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倫

《養生類要》~ 後集 (12)

回本書目錄

後集 (12)

1. 真正蘇合香丸

薑汁調和灌醒後,用此方治之:

白朮 天麻 當歸 川芎 桂枝(減半) 半夏 南星 陳皮(各等分)

上用水煎,加竹瀝一盞,薑汁半盞,和服則漸舒矣。

白話文:

在病人被薑汁調和後灌醒後,使用以下藥方進行治療:

白朮、天麻、當歸、川芎、桂枝(用量減半)、半夏、南星、陳皮(這些藥材各取等量)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再加入一盞的竹瀝和半盞的薑汁,混合後服用,病人的病情就會逐漸緩解。

2. 通關散

遼細辛(去土並葉) 豬牙皂角(去弦子炙赤各一兩) 藜蘆(生用五錢)

上為末,每用一字吹入鼻孔中得嚏為妙。

白話文:

【通關散】

所需藥材如下:遼寧產的細辛(需去除土和葉子)、豬牙皁角(去除內部的弦子後烤至赤紅,兩者各需一兩)、藜蘆(使用時保持原狀,需五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少量吹入鼻孔中,使其打噴嚏,這是最有效的使用方式。

3. 愈風飲

治半身不遂,手足欠利,語言費力,呵欠嚏噴,面木,口眼歪斜,寬馳,頭目眩暈,痰火熾盛,筋骨時痛,頭疼,心悸

川芎(一錢二分) 當歸(一錢二分) 生地黃(八分薑汁炒) 紅花(四分酒洗) 牛膝(八分酒洗) 半夏(一錢薑製) 羌活(六分) 防風(六分) 天麻(一錢) 白茯苓(一錢) 黃芩(八分酒炒) 薄桂枝(六分冬月七分) 酸棗仁(八分炒) 白朮(一錢五分) 甘草(炙四分) 白芍藥(二錢酒炒) 黃柏(三分酒炒夏月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一鍾,臨服入薑汁、淡竹瀝各三茶匙,清晨溫服。此藥活血消痰,疏風順氣,走肌表,利關節,累用極效。冬寒之月,減黃芩三分,加炮川烏二分,桂亦減半。風病減川烏、桂俱不用。羌活風家要藥。若冬月遇有感冒,加至一錢。故治風莫先於順氣,氣順則痰清火降而風自息矣。

白話文:

這份處方名為「愈風飲」,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半身不遂,手腳活動不便,說話困難,常打哈欠、噴嚏,面部麻木,口眼歪斜,肌肉鬆弛,頭暈目眩,痰多火旺,時常感到筋骨疼痛,頭痛,心悸。

所需藥材及其用量如下:川芎1錢2分,當歸1錢2分,生地黃8分(薑汁炒),紅花4分(酒洗),牛膝8分(酒洗),半夏1錢(薑製),羌活6分,防風6分,天麻1錢,白茯苓1錢,黃芩8分(酒炒),薄桂枝6分(冬季7分),酸棗仁8分(炒),白朮1錢5分,甘草(炙)4分,白芍藥2錢(酒炒),黃柏3分(夏季5分)。

將以上藥材配成一劑,加入兩杯水煎煮至剩一杯,服用前加入薑汁、淡竹瀝各三大茶匙,清晨時溫熱服用。此藥能活血化痰,疏風順氣,促進肌膚表面血液循環,利於關節活動,多次使用效果顯著。

在冬季寒冷月份,黃芩用量應減少3分,並添加炮川烏2分,桂枝用量也應減半。若患者患有風濕病,則不必使用川烏和桂枝。羌活是治療風濕的重要藥材,若在冬季有感冒情況,可增加至1錢。因此,治療風濕首要順暢氣機,氣機順暢則痰液減少,火氣下降,風濕自然得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