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瘧指南》~ 卷下 (10)
卷下 (10)
1. 四獸飲
治喜怒不節。飲食過度。勞役兼併。致陰陽相勝。結聚痰飲。與衛氣相搏。發為瘴瘧。
人參,半夏(湯泡七次),茯苓(去皮),白朮,草果(去皮),陳皮,甘草(炙減半),烏梅(去核),
上剉散用生薑棗子。入鹽少許醃之。食頃厚皮紙裹水蘸溫。慢火煨香熟。焙乾。每服半兩。清水煎。未發前連進三服。
瘴瘧雖因天時。若平人脾胃元氣實。則瘴毒雖慘。於身乎何有。惟喜怒傷氣。飲食傷脾。則元氣不固。然後瘴毒得以干之。經所謂邪之所腠。其氣必虛是也。是方用參朮苓草之甘溫補脾。以益元氣。加陳皮之辛。以理氣。半夏之辛。以燥濕利痰。草果之辛。以消食。烏梅之酸。以斂氣生津。薑棗以補元氣。共為截瘧之方。亦君子滿座。小人自退之意也。
白話文:
這份古方「四獸飲」,主要治療的是因情緒起伏不定、飲食無度、勞累過度導致身體陰陽失調,積聚痰濕,與身體的防禦機能相互抗爭,引發類似瘴瘧的疾病。
配方包含人參、半夏(需用水浸泡七次)、茯苓(要去掉外皮)、白朮、草果(同樣要去掉外皮)、陳皮、甘草(烤制後用量減半)、烏梅(去掉核)。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加入生薑和棗子,再撒入少量鹽醃製。大約一個小時後,用厚紙包好,用水沾濕後,用溫火慢慢烘烤至香味四溢且完全乾燥。每次服用約半兩,用清水煎煮。在病發前,連續服用三次。
雖然瘴瘧多由天氣環境引起,但如果一個人的脾胃功能強健,即使環境再惡劣,對身體也影響不大。但若是情緒波動傷害了氣機,飲食無度損傷了脾胃,就會導致元氣不穩固,此時瘴毒就可能乘虛而入。正如古籍所言:「邪氣侵襲的地方,一定是正氣已虛弱。」此方使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這些甘溫藥材來補脾,增強元氣;加上陳皮的辛辣以調理氣機;半夏的辛辣以祛濕化痰;草果的辛辣以幫助消化;烏梅的酸味以收斂氣機,促進津液生成;薑棗則共同補充元氣。這就是截斷瘧疾的配方,如同滿室的君子,自然能使小人無立足之地。
2. 截瘴丸
治瘴病不問冷熱。或一日一發。二日一發。三日一發。
常山(五兩醋炒七次),烏梅(四十粒去核),檳榔(四十粒),甘草(三兩)
上再同炒為細末。薑汁打米糊為丸。梧子大。未發時。好酒吞二十一丸。一日服七八次。尤妙。發時莫服。瘴止後。忌雞魚羊肉。及鮓面蔥韭。並生冷瓜果。一切毒物。避風寒。成房事毋忿怒。瘴與瘧同病而異名。第瘧有定規。瘴多變怪。治瘴之法。不間斷者。使之間斷。明見作息有時。
已間斷者。使之輕減。然後用是方。無痰不瘧。故用常山以去痰。寒熱所感。邪氣多在榮衛肌肉之間。常山能去皮膚毛孔中之邪氣。佐以檳榔能下滯氣。消積利痰。甘草之甘。以和中氣。借烏梅之酸。以斂外泄陽氣。生薑之辛。以開胃利痰。痰去則瘴本去矣。截瘴之方。惟此為妙。
白話文:
【截瘴丸】
這藥方適用於治療瘴病,無論是冷性還是熱性的瘴病。病發頻率不拘,可能每天發作一次,或是每隔一天、三天才發作一次。
所需藥材如下:常山(五兩,需用醋炒七次)、烏梅(四十粒,要去掉核)、檳榔(四十粒)、甘草(三兩)。
將以上藥材混合後,炒至細末。使用薑汁和米糊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在病發前,用好酒送服二十一丸,一天可服用七八次,效果更佳。但發病時勿服用。待瘴病痊癒後,應忌食雞肉、魚肉、羊肉、以及醃製食品、麵食、蔥、韭菜,並避免食用生冷瓜果等一切可能有害的物質。同時應避開風寒,避免房事,切勿生氣動怒。瘴病與瘧疾雖同類,但名字不同。瘧疾有其固定模式,而瘴病則變化多端。治療瘴病的方法,對於持續發作的,要使其間隔發作;對於間歇性發作的,要使其發作減輕。之後再使用這個藥方。
由於瘴病與痰息息相關,所以用常山來祛除痰液。寒熱感受導致的邪氣多在人體的營衛肌肉間,常山能去除皮膚毛孔中的邪氣。配合檳榔,可以幫助下行滯氣,消除積滯,有利祛痰。甘草的甘甜,有助調和中氣。烏梅的酸味,可收斂外洩的陽氣。薑的辛辣,可開胃利痰。痰液去除,瘴病的根本也就消除了。這個截瘴的藥方,可謂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