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類要》~ 前集 (7)
前集 (7)
1. 補天大造丸
專培養元氣,延年益嗣,壯陽光溫,坎水降離火,為天地交泰。若虛勞房室過度之人(五心)煩熱,服之神效。平常之人四十以後尤宜常服,接補真元以躋上壽。
紫河車一具,取首生男胎者佳,如無得壯盛婦人者亦好。先用鮮米泔將河車輕輕擺開,換洗米泔五次,不動筋膜,此乃初結之真氣也。只洗淨有草屑,輕手取去。將竹器盛於長流水中浸一刻,以取生氣,提回,以小瓦盆盛於不甑內蒸,自卯辰蒸起至申酉時止,用文武火緩緩蒸之,極爛如糊,取出,先傾自然汁在藥末內略和勻,此天元正氣汁也。河車放石臼內,木杵擂一千下,如糊樣,通前藥汁末同和勻,搗千餘杵,集眾手為丸。
此全天元真氣以人補人,最妙,世所少知。醫用火焙酒煮,又去筋膜,大誤,又入龜板,尤誤,故特表而出之。
厚川黃柏(去粗皮酒炒一兩) 川杜仲(去粗皮酥炙斷絲一兩五錢) 川牛膝(酒浸去蘆一兩五錢) 當歸身(酒洗一兩) 淮熟地黃(酒蒸九次忌鐵二兩) 天門冬(去皮心一兩半) 淮生地黃(酒浸一兩半) 麥門冬(去心一兩五錢,以上四味另用酒煮爛搗膏) 陳皮(去白淨七錢半) 白朮(去蘆炒一兩) 五味子(去梗七錢) 小茴香(炒七錢) 枸杞(去梗一兩) 乾薑(炮黑二錢) 側柏葉(採取嫩枝隔紙炒乾二兩) 骨熱加牡丹皮(去心) 地骨皮(去心) 知母(去皮各一兩酒炒) 血虛加當歸地黃(加一倍) 氣虛加人參黃耆(蜜炙各一兩) 婦人去黃柏加川芎香附細實條芩(俱酒炒各一兩)
上藥各擇精製,各秤淨為末,不犯鐵器,用前蒸熟河車搗爛並汁和為丸。若河車肥大量,加些藥末,不必用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湯下。有病一日二服。按此方比古方用之更效。若稟氣虛或斫喪太過太早者尤宜用之。
白話文:
這個藥方【補天大造丸】專門用來培養與強化元氣,延長壽命,增進生育能力,壯陽並調節身體陰陽平衡,如同天地和諧運作。對於因性生活過度導致身體虛弱、五心煩熱的人,服用後效果神奇。即使是一般健康人,特別是四十歲後,也非常適合常服用,以補充真元,延年益壽。
所需材料為一個紫河車,首選首胎男嬰的紫河車,如果沒有,壯年婦女的也可。先用新米洗滌的水輕輕清洗紫河車,換洗五次,不要破壞筋膜,因為這是初結的真氣。只清除草屑,然後輕手拿掉。將其置於竹製容器中,在流動的水中浸泡一刻鐘,吸收生氣,再以小瓦盆放在鍋內蒸,從卯辰開始蒸到申酉時結束,用文武火緩緩蒸煮,直到極度軟爛如糊狀,取出,先將自然流出的汁液倒在藥末裡稍微攪拌,這就是天元正氣汁。將紫河車放入石臼中,用木杵打一千下,如糊狀,連同前面的藥汁一起和勻,再用木杵搗上千次,由多人合作搓成丸狀。
此藥丸以全天元真氣來達到人補人的效果,非常奇妙,但世人很少知道。有些醫生會使用火烤或酒煮的方式,甚至去掉筋膜,這樣會大大降低藥效,更甚者加入龜板,這是完全錯誤的,因此特地在此指出。
藥方中的藥材包括黃柏、杜仲、牛膝、當歸、熟地黃、天門冬、生地黃、麥門冬、陳皮、白朮、五味子、小茴香、枸杞、乾薑、側柏葉等,以及根據個人狀況添加的牡丹皮、地骨皮、知母、當歸、地黃、人參、黃耆、川芎、香附、實條芩等。所有藥材都需精心挑選並精確稱量,避免使用鐵器,與蒸熟的紫河車混合搗成泥,和藥汁一同製成丸狀。若紫河車較大,可加入一些藥末,不必另外加蜂蜜。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百粒,空腹時以米湯送服。有病時,一天可服用兩次。據說此方比古方更有效。對於先天氣質虛弱或過度消耗的人來說,特別適用。
2. 四物湯
治男婦血虛諸症,為婦人之總藥
川芎 當歸 白芍藥 熟地黃(各等分)
上用姜一片,水煎服。兼有他症,照古法加減用。
白話文:
所需藥材及其比例如下:
- 川芎
- 當歸
- 白芍藥
- 熟地黃 (以上四味藥材用量相同)
服用方法:取一片薑,與藥材一同用水煎煮後服用。若同時伴有其他症狀,則應按照傳統醫學原則,適度增減藥材的種類或份量。
3. 四君子湯
治男婦氣虛脾胃諸症
人參(一錢五分) 白朮(三錢) 白茯苓(二錢) 甘草(一錢)
上用薑棗煎食,遠服。兼有他症,照古法加減用八物湯。氣血虛用,即前二方合用。兼症亦照古法加減用。
白話文:
[四君子湯],適用於治療男女因氣虛導致的脾胃相關症狀。
藥材用量如下:人參1錢5分、白朮3錢、白茯苓2錢、甘草1錢。
以上藥材,用薑和棗一同煎煮後服用,長期服用效果更佳。若同時伴有其他症狀,應依照古法在八物湯基礎上酌情增減藥材。若是氣血兩虛的情況,可將本方與另一方合併使用。對於合併的症狀,同樣應根據古法酌情調整藥物的使用。
4. 十全大補湯
治男婦諸虛不足,五勞七傷,生血氣,補脾胃:即前八物湯一兩,加黃耆一錢二分,肉桂八分,薑棗煎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男性和女性各種虛弱不夠,包含過度勞累所導致的五勞七傷,能促進血液生成,補充脾胃元氣:就是在原本的八珍湯一兩的基礎上,再加入黃耆一錢二分,肉桂八分,最後用薑和棗一起煎煮服用。
5. 補中益氣湯
治勞倦傷脾,喜怒憂恐耗損元氣,榮衛不調,乃生寒熱,皆脾胃之氣不足,此方主之。
黃耆(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二分) 甘草(七分,以上三味除濕熱煩熱之堅藥也) 白朮(一錢) 當歸身(一錢) 陳皮(七分) 升麻 柴胡(各五分)
上用姜一片棗一枚煎服,兼症照東垣法加減用。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適用於因過度勞累、脾氣受損,或是情緒起伏如喜、怒、憂、恐等耗損了體內的元氣,導致身體的防禦系統失調,產生類似感冒的寒熱症狀。這些都是因為脾胃功能不足所導致,這個處方可以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調理。
藥方成分包括:黃耆(1錢5分)、人參(1錢2分)、甘草(7分)-這三種藥材能去除濕熱和煩熱;白朮(1錢)、當歸身(1錢)、陳皮(7分)、升麻和柴胡(各5分)。
煎煮時,加入一片薑和一顆棗,依照病情的不同,可參考東垣的理論來增減藥物的份量。
6. 人參飲
人遇勞倦辛苦過多,即服此方,免生內傷發熱之病,主於補氣。
黃耆(蜜炙一錢半) 人參(一錢半) 甘草(炙七分) 陳皮(一錢,去白) 白朮(一錢二分)五味子(二十粒) 麥門冬(去心一錢)
上用生薑二片,大棗二枚,水一鍾半,煎八分,食前服。勞倦甚,加熟附子(四分)。
白話文:
這份藥方適用於人們在過度勞累疲倦時服用,可以預防因體力透支而引發的內傷及發燒等疾病,主要功效是補氣。
藥方成分如下:黃耆(蜂蜜炒製後使用1錢半)、人參(1錢半)、甘草(炒製後使用7分)、陳皮(去除白色部分後使用1錢)、白朮(1錢2分)、五味子(約20粒)、麥門冬(去除中心部分後使用1錢)。
煎煮方式:取上述藥材,加入兩片生薑和兩顆大棗,用水1鍾半,煎煮至剩下8分水量,應在飯前服用。若勞累程度非常嚴重,可額外添加熟附子(4分)一同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