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廣溫熱論》~ 第一卷 (5)
第一卷 (5)
1. 論溫熱本症療法(新增)
自吳氏溫病條辨、王氏溫熱經緯二書行世,而醫家始知傷寒自傷寒,溫熱自溫熱,然皆言新感溫暑居多,而於伏氣溫熱之理由,尚未發明盡致。茲將歷代前哲言伏氣溫熱之因、症、脈、治,一一詳述於後。
黃帝內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黃連甚,脈盛躁者,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故病溫,虛甚死。經又曰:冬傷於寒,春生癉熱。熱病,太陽之脈,色榮顴骨,……與厥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少陽之脈,色榮頰前,……與少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熱病七八日,動喘而弦者,急刺之。熱病七日八日,脈微小,病者溲血,口中乾,一半日而死,脈代者一日死。熱病已得汗出,而脈尚躁,喘且復熱,勿刺膚,喘甚者死。熱病七日八日,脈不躁,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骨髓,死不可治。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熱病者,脈尚躁甚,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得汗而靜者生。凡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曰汗大出,嘔,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腰折、瘛瘲、齒噤齘也。此九者,不可刺也。當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廉按:此二句實治溫熱之總訣)。此軒岐之論溫熱也。
白話文:
自從吳氏《溫病條辨》和王氏《溫熱經緯》兩本書問世以來,醫家才開始了解傷寒與溫熱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各自有其病因和治療方法。然而,目前醫學界大多集中討論新感溫暑,對於伏氣溫熱的病理機制和治療方法,尚未完全闡明。
茲將歷代醫學前輩關於伏氣溫熱的病因、症狀、脈象、治療方法,一一詳細說明於後。
《黃帝內經》說:冬天受寒,春天就會生病,這是溫病。黃連的藥效很強,脈象盛大躁動,且脈象滑利者,病症很快就會出現。患有溫病的人,出汗後反而更熱,脈象躁急,出汗不減少,神志不清,無法進食……這種病稱為陰陽交,交者死也,因此溫病虛寒過度就會致死。
《黃帝內經》又說:冬天受寒,春天就會生癉熱。熱病,太陽經的脈象,面色紅潤,顴骨發紅……與厥陰經的脈象相爭顯現者,壽命不超過三日。少陽經的脈象,面色紅潤,頰前發紅……與少陰經的脈象相爭顯現者,壽命不超過三日。
熱病三日,氣口靜止,人迎脈躁動者,針灸取諸陽五十九穴。熱病七、八日,呼吸困難,脈象弦急者,要立即針刺。熱病七、八日,脈象微弱,病人小便帶血,口乾舌燥,半日內就會死亡,脈象代脈者,一日內就會死亡。
熱病已經出汗,但脈象仍然躁動,呼吸困難,並且再次發熱,不要針刺皮膚,呼吸困難嚴重者會死亡。熱病七、八日,脈象不躁動,躁動不散數,三日內有汗,三日不出汗,第四日就會死亡;沒有出過汗者,不要針刺腠理。
熱病不知疼痛,耳聾不能自主,口乾舌燥,陽熱很盛,陰寒較重者,熱在骨髓,無藥可救。熱病已經出汗,但脈象仍然躁動盛大,這是陰脈極度虛弱,會死亡。出汗後脈象靜止者會活下來。
熱病患者,脈象仍然躁動很厲害,但無法出汗,這是陽脈極度虛弱,會死亡。脈象盛大躁動,出汗後靜止者會活下來。
凡是熱病不適合針刺的有九種:
一、汗出不來,顴骨發紅,嘔吐者會死亡。
二、腹瀉且腹脹厲害者會死亡。
三、眼睛看不清,熱度不退者會死亡。
四、老年人和嬰兒熱病且腹脹者會死亡。
五、大量出汗,嘔吐,下血者會死亡。
六、舌根腐爛,熱度不退者會死亡。
七、咳嗽並且鼻出血,汗出不來,或者出汗不足以到達腳部者會死亡。
八、髓熱者會死亡。
九、熱病抽筋者會死亡,包括腰部折斷、癲癇、牙關緊閉。
以上九種情况,不可針刺。
應該泻熱和排汗,滋陰補虛,這是治療溫熱病的總訣竅。
以上是軒岐醫學關於溫熱病的論述。
秦越人難經曰:,濕溫、溫病、熱病,……其所苦各不同。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又曰:……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廉按:腑會太倉,臟會季脅,筋會陽陵泉,髓會枕骨,血會膈俞,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此謂八會,為當時治熱病者取穴用針之法)。此扁鵲之論溫熱也。
張長沙傷寒論(張石頑云:仲景溫病、熱病諸例,向來混入傷寒六經例中,致使後世有以黃芩白虎湯誤治傷寒者,有以黃芩白虎證誤呼傷寒者;良由混次不分,以致矇昧千古。今將溫熱諸條,另析此篇,俾學者知傷寒論自有溫熱症治也。)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廉按:陸氏云:心中懊憹三句,語意當在汗下溫針之上。)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廉按:陸氏云:白虎湯主之,語意在汗下之上。)傷寒脈浮滑,此表有寒,里有熱,白虎湯主之。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口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服桂枝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以上三陽發溫熱例)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也,病人云實喉中痛,雖爾,今復下利。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湯。(以上少陰發溫熱例)(廉按:張石頑曰:溫熱自里達表,故三陽合病最多。發於三陽者易治,發於三陰者難治。然發於三陰者,必有所因,或因冷酒傷脾,或因鬱怒傷肝,或因色欲傷腎,皆元氣先傷,伏邪乘虛而發,設用甘溫調補,豈不助邪轉熾;若行苦寒峻攻,真元立致消亡,雖長沙復起,恐難為力矣。)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複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廉按:丹田有熱是伏邪,胸中有寒是新感寒濕,此濕痹之偏於熱者,即是濕遏熱伏之一證。但頭汗出,亦是濕熱上蒸,惟背強欲得被複向火,確是新感寒濕。然必兼一身盡痛,關節煩疼。若純是寒濕,誤下必下利不止而死矣。實因濕未化燥,熱未成實,醫者下之太早,故噦而胸滿,小便不利矣。張氏石頑主用黃連湯和解其上下之寒熱,卻是濕溫救誤之良法,故余仿其例,引為長沙論濕溫之症。)此仲景之論溫熱也。
白話文:
秦越人難經曰:
濕溫、溫病、熱病,……它們的症狀各有不同。濕溫的脈象,陽氣浮而虛弱,陰氣微弱而緊澀。溫病的脈象,流動於各個經脈,無法辨別哪條經脈受影響,需依據病症所在經脈來取穴。熱病的脈象,陰陽氣都浮在表面,浮取脈象則滑利,沉取脈象則粗澀。
又曰:……熱病在體內者,需取其經脈交會之氣穴。(廉按:腑臟會聚於太倉穴,五臟會聚於季脅穴,筋脈會聚於陽陵泉穴,骨髓會聚於枕骨穴,血液會聚於膈俞穴,骨骼會聚於大杼穴,脈絡會聚於太淵穴,氣息會聚於三焦經外一筋,直達兩乳內,此為八會穴,是當時治療熱病者取穴用針的方法。)這是扁鵲論述溫熱病的觀點。
張長沙傷寒論:
(張石頑說:仲景關於溫病、熱病的論述,過去常常混雜在傷寒六經的條例中,導致後世有人用黃芩白虎湯錯誤地治療傷寒,也有人將黃芩白虎證誤認為傷寒;正是因為條例混雜不清,才使後人蒙昧千古。現在將溫熱病的條例單獨分析,讓學者明白傷寒論中自有溫熱病的治療方法。)
太陽病,發熱且口渴,不畏寒者,為溫病。如果已經發汗,但身體依然灼熱,稱為風溫。風溫的病症,脈象陰陽俱浮,自發汗出,身體沉重,容易昏睡,鼻息粗重,說話困難。如果服用瀉下藥,小便不利,直視時會失禁;如果服用火性藥物,則輕微發黃,嚴重者如驚癇,時而抽搐。如果受到火氣熏灼,一次逆行則會拖延病情,再次逆行則會加速死亡。太陽病與少陽病合病,出現下痢者,用黃芩湯治療;如果出現嘔吐,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治療。
陽明病,脈象浮而緊,咽喉乾燥口苦,腹部脹滿且喘息,發熱出汗,不畏寒,反而怕熱,身體沉重。如果發汗後則躁動不安,神志恍惚,出現譫語;如果用燒灼針灸,則必然會驚恐不安,煩躁難眠;如果服用瀉下藥,則胃中空虛,外氣入侵膈膜,心煩意亂,舌苔厚膩者,用梔子豉湯治療。(廉按:陸氏說:心煩意亂三句,應該是在發汗、瀉下、針灸之後。)如果脈象浮動,發熱且口渴,小便不利者,用豬苓湯治療。陽明病,出汗多且口渴者,不可服用豬苓湯,因為出汗過多會導致胃中乾燥,豬苓湯又會增加小便量,所以不可服用。
三陽合病,脈象浮大,上關穴脈象上浮,只想要昏睡,閉目時就會出汗。三陽合病,腹部脹滿身體沉重,難以翻身,口麻木,面容垢穢,神志不清,遺尿。發汗後會出現譫語,服用瀉下藥則額頭會出汗,手腳冰冷,如果自發汗出,則用白虎湯治療。(廉按:陸氏說:白虎湯治療,應該是在發汗、瀉下之後。)傷寒脈象浮滑,這是表證有寒,裡證有熱,用白虎湯治療。傷寒,脈象滑利且出現厥逆,這是裡證有熱,用白虎湯治療。傷寒脈象浮動,發熱無汗,表證未解者,不可服用白虎湯;口渴想要喝水,但沒有表證者,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傷寒沒有發高燒,口乾舌燥,心煩意亂,背部輕微畏寒者,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傷寒,如果吐瀉之後,七到八天沒有好轉,熱邪鬱結於內,表裡都熱,時常畏風,口渴,舌頭乾燥且煩躁,想要喝大量的水,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服用桂枝後大量出汗,之後出現嚴重口渴,脈象洪大者,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以上是三陽發溫熱病的例子)
師傅說:伏氣病,需要用心觀察,這個月的內,如果有伏氣,假設以前就有伏氣,需要觀察脈象。如果脈象微弱,喉嚨痛得像受傷一樣,但不是喉痹,病人說喉嚨確實疼痛,雖然如此,現在卻又出現下痢。少陰病二到三天,出現咽痛者,可以用甘草湯治療,如果沒有好轉,用桔梗湯治療。少陰病,出現下痢咽痛,胸悶心煩者,用豬膚湯治療。少陰病,發病二到三天以上,心煩意亂,無法平躺,用黃連阿膠湯治療。少陰病,下痢六到七天,咳嗽嘔吐口渴,心煩難眠者,用豬苓湯治療。少陰病,發病二到三天,口乾咽燥者,需要緊急瀉下,可以用大承湯治療。(以上是少陰發溫熱病的例子)(廉按:張石頑說:溫熱病從裡而外發作,所以三陽合病最多。三陽發病容易治療,三陰發病難治。但是三陰發病一定有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喝冷酒傷脾,或者因為鬱悶傷肝,或者因為縱慾傷腎,都是元氣先受損,外邪乘虛而入發病,如果用甘溫藥物調補,豈不是助長邪氣蔓延?如果用苦寒藥物猛烈攻邪,真氣就會立刻消耗殆盡,即使長沙再起,恐怕也無力回天了。)
濕病患者,只會流頭汗,背部僵硬,想要蓋被子靠近火,如果過早服用瀉下藥,就會出現呃逆、胸悶、小便不利,舌頭上像苔蘚一樣的症狀,這是因為丹田有熱,胸中有寒,口渴想要喝水,但又喝不了,所以口乾舌燥,心煩意亂。(廉按:丹田有熱是伏邪,胸中有寒是新感寒濕,這屬於濕痺偏向於熱證,也就是濕氣阻遏熱邪潛伏的表現。只流頭汗,也是濕熱上蒸的表現,但是背部僵硬想要蓋被子靠近火,確實是新感寒濕。但是,必須同時全身疼痛,關節煩疼。如果純粹是寒濕,誤服瀉下藥就會導致下痢不止而死。實際上是因為濕氣未化燥,熱邪未成實,醫生過早服用瀉下藥,所以才會出現呃逆、胸悶、小便不利。張石頑主張用黃連湯和解上下寒熱,這正是濕溫病誤治的良方,所以我仿照他的例子,引述為長沙論述濕溫病的症狀。)這是仲景論述溫熱病的觀點。
王氏傷寒例曰:,冬時嚴寒,……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病者(廉按:異氣者,謂伏邪將發未發之際,又感別異之時氣,引發伏邪而出也),當依兩感症病而治之。如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者,變為溫瘧;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於風,變為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更遇溫熱,變為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陽脈濡弱,陰脈弦緊者,更遇瘟氣,變為溫疫。此叔和之論溫熱也。
白話文:
王氏傷寒例曰:
冬天寒冷,…… 受到寒氣侵襲,立即生病的,稱為傷寒。沒有馬上生病的,寒毒會藏在肌膚裡,到春天就變成溫病,到夏天就變成暑病。暑病的熱氣比溫病更重。所以辛苦勞累的人,在春夏容易得溫熱病,都是因為冬天受寒所致,不是時疫之氣。
如果再感應到其他氣候,就變成其他的病症(廉按:其他氣候指的是潛伏的邪氣將要發作未發作之際,又受到其他不同季節的氣候影響,導致潛伏的邪氣發作)。這時應該根據兩種感應的症狀來治療。
例如脈象陰陽俱盛,再次受寒的,就會變成溫瘧;陽脈浮滑,陰脈濡弱的,遇到風就會變成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的,遇到溫熱就會變成溫毒,溫毒是最嚴重的病症;陽脈濡弱,陰脈弦緊的,遇到瘟氣就會變成溫疫。
這是叔和(注:指醫學家王叔和)關於溫熱病的論述。
巢氏諸病源候論曰:,……辛苦之人,春夏必有溫熱病者,皆由其冬時觸冒之所致。有冬月觸冒寒毒,伏至春暖始發病者;有冬月天時溫暖,人感其氣,未即發病,至春又被積寒所折,毒氣不得發泄,至夏遇熱,溫毒始發者。皆由表裡受邪,經絡損傷,臟腑俱病也。其候多端,姑言其要:
(一)溫病發斑候:或已發汗吐下,而表證未罷,毒氣不散,故發斑;溫毒發出於肌膚,斑爛隱疹如錦紋也。
(二)溫病煩候:此由陰氣少,陽氣多,故身熱而煩。其毒氣在於心府而煩者,則令人悶而欲嘔;若其胃內有燥糞而煩者,則謬語而繞臍痛也。
(三)溫病狂言候:邪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而歌。熱盛於身,故棄衣而走:陽盛故妄言罵詈,不避親戚,大熱遍身,狂言而妄聞視也。
白話文:
巢氏諸病源候論中說道
… 那些勞苦之人,在春夏季節很容易患上溫熱病,這都是因為他們在冬天時受寒所致。有的在冬月時受寒,寒毒潛伏到春天才發病;有的在冬月時天氣溫暖,人體感受了溫暖的氣息,但並沒有立刻發病,到了春天又被積寒所阻礙,毒氣無法排出,到了夏天遇熱,溫毒才發作。這些都是由於外感和內傷,經絡受損,臟腑都生病了。這些病症的表現很多,這裡只說幾個主要的症狀:
(一)溫病發斑:有些人已經發汗或嘔吐,但表面的病症還沒消除,毒氣沒有散去,所以會發出斑點;溫毒發作在皮膚上,就會出現斑點、瘡瘍和疹子,像錦緞上的紋路一樣。
(二)溫病煩躁:這是因為陰氣不足,陽氣過盛,所以身體發熱而煩躁。如果毒氣在心臟附近,就會讓人感到胸悶想吐;如果胃裡有乾燥的糞便,也會讓人胡言亂語,並且感到肚臍周圍疼痛。
(三)溫病狂言:邪氣盛則四肢有力,有力就會想登高唱歌。身體發熱,就會脫掉衣服亂跑;陽氣盛就會胡言亂語,罵人,不分親疏,全身發熱,說話胡言亂語,視聽不清。
(四)溫病嗽候:邪熱客於胸府,上焦有熱,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上乘於肺,故令嗽。
(五)溫病嘔候:胃中有熱,穀氣入胃,與熱相併,氣逆則嘔;或吐下後,飲水多,胃虛冷,亦為嘔也。
(六)溫病噦侯:伏熱在胃,令人胸滿,胸滿則氣逆,氣逆則噦。若大下後,胃氣虛冷,亦令致噦。
(七)溫病渴候:熱氣入於腎諼,腎臟惡燥,熱盛則腎燥,腎燥則渴引飲。
(八)溫病變成黃候:發汗不解,溫毒氣瘀結在胃,小便為之不利,故變成黃。身如金色。
(九)溫毒咽痛候:熱毒在於胸府,……上攻咽喉,故痛,或生瘡。
(十)溫病毒攻眼候:肝開竅於目,肝氣虛,熱毒乘虛上衝於目,故赤痛,重者生瘡翳也。
白話文:
(四) 溫病咳嗽症候
邪熱入侵胸腔,上焦部位有熱,病人就會大量喝水。水停留在心臟下方,就會上衝到肺部,因此導致咳嗽。
(五) 溫病嘔吐症候
胃中有熱,食物進入胃部,與熱氣相遇,氣逆上衝就會嘔吐。或者是在瀉下後,喝水過多,導致胃虛寒,也會引起嘔吐。
(六) 溫病呃逆症候
潛伏的熱氣在胃部,讓人感到胸悶,胸悶就會氣逆上衝,氣逆上衝就會呃逆。如果在瀉下後,胃氣虛寒,也會導致呃逆。
(七) 溫病口渴症候
熱氣進入腎臟,腎臟不喜歡乾燥,熱氣旺盛就會導致腎臟乾燥,腎臟乾燥就會口渴而想喝水。
(八) 溫病轉變為黃疸症候
發汗後沒有解表,溫熱毒氣瘀積在胃部,導致小便不暢,因此轉變為黃疸。身體像金黃色。
(九) 溫毒咽喉疼痛症候
熱毒停留在胸腔,……上攻到咽喉,所以疼痛,甚至會長出瘡。
(十) 溫毒入侵眼睛症候
肝臟開竅於眼睛,肝氣虛弱,熱毒乘虛而上衝到眼睛,所以眼睛紅痛,嚴重者會長出瘡和翳。
(十一)溫病衄候:肺主氣而開竅於鼻,邪熱傷於心,故衄。衄者,血從鼻出也。
(十二)溫病吐血候:熱毒入,深結於五臟,內有瘀血積,故吐血。
(十三)溫病下利候:風熱入於腸胃,故令洞泄;若挾毒,則下黃赤汁及膿血。
(十四)溫病膿血利候:熱毒甚者,傷於腸胃,故下膿血如魚腦,或如爛肉汁,此由溫毒氣盛故也。
(十五)溫病大便不通候:脾胃有積熱,發汗太過,則津液少,使胃干,結熱在內,故大便不通。
(十六)溫病小便不通候:發汗後,津液少,膀胱有結熱,……故小便不通。
(十七)溫病下部瘡候:熱攻腸胃,毒氣既盛,穀氣漸衰,故三蟲動作,食人五臟,故下部生瘡,重者肛爛。
白話文:
溫病鼻出血:肺臟主導呼吸,並與鼻腔相通。邪熱侵犯心臟,因此導致鼻出血。鼻出血,就是血液從鼻子流出來。
溫病吐血:熱毒侵入體內,深入五臟,內部有瘀血積聚,因此導致吐血。
溫病腹瀉:風熱侵入腸胃,導致腹瀉。如果伴隨毒素,則會排出黃色或紅色液體,以及膿血。
溫病膿血腹瀉:熱毒嚴重者,會損傷腸胃,因此排出膿血,像魚腦一樣,或者像腐爛的肉汁。這是由於溫毒氣盛導致的。
溫病便秘:脾胃積熱,過度出汗,導致體液減少,胃部乾燥,熱氣積聚在內,因此便秘。
溫病尿閉:出汗後,體液減少,膀胱積熱,導致尿閉。
溫病下部潰瘍:熱氣攻入腸胃,毒氣旺盛,營養逐漸衰敗,因此導致寄生蟲活動,侵蝕五臟,導致下部生瘡,嚴重者肛門潰爛。
(十八)溫病勞復候:為病新瘥,津液未復,血氣尚虛,因勞動早,更生於熱,熱氣還入經絡,覆成病也。故凡梳頭洗浴諸勞事等,皆須慎之。
(十九)溫病食復候:凡得溫毒病新瘥,脾胃尚虛,穀氣未復:若食犬、豬、羊肉,並腸、血、及肥魚、炙脂、膩食,此必大下利,下利則不可復救。又禁食餅餌炙膾,棗慄諸生果,難消物,則不能消化,停積在於腸胃,便脹滿結實,大小便不通,因更發熱,覆成病也。
(二十)溫病陰陽易候:陰陽易病者,是男子婦人溫病新瘥,未平復而與之交接,因得病者,名為陰陽易也。其男子病新瘥,未平復,而婦人與之交接得病者,名陽易:其婦人得病雖瘥,未平復,男子與之交接得病者,名陰易。……其病之狀;身體熱沖胸,頭重不舉,眼中生眯,四肢拘急,小腹㽲痛,手足拳,皆即死。
白話文:
(十八)溫病勞復候:當病情剛好,津液尚未恢復,血氣仍然虛弱時,如果過早地進行勞動,會再次引發熱病,熱氣重新進入經絡,導致疾病復發。因此,梳頭、洗澡等各種勞累之事,都必須謹慎。
(十九)溫病食復候:得了溫熱性疾病剛好,脾胃還處於虛弱狀態,穀物的精氣尚未恢復。如果食用狗肉、豬肉、羊肉,連同內臟、血液以及肥魚、烤油、油膩食物,這必定會引起嚴重的下痢,一旦發生下痢,就難以救治。此外,禁止食用餅乾、烤肉、紅棗和其他不易消化的水果,因為這些食物難以消化,會在腸胃中積聚,導致腹脹、便祕,進而發熱,再次引發疾病。
(二十)溫病陰陽易候:陰陽易病是指男性或女性在溫熱病剛好,尚未完全康復時,就進行性行為,導致了疾病的轉移,這種情況稱為陰陽易。對於男性而言,剛好但尚未康復時與女性進行性行為而感染疾病,稱為陽易;對於女性而言,雖然已經康復但尚未完全恢復,卻與男性進行性行為而感染疾病,稱為陰易。... 病狀表現為身體熱感上沖胸部,頭部沈重無法抬起,眼睛產生糊濁,四肢緊縮,小腹疼痛,雙手腳部收縮,這些情況都會立即致死。
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苦小腹裡急,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百節解離,經脈緩弱,氣血虛,骨髓竭,便恍恍吸吸,氣力轉少,著床不能搖動,起居仰人,或引歲月方死。
(二十一)溫病交接勞復候:病雖瘥,陰陽未和,因早犯房室,令人陰腫縮入腹,腹㽲痛,名為交接之勞復也。
(二十二)溫病瘥後諸病候:其人先有宿疾,或患虛勞風冷,積聚寒疝等疾,因溫熱病發汗、吐、下之後,熱邪雖退,而血氣損傷,腑臟皆虛,故因茲而生諸病。
(二十三)熱病煩候:此由陽勝於陰,熱氣獨盛,痞結於臟,則三焦隔絕,故身熱而煩。
(二十四)熱病疱瘡候:此由表虛里實,熱氣盛則發瘡,重者周布遍身,若瘡色赤頭白,則毒輕;色紫黑,則毒重。其形如登豆,故名登豆瘡。
白話文:
有些人並非立即死亡,會出現腹痛且伴隨急迫感,熱氣上衝胸膛,頭昏沉無法抬起,全身乏力,經脈虛弱,氣血不足,骨髓枯竭,呼吸微弱且頻率加快,體力逐漸減弱,只能臥床不起,生活起居都需他人照顧,可能延續數年才去世。
(二十一)溫病恢復後勞復症候:患者雖然病癒,但陰陽尚未完全調和,若過早房事,會導致陰部腫脹縮入腹部,腹部絞痛,稱為交接勞復。
(二十二)溫病恢復後各種症候:患者原本就有舊疾,或患有虛勞、風寒、積聚、寒疝等疾病,在患溫熱病後因發汗、嘔吐、瀉下,雖然熱邪退去,但氣血受損,臟腑都虛弱,因此會因這些原因而產生各種疾病。
(二十三)熱病煩躁症候:這是由於陽氣過盛,熱氣獨佔,阻塞臟腑,導致三焦不通,所以會發熱並感到煩躁不安。
(二十四)熱病起水泡症候:這是由於表虛里實,熱氣盛而導致長水泡,嚴重的會遍佈全身。若水泡顏色為紅色頭部白色,毒性較輕;若顏色為紫黑色,則毒性較重。水泡形狀像豆子,因此稱為登豆瘡。
(二十五)熱病斑瘡候:夫病在表,或未發汗,或已發汗、吐、下後,表證未解,毒氣不散,煩熱而渴,渴而不能飲,表虛里實,故身體發斑如錦紋。
(二十六)熱病熱瘡候:表有風濕與熱氣相搏,則身體生瘡癢痛而膿汁出,甚者一瘥一劇。
(二十七)熱病口瘡候:此由脾臟有熱,衝於上焦,故口生瘡。
(二十八)熱病咽喉瘡候:上實下虛,熱氣內盛,熏於咽喉,故生瘡。
(二十九)熱病大便不通候:病經發汗,汗出多,則津液少,津液少,則胃干,結熱在胃,故大便不通。又有腑臟自生於熱者,此由三焦痞隔,脾胃不和,蓄熱在內,亦大便不通也。
白話文:
患病時,病症在表層,或尚未出汗,或已經出汗、嘔吐、瀉下,但表層症狀未解,毒氣未散,感到煩躁發熱且口渴,但喝水又喝不下,這是表虛里實的狀態,因此身體會出現像錦紋一樣的斑點。
患病時,表層有風濕和熱氣交織在一起,就會造成身體長瘡,感到癢痛並且有膿汁流出,嚴重的話會一陣好一陣壞。
患病時,口裡長瘡是因為脾臟有熱氣,衝到上焦部位,所以口裡才會長瘡。
患病時,咽喉長瘡是上實下虛,體內熱氣過盛,熏到咽喉,所以才會長瘡。
患病時,大便不通是因為病症經過發汗,出汗過多,導致津液不足,津液不足就會導致胃部乾燥,熱氣在胃裡聚集,所以才會大便不通。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腑臟本身就生熱,這是由於三焦、痞隔、脾胃不和,熱氣蓄積在體內,也會導致大便不通。
(三十)熱病小便不通候:熱在膀胱,流於小腸,熱盛則脾胃干,津液少,故小便不通。
(三十一)熱病下利候:熱氣攻於腸胃,胃虛則下赤黃汁,挾毒則成膿血。
(三十二)熱病䘌候:熱氣攻於腸胃,則穀氣衰,所以三蟲動作,食人五臟,及下部,重者肛爛見腑臟。
(三十三)熱病毒攻眼候:肝開竅於目,肝氣虛,熱毒乘虛則上衝於目,重者生瘡翳及赤白膜也。
(三十四)熱病毒攻手足候,人五臟六腑井滎俞,皆出於手足指,今毒氣從腑臟而出,循於經絡,攻於手足,故手足指皆腫赤焮痛。
(三十五)熱病嘔候:胃內有熱,則穀氣不和,新谷入胃,與熱氣相搏,胃氣不平,故嘔。或吐下已後,臟虛亦令嘔也。
白話文:
熱病小便不通的時候,是因為熱氣積在膀胱,又蔓延到小腸。熱氣太盛,導致脾胃乾燥,津液減少,所以就小便不通了。
熱病腹瀉的時候,是因為熱氣侵犯了腸胃,胃虛弱就會排出紅色、黃色的液體,如果帶有毒素,就會變成膿血。
熱病長蟲的時候,是因為熱氣侵犯了腸胃,導致谷氣衰敗,所以寄生蟲就會活動起來,侵蝕人的五臟六腑,以及下部。嚴重的話,肛門會潰爛,甚至露出內臟。
熱病病毒侵犯眼睛的時候,是因為肝臟開竅於眼睛,肝氣虛弱,熱毒趁虛而入,就會上衝眼睛,嚴重的話就會長瘡、眼翳,以及紅白膜。
熱病病毒侵犯手足的時候,人體的五臟六腑都有經絡連通手足指尖。現在毒氣從腑臟出來,沿著經絡,侵犯手足,所以手足指尖就會腫脹、發紅、灼痛。
熱病嘔吐的時候,是因為胃里有熱氣,導致谷氣不和。新的食物進入胃,與熱氣互相衝撞,胃氣不平,所以就會嘔吐。或者吐瀉之後,臟腑虛弱也會導致嘔吐。
(三十六)熱病噦候:伏熱在胃,則令人胸滿,胸滿則氣逆,氣逆則噦。若大下已後,飲水多,胃內虛冷,亦令噦也。
(三十七)熱病口乾候:此由五臟有虛熱,脾胃不和,津液竭少。故口乾。
(三十八)熱病衄候:心臟傷熱所為也,……肺開竅於鼻,邪熱與血氣並,故衄。衄者,血從鼻出也。
(三十九)熱病勞復候:夫熱病新瘥,津液未復,血氣尚虛,因勞動早,勞則生熱,熱氣乘虛還入經絡,故復病也。
(四十)熱病後沉滯候:凡病新瘥後,食豬肉及羊血、肥魚、脂膩等,必大下利,醫所不能復治也,必至於死。若食餅餌、粢飴哺炙膾、棗慄諸果物,及堅牢難消之物,胃氣尚虛弱,不能消化,必結熱復病,還以藥下之。此元方之論溫熱也。
白話文:
熱病中胸口發悶,是因為體內熱氣積聚在胃部,導致氣逆而上,造成胸口發悶。如果剛瀉完藥物,又喝太多水,胃部虛寒也會引起胸口發悶。熱病患者口乾,是五臟虛熱,脾胃失調,導致津液不足。熱病中鼻子流血,是因為心臟受熱傷,熱氣與血氣相搏而從鼻子流出來。熱病剛痊癒,體內的津液和血氣都還沒有恢復,如果過早勞動,就會加重熱氣,讓熱氣乘虛而入,導致舊病復發。熱病剛痊癒,身體虛弱,如果吃豬肉、羊血、肥魚等油膩的食物,就會導致腹瀉,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吃餅乾、米糕、烤肉、棗子、栗子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也會因為胃氣不足而導致熱氣積聚,造成舊病復發,需要用藥物來治療。這是古人對溫熱病的觀點。
孫氏千金方曰:,風溫之病,脈陰陽俱浮,汗出體重,其息必喘,其形狀不仁,默默但欲眠,下之者,則小便難;發其汗者,必譫語;加燒針者,則耳聾難言;但吐下之,則遺矢便利,如此疾者,宜服葳蕤湯。又治溫熱病方十:
(一)治肝腑臟溫病,陰陽毒,頸背雙筋牽,先寒後熱,腰強急縮,目中生花方。(梔子、豆豉、柴胡、鮮生地、大青、芒硝、白朮、桂心、生薑、石膏。)
白話文:
《孫氏千金方》記載:風溫病症,脈象陰陽俱浮,患者出汗但身體沉重,呼吸必定喘促,肢體麻木無知覺,昏昏欲睡,若服用瀉下藥物,則小便困難;若發汗,則會出現神志不清的譫語;若使用燒針治療,則會導致耳聾難言。只有服用下瀉藥物,才能使排便通暢,對於這種病症,宜服葳蕤湯。
另有治療溫熱病的十個方劑:
(一)治肝腑臟溫病,陰陽毒,頸背雙筋牽痛,先寒後熱,腰部強直疼痛且收縮,眼睛出現視物模糊的方劑。(藥材:梔子、豆豉、柴胡、鮮生地、大青、芒硝、白朮、桂心、生薑、石膏。)
(二)治肝腑臟溫病,陰陽毒,先寒後熱,頸筋攣牽,面目赤黃,身中強直方。(元參、細辛、梔子、黃芩、升麻、芒硝、石膏、竹葉、車前草。)
(三)治心腑臟溫病,陰陽毒,戰掉不安,驚動方,(大青、黃芩、梔子、知母、芒硝、麻黃、元參、石膏、生葛根、生地黃。)
(四)治脾腑臟溫病,陰陽毒,頭重頸直,皮肉痹,結核隱起方。(大青、羚羊角、升麻、射干、芒硝、梔子、寒水石、元參。)
白話文:
(二)
治肝腑臟溫病,陰陽毒,先寒後熱,頸筋攣牽,面目赤黃,身中強直者。方用:元參、細辛、梔子、黃芩、升麻、芒硝、石膏、竹葉、車前草。
(三)
治心腑臟溫病,陰陽毒,戰掉不安,驚動者。方用:大青、黃芩、梔子、知母、芒硝、麻黃、元參、石膏、生葛根、生地黃。
(四)
治脾腑臟溫病,陰陽毒,頭重頸直,皮肉痹,結核隱起者。方用:大青、羚羊角、升麻、射干、芒硝、梔子、寒水石、元參。
(二)
治療肝臟部位的溫病,由於陰陽失調導致的毒症,表現為先寒後熱,脖子筋絡緊縮牽拉,臉色發黃,全身僵硬。藥方使用:元參、細辛、梔子、黃芩、升麻、芒硝、石膏、竹葉、車前草。
(三)
治療心臟部位的溫病,由於陰陽失調導致的毒症,表現為躁動不安,驚恐。藥方使用:大青、黃芩、梔子、知母、芒硝、麻黃、元參、石膏、生葛根、生地黃。
(四)
治療脾臟部位的溫病,由於陰陽失調導致的毒症,表現為頭昏沉,脖子僵硬,皮膚肌肉麻木,身體出現結塊。藥方使用:大青、羚羊角、升麻、射干、芒硝、梔子、寒水石、元參。
(五)治肺腑臟溫病,陰陽毒,咳嗽連續,聲不絕,嘔逆方。(麻黃、梔子、紫菀、大青、元參、葛根、桂心、甘草、杏仁、前胡、石膏。)
(六)治腎腑臟溫病,身面如刺,腰中欲折,熱毒內傷方。(茵陳、梔子、芒硝、苦參、生葛、鮮生地、石膏、蔥白、豆豉。)
(七)治溫毒攻胃,下黃赤汁,及爛肉汁,赤滯下,伏氣腹痛,諸熱毒方。(梔子、豆豉、薤白。)
白話文:
針對肺部、內臟溫熱病症,伴隨陰陽失調的毒素,以及持續不斷的咳嗽,聲音沙啞,甚至嘔吐反胃的病症,可以使用以下藥方:麻黃、梔子、紫菀、大青、元參、葛根、桂心、甘草、杏仁、前胡、石膏。
(六)
治腎腑臟溫病,身面如刺,腰中欲折,熱毒內傷方。
針對腎臟、內臟溫熱病症,患者感到全身皮膚像被針刺般疼痛,腰部酸痛難忍,並且伴隨熱毒內傷的症狀,可以使用以下藥方:茵陳、梔子、芒硝、苦參、生葛、鮮生地、石膏、蔥白、豆豉。
(七)
治溫毒攻胃,下黃赤汁,及爛肉汁,赤滯下,伏氣腹痛,諸熱毒方。
針對溫熱毒素侵襲胃部,導致排出黃色或赤色的液體,甚至有腐爛的肉渣,以及大便赤色不通,腹部脹痛,伴隨各種熱毒症狀的病症,可以使用以下藥方:梔子、豆豉、薤白。
(八)治溫病後勞復,或食或飲,或動作方。(梔子、豆豉、石膏、鼠屎。)
(九)治溫病後,食太飽不消,勞復脈實者方。(梔子、豆豉、鼠屎、大黃。)
(十)治溫病後,勞復,氣欲絕方。(麥冬、甘草、大棗、竹葉、粳米。)
又曰:凡熱病新瘥後,食堅實難消之物,胃氣尚虛弱,不能消化,必更結熱,適以藥下之,則胃氣虛冷,大利難禁,不下之必死,下之復危,皆難救也。熱病及大病之後,多坐此死,不可不慎也。故凡溫熱病新瘥後,但得食糜粥,寧少食令飢,慎勿飽,不得他有所食,雖思之勿與之也。
白話文:
治療溫病之後勞累復發,或飲食或活動都會感到不舒服,可以用梔子、豆豉、石膏、鼠屎。
治療溫病之後,吃得太飽消化不良,勞累復發脈象實者,可以用梔子、豆豉、鼠屎、大黃。
治療溫病之後,勞累復發,氣息快要斷絕,可以用麥冬、甘草、大棗、竹葉、粳米。
另外說:凡是熱病剛痊癒之後,食用堅硬難消化的食物,胃氣還虛弱,無法消化,必然會再次積熱。如果用藥物來瀉下,則胃氣虛寒,腹瀉不止,無法控制,不瀉下則必死,瀉下又危險,都很難救治。熱病以及大病之後,大多死於這種情況,不可不慎。因此,凡是溫熱病剛痊癒之後,只可以吃稀飯粥,寧可少吃一點,讓病人感到飢餓,切勿吃飽,不得吃其他任何食物,即使病人想吃,也不要給他吃。
引日轉久,可漸食羊肉白糜若羹汁,雉兔鹿肉不可食,豬狗肉亦然。又當靜臥,慎勿早起梳頭洗面,非但體勞。亦不可多言語,用心使意勞煩。凡此皆令人勞復。余勞尚可,女勞則死,當吐舌數寸,或吐涎而死。故溫病新瘥,未滿百日,氣力不平復,而犯房室,名為陰陽易之病,皆難治多死。
此思邈之論溫熱也。
王氏外臺秘要曰:,……溫熱病,頭痛,骨肉煩疼,口燥心悶者……外寒內熱者,或已下之,餘熱未盡者,或熱病自得利,有虛熱煩渴者,宜服古今錄驗知母解肌湯。或已下及自得下,虛熱未歇者,除麻黃,加知母葛根。病熱未除,因而夢泄者,除麻黃,加白薇、人參各二錢,則止。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出。肌中斑爛隱疹如錦紋,而咳心悶,嘔吐清汁,眼赤口瘡,下部亦生瘡,宜服古今錄驗漏蘆橘皮湯,得下為佳。下後餘症未除,更服葛根橘皮湯。溫毒發斑,赤斑者五死一生,黑斑者十死一生,宜服備急黑奴丸。若渴,但與水,須臾當寒,寒訖便汗,則解。日移五丈不覺,更服一丸。此療六日胸中當大熱,口噤,名壞病,醫所不療,服此丸多瘥。若但溫毒發斑,宜服肘後黑膏,使毒從皮中出,則愈。溫病有熱,飲水暴冷而呃者,宜服小品茅根湯,枇杷葉飲子亦效,茅根橘皮湯尤佳。肺腑臟熱,暴氣斑點,宜服刪繁香豉湯。溫毒病吐下後,有餘熱而渴,宜服深師芍藥湯。此珪孫之論溫熱也。
白話文:
病好之後,可以慢慢開始吃羊肉白粥,就像羹湯一樣稀一點,不要吃野雞、兔子、鹿肉,豬肉和狗肉也不要吃。還要靜靜地躺著休息,不要早起梳頭洗臉,這樣會讓身體疲勞。也不要說話太多,用心思考或情緒煩躁都會讓人疲勞。這些都會讓人重新勞累,尤其是女人,勞累過度可能會導致死亡,甚至會吐出舌頭好幾寸長,或者吐口水而死。所以溫病痊癒後,不到一百天,體力還沒恢復,就發生性行為,叫做「陰陽易之病」,這種病很難治癒,死亡率很高。
這是孫思邈關於溫熱病的論述。
王氏外臺秘要中提到:溫熱病患者,頭痛,骨骼和肌肉疼痛,口乾舌燥,心煩意悶……外感風寒,內有熱邪,或者已經服藥瀉下,但餘熱未消,或者病情自己好轉,但還有虛熱煩渴,應該服用古今錄驗的知母解肌湯。或者已經服藥瀉下或病情自己好轉,虛熱未消,就去除麻黃,加入知母和葛根。如果病情沒有消退,還做夢遺精,就去除麻黃,加入白薇和人參各兩錢,這樣就能止住遺精。冬天得溫病,沒有完全治癒,等到春天被寒氣所影響,病情無法發作,到了夏天熱了,春天的寒氣消退,冬天的溫病毒素才開始發作。皮膚上出現斑點和隱疹,像錦緞的紋路一樣,還伴隨咳嗽、心煩意悶、嘔吐清水、眼睛發紅、口瘡,下部也長瘡,應該服用古今錄驗的漏蘆橘皮湯,瀉下最好。瀉下之後,餘症未消,再服用葛根橘皮湯。溫毒發斑,紅色斑點的,五死一生,黑色斑點的,十死一生,應該服用備急的黑奴丸。如果口渴,就只給喝水,很快就會感到寒冷,寒氣退去就會出汗,這樣就能解毒。如果走五丈路就感到疲倦,再服用一丸。這種病治療六天後,胸口會非常熱,口不能張,叫做「壞病」,醫生都治不了,服用這種藥丸,大多能痊癒。如果只是溫毒發斑,應該服用肘後的黑膏,讓毒素從皮膚中排出,就能痊癒。溫病有熱,喝水突然變冷就打嗝,應該服用小品的茅根湯,枇杷葉飲子也有效,茅根橘皮湯效果更佳。肺腑臟熱,突然出現斑點,應該服用刪繁的香豉湯。溫毒病服用瀉下藥後,還有餘熱並且口渴,應該服用深師的芍藥湯。
這是珪孫關於溫熱病的論述。
朱氏類證活人書云:,夏至以前,發熱惡寒,頭疼身痛,其脈浮緊者,此名溫病也。病由冬傷於寒,伏至夏至以前,發為溫病,蓋因春溫暖之氣而發也。治法解肌湯最良。熱多者,煩渴發熱,不惡寒,或虛煩,並竹葉石膏湯次第服之。脈尺寸俱浮,頭疼身熱,常自汗出,體重,其息必喘,四肢不收,默默但欲眠,此名風溫也。其人素傷於風,因復傷於熱,風熱相薄,即發風溫。主四肢不收,頭疼身熱,當自汗出不解,治在少陰厥陰,不可發汗。發汗即譫言獨語,內煩躁擾,不得臥,若驚癇,目亂無精。療之者復發其汗,如此死者,醫殺之也。治法宜葳蕤湯。若身灼熱者,知母乾葛湯;渴甚者,栝蔞根湯;脈浮身重汗出者,漢防己湯。兩脛逆冷,滿腹滿,多汗,頭目痛苦,妄言,此名濕溫也。病由濕熱相薄,則發濕溫。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治在太陰,不可發汗。汗出必不出言,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變,名曰重暍。如此死者,醫殺之也。白虎加蒼朮湯主之。初春病人肌肉發斑癮疹如錦紋,而咳心悶,但嘔清汁,此名溫毒也。溫毒發斑者,冬時觸冒疹毒,至春始發。病初在表,或已發汗吐下,而表證未罷,毒氣不散,故發斑,黑膏主之。又有冬月溫暖,人感乖戾之氣,冬未即病,至春或被積寒所折,毒氣不得泄,至天氣暄熱,溫毒始發,則肌肉斑爛癮疹如錦紋,而咳心悶,但嘔清汁,葛根橘皮湯主之,黃連橘皮湯尤佳。病人先熱後寒,尺寸脈俱盛,此名溫瘧也,白虎加桂枝湯主之。久不愈者,服瘧母煎丸,當自愈。夏月發熱惡寒,頭疼,身體肢節痛重,其脈洪盛者,此名熱病也。病由冬傷於寒,因暑氣而發為熱病。治法桂枝石膏湯主之,梔子升麻湯亦可選用。此奉議之論溫熱也。
白話文:
朱氏類證活人書云:
夏至之前,如果出現發熱惡寒、頭疼身痛,脈象浮緊,這就是溫病。這種病是由於冬天受寒,潛伏到夏至之前,因春天溫暖的氣候而發作。治療方法以解肌湯最有效。
如果發熱症狀比較嚴重,伴隨煩渴發熱,不惡寒,或是虛煩,可以服用竹葉石膏湯,並根據病情逐漸調整用藥。
如果脈象尺寸俱浮,頭疼身熱,經常自汗出,身體沉重,呼吸急促,四肢不收,默默無語,只想睡覺,這就是風溫。這種病是由於體質本身容易受風邪侵襲,又因受熱而導致風熱相搏,從而發病。主要的症狀是四肢不收、頭疼身熱,自汗出而不止。這種病症應當治療少陰厥陰,不可發汗。
如果發汗就會出現譫語獨言、內心煩躁不安、無法入睡,甚至驚厥、眼神迷糊、精神不集中。如果再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患者就會因此而死,這是醫生的過失。治療風溫應當服用葳蕤湯。
如果身體灼熱,可以服用知母乾葛湯;如果口渴嚴重,可以服用栝蔞根湯;如果脈象浮,身體沉重,汗出,可以用防己湯。
如果兩腿逆冷,腹部脹滿,多汗,頭目疼痛,神志不清,胡言亂語,這就是濕溫。這種病是由於濕熱相搏而發作。脈象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治療應當針對太陰,不可發汗。
如果發汗就會出現不出聲,耳聾,感覺不到疼痛,身體發青,面色變色,這就是重暍。如果患者出現這種症狀,就會因此而死,這是醫生的過失。白虎加蒼朮湯可以治療濕溫。
初春時節,患者肌肉出現斑點,像錦紋一樣,伴隨咳嗽、胸悶、嘔吐清液,這就是溫毒。溫毒發斑是由於冬天感染了疹毒,到春天才發作。病初在表,也許已經發汗或吐下,但表證未除,毒氣不散,所以發斑,黑膏可以治療。
還有一種情況,冬月天氣溫暖,人們容易感染乖戾之氣,冬天沒有發病,到春天卻被積寒所折,毒氣無法發泄,等到天氣轉熱,溫毒才發作,就會出現肌肉斑點,像錦紋一樣,伴隨咳嗽、胸悶、嘔吐清液。這種情況可以用葛根橘皮湯治療,黃連橘皮湯效果更佳。
患者先發熱後發寒,尺寸脈俱盛,這就是溫瘧,可以用白虎加桂枝湯治療。如果久治不愈,可以服用瘧母煎丸,應該會自愈。
夏月出現發熱惡寒、頭疼、身體和肢節疼痛沉重,脈象洪盛,這就是熱病。這種病是由於冬天受寒,因暑氣而發作。治療方法可以用桂枝石膏湯,梔子升麻湯也可以選擇。
以上是對溫熱病症的論述。
劉河間傷寒六書云:,有表而熱者,謂之表熱;無表而熱者,謂之裡熱。凡表裡俱熱之症,或半在表,或半在裡,汗之不可,吐之又不可,法當和解;用涼膈、天水二散合服,水煎解之。或表熱多、裡熱少,天水一,涼膈半;或裡熱多、表熱少,涼膈一,天水半,合和解之。若仍不能退其熱者,用扁鵲,直清裡熱。熱勢更甚者,大柴胡合大承氣湯下之,雙除表裡之熱,大柴胡合三一承氣湯亦佳。下症未全,不可下者,用白虎湯,或知母石膏湯。其症初起,有暴發而為熱者,病在心肺,宜用局方雄黃解毒丸。有里病積熱者,病在腎肝,宜用局方妙香丸。如上焦熱而煩者,宜用牛黃散。但上焦熱,無他症者,宜用桔梗湯。中焦有濕熱,不能食而熱者,脾虛也,宜以藿、樸、白朮、陳皮之類治之。中焦有實熱,能食而熱者,胃實也,宜以梔子黃芩湯或三黃丸之類治之。臟腑熱極,大便閉結者,宜用大黃牽牛散。若病久憔悴,寢汗發熱,五臟齊損,瘦弱虛煩,腸澼下血,骨蒸痿弱,四肢無力,不能運動者,此久熱骨蒸也,病在下焦肝腎,宜養血益陰,熱能自退,當歸、生地合錢氏地黃丸之類。如熱入血室,發狂不認人者,宜用牛黃膏以宣解之。如陽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此陽有餘,陰不足,宜用當歸承氣湯下之。若兩脅肋熱,或一身夜熱,或日晡肌熱者,皆為血熱也,四順飲子主之,若小便閉而不通,臍下狀如復碗,痛悶不可忍者,乃腸胃乾涸,膻中氣不下,三焦氣不化也,宜用八正散加沉香、木香,令氣通達,小便自通。此守真之論溫熱也。
白話文:
劉河間在《傷寒六書》中說:有表證且發熱的,稱為表熱;沒有表證而發熱的,稱為裡熱。凡是表裡都發熱的症狀,可能是表證較重,也可能是裡證較重,汗出無效,嘔吐也無效,應該採用和解法;可以用涼膈散和天水散合在一起服用,水煎服。如果表證重、裡證輕,天水散用一劑,涼膈散用半劑;如果裡證重、表證輕,涼膈散用一劑,天水散用半劑,合在一起服用來和解。如果熱症仍然不能退下去,就用扁鵲散,直接清裡熱。熱症更加嚴重者,可以用大柴胡湯合大承氣湯下瀉,同時消除表裡熱症,也可以用大柴胡湯合三一承氣湯。如果下瀉之後症狀還沒有完全消失,不宜再下瀉,就用白虎湯,或知母石膏湯。如果病症剛開始就突然發熱,病在心肺,宜用雄黃解毒丸。如果裡有病積熱,病在腎肝,宜用妙香丸。如果上焦發熱且煩躁,宜用牛黃散。如果只有上焦發熱,沒有其他症狀,宜用桔梗湯。如果中焦有濕熱,不能吃東西而且發熱,是脾虛,宜用藿香、白芷、白朮、陳皮等藥物治療。如果中焦有實熱,能吃東西且發熱,是胃實,宜用梔子黃芩湯或三黃丸等藥物治療。如果臟腑熱極,大便閉結,宜用大黃牽牛散。如果病久體虛,睡眠時出汗發熱,五臟皆受損傷,瘦弱虛煩,腸道流血,骨蒸痿弱,四肢無力,不能活動,這是久熱骨蒸,病在下焦肝腎,宜用養血益陰的藥物治療,熱症自然會退去,可以用當歸、生地合錢氏地黃丸等藥物治療。如果熱入血室,神志不清,不認識人,宜用牛黃膏來宣解。如果陽狂奔走,罵詈不休,不分親疏,這是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宜用當歸承氣湯下瀉。如果兩脅肋部發熱,或全身夜間發熱,或下午身體發熱,都是血熱,可以用四順飲子治療。如果小便閉塞不通,臍下腫脹像覆碗一樣,疼痛難忍,這是腸胃乾燥,膻中氣不下降,三焦氣不化,宜用八正散加沉香、木香,使氣流通暢,小便自然會通。這是守真先生論述溫熱病的內容。
李氏此事難知云:,冬傷於寒,春必溫病,蓋因房室勞傷與辛苦之人,腠理開泄,少陰不藏,腎水涸竭而得之。無水則春木無以發生,故為溫病。至長夏之時,時強木長,因絕水之源,無以滋化,故為大熱病也。……邪之所感,淺者其病輕而易治,深者其病重而難治,尤深者其病死而不治。此東垣之論溫熱也。
朱氏脈因證治云:,因房勞辛苦之過,腠理開泄,少陰不藏,觸冒冬時殺厲之氣,嚴寒之毒,中而即病,曰傷寒。不即病,寒毒藏於肌膚之間,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熱病,皆熱不得發泄,鬱蒸於內,遇感而發,雖曰傷寒,實為熱病,死症甚多。
白話文:
李氏認為,冬季受到寒冷侵襲,到了春季可能會引發溫熱性疾病,這是因為長期房事勞累或辛苦工作的人,皮膚腠理容易開放,導致陰精不能藏納,腎水枯竭,從而引起疾病。缺乏水分,春季的木氣就無法生長,因此會引發溫熱性疾病。到了長夏之季節,木氣旺盛,但若水源被截斷,無法滋養,就會引起大熱病。
邪氣所影響的病情,如果淺層的,病症較輕易治療;如果深入的,病症較重且難以治療,特別是極度深入的,病況嚴重到無法治療。這是東垣對於溫熱病的論述。
朱氏認為,由於房事勞累或辛苦工作,皮膚腠理開放,陰精不能藏納,觸及冬天殺氣和嚴寒之毒,立即患病,稱為傷寒。如果不立即生病,寒毒會藏在皮膚肌肉之間,到了春季會轉化為溫熱病,到了夏季會轉化為熱病。這些都是熱氣無法發散,在體內積聚,遇到外感後才發作。雖然被稱為傷寒,實際上是熱病,死亡病例非常多。
(一)溫病二三日,體熱腹滿頭痛,飲食如故,脈直而疾者,八日死。
(二)溫病四五日,頭痛腹滿而吐,脈來細勁,十二日死。
(三)溫病八九日,頭身不痛,目不赤,身不變而反利,脈來牒牒,按之不彈手,時大,心下堅,十七日死。
(四)溫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五)溫病厥汗出,腎脈強急者生,虛緩者死。
(六)溫病下痢,腹中痛甚者死。
(七)熱病七八日,不汗躁狂,口舌暴燥焦黑,脈反細弱、或代者死。
(八)熱病得汗,脈躁者死,脈轉大者死。
(九)熱病七八日,脈不躁,喘不數,後三日中有汗,不汗者四日死。
白話文:
(一)溫病發病兩三天,身體發熱、腹部脹滿、頭痛,飲食正常,脈象直而快,八天內會死亡。
(二)溫病發病四五天,頭痛、腹部脹滿並伴隨嘔吐,脈象細而有力,十二天內會死亡。
(三)溫病發病八九天,頭部和身體不痛,眼睛不紅,身體沒有明顯變化反而腹瀉,脈象浮而快,按下去沒有彈性,時而強時而弱,心下堅硬,十七天內會死亡。
(四)溫病發汗不出來,或汗出不到腳部,會死亡。
(五)溫病發汗,脈象強勁急促者會活下來,虛弱緩慢者會死亡。
(六)溫病伴隨腹瀉,腹部疼痛劇烈者會死亡。
(七)熱病發病七八天,不出汗、躁動狂妄,口舌乾燥焦黑,脈象反倒細弱,或出現代脈,會死亡。
(八)熱病出汗後,脈象躁動者會死亡,脈象轉變為強大者會死亡。
(九)熱病發病七八天,脈象不躁動,呼吸不急促,三天內出汗,不出汗者四天內會死亡。
(十)熱病脈澀小疾,腹滿膨脹,身熱不得大小便死。
(十一)熱病脈浮大絕,喘而短氣,大衄不止,腹中疼死。
(十二)熱病脈浮洪,腸鳴腹滿,四肢清,注泄死。
(十三)熱病脈絕動疾,便血,奪形肉,身熱甚死。
(十四)熱病脈小疾,咳喘眩悸,奪形肉,身熱死。
(十五)熱病腹脹,便血,脈大,時時小絕,汗出而喘,口乾,視不見者死。
(十六)熱病脈轉小,身熱甚死。
(十七)熱病脈轉小,身熱甚,咳而便血,目陷妄言,循衣縫,躁擾不臥死。
(十八)熱病嘔血,咳而煩滿,身黃腹脹,泄不止,脈絕死。
(十九)熱病瘛瘲,狂走不能食,腹滿,胸痛引腰脊,嘔血死。
白話文:
(十) 熱病脈搏微弱,小便不通,腹脹滿,身體高熱,無法排尿和大便,則會死亡。
(十一) 熱病脈搏浮大,呼吸急促,喘息,鼻出血不止,腹部疼痛,則會死亡。
(十二) 熱病脈搏浮洪,腸鳴聲響,腹脹滿,四肢冰涼,腹瀉,則會死亡。
(十三) 熱病脈搏突然跳動加速,大便出血,體形消瘦,肌肉流失,高熱不退,則會死亡。
(十四) 熱病脈搏微弱,咳嗽喘息,心悸,體形消瘦,高熱不退,則會死亡。
(十五) 熱病腹部脹滿,大便出血,脈搏大,時常微弱,出汗且喘息,口乾,視力模糊,則會死亡。
(十六) 熱病脈搏由大轉為微弱,高熱不退,則會死亡。
(十七) 熱病脈搏由大轉為微弱,高熱不退,咳嗽且大便出血,眼睛凹陷,胡言亂語,抓衣服,躁動不安,不能安睡,則會死亡。
(十八) 熱病吐血,咳嗽且滿腹感,身體發黃,腹部脹滿,腹瀉不停,脈搏消失,則會死亡。
(十九) 熱病抽搐,狂奔不能進食,腹脹滿,胸部疼痛連至腰脊,吐血,則會死亡。
(二十)熱病不知所痛,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死。
(二十一)熱病在腎,口乾渴,舌燥黃赤,日夜飲水不知,腹大脹尚飲,目無精光者死。
(二十二)熱病喘咳唾血,手足腹腫,面黃,振慄不言,名肺絕死,丁日死(後仿此)。
(二十三)熱病頭痛,嘔宿汗,嘔逆吐血,水漿不入口,狂妄,腹大滿,名脾絕死。
(二十四)熱病煩滿骨痛,嗌腫不可咽,欲咳不能咳,歌笑而哭,名心絕死。
(二十五)熱病僵臥,足不安地,嘔血,血妄行,遺屎溺,名肝絕死。
(二十六)熱病喘悸吐逆,骨痛短氣,目視不明,汗如珠,名腎絕死,此丹溪之論溫熱也。
白話文:
熱病患者如果不知道疼痛,身體無法自行恢復,口乾舌燥,陽熱很盛,陰氣卻有寒涼之象,就會死亡。
熱病侵犯腎臟,患者會口渴,舌頭乾燥發黃,晝夜不停地喝水,肚子脹大仍然要喝水,眼睛無神光彩,就會死亡。
熱病患者出現喘咳吐血、手腳腹部腫脹、面色發黃、身體顫抖說不出話,稱為肺絕症,會在丁日死亡。
熱病患者頭疼,嘔吐宿食和汗液,嘔吐反胃,吐血,喝不下水,神志不清,腹部脹滿,稱為脾絕症。
熱病患者煩躁不安,全身骨頭疼痛,喉嚨腫脹無法吞嚥,想咳嗽卻咳不出來,唱歌大笑卻又哭泣,稱為心絕症。
熱病患者身體僵硬臥床,腳不安穩,嘔吐血液,血液亂流,大小便失禁,稱為肝絕症。
熱病患者喘息心悸,嘔吐反胃,骨頭疼痛,呼吸短促,視力模糊,汗水像珠子一樣,稱為腎絕症。這些都是丹溪先生論述溫熱病的症狀。
王氏溯洄集云:,傷寒,以病因而為病名:溫病、熱病,以天時與病形而為病名。傷寒即發於天令寒冷之時,而寒邪在表,閉其腠理:故非辛甘溫之劑,不足以散之,此仲景桂枝、麻黃等湯之所以必用也。溫病、熱病,後發於天令暄熱之時,伏熱自內而達於外,郁其腠理,無寒在表,故非辛涼或苦寒或酸苦之劑,不足以解之。此仲景桂枝、麻黃等湯獨治外者之所以不可用,而後人所處水解散、大黃湯、千金湯、防風通聖散之類兼治內外者之所以可用也。夫即病之傷寒,有惡風惡寒之證者,風寒在表,而表氣受傷故也;後發之溫病、熱病,有惡風惡寒之證者,重在風寒新中,而表氣亦受傷故也。若無新中之風寒,則無惡風惡寒之證,故仲景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溫病如此,則知熱病亦如此。……且溫病、熱病,亦有先見表證而後傳裡者。蓋伏熱自內達外,熱鬱腠理,不得外泄,遂復還里而成可攻之證,非如傷寒從表而始也。或者不悟此理,乃於春夏溫病、熱病而求浮緊之脈,不亦疏乎!殊不知緊為寒脈,有寒邪則見之,無寒邪則不見也。其溫病、熱病或見緊脈者,乃重感不正之暴寒,與內傷過度之冷食也。豈其本然哉!夫溫病、熱病之脈,多在肌肉之分而不甚浮,且右手反盛於左手者,誠由鬱熱在內故也。其或左手盛或浮者,必有重感之風寒,否則非溫病、熱病,自是暴感風寒之病耳!凡溫病、熱病,若無重感,表證雖間見,而里病為多,故少有不渴者。斯時也,法當治裡熱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里而表自解者。余每見世人治溫熱病,雖誤攻其里,亦無大害;誤發其表,變不可言。此足以明其熱之自內達外矣。其間有誤攻裡而致大害者,乃春夏暴寒所中之新感症,邪純在表,未入於裡故也,不可與溫病、熱病同論。……雖然,傷寒與溫病、熱病,其攻裡之法,若果是以寒除熱,固不必求異,其發表之法,斷不可不異也。若溫病、熱病被時行不正之氣所發,及重感異氣而變者,則又當觀其何時何氣,參酌而治,尤不可例以仲景即病傷寒藥通治也。此安道之論溫熱也。
白話文:
王氏溯洄集云:傷寒溫熱病之辨
王氏溯洄集說:傷寒,以病因而為病名;溫病、熱病,則以天時與病形而為病名。
傷寒發於天寒之時,寒邪在表,閉其腠理,故需用辛甘溫之劑來散寒,這就是仲景所用的桂枝湯、麻黃湯等方劑的道理。
溫病、熱病則發於天熱之時,伏熱自內而達於外,郁其腠理,並無寒邪在表,故需用辛涼、苦寒或酸苦之劑來解熱,這就是仲景桂枝湯、麻黃湯等獨治外感的方劑不可用於溫熱病,而後人所用的水解散、大黃湯、千金湯、防風通聖散等兼治內外的方劑可以用的道理。
傷寒若有惡風惡寒之證,是因為風寒在表,表氣受傷。而溫病、熱病若有惡風惡寒之證,則是因为風寒新中,表氣亦受傷。若無新中之風寒,則無惡風惡寒之證,故仲景說:「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溫病如此,則熱病亦如此。
溫病、熱病亦有先見表證而後傳裡者。伏熱自內達外,熱郁腠理,不得外泄,遂復還里而成可攻之證,與傷寒從表而始不同。有人不悟此理,乃於春夏溫病、熱病而求浮緊之脈,不亦疏乎!殊不知緊為寒脈,有寒邪則見之,無寒邪則不見也。溫病、熱病或見緊脈者,乃重感不正之暴寒,與內傷過度之冷食也,豈其本然哉!
溫病、熱病之脈,多在肌肉之分而不甚浮,且右手反盛於左手者,誠由鬱熱在內故也。其或左手盛或浮者,必有重感之風寒,否則非溫病、熱病,自是暴感風寒之病耳!
凡溫病、熱病,若無重感,表證雖間見,而里病為多,故少有不渴者。斯時也,法當治裡熱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裡而表自解者。
余每見世人治溫熱病,雖誤攻其里,亦無大害;誤發其表,變不可言。此足以明其熱之自內達外矣。其間有誤攻裡而致大害者,乃春夏暴寒所中之新感症,邪純在表,未入於裡故也,不可與溫病、熱病同論。
雖然,傷寒與溫病、熱病,其攻裡之法,若果是以寒除熱,固不必求異,其發表之法,斷不可不異也。若溫病、熱病被時行不正之氣所發,及重感異氣而變者,則又當觀其何時何氣,參酌而治,尤不可例以仲景即病傷寒藥通治也。此安道之論溫熱也。
汪氏證治要訣云:,溫與熱有輕重之分,故仲景云:若遇溫氣,則為溫病,更遇溫熱,則為溫毒。熱比溫為尤重故也。苟但冬傷於寒,至春而發,不感異氣,名曰溫病,病稍輕。溫病未已,更遇溫氣,變為溫毒;亦可名曰溫病,病較重。此伏氣之溫病也。又有不因冬月傷寒,至春而病溫者,此特春溫之氣,可名曰春溫,如冬之傷寒,秋之傷濕,夏之中暑相同。此新感之溫病也。以此觀之,是春之病溫,有三種不同:有冬傷於寒,至春發為溫病者;有溫病未已,更遇溫氣,則為溫病,與重感溫氣相雜而為溫病者;有不因冬傷於寒,不因更遇溫氣,只於春時感春溫之氣而病者。若此三者,皆可名為溫病,不必各立名色,只要辨其病源之不同而已。此石山之論溫熱也。
白話文:
《汪氏證治要訣》中說:溫和熱有輕重之分,所以仲景說:「若遇到溫氣,則為溫病,更遇到溫熱,則為溫毒。」熱比溫更重,故有此說。
如果冬天受寒,到了春天發病,沒有接觸到其他異氣,稱為溫病,病症較輕。溫病尚未痊癒,又遇到溫氣,就會變成溫毒;也可以稱為溫病,但病症較重。這是伏氣之溫病。
另外,還有一些人不是因為冬天受寒,而是到了春天就患溫病,這是單純因為春天的溫熱之氣所致,可以稱為春溫,就像冬天受寒、秋天受濕、夏天中暑一樣。這是新感之溫病。
由此可見,春季的溫病,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 一是冬天受寒,到了春天發病為溫病;
- 二是溫病尚未痊癒,又遇到溫氣,變成溫毒,或是混合了新感受溫氣而發病;
- 三是不因為冬天受寒,也不因為再次遇到溫氣,只是在春天感受春天的溫熱之氣而生病。
这三种情况都可以稱為溫病,不必分别命名,只需要辨別它們的病因不同即可。
這是石山对溫熱病的論述。
王氏傷寒準繩云:,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外,冬時伏寒,變為溫病。按活人所云:溫病有二:其用升麻解肌湯者,乃正傷寒太陽證,惡寒而不渴者,特以其發於溫暖之時,故謂之溫病爾;其用竹葉石膏湯者,乃仲景所謂渴不惡寒之溫病也,必須細別,勿令誤也。然不惡寒而渴之溫病,四時皆有之,不獨春時而已,發汗不解,身灼熱者,為風溫。其證脈浮汗自出,身重多眠。其病不獨見於春間。脛冷,腹滿、頭痛、渴而熱者,為濕溫。汗少者,白虎加蒼朮;汗多者,白虎加桂枝。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遇溫熱變為溫毒;初春發斑咳嗽,其病最重。若無汗者,以三黃石膏湯汗之;若有自汗者,宜人參白虎湯主之;煩熱錯語不得眠者,白虎黃連解毒湯主之;表熱又盛者,加葛根;若內實大便不通,宜三黃瀉心湯下之,或大柴胡湯加芒硝下之亦可。若斑出如錦紋者,多難治,人參化斑湯,元參、升麻合黑膏,大青四物湯主之。若冬傷於寒,至夏而變為熱病者,此則遇時而發,自內達表之病,俗謂晚發是也,又非暴中暑熱新病之可比。但新中暑病脈虛,晚發熱病脈盛。此肯堂之論溫熱也。
白話文:
王氏傷寒準繩云:
從立春節過後,如果沒有嚴重的寒流,也沒有冰雪,卻有人出現發熱的病症,這就屬於春季陽氣外發,而冬日裡潛藏的寒氣,轉變成溫病。
按活人所說:溫病分為兩種:
第一種用升麻解肌湯的,是正傷寒太陽證,症狀是怕冷但沒有口渴,只是因為在溫暖季節發病,所以稱為溫病。
第二種用竹葉石膏湯的,是仲景所說的渴不惡寒之溫病,一定要仔細區分,不要弄錯。
然而,不寒而渴的溫病,一年四季都有,不只是春季才會出現。
發汗後症狀沒有減輕,身體灼熱的,稱為風溫。 此病的症狀是脈象浮,汗液自出,身體沉重,容易昏睡。此病不只是春天會出現。
小腿冰冷,腹部脹滿,頭疼,口渴又發熱的,稱為濕溫。 汗少者,用白虎加蒼朮湯;汗多者,用白虎加桂枝湯。
陽脈洪數,陰脈實大,遇到溫熱轉變成溫毒。 初春出現斑疹,伴隨咳嗽,此病最為嚴重。
如果沒有汗,用三黃石膏湯發汗;如果有自汗,用人參白虎湯治療。
煩熱神志不清,睡不著的,用白虎黃連解毒湯治療。
如果表熱很盛,加葛根。
如果內實,大便不通,可以用三黃瀉心湯瀉下,或者大柴胡湯加芒硝瀉下也行。
如果斑疹出現像錦紋一樣,就比較難治,用人參化斑湯,元參升麻合黑膏,大青四物湯治療。
如果冬天受寒,到夏天轉變成熱病,這是時機到了而發病,從內而外發病的病症,俗稱晚發。 這種病症和突然中暑的新病症不同。新中暑的病症脈象虛弱,晚發熱病脈象強盛。
這就是肯堂對於溫熱病的論述。
方氏丹溪心法附余云:,溫熱之病,皆由秋冬之時,外感風寒,內傷飲食,其時天氣收藏,不能即發,以致氣血怫鬱,變為積熱。至春夏之際,又因外感內傷,觸動積熱,其時天氣升浮,故能發出。其熱自內達外,初以表裡俱熱,宜用涼膈散、雙解散之類,辛涼之劑,兩除表裡之熱。久則表熱微而裡熱甚,又宜用大柴胡湯、三一承氣湯之類,苦寒之劑以瀉之,則熱退身涼而病自已也。但涼膈、雙解,治表裡俱實者最妙,如初起表虛者多自汗,二方中宜去麻黃、薄荷:裡虛者多泄瀉,二方中宜去芒硝、大黃。若表裡俱虛,而燥熱煩渴者,宜用人參白虎湯。今人不諳伏氣溫熱之證,表裡俱熱。認作即病傷寒之證,表熱里和。便用麻黃、桂枝湯、五積散、聖散子辛溫之劑以發表,則內熱愈甚,而斑黃狂亂之證起矣,或未用辛涼之劑以發表,便用承氣湯苦寒之劑以攻裡,則表熱未去,而結胸虛痞之證作矣。故治溫熱病,全在初起時辨明發表、攻裡之先後,方可施治。此古庵之論溫熱也。
白話文:
方氏丹溪心法附余云:
溫熱病,都是由於秋冬時節,外感風寒,內傷飲食,而當時天氣正處於收藏狀態,不能馬上發病,導致氣血鬱結,轉化為積熱。等到春夏之際,又因外感內傷,觸動積熱,而當時天氣升浮,所以才會發作。
這熱氣從內而外,一開始表裡皆熱,宜用涼膈散、雙解散之類的辛涼藥劑,兩者皆可去除表裡之熱。時間久了,表熱減輕而裡熱加重,又宜用大柴胡湯、三一承氣湯之類的苦寒藥劑以瀉之,這樣熱退身涼,病自然會好。
但涼膈散、雙解散,最適合治療表裡俱實者,若初起表虛者多自汗,二方中宜去麻黃、薄荷;裡虛者多泄瀉,二方中宜去芒硝、大黃。若表裡俱虛,而燥熱煩渴者,宜用人參白虎湯。
如今很多人不了解伏氣溫熱的病證,表裡俱熱,卻誤以為是傷寒之證,表熱里和,便用麻黃、桂枝湯、五積散、聖散子等辛溫藥劑以發表,結果內熱更甚,而斑黃狂亂的病症便出現了;或未用辛涼藥劑以發表,便用承氣湯等苦寒藥劑以攻裡,則表熱未去,而結胸虛痞的病症就會產生。
所以治療溫熱病,關鍵在於初起時辨明發表、攻裡的先後順序,才能對症施治。這就是古庵先生對溫熱病的論述。
自上古以迄前明,歷代前哲論溫熱之因、症、脈、治,可謂言之詳明矣!奈近今傷寒專家,尚不知傷寒自傷寒,溫熱自溫熱,更不知傷寒自表傳裡,溫熱自里達表之病理;凡遇伏氣溫熱,率稱傷寒,辛溫發表,雜藥亂投,以致輕者重,重者危,危者莫救。間有明知溫熱,首用辛涼清解,或苦辛開泄者,反誣其將邪遏進。
殊不知溫熱之邪,自內而出,病本熱結在裡,表裡俱熱,自宜雙解表、中、里三者之熱為正治,何遏之有哉。茲集諸家名論以表彰之,俾學者知溫熱本證,自有精當之療法矣!
白話文:
從古代到明朝以前,歷代醫學家對於溫熱病的病因、症狀、脈象、治療都有詳細的論述。然而,現今的傷寒專家,仍然不懂得傷寒和溫熱病是兩種不同的病症,更不明白傷寒是由表入裡的病理,而溫熱病則是由裡達表的病理;遇到伏氣溫熱病,就一股腦地稱之為傷寒,使用辛溫發散的藥物,雜亂地投藥,導致病情輕者加重,重者危殆,危者無藥可救。偶爾有明知是溫熱病,而使用辛涼清解或苦辛開泄藥物的,反被指責為將病邪遏止。
殊不知溫熱病的病邪是由內而外發作,病根在裡頭熱結,表裡都熱,應該同時解表、中、里三者的熱才算正治,哪裡有遏止之說呢?現今收集整理了歷代名醫的論述,希望能讓後人清楚了解溫熱病的本質,並掌握其精準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