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氏中藏經》~ 卷中 (7)
卷中 (7)
1. 論諸淋及小便不利第四十四
諸淋與小便不利者。皆由五臟不通。六腑不和。三焦痞澀。榮衛耗失。冒熱飲酒。過醉入房。竭散精神。勞傷氣血。或因女色興。而敗精不出。或因迷寵不已。而真髓多輸。或驚惶不次。或思慮未寧。或飢飽過時。或奔馳才定。或隱忍大小便。或發泄久興。或寒入膀胱。或暑中胞囊。
傷茲不慎。致起斯疾。狀候變異。名亦不同。則有冷、熱、氣、勞、膏砂、虛、實之八種耳。冷淋者。小便數。色白如泔也。熱淋者。小便澀。而色赤如血也。氣淋者。臍腹滿悶。小便不通利而痛也。勞淋者。小便淋瀝不絕。如水之滴漏而不斷絕也。膏淋者。小便中出物如脂膏也。
砂淋者。腹臍中隱痛。小便難。其痛不可忍須臾。從小便中下如砂石之類。有大者如皂子。或赤或白(一作黃。)色澤不定。此由腎氣弱而貪於女色。房而不泄。泄而不止。虛傷真氣。邪熱漸強。結聚而成砂。又如以水煮鹽。火大水少。鹽漸成石之類謂腎者水也。咸歸於腎水消於下虛熱日甚。
煎結而成。此非一時而作也。蓋遠久乃發。成節五歲。敗即三年。壯人。五載禍必至矣。宜乎急攻。八淋之中。唯此最危。其脈盛大而實者可治。虛小而澀者不可治。虛者謂腎與膀胱俱虛。而精滑夢泄。小便不禁者也。實則謂經絡閉澀。水道不利。而莖痛腿痠者也。又諸淋之病。
與淋相從者活。反者死凶。治療之際。亦在詳酌耳。
白話文:
這些尿路疾病以及小便困難的情況,都源自五臟運行不暢,六腑功能失調,三焦運化受阻,身體機能衰弱,或是因為在高溫環境下飲酒,過度醉酒後進行性行為,導致精力過度消耗,氣血損傷。也可能因為性生活過度,導致精氣虧損;或是過度迷戀某人,導致真髓流失過多;或是受到驚嚇,或是思慮過重,或是飲食不定時,或是剛剛經歷長途奔波,或是憋大小便,或是過度排泄,或是膀胱遭受寒冷,或是胞囊遭受高溫。
若不注意這些因素,可能引發相關疾病。症狀各異,名稱也有所不同,主要有冷、熱、氣、勞、膏、砂、虛、實等八種。冷淋,指的是頻繁小便,尿液顏色呈白色,像米泔水一樣。熱淋,指的是小便困難且尿色鮮紅,像血一樣。氣淋,指的是腹部脹滿悶痛,小便不順且疼痛。勞淋,指的是小便淋漓不斷,就像水滴不斷滴落一樣。膏淋,指的是小便中夾帶著像脂膏一樣的物質。
砂淋,指的是腹部和肚臍周圍隱隱作痛,小便困難,疼痛難忍,會從小便中排出像砂石一樣的東西,有的甚至像皁角一樣大,顏色可能是紅色,白色,或黃色,不固定。這通常是由於腎氣虛弱,過度沉溺於性生活,性行為時不射精,或是射精過度,導致真氣虛弱,邪熱逐漸增強,最終形成砂石。就像用少量水煮鹽,如果火太大,水太少,鹽就會逐漸結晶成為石頭。腎臟就像是水,所有的鹹味都歸屬於腎,當腎虛弱,下面的水份無法被有效利用,上面的虛熱逐漸嚴重,最終結晶形成砂石。
這種情況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會發病,結石形成可能需要五年,而一旦病情惡化,可能只需要三年。對於壯年人來說,五年後必然會出現問題,所以必須要盡快治療。在八種淋病中,砂淋是最危險的。如果脈象強大而實,就有可能治癒,但如果脈象虛弱且澀,就無法治癒。虛弱是指腎臟和膀胱都虛弱,導致精氣流失,夜間遺精,無法控制小便。實是指經絡堵塞,小便不順,導致陰莖疼痛,腿部痠痛。
對於各種淋病,如果與淋病同時發生的其他症狀可以得到控制,就有生存的機會,反之則可能致命。在治療過程中,也需要詳細考慮這些因素。
2. 論服餌得失第四十五
石之與金,有服餌得失者,蓋以其宜與不宜也。或草或木,或金或石,或單方得力,或群隊獲功。或金石毒發而致斃,或草木勢助而能全。其驗不一者何也?基本實者,得宣通之性,必延其壽;其本虛者,得補益之情,必長其年。虛而過瀉,實乃更增,千死其千,萬歿其萬,則決然也。
又有年少之輩,富貴之人,恃其藥力,恣其酒欲,誇弄其術,暗使精神內損,藥力扶持,忽然疾作,何能救療?如是之者豈知災從內發,但恐藥餌無微功,實可歡哉。其於久服方藥,在審其宜,人藥相合,效豈妄邪?假如臟不足則補其臟,腑有餘則瀉其腑,外實則理外,內虛則養內。上塞則引上,下塞則通下,中澀則解中,左病則治左,右病則治右。上下左右,內外虛實,各稱其法,安有橫夭者也?
故藥無不效,病無不愈者,切務於謹察矣。
白話文:
在討論服用藥物的利弊時,這就好比使用礦石與金屬,效果的好壞,關鍵在於是否適合。無論是草藥、樹木提取物,還是金屬、礦石,有的單獨使用就能見效,有的需要多種配伍才能發揮功效。有時金屬礦石的毒性發作導致死亡,有時草藥樹木的力量相互輔助反而能保命。為何結果如此不同呢?因為身體原本健康的人,若得到了藥物疏通的效果,必然延長壽命;而身體原本虛弱的人,若得到藥物滋補的功效,必然增長年齡。如果虛弱的人過度排瀉,強壯的人反而更增強,那麼這種情況下,千人死亡,萬人喪命,就是必然的結果。
再者,有些年輕人或是富貴之人,依賴藥物的力量,放縱飲酒慾望,炫耀自己的調養方法,卻不知這樣暗暗地損害了精神和體質,即使有藥物支撐,一旦疾病突然爆發,又如何能救治呢?這種人怎會明白災難往往由內而生,他們只擔心藥物沒有顯著的功效,這確實令人感嘆。對於長期服用藥物,最重要的是要判斷是否適合,人與藥相合,效果豈能虛假?例如,如果臟器功能不足,就應補充臟器;腑部功能過剩,就應排瀉腑部;外部強壯,就應調理外部;內部虛弱,就應滋養內部。上部阻塞,就應疏導上部;下部阻塞,就應通暢下部;中部梗塞,就應解決中部問題;左邊有病,就應治療左邊;右邊有病,就應治療右邊。對於上下左右,內外虛實,都應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這樣怎麼會有突然早逝的情況呢?
因此,只要藥物用對了,沒有不見效的;疾病用對了方法,沒有治不好的。這一切都取決於是否能謹慎地觀察和判斷病情。
3. 辨三痞論並方第四十六
金石草木。單服皆可以不死者。有驗無驗。在乎有志無志也。雖能久服。而有其藥。熱壅塞而不散。或上或下。或痞或澀。各有其候。請速詳明。用其此法。免敗其志。皆於壽矣。謹論候並方。具在後篇。
白話文:
【對於各種礦物、植物藥材,單獨服用都能使人長生不老,是否有效,關鍵在於服用者是否有堅定的意志。即便能夠長期服用,但如果藥性過熱,導致身體堵塞不通,熱氣無法散發,可能會導致身體上部或下部不適,或是產生胸悶、腸胃不順等症狀,這些都有特定的徵兆。在此詳細闡述,使用本方法,避免因副作用而打擊到自己的信心,進而影響壽命。謹慎地討論了這些症狀及相關處方,詳細內容都在後面的篇章中。】
4. 辨上痞候並方
上痞者。頭眩目昏。面赤心悸。肢節痛。前後不仁。多痰。短氣。懼火。喜寒。又狀若中風之類者。是也。宜用後方。
桑白皮(闊一寸。長一尺),檳榔(一枚),木通(一尺去皮。一本作一兩),大黃(三分。濕紙煨),黃芩(一分),澤瀉(二兩)
上銼為粗末。水五升。熬取三升。取清汁。分二(一本作三。)服。食後臨臥服。
白話文:
所謂的上痞症狀,指的是患者會感到頭暈眼花、臉色發紅、心悸、肢體關節疼痛、身體某些部位失去知覺、痰多、呼吸短促、害怕熱度、偏好涼冷,有些症狀看起來就像中風一樣。對於這種病症,適合使用以下的藥方。
所需藥材有:桑白皮(寬約一寸,長約一尺)、檳榔(一個)、木通(一尺,需去皮,另有一種版本記載為一兩)、大黃(三分,用濕紙包裹後烘培)、黃芩(一分)、澤瀉(二兩)。
將這些藥材切碎成較粗的碎片,加入五升的水,熬煮至剩下三升。然後取出清澈的藥汁,分兩次服用(有一個版本記載為三次)。藥物應在飯後及睡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