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息居重訂霍亂論》~ 卷上 (11)
卷上 (11)
1. 寒證
故宜急下,以救其陰也。夫既列少陰中寒二條於前,以明霍亂類證之治。更附少陰急下一條於此者,以病系傷寒,迨既化熱,雖見脈微細,但欲寐之少陰證,而口乾燥,心下痛,自利清水,尚宜急下。其病非傷寒,脈不微細,精情瞀亂而口渴,心下拒按之霍亂證,顧可以燥熱藥治之哉?《內經》以水液澄澈清冷為寒。此證雖自利清水,必熱而不冷,或小便赤短,審問之,自有分別。
而仲聖於下利證,專以口渴與否,判清溫之治,尤為簡當。臨證者,當奉為南針也。
(此證最宜細辨,余嘗見一霍亂輕證,醫投涼膈散,次日下血而殞,謝城。)
《千金要方》曰:霍亂四逆,吐少嘔多者,附子粳米湯主之。治中湯,治霍亂吐下,脹滿,食不消化,心腹痛。《病源》曰:霍亂者,由人溫涼不調,陰陽清濁二氣有相干亂之時。其亂於腸胃之間者,因飲食而變,發則心腹㽲痛。其有先心痛者,先吐,先腹痛者,先利,心腹並痛者,則吐利俱發。
挾風而實者,身發熱、頭痛、體痛,而復吐利。虛者,但吐利,心腹刺痛而已。亦有飲酒食肉,腥膾生冷過度,因居處不節,或露臥濕地,或當風取涼,而風冷之氣歸於三焦,傳於脾胃,脾胃得冷則不磨,不磨則水穀不消化,亦令清濁二氣相干。脾胃虛弱,便作吐利,水穀不消,則心腹脹滿,皆成霍亂。
熱霍亂,流行似疫,世之所同也;寒霍亂,偶有所傷,人之所獨也。巢氏所論雖詳,乃尋常寒霍亂耳。執此以治時行霍亂,猶腐儒將兵,其不覆敗者鮮矣。
又曰:霍亂而轉筋者,由冷氣入於筋故也。冷入於足之三陰三陽,則腳轉筋。入於手之三陰三陽,則手轉筋。隨冷所入之筋,筋即轉,轉者皆由邪冷之氣,擊動其筋而移轉也。轉筋有因熱因寒之異,須合兼證脈候而辯析之。(無病之人,亦有時患轉筋者,不過足受微涼,不足為病。乃時醫專以轉筋為邪入三陰,詎知三陽亦能轉筋,巢氏之論甚明乎。謝城。)
又曰:乾霍亂者,是冷氣搏於腸胃,致飲食不消,但腹滿煩亂,㽲痛短氣,其腸胃先挾實,故不吐利,名為乾霍亂也。乾霍亂,屬寒濕者固有之,挾食者亦或有之,亦有因寒濕而夾穢臭惡毒之氣者。故治法審非暑火為患,不可誤用清涼。但宜芳香辛散以宣通之。其薑、附、椒、巴等劑,勿輕信而妄試也。
醫道通治道,治國者必察民情,聽訟者必察獄情。用藥如用兵,為將者必察敵情,為醫者必察病情。民情得而政教行,獄情得而曲直分,敵情得則勝權獨操,可以寡克眾,可以逸待勞。病情得則生機在握,可以御沴癘,可以挽造化。嗚呼!不辨虛實寒熱而治霍亂者,猶之棄其土地,人民而講戰守也,故列病情第一。
白話文:
寒證
因此應該立即下瀉,以救治其陰氣。前面已經列舉了少陰中寒的兩種情況,以說明霍亂類似症狀的治療方法。在此另加一條少陰急下瀉的治療方法,是因為疾病由傷寒引起,等到轉化為熱證後,雖然脈象微弱細小,但出現嗜睡的少陰證候,並且伴有口乾舌燥、心下疼痛、腹瀉清水等症狀,仍然應該立即下瀉。如果疾病不是由傷寒引起,脈象不微弱細小,精神恍惚而口渴,心下按壓有抵抗感的霍亂症狀,又怎麼可以用溫燥的藥物治療呢?《內經》認為水液澄澈清冷為寒證。這種症狀雖然腹瀉清水,但一定是熱證而不是寒證,或者小便短赤,仔細詢問病史,自然可以區分。
仲景在治療下痢的過程中,專門以患者是否口渴來判斷是溫病還是清熱證,這種方法尤其簡潔明了。臨床醫生應該將其奉為圭臬。
(這種症狀最應該仔細辨別,我曾經見過一個輕微的霍亂病人,醫生使用了涼膈散,第二天就因出血而死亡,令人惋惜。)
《千金要方》說:霍亂四逆,吐得少嘔得多的,用附子粳米湯治療。治中湯治療霍亂嘔吐腹瀉、腹脹、消化不良、心腹疼痛。《病源》說:霍亂是由於人體寒熱失調,陰陽清濁二氣失衡造成的。其在腸胃之間的失衡,是由於飲食而引起的變化,發病時會出現心腹絞痛。有的先出現心痛,有的先吐,有的先腹痛,有的先腹瀉,心腹同時疼痛的,則嘔吐腹瀉同時發生。
夾雜風邪而屬於實證的,會出現發熱、頭痛、全身疼痛,並且嘔吐腹瀉。虛證的,只是嘔吐腹瀉,心腹刺痛而已。也有因為飲酒食肉、生冷食物過度,居住環境不適宜,或者露宿濕地,或者當風受涼,導致風寒之氣進入三焦,傳到脾胃,脾胃受寒則運化失常,運化失常則水穀不能消化,也導致清濁二氣失調。脾胃虛弱,就會出現嘔吐腹瀉,水穀不消化,則心腹脹滿,都成為霍亂。
熱性霍亂,流行如瘟疫,這是世人皆知的;寒性霍亂,偶爾因受寒而引起,是個人獨特的疾病。巢氏的論述雖然詳細,但只是普通的寒性霍亂。用這種方法治療流行性霍亂,就像腐儒領兵打仗一樣,很少有不失敗的。
又說:霍亂而伴有轉筋的,是由於寒氣侵入筋脈造成的。寒氣侵入足部的三陰三陽經脈,則腳部轉筋;侵入手部的三陰三陽經脈,則手部轉筋。寒氣侵入哪條筋脈,那條筋脈就轉筋,轉筋都是因為寒邪之氣衝擊筋脈而引起的。轉筋有因熱因寒之分,必須結合其他症狀和脈象進行辨別。(沒有疾病的人,有時也會患有轉筋,不過是因為腳部受了點涼,不足以成病。但當時的醫生專門把轉筋看作是邪氣入侵三陰經,卻不知道三陽經也能轉筋,巢氏的論述很明確,令人惋惜。)
又說:乾霍亂,是指寒氣阻滯於腸胃,導致飲食不消化,只是腹脹煩亂,絞痛氣短,其腸胃先有實證,所以不嘔吐腹瀉,稱為乾霍亂。乾霍亂,屬於寒濕證的固然有,夾雜食積的也可能存在,也有因為寒濕而夾雜穢濁惡臭邪氣的。因此治療時應仔細辨別是否為暑熱所傷,不可錯誤使用清涼藥物。應該使用芳香辛散的藥物來疏通經絡。對於使用薑、附子、胡椒、巴豆等藥物,不可輕易相信而妄加試用。
醫道與治道相通,治理國家的人必須了解民情,審理案件的人必須了解案情。用藥如同用兵,將領必須了解敵情,醫生必須了解病情。了解民情才能推行教化,了解案情才能明辨曲直,了解敵情才能掌握主動,以少勝多,以逸待勞。了解病情才能掌握生機,可以抵禦瘟疫,可以挽救生命。唉!不辨虛實寒熱就治療霍亂的,如同放棄土地人民而只講究防禦一樣,所以把了解病情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