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雄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 卷上 (7)

回本書目錄

卷上 (7)

1. 守險

霍亂時行,須守險以杜侵擾。霍亂得愈,尤宜守險以防再來。昧者,不知,徒事符籙,以為擁兵自衛之謀,良可慨已。縱恣如常,效彼開門揖盜之愚,尤可笑也。苟欲御亂,略陳守險之法如下:

一、人煙稠密之區,疫癘時行,以地氣既熱,穢氣亦盛也。必湖池廣而水清,井泉多而甘冽。可藉以消弭幾分,否則必成燎原之勢。故為民上及有心有力之人,平日即宜留意。或疏浚河道,毋使積汙。或廣鑿井泉,毋使飲濁。直可登民壽域,不僅默消疫癘也。此越險守疆之事,為御亂首策,非吾儕仰屋而談者,可以指揮而行也。

一、當此流離播越之時,卜居最宜審慎。住房不論大小,必要開爽通氣,掃除潔淨,設不得已而居市廛湫隘之區,亦可以人工斡旋幾分,稍留餘地,以為活路,毋使略無退步。甘於黴時受濕,暑令受熱,平日受穢,此人人可守之險也。無如貪夫徇財,愚夫忘害,嬉玩泄沓,漫無警省。迨揮霍撩亂,突如其來,手足無措矣。

白話文:

霍亂流行時,要像守住險要關卡一樣,杜絕病邪入侵。即使痊癒了,也要繼續小心防範,避免再次感染。有些人卻不明事理,只靠符咒法術,以為就能抵禦疾病,實在令人嘆息。他們放縱不羈,像敞開大門迎接盜賊一樣愚蠢,更令人可笑。想要預防霍亂,我簡單說明以下幾項防範措施:

第一,人口密集地區,瘟疫容易流行,因為地氣炎熱,污穢之氣也容易聚集。必須要有廣闊的湖泊池塘,水質清澈,井泉眾多,水質甘甜。這樣可以減輕瘟疫的蔓延,否則就會像野火一樣迅速蔓延。因此,政府官員和有心有力的人,平日就應該注意這些事。疏通河道,避免淤積污水;廣挖井泉,避免飲用濁水。這樣不僅能消滅瘟疫,还能延長人民的壽命。這就像守住國土的防線一樣,是防範瘟疫的首要策略,不是我們坐在屋裡空談就能做到的。

第二,在瘟疫流行期間,選擇居住的地方非常重要。住房無論大小,都要通風透氣,保持清潔。即使不得已住在擁擠的市區,也可以想辦法留出一些空間,作為逃生通道,避免無路可退。不要貪圖一時的安逸,忍受潮濕、悶熱和污穢的環境。這些都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有些人卻貪圖財富,不顧危險,縱情玩樂,毫无警惕。等到災禍突然降臨時,就手足無措了。

一、昔范文正公每就寢,則思一日之食,與所行之事,能相准否。雖朝齏暮鹽,貧不能自給,而每慨然憂天下之憂。以其志行磊落,足以紀綱人道,而豈腆然為飲食之人哉?嗚呼!此六十四字,為故人宜春袁蓮芾布衣跋,余《飲食譜》之絕筆也。跋未竟,未便刊於譜,故列以為霍亂守險之一策。

因近人腹負者多,厚味臘毒,臟腑先以不清。故穢濁之邪,易得而乘之,同氣相求,勢所必然之事。若能效法先賢,不徒為飲食之人,以其餘資,量力而行疏河鑿井,施藥救人,斂埋暴露,掃除穢惡諸事,不但保身而杜病,吾聞積德可迴天。不僅可御霍亂也已。

白話文:

一、

昔日范仲淹先生每每就寢之時,便會思量一天的飲食,以及所做之事,是否能互相符合。即使早晨吃粗糠,晚上吃鹽,貧困到無法自給,他依然時常憂心天下的憂患。因為他的志向高潔,行為磊落,足以成為人道的典範,又怎能僅僅滿足於吃喝之人呢? 嗚呼!這六十四字,是故人宜春袁蓮芾布衣所作的跋文,寫在我《飲食譜》的結尾。跋文尚未完成,不宜刊印於譜中,所以在此列出,作為防治霍亂的策略之一。

二、

因為近來人們經常過度飲食,以厚味臘肉為食,臟腑早已積存污穢。所以穢濁之邪氣,很容易侵入身體,這是同氣相求,勢所必然之事。如果能夠效法先賢,不再僅僅滿足於吃喝,而是運用餘下的資源,量力而行,疏通河道,開鑿井水,施藥救人,收斂埋葬暴露的遺體,清掃污穢,這些善行不僅能保身杜絕疾病,而且我聽說積德可以迴天。不僅能預防霍亂,更能成就大善。

一、祖父家訓,不許供設神像,遵聖人敬而遠之也。余性尤不佞佛,生長錢塘,天竺山未嘗一到。雖食貧居賤,而最惡持齋之說。先慈聞而責之曰:兒自命通脫,何亦效迂儒口吻乎?夫澹泊自甘者,有幾人哉!雖以聖賢言行教之,其如從而勿改何?蓋愚人必動之以禍福,惕之以報應。而始畏慕勉行也,故具不得已之苦心者。

假神道以設教,創持齋之日期,誘而掖之,斡旋不少。試看疫癘流行之際,僧尼獨鮮死焉?此其明效也。余敬聽而識之,屢試不爽。益嘆母訓之非誣,故夏月款客。惟用海味乾肉魚蝦之類,間或為賓託言茹素,亦藉以節主人之費。但擇輕清平淡者而食之。追憶生平未患痧證,敢以此法,公諸同世。

白話文:

【一、祖父家訓,不許供設神像,遵循聖人的教導,保持尊敬與謙遜。我尤其不信仰佛教,出生在杭州,從未去過天竺山。即使生活貧困,地位低下,但我最反感吃素的說法。母親聽到後責備我說:「你自以為豁達,怎麼學起迂腐書生的話來?」淡泊名利、自我滿足的人,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縱使以聖賢的言行教育我,又能如何改變我不變的態度呢?這是因為普通人必須通過禍福的威脅和報應的警醒,才能開始敬畏、學習和努力行動。

利用神道進行教化,創立吃素的日子,引導和幫助人們,不遺餘力。請看看疫情流行的時期,僧侶和尼姑卻很少死亡的例子?這就是明確的效果。我聆聽母親的教訓,多次實踐,發現沒有錯。更加欽佩母親教訓的正確,因此在夏天招待客人時,只使用海鮮、乾肉、魚和蝦等輕巧清淡的食物。偶爾為了客人推說吃素,也是為了節約主人的開支。但選擇輕巧、清淡的食物來食用。回憶一生中未曾患過痧症,敢於將這個方法公開給同代人。】

一、造酒麴者,必取諸草汁,以和米糵而成。凡草初出之兩葉尖者屬陽,性烈而味辛,可以造麴。初出之兩葉圓者,屬陰,性涼而味酸或苦,皆不中用也。故酒性純陽,大冷不冰,造酒之屋,木尚漸腐,生物酒浸,皆能漸熟。不但能腐人腸也。然嚴寒之令,略飲可御風寒、卒犯飛屍,溫服可祛陰氣。

若縱飲無節,未有不致病者。又惟夏月為尤甚,宋劉元城先生云:余初到南方,有一高僧教余,南方地熱,而酒性亦熱。況嶺南煙瘴之地,更加以酒,必大發疾。故余過嶺,即闔家斷飲,雖遍厲水土惡劣,他人必死之地。余闔家十口皆無恙,今北歸十年矣。無一患瘴者,此其效也。

白話文:

製作酒麴,一定要用草汁和米飯混合。所有草剛長出來時,兩片葉子尖尖的屬於陽性,性質燥烈,味道辛辣,可以用來製作酒麴。剛長出來的兩片葉子圓圓的屬於陰性,性質涼爽,味道酸或苦,都不適合使用。所以酒的性質屬純陽,非常寒冷也不會結冰,釀酒的房間,木材逐漸腐爛,生物浸泡在酒裡,都能逐漸熟透。不僅能腐蝕人的腸胃。但是嚴寒時節,少量飲酒可以抵禦風寒、突然遇到屍體也能驅除寒氣,溫熱著喝可以驅散陰氣。

如果放縱飲酒沒有節制,沒有人不會生病。而且夏天尤為嚴重,宋朝劉元城先生說:「我剛到南方,有一位高僧教導我,南方地氣溫熱,而酒的性質也是溫熱的。況且嶺南地區有瘴氣,再加上酒,必定會大病一場。所以我過嶺之後,全家都戒酒,即使經歷了惡劣的水土,其他人必死的地方,我們全家十口卻毫髮無損,現在北歸十年了,沒有人患上瘴病,這就是效果。」

蘇文忠公云:器之酒量無敵,今不復飲矣。觀此則妄人所謂酒可以闢瘴疫者,豈非夢囈。夫瘴疫皆是熱濁穢毒之氣所釀,同氣相求,感受甚易,且酒之濕熱,久蓄於內,一旦因邪氣入之而併為一家,其勢必劇,其治較難,其愈不易,縱性耽曲糵,甘醉死而不辭者,夏令必須戒飲,或不屈死於揮霍撩亂之中也。

一、頤生之道,《易經》始發之。曰:節飲食。孔子曰:食無求飽。應休璉云:量腹節所受。陸放翁云:多壽只緣餐飯少。《隨園詩話》云:不飽真為卻病方。蓋飢飽勞逸,皆能致疾,而飽暖尤為釀病之媒,故神農氏播谷之餘,即收藥味。有熊氏垂裳之際,聿著方書,而世俗罕知,因強食致病者,不勝縷述。

白話文:

蘇文忠公說:「我以前酒量很好,現在已經不喝酒了。看到這個,那些說酒可以避瘴疫的人,豈不是在說夢話?瘴疫都是因為熱濁穢毒的氣所導致的,同類的氣會相互吸引,很容易感染。而且酒性濕熱,長期積累在體內,一旦遇到邪氣就會結合在一起,病情會加重,治療困難,也很難痊癒。那些縱情享樂、貪圖酒色、寧願醉死也不願戒酒的人,夏天一定要戒酒,否則可能會因為過度放縱而死於疾病。」

一、頤生之道,《易經》始發之。曰:節飲食。孔子曰:食無求飽。應休璉云:量腹節所受。陸放翁云:多壽只緣餐飯少。《隨園詩話》云:不飽真為卻病方。蓋飢飽勞逸,皆能致疾,而飽暖尤為釀病之媒,故神農氏播谷之餘,即收藥味。有熊氏垂裳之際,聿著方書,而世俗罕知,因強食致病者,不勝縷述。

一、養生之道,《易經》首先提出:要節制飲食。孔子說:「吃飯不要求飽」。應休璉說:「要根據自己的肚子容量來控制食量」。陸放翁說:「長壽的原因就是因為少吃飯」。《隨園詩話》中說:「不飽才是真正的治病良方」。因為飢飽勞逸都會導致疾病,而飽暖更是滋生疾病的媒介,所以神農氏在種植穀物之餘,就開始收集藥材。有熊氏在穿著衣服之際,就已經開始著述醫書,但世俗之人卻很少知道,所以因為過度飲食而生病的人不勝枚舉。

緣人身之氣。貴乎周流無滯,則濁降清升。雖感客邪,亦潛消默化,而不能留著為病。惟過飽則胃氣壅塞,脾運艱遲,偶吸外邪,遂無出路。因而為痧脹成霍亂者最多。故夏令不但膏粱宜屏,雖飯食且然。況無故喜服參藥,妄食膩滯之物,如龍眼、蓮子以圖補益,而窒塞其氣機哉。

設犯痧穢之邪,多致不救。今夏有諸暨余小坡進士,竄難來申,與余親家褚子耘茂才比屋而居,亦知醫。為人視病歸,啖蓮子一盞畢,即覺不舒,尋即吐瀉轉筋,欲請余診而不及。以邪氣得補,無從宣泄,逼其深入。故告危如此之速,猶之賊來而自棄其險,閉城以待斃也。嘻!可悲已。

白話文:

人體的氣需要流通順暢,這樣才能使濁氣下降,清氣上升。即使遇到外邪,也能潛移默化地消解,不會停留成病。但如果過度飽食,胃氣就會阻塞,脾臟運化也變得遲緩,一旦吸入外邪,就沒有出口,很容易就會導致痧脹甚至霍亂。因此,夏季不僅要戒除肥甘厚味,即使是普通的飯食也要注意節制。更不要無故服用參藥,或食用膩滯的食物,比如龍眼、蓮子,想藉此補益,反而會堵塞氣機。

如果不幸感染了痧穢之邪,多半難以救治。今年夏天,諸暨的余小坡進士,因避亂來到申州,住在我的親家褚子耘茂才家附近,他也懂醫術。他看病回來,吃了一碗蓮子,就感覺不舒服,接著就嘔吐腹瀉,抽筋不止,想請我診治卻來不及。因為邪氣得到了補益,無法宣泄,逼迫它深入體內,所以病情惡化得如此迅速,就像敵人來襲,卻自己放棄險要的防禦,關閉城門等死一樣。哎,真是可悲啊。

(過飽不可,過飢亦不可,不飽非飢之謂,宜知之。謝城)

一、鰻鱔,性熱助陽。鱉,性寒滋陰。然或有毒者,夏令更有蛇變者,尤勿輕嘗。即無毒者,其質味濃厚,膩滯難消。如吸外邪而誤食之,皆難救治。市脯尤覺穢濁,咸宜杜絕。(因食鰻鱔而霍亂者,余見甚多。謝城)

一、瓜果冰涼等物,雖能滌熱,過食驟食,既恐遏伏熱邪,不能泄越。又慮過度,而反為所傷,並宜撙節為妙。若口不渴,汗不出,溺不赤者,諸冷食皆在所忌也。

一、冬夏衣被過暖,皆能致病,而夏月為尤甚。既因暖而致病矣,或又因病而反畏寒,以熱鬱於內,而氣不宣達也。再加蓋覆,則輕者重,而重者即死矣。竟有死已許久,而旁人未知者,年來聞見甚多,比如開門揖寇,城已陷。或有尚在夢中而不覺者,可嘆也已。亦勿過於貪涼,迎風沐浴,夜深露坐,雨至開窗,皆自棄其險,而招霍亂之來也。不可不戒。

白話文:

過度飽食不可取,過度飢餓也不可取,不飽也不飢餓才是適當的狀態,應該要明白這個道理。(謝城)

鰻魚和鱔魚,性溫熱,有助於陽氣。鱉,性寒,可以滋陰。但是,有些鰻魚和鱔魚有毒,夏天的時候甚至有蛇變成的鰻魚或鱔魚,更要小心不要輕易食用。即使是沒有毒的,其肉質味道濃厚,容易滯留在體內難以消化。如果正好感染外邪又誤食了這些東西,就很难治疗。市面上賣的醃製的鰻魚和鱔魚,更顯得污穢,最好完全杜絕。(我見過很多因食用鰻魚和鱔魚而患上霍亂的人。謝城)

瓜果、冰涼等食物,雖然可以清熱解暑,但過量食用或突然大量食用,容易抑制體內的熱邪,使其無法排出。而且過度食用,反而會造成傷害,所以應該適度食用為妙。如果口不渴,汗不出,小便不紅,就應該忌食所有冰冷的食物。

冬夏季節穿衣蓋被過暖,都會導致生病,夏天尤其嚴重。因為過暖而生病後,有些人還會因為體內熱邪郁積,氣血不流通,而反過來畏寒。如果再繼續蓋被子,輕則病情加重,重則直接死亡。甚至有些人已经去世很久了,旁人還不知道,近些年我見過很多類似的情況,就像打開城門迎接敵人一樣,城池已經被攻陷了。還有些人仍然沉浸在夢中浑然不知,實在令人嘆息。也不能過於貪涼,迎風洗澡、夜晚坐在露台、下雨時開窗戶,都是自找危險,招來霍亂。不可不戒。

一、食井中,每交夏令,宜入白礬、雄精之整塊者,解水毒而闢蛇虺也。水缸內,宜浸石菖蒲根、降香。

一、天時潮蒸,室中宜焚大黃、茵陳之類。亦可以解穢氣,或以艾搓為繩,點之亦佳。

一、用川椒研末,時塗鼻孔,則穢氣不吸入矣。如覺稍吸穢惡,即服玉樞丹數分,且宜稍忍飢,俾其即時解散,切勿遽食,尤忌補物。恐其助桀為虐,譬奸細來,而得內應也。

白話文:

  • 使用現代常用的詞語和語法。
  • 避免使用文言文的古義和古詞。
  • 根據語境和邏輯,將句子順序調整為更易理解的現代文。
  • 添加必要的名詞解釋,幫助理解古代醫學知識。

一、無論老少強弱之人,虛實寒熱之體,常以枇杷葉湯代茗,可杜一切外感時邪,此葉天士先生法也。見《醫案存真》。然必慎起居,節飲食,勿謂有葉先生法在,諸可廢弛也。

一、無論貧富夏月宜供饌者,冬醃乾菜、盧菔、芹筍、鳧茈、絲瓜、冬瓜、栝蔞、豇豆、紫菜、海帶、海蛇、大頭菜、白菜、甜菜及綠豆、黃豆所造諸物,人人可食,且無流弊。肉食者鄙,焉知此味。嗚呼!苟能常咬菜根,則百事可做。豈但性靈不為汩沒,足以御揮霍撩亂之災乎。

白話文:

不論年紀大小、體質強弱的人,無論是虛寒還是實熱的體質,都可以用枇杷葉湯代替茶水飲用,可以預防各種外感時邪,這是葉天士先生的方法。出自《醫案存真》。但是一定要注意起居,節制飲食,不要以為有了葉先生的方法就掉以輕心。

不論貧富,夏天應該供應的食物,冬天醃製的乾菜、蘿蔔、芹菜、筍子、絲瓜、冬瓜、栝蔞、豇豆、紫菜、海帶、海蛇、大頭菜、白菜、甜菜以及綠豆、黃豆等做成的食物,人人皆可食用,而且沒有弊端。只吃肉的人實在是目光短淺,哪裡懂得這些美味。唉!如果能經常吃些菜根,那麼任何事情都能做。不僅能保持身心純粹,更能抵禦揮霍無度、心神混亂的禍害。

揮霍撩亂,突如其來,集餉徵師,動需時日,莫若乘其初發,何難一擊而平。爰備載伐毛、取嚏、刮淬、刺急、拓救諸事宜於前,復詳偵探、策應、紀律、守險、諸機要於後。雖婦豎一覽,咸知剿御之方,既可各保身家,而厲氣莫能張其焰,或可不蹈兵馬過籬笆破之諺也。故列治法第二。

白話文:

這段古代文字的意思是:

敵軍來勢洶洶,突然發動攻擊,需要集結軍餉、徵集兵力,需要一段時間。現在敵軍剛剛出發,正是攻擊的最佳時機,輕易就能取得勝利。

因此,我將戰備事宜分為兩部分:

  • 第一部分: 詳細說明了「伐毛」、「取嚏」、「刮淬」、「刺急」、「拓救」等戰前準備工作。
  • 第二部分: 詳細闡述了「偵探」、「策應」、「紀律」、「守險」等戰略要點。

這樣一來,即使是婦女和孩童都能明白防禦敵人的方法,各自保護家園,敵軍的氣勢也無法囂張,也就不會重蹈覆轍,落得「兵馬過籬笆破」的下場了。

所以,我將這部分内容歸類為「治法第二」。

解釋:

  • 揮霍撩亂:形容敵軍行動迅速、雜亂無章。
  • 集餉徵師:指籌集軍餉,徵召兵員。
  • 動需時日:指需要花費時間才能完成。
  • 乘其初發:指敵軍剛剛出發時。
  • 一擊而平:指一舉擊潰敵軍。
  • 伐毛:指清除敵軍的情報。
  • 取嚏:指偵查敵軍的動向。
  • 刮淬:指準備武器装备。
  • 刺急:指訓練士兵,提高戰鬥力。
  • 拓救:指建立防禦工事。
  • 偵探:指收集敵軍情報。
  • 策應:指相互配合。
  • 紀律:指軍隊紀律。
  • 守險:指依託地形防守。
  • 婦豎一覽:指即使是婦女和孩童都能明白。
  • 厲氣莫能張其焰:指敵軍的氣勢無法囂張。
  • 兵馬過籬笆破:指原本強大的軍隊卻因為準備不足而失敗。

總之,這段文字強調了在敵軍來襲時,要抓住時機,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