾臟,但通常可以自愈;若脈象沈重且滑順,表示腎臟正在支援脾臟,無需過度擔心;若脈象浮動且強烈,表示心臟正在滋補脾臟,也不是大問題。

脾臟疾病,臉色黃,身體沉重,大小便失調,眼睛直視,嘴脣反捲,手腳指甲青紫,四肢冰冷,反胃,全身關節疼痛難以移動,脈象應浮大而緩,但現在卻緊繃急促,顏色應該是黃色,但現在卻呈現青色,這些都是十分危險,難以治療的情況。另一方面,脾臟疾病,臉色黃,食物不易消化,心腹脹滿,身體沉重,肢節疼痛,大便硬,小便不通暢,脈象微弱緩慢且長,這種情況則較易治療。

脾氣虛弱,會導致大便稀軟,小便頻繁,汗水不斷,五種體液流失,造成各種顏色的下痢。長期累積的疾病,若久治不愈,可能導致四肢機能喪失,黃疸,營養無法吸收,腹部脹氣,呼吸困難。脾臟功能過盛,可能做築牆或蓋房子的夢;脾臟旺盛,可能做音樂和歌唱的夢;脾臟虛弱,可能做飲食不足的夢。若脾臟受邪氣影響,可能做關於湖泊、山丘、風雨摧毀房屋的夢。

脾臟腫大,會有打嗝,四肢緊繃,身體沉重,不想吃飯,持續打嗝的症狀。脾臟疾病,在傍晚時分精神較好,清晨時分最嚴重,中午時分有所改善,下午時分又恢復平靜。脈象緊繃嚴重,可能出現抽搐;輕微緊繃,則可能胸膈不適,食物反流。脈象緩慢且強烈,可能導致四肢無力;輕微緩慢,可能引起風濕性萎縮,四肢失去功能。脈象非常強烈,可能導致突然倒下;輕微強烈,可能與脾臟有關。疝氣,膿血在胃腸外層,輕微則可能引起寒熱交替,極輕微則可能導致消瘦。脈象滑順,可能引起下垂疝氣;極輕微滑順,可能引起蟲害,腸鳴,體內發熱。

脾臟的脈象,若大而虛,表示腹部有氣塊,可能有氣結,稱為氣結疝氣,女性同樣適用。四肢出汗,可能是在風中待太久。脾臟衰竭,十天內可能會死亡。肚臍突出也可能導致死亡。嘴脣乾燥無紋理,顏色青黑,表示脾臟功能已經喪失。脾臟疾病,臉色黃,眼睛紅,可以治療;若青黑色進入口中,半年內可能死亡;顏色像未成熟的橘子,一個月內可能死亡。好壞的結果,都可以從臉色看出來。

若嘴脣萎縮泛黃,但聲音清晰,可以治療。脾臟疾病,瘧疾長期無法根除,腹部疼痛,緩慢地出汗,原本性格溫和的人突然變得暴躁,說話正常但鼻子卻笑,無法回答問題,一個月內災難可能降臨。脾臟冷熱不均,可能導致腹部疼痛,食慾不振。脾臟疾病,可能舌頭僵硬,言語不清,腿抽筋,睪丸縮小,牽拉大腿疼痛,身體沉重,不想吃飯,腹部脹大,若病情轉變為水瀉,無法躺臥,無法治療。脾臟極度發熱,可能臉色黃,眼睛紅,肋側疼痛。脾臟極度寒冷,可能吐泡沫,不想吃飯,四肢疼痛,持續腹瀉,手腳冰冷,嚴重時可能顫抖如瘧疾。

在診斷疾病時,重要的是要清楚病症,詳細檢查脈象,然後才能開出合適的藥方,期望病人康復。

以上翻譯只是一種解釋,中醫理論博大精深,不同的醫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3. 論胃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第二十七

胃者,腑也。又名水穀之海,至脾為表裡。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氣壯,則五臟六腑皆壯。足陽明是其經也。胃氣絕,則五日死。實則中脹便難,肢節疼痛,不下食,嘔吐不已。虛則腸鳴脹滿,引水,滑泄。寒則腹中痛,不能食冷物。熱則面赤如醉人,四肢不收持,不得安臥,語狂,目亂,便硬者是也。病甚則腹脅脹滿,吐逆不入食,當心痛,上下不通,惡聞食臭,嫌人語,振寒,喜伸欠。胃中熱則唇黑,熱甚則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顛狂不定,汗出額上,鼽衄不止。虛極則四肢腫滿,胸中短氣,穀不化,中消也。胃中風,則溏泄不已。胃不足,則多飢不消食。

病人鼻下平,則胃中病。渴者不可治。(一本無上十三字,作微燥而渴者可治。)胃脈,博堅而長,其色黃赤者,當病折腰。(一作髀。)其脈軟而散者,病食痹。左關上脈浮而大者虛也;浮而短澀者實也;浮而微滑者亦虛也;浮而遲者寒也;浮而數者實也。虛實寒熱生死之法,察而端謹,則成神妙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關於胃部健康與其相關的症狀,以及如何從脈象判斷胃的虛實寒熱狀況。

胃是人體的一個腑臟,又被稱為水穀之海,與脾臟相互配合,有著內外相輔的作用。胃是人體的根本,如果胃氣旺盛,那麼全身的五臟六腑也會跟著強壯。足陽明胃經是與胃相關的經絡。若胃氣衰竭,通常在五天內會死亡。

胃實的症狀包括腹部脹滿、排便困難、肢體關節疼痛、食慾不振且持續嘔吐。胃虛則會腸鳴、脹氣、想喝水且易拉肚子。胃寒會感到腹部疼痛,無法吃冷食。胃熱會臉色潮紅像喝醉的人,四肢無力,無法安穩睡覺,說話胡言亂語,視線混亂,且大便乾硬。

病情嚴重時,腹部及兩側脹滿,嘔吐且無法進食,心口痛,上下消化道不通暢,厭惡食物的味道,對人聲感到煩躁,畏寒,喜歡伸懶腰打哈欠。胃熱過度會使嘴脣變黑,更嚴重會有狂躁行為,如攀高唱歌、脫衣奔跑,精神狀態混亂,額頭冒汗,鼻血不止。極度虛弱會四肢腫脹,胸悶氣短,食物不易消化,導致中消症。胃受風邪影響會不停瀉肚。胃功能不足會常感飢餓但食物不易消化。

如果病人鼻子下方平塌,表示胃部有問題。口渴的病人,一種說法是病情難治;另一種說法是若只是輕微乾渴,病情可以治療。

胃的脈象,若是強勁且長,顏色偏黃紅,可能將有腰部疼痛(或大腿疼痛)。脈象軟弱分散,可能有飲食障礙。左關脈浮大表示虛弱;浮短而滯表示實證;浮而微滑也表示虛弱;浮而遲緩表示寒證;浮而頻繁表示實證。

掌握胃的虛實寒熱及其對應的生死法則,細心觀察並謹慎判斷,就能達到神奇的診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