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倫

《養生類要》~ 後集 (25)

回本書目錄

後集 (25)

1. 治赤白帶下神方

樗根白皮 香椿根白皮 苦參 香附(醋炒) 梔子仁(炒) 山茱萸(去核) 黃柏(鹽酒炒) 龜板(去弦酥炙各二兩) 乾薑(炒五錢) 貝母(去心一兩) 白朮(炒) 當歸(酒洗各一兩五錢) 白芍藥(酒炒二兩)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清米湯送下。若孕婦赤白帶,加蒼朮條、芩、川連、白芷(各一兩),去乾薑、樗皮、貝母、苦參、龜板、梔子,亦為(丸服)。

白話文:

【治療紅白帶下症的神奇處方】

所需藥材如下:椿樹根部的白色皮、香椿樹根部的白色皮、苦參、香附(需用醋炒過)、梔子仁(需炒過)、山茱萸(要去掉核)、黃柏(需用鹽酒炒過)、龜板(需去掉邊緣,再用酥油炙烤,各取二兩)、乾薑(需炒過,取五錢)、貝母(需去掉心,取一兩)、白朮(需炒過)、當歸(需用酒洗過,各取一兩五錢)、白芍藥(需用酒炒過,取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糊和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八十粒,空腹時用清米湯吞服。

若為懷孕的婦人有紅白帶下症,則需加入蒼朮條、黃芩、黃連、白芷(各取一兩),但要去除乾薑、椿樹根部的白色皮、貝母、苦參、龜板、梔子,然後同樣製成丸狀服用。

2. 固真湯

治婦人赤白帶下行時臍下甚痛,此方二服即效

人參(五分) 黃芩 黃柏 白葵花(各一錢) 郁李仁(八分) 柴胡(七分) 陳皮(去白五分) 甘草(炙) 乾薑(炒各三分)

上用水一鍾半煎七分,空心服。葵花白者治白帶,赤者治赤帶,赤白混下二花並用。

按此方治氣血滯,陰陽不清,極效。

白話文:

這份處方名為「固真湯」,適用於治療婦女赤白帶下,且在下腹部(肚臍下方)感到劇烈疼痛的情況,服用兩次後即可見效。

所需藥材如下:人參五分、黃芩一錢、黃柏一錢、白葵花一錢(若是白色帶下問題)、郁李仁八分、柴胡七分、陳皮去白五分、甘草炙過、乾薑炒過各三分。

將以上藥材加入一鍾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七分量,於空腹時服用。其中,白葵花適用於治療白色帶下,紅色葵花則適用於紅色帶下,若兩種情況併發,則兩種葵花需同時使用。

根據記載,此方對於調理氣血不順、陰陽失調有極佳療效。

3. 涼血地黃湯

婦人血崩來如山崩水湧之勢,明是血熱妄行,豈可作寒論治?宜清補兼升提,不可驟止,徐徐調理,血清自歸源矣。

黃芩、甘草(生)、荊穗、蔓荊子(各七分)、黃柏、知母、藁本、川芎、細辛(各六分)、黃連、羌活、柴胡、升麻、防風(各五分)、生地黃、當歸(各一錢)、紅花(少許)

上用水一鍾半煎八分,空心稍熱服,渣隨並服。

白話文:

【涼血地黃湯】

女性若出現血崩,其出血量大如山洪暴發,這明顯是由於血液過熱導致的失控出血,怎麼可能用治療寒症的方式來處理呢?應採用既能清熱又能補血且具有提升作用的藥物進行治療,不能立即制止出血,需慢慢調理,待血液中的熱氣被清除後,出血自然會停止。

藥方成分如下:黃芩、生甘草、荊穗、蔓荊子各7分;黃柏、知母、藁本、川芎、細辛各6分;黃連、羌活、柴胡、升麻、防風各5分;生地黃、當歸各1錢;少量紅花。

以上藥材加入一鍾半的水煎煮至剩八分水量,於空腹時趁溫熱服用,藥渣也一同服用。

4. 六合散

治血崩不止,諸藥不效,此方立(止此急則治其標也)

杏仁皮(燒存性) 香附(童便浸三日炒黑) 舊紅毼子(燒存性) 地膚子(炒) □棕薦(燒存性) 牡血餘(燒存性) 蟹殼(燒存性) 陳蓮蓬(燒存性)

上為末,每服三錢,用酸漿草汁一鍾,衝上熱酒一鍾,空心熱服。

按此方初服反覺多,以漸而少,由紫色而紅,以至於無,即止。既止之後,用十全大補湯二十帖(調補方杜根矣)。

白話文:

這份處方名為「六合散」,主要用於治療大量出血無法停止,即使使用了各種藥物都未見成效的情況(此種情況應先迅速控制症狀以治標)。

所需藥材如下:杏仁皮(需燒至半炭狀態)、香附(需在孩童尿液中浸泡三天後炒至黑色)、舊紅棗(需燒至半炭狀態)、地膚子(需炒製)、棕櫚葉(需燒至半炭狀態)、燒焦的牡蠣殼、燒焦的頭髮(牡血餘指的是牡蠣殼中的殘留物)、燒焦的蟹殼以及燒焦的舊蓮蓬。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約三錢,需以一盅酸漿草汁混合一盅熱酒,空腹時溫熱服用。

初次服用可能會覺得出血量反而增加,但隨後會逐漸減少,顏色也會從紫色轉為紅色,最終不再出血。出血停止後,可進一步使用二十劑的「十全大補湯」進行調理補充元氣(十全大補湯是一種補身處方)。

5. 保胎丸

專治累經墮胎久不育者,宜服過七(月不必服)。

白朮(四兩) 鼠尾條黃芩 當歸(滌洗) 人參 杜仲(炒去絲各二兩) 川續斷(酒浸一兩半) 陳皮(一兩) 熟地黃(懷慶者酒浸蒸一兩半) 香附(一兩童便浸炒)

上為細末,糯米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白湯下)。

白話文:

[保胎丸]

專門治療多次流產而長期未能懷孕的人,適合服用此藥。但若已懷孕七個月以上,則不必再服用。

成分包括:白朮(160克)、鼠尾條黃芩、當歸(需先清洗乾淨)、人參、杜仲(炒製後去掉絲狀物,各80克)、川續斷(用酒浸泡,60克)、陳皮(30克)、熟地黃(選用懷慶產,用酒浸泡後蒸煮,60克)、香附(30克,需用童子尿浸泡後炒製)。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糯米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空腹服用70粒,用水送服。

以上就是整個配方和服用方式。

6. 安胎飲

治胎動胎漏不安,一服立效

白朮(一錢二分) 條芩(一錢) 陳皮(去白八分) 真阿膠(炒珠一錢) 桑寄生(真者一錢) 甘草(四分) 蘄艾(五分) 當歸頭(六分) 陳枳殼(五分) 砂仁(炒六分) 川獨活(五分) 白芍(酒炒一錢二分)

上用姜一片,棗一枚,糯米百餘粒,水煎空心服。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穩定胎兒,治療胎兒活動過度或有流產徵兆的情況,服用一次即見效。

藥材成分如下:白朮1.2錢、黃芩1錢、陳皮(去掉白色部分)0.8錢、真阿膠(炒至呈珠狀)1錢、桑寄生(必須是真品)1錢、甘草0.4錢、艾葉(產自蘄州)0.5錢、當歸頭0.6錢、陳年枳殼0.5錢、砂仁(炒過)0.6錢、川獨活0.5錢、白芍(用酒炒過)1.2錢。

煎煮方法:將上述藥材與一片薑、一顆大棗和一百多粒糯米一同用水煎煮,待冷卻後在空腹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