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類要》~ 後集 (11)
後集 (11)
1. 秋月諸症治例
內經曰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起,使志安寧,以緩秋形,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大抵秋三月,天氣清肅下降,人氣亦下降,故秋月諸症宜下(謂下泄也),分利(謂利小便),宜清和解,不宜升散。秋月肺大腸金氣用事,金旺則木受制,故有諸郁諸氣諸痛諸瘡諸積等症。
治法當隨症輕重加減治之。故秋月宜培脾土以生肺金,滋腎水以養肝木,養血以潤燥,損其有餘,益其不足。此大法也。今將秋月諸症宜用之方,詳陳於左,隨症活法用之,毋蹈實實虛虛之弊。
白話文:
【秋季各種病症的治療原則】
《黃帝內經》指出,在秋季三個月裡,這段時間稱為「容平」,天氣開始變得乾燥,地面的濕氣逐漸減少,應早睡早起,跟著雞鳴起牀,保持心情平靜,以緩和秋天的乾燥對身體的影響,收斂精神,讓秋天的氣候對身體的影響達到平衡,不要過度消耗精力,讓肺部的功能保持清爽。這是秋季應遵循的養生之道。若違背,會傷害肺部,到了冬季,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儲存能量的能力也會下降。
大致上,秋季三個月裡,天氣清肅下降,人的身體機能也相應地下降,因此,秋季的各種病症,適合使用瀉下的方法(即促進排泄),以及利用利尿的方法來調節,應選擇清熱和解表的藥物,不應該使用升散的藥物。秋季是肺部及大腸的金氣旺盛,金氣旺盛會抑制木氣,所以可能出現各種鬱悶、氣滯、疼痛、皮膚病變、積聚等病症。
治療時,應根據病情的輕重,靈活調整治療方案。因此在秋季,應注重培養脾胃功能,以增強肺部的健康;滋養腎臟,以補充肝臟的能量;養血,以滋潤因乾燥而受損的身體組織;對於過剩的機能要減弱,對於不足的機能要增強。這就是基本的治療原則。現將秋季各種病症適用的療法,詳細列於以下,根據具體病情靈活運用,避免過度治療或治療不足的問題。
2. 參蘇飲
治秋月傷寒發熱頭疼咳嗽或中脘痞滿嘔吐痰水,寬中快膈,不致傷脾,及感冒風邪頭疼鼻塞㿉寒壯熱,名曰重傷風,服之極效
人參(八分) 紫蘇葉 前胡 半夏 葛根(各一錢) 茯苓 桔梗 枳殼 陳皮(各八分)甘草(四分)
上用水一鍾半,姜三片,蔥頭一根,煎八分熱服。咳嗽加五味子(五分)杏仁(七分),久嗽有肺火去人參,參加桑白皮杏仁(各八分),鼻衄加麥門冬山梔仁(炒黑)烏梅茅根(各一錢),嘔逆加砂仁(五分)藿香(八分),吐衄過多加四物湯,即茯苓補心湯也,頭痛加川芎白芷(各八分)細辛(五分),脾泄加白朮黃耆白扁豆連肉(各一錢)
氣症有九,其治則一,惟順與降最為要法,須兼郁治,宜用十六味木香流氣飲主之。此方治男婦五臟不和,三焦氣壅,心胸痞悶,咽塞不通,腹脅脹滿,嘔吐不食,上氣喘急,咳嗽痰盛,面目浮,四肢腫,小便秘,大便結,憂思太過,陰陽之氣鬱結不散,壅滯成痰,腳氣腫痛,並氣攻肩背脅肋走注疼痛,並宜(服之)
紫蘇葉 當歸 川芎 青皮 烏藥 桔梗 白芍藥 茯苓 半夏 黃耆 枳實(各八分)防風(五分) 甘草(三分) 木香(五分) 陳皮 檳榔(各六分)
上用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一鐘,不拘時,溫服
白話文:
【參蘇飲】
這帖藥方適用於秋天因著涼而引發的感冒,症狀包含發燒、頭痛、咳嗽,或是上腹部悶脹、噁心嘔吐、多痰的情況。它能幫助消化,舒緩腸胃,又不會傷害脾臟。對於那些因為風邪入侵導致的頭痛、鼻塞、惡寒高燒,也就是所謂的「重傷風」,服用此方非常有效。
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人參8分、紫蘇葉、前胡、半夏、葛根各1錢、茯苓、桔梗、枳殼、陳皮各8分、甘草4分。
煎煮方式是取1鍾半的水,加入3片薑和1根蔥頭,煮至剩下8分的水量,趁熱服用。如果咳嗽,可再加五味子5分、杏仁7分;若咳嗽持續且伴有肺火,應去掉人參,改加桑白皮、杏仁各8分;倘若有鼻子出血的情況,則需添加炒黑的麥門冬、山梔仁、烏梅、茅根各1錢;如感到噁心反胃,則應加砂仁5分、藿香8分;若嘔吐、出血量過多,則應加四物湯,即是茯苓補心湯;頭痛時,可以加川芎、白芷各8分、細辛5分;脾虛泄瀉,則應加白朮、黃耆、白扁豆連肉各1錢。
氣症有九種,但治療原則一致,其中最重要的是順暢和下降兩種方法,通常需要同時治療鬱滯。宜使用十六味木香流氣飲來處理。此方適用於男女五臟失調、三焦氣滯,心胸憋悶、咽喉堵塞、腹部脹滿、噁心不食、呼吸急促、咳嗽多痰、面部水腫、四肢浮腫、小便不通、大便祕結、過度憂慮導致陰陽氣鬱結不散、痰液壅塞、腳部水腫疼痛,以及氣血攻向肩背脅肋,造成劇烈疼痛等症狀。
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紫蘇葉、當歸、川芎、青皮、烏藥、桔梗、白芍藥、茯苓、半夏、黃耆、枳實各8分,防風5分,甘草3分,木香5分,陳皮、檳榔各6分。
煎煮方式是取2鍾的水,加入3片薑和1枚棗,煮至剩下1鍾的水量,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3. 五磨飲子
治七情鬱結等氣或脹痛或走注攻衝
木香、烏角沉香、檳榔、枳實、臺烏藥,上各等分,以白酒磨服。
白話文:
「用於治療因七種情感過度導致的情緒壓抑,或是腹部脹痛,或是疼痛感流動不定,或是突然的劇烈疼痛。藥方成分包含木香、烏角沉香、檳榔、枳實和臺烏藥,以上所有藥材需等量使用,再用米酒來研磨服用。」
4. 開鬱湯
治惱怒思慮氣滯而鬱,一服即效
香附(童便浸炒) 貝母(各一錢半) 蒼朮 撫芎 神麯(炒) 山梔(炒) 陳皮(去白) 茯苓 枳殼(去穰麩炒) 蘇梗(各一錢) 甘草(三分)
上用姜一片,水二鍾,煎一鍾,食遠服。有痰加半夏南星(各一錢);有熱加黃芩黃連(各八分)柴胡(一錢);血鬱加桃仁紅花(各八分);濕加白朮羌活(各一錢);氣加木香(五分)檳榔(八分);食積加山楂神麯(各一錢)砂仁(七分)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開鬱湯],主要用於治療因煩惱、生氣或過度思考導致的情緒鬱悶,氣機不暢,服用一次就能見效。
藥方成分及劑量如下:香附(需用童子尿浸泡後炒製)、貝母(兩者各使用一錢半),蒼朮、撫芎、炒製的神麯、炒製的山梔、去掉白色部分的陳皮、茯苓、去掉瓤的枳殼(需用麩皮炒製)、蘇梗(這些成分各使用一錢),以及甘草(使用三分)。
以上藥物,加上一片薑,用水二鍾煮沸,煎至剩下一鍾的量,應在飯後一段時間再服用。若伴有痰多,可額外加入半夏和南星(各一錢);若有熱症,可加入黃芩、黃連(各八分)及柴胡(一錢);若是血鬱,則可加桃仁、紅花(各八分);若是由濕氣引起,則可加入白朮、羌活(各一錢);若是氣鬱,可加入木香(五分)和檳榔(八分);若是食積,則可加入山楂、神麯(各一錢)及砂仁(七分)。
5. 鐵甕先生交感丹
治先富後貧,先貴後賤,或終身不得志,抑怏不快,及婦人七情鬱結,師尼寡婦抑鬱不開並效。 香附(童便浸高一指,待七日,洗淨曬乾,搗碎,醋炒一斤) 白茯神(去皮心四兩,人乳浸,日曬夜露七日夜)
上二味為末,煉蜜七分,神麯三分,打糊和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不拘時,滾白湯化下。
白話文:
[鐵甕先生交感丹]
用於治療那些先富裕後貧窮,先尊貴後卑賤,或是終生不得意,心情鬱悶不快的人,以及婦女因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而導致的情緒鬱結,包括師姑、尼姑、寡婦等長期鬱悶不得舒展的情況,此藥方皆有效。
所需藥材:
- 香附:用童子尿浸泡,直至藥材上升一指高度,約需七日,之後清洗乾淨,曬乾,搗碎,再用醋炒製一斤。
- 白茯神:去除外皮和中心部分,取四兩,用人奶浸泡,白天曬太陽,夜晚暴露在空氣中,持續七天七夜。
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然後使用七分煉蜜和三分神麯混合成糊狀,製成丸藥,大小如彈珠。每次服用一丸,無需限制時間,用熱水沖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