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廣溫熱論》~ 第一卷 (42)
第一卷 (42)
1. 辨症
惟小兒不能自言病狀,辨症最難,茲特舉九種診斷法,以為診察小兒溫熱之一助。
一、辨神氣,凡小兒熱壯者,神必昏;熱盛者,氣必粗。若口鼻氣粗,疾出疾入者,是為實熱,邪氣有餘也;口鼻氣微,徐出徐入者,是為虛熱,正氣不足也。總之,小兒溫熱,神氣清明,熱雖重可救;神氣昏憒,熱雖輕必變。
二、辨眉目,凡小兒眉底現紅色,眼上胞露紫筋,眼下胞現青色,皆為肝熱之現象:須防火旺生風,風動痙厥之危候。
三、辨瞳神,凡小兒目瞪神呆,即為熱聚腦體之徵,見此症者,其勢多險。故傷寒論於目不了了,睛不和者,用大承氣湯急下之。蓋熱傷於腦,正與此同。若屬痰者,必呼吸短促,喉有痰聲可辨。
四、辨唇齒,凡小兒溫熱,唇赤而燥,即是下症。唇腫齒焦,亦是熱極;唇紅如丹,即發渴候;紅甚焦黑,其病必危。他如上唇生瘡,蟲食其臟:下唇生瘡,蟲食其肛。至於齒為腎之餘,齦為胃之絡,溫熱耗腎液者,齒色必黃,黃如醬瓣,宜救腎:耗胃津者,齦色必紫,紫如干漆,宜安胃;齒光燥如石者,胃熱也:枯骨色者,腎液枯也;若上半截潤者,是水不上承,為心火上炎也;咬牙齧齒者,溫熱化風為痙病;但咬不齧者,熱甚而牙關緊急也。齒垢,由腎熱蒸胃,濁氣所結。其色如灰糕,則枯敗而津氣俱亡,腎胃兩竭,為無治。齒縫流血者,胃火沖激則痛;如不痛,則出於牙根,腎火上炎也。齒焦者,腎水枯;無垢則胃液竭,有垢則火雖盛而液尚未竭也。齘齒者,眠睡而齒相磨切也;血氣既虛,而風熱又客於牙車筋脈之間,故睡後而邪動,引其筋脈,故上下齒磨切有聲,謂之齘齒。
五、辨鼻,年壽在鼻梁,為氣之門戶。如赤光外侵,肺液已受熱傷,則氣不流行,血必凝滯,多有膿血之症。山根為胃之脈絡,凡小兒溫熱夾食,胃氣抑鬱,每見青黑之紋,橫載於山根。鼻孔為肺竅,乾燥熱也,流濁涕亦熱。鼻準屬脾,紅燥脾熱,慘黃脾敗。鼻色青,主吐乳,又主腹中痛,若肢冷者多死。鼻色燥黑如煙煤者,陽毒熱極也。鼻色赤者,主肺熱,又主風熱。鼻鼾難言者,風溫。鼻鳴乾燥者,風燥。鼻孔扇張,出氣多,入氣少者,肺絕也,不治。雖然,鼻扇有虛實新久之分,不可概言肺絕。若初病即鼻扇,多由邪熱風火,壅塞肺氣使然;若久病鼻扇喘汗,為肺絕。
六、辨手絡,即虎口紋。看法起於滑氏伯仁,歌曰:小兒三歲下,虎口看三關,紫熱紅傷寒,青驚白是疳,淡紅淡黃者,斯為無病看。又謂:紋見下節風關為輕,紋見中節氣關為重,紋見上節命關為危,直透三關為大危。然此說不可盡拘,惟手絡不宜暴露,是為要訣,以過露為血燥生風候也。
白話文:
辨症
小孩子沒辦法自己說出哪裡不舒服,所以診斷病情最困難。這裡特別列出九種診斷方法,希望能幫助大家判斷小孩的溫熱病。
一、觀察精神狀況
通常小孩發高燒時,精神一定會比較昏沉;發燒嚴重時,呼吸也會比較粗。如果呼吸急促且快速,是屬於實熱,代表身體的邪氣過多;如果呼吸微弱且緩慢,是屬於虛熱,代表身體的正氣不足。總而言之,小孩發溫熱病時,如果精神狀況還很清醒,即使發燒再高都還有救;如果精神已經昏迷不清,即使發燒不嚴重,病情也一定會惡化。
二、觀察眉毛和眼睛
如果小孩眉毛下方出現紅色,眼皮上露出紫色血管,眼皮下方出現青色,這些都是肝火旺盛的現象。要小心肝火過旺會生風,進而引發抽搐的危險。
三、觀察瞳孔
如果小孩眼睛呆滯無神,代表熱氣已經聚集到腦部,出現這種狀況通常很危險。所以《傷寒論》中提到,如果眼睛看起來不清澈、不協調,要用大承氣湯快速瀉下體內熱氣。這是因為熱氣傷到腦部,情況跟這種情形是相同的。如果是由痰引起的,呼吸一定會短促,且喉嚨會有痰聲可以分辨。
四、觀察嘴唇和牙齒
小孩發溫熱病時,如果嘴唇發紅乾燥,代表是體內有熱的現象。嘴唇腫脹、牙齒焦黃,也是熱氣很盛的表現;嘴唇紅得像丹砂一樣,代表口渴很嚴重;如果紅到發黑焦枯,病情就非常危險。此外,如果上嘴唇生瘡,代表有蟲在侵蝕內臟;下嘴唇生瘡,代表有蟲在侵蝕肛門。至於牙齒是腎的延伸,牙齦是胃的脈絡。溫熱病耗損腎液時,牙齒顏色一定會變黃,如果黃得像醬瓣一樣,就應該要補腎;耗損胃液時,牙齦顏色一定會變紫,如果紫得像乾漆一樣,就應該要安養胃氣。牙齒光亮且乾燥像石頭一樣,代表胃有熱;如果呈現枯骨的顏色,代表腎液枯竭。如果牙齒只有上半部分是濕潤的,代表是水液無法向上滋養,是心火上炎的緣故。如果咬牙切齒,代表溫熱病已經化成風,形成抽搐;如果只有咬牙而沒有磨牙,代表熱氣很盛,牙關很緊。牙垢是腎熱蒸發胃部濁氣所形成的,如果顏色像灰糕一樣,代表精氣都已經枯竭敗壞,腎和胃的功能都已經衰竭,無法醫治。牙縫流血,如果很痛,代表是胃火衝擊造成的;如果不痛,則可能是從牙根流出,是腎火上炎的緣故。牙齒焦黃,代表腎水枯竭;沒有牙垢,代表胃液已經枯竭;如果有牙垢,代表雖然火氣很盛,但胃液還沒枯竭。磨牙,是指睡覺時牙齒互相磨擦。這是因為血氣虛弱,加上風熱侵入牙齒周圍的筋脈之間,所以睡著後邪氣會引動筋脈,使上下牙齒互相磨擦發出聲音,就叫做磨牙。
五、觀察鼻子
鼻樑是壽命的所在,也是氣體的出入口。如果鼻樑出現紅光,代表肺液已經受到熱邪的損傷,導致氣體無法正常運行,血液也會因此凝滯,多半會出現膿血的症狀。鼻樑根部是胃的脈絡,如果小孩發溫熱病又夾雜著飲食積滯,導致胃氣鬱悶,通常會在鼻樑根部看到青黑色的紋路橫在上面。鼻孔是肺的孔竅,如果鼻孔乾燥,代表有熱;如果流出濃濁的鼻涕,也是有熱。鼻頭屬於脾,如果紅燥,代表脾有熱;如果慘白枯黃,代表脾氣衰敗。鼻子顏色發青,代表會吐奶,也代表腹痛,如果加上手腳冰冷,多半會死亡。鼻子顏色乾燥發黑像煤炭一樣,代表陽毒發熱到極點。鼻子顏色發紅,代表肺有熱,也代表風熱。鼻子呼吸困難且發出聲音,代表是風溫。鼻子鳴響且乾燥,代表是風燥。鼻孔擴張,出氣多、吸氣少,代表肺氣衰竭,無法醫治。雖然如此,鼻翼煽動有虛實新久之分,不可一概而論肺氣衰竭。如果剛生病就出現鼻翼煽動,多半是因為邪熱風火阻塞肺氣所導致;如果是久病才出現鼻翼煽動、喘氣、流汗,才是肺氣衰竭的表現。
六、觀察手上的紋路
也就是虎口上的紋路。這是從滑伯仁開始流傳的觀察方法,他寫的歌訣是:「三歲以下的小孩,看虎口紋路就知道病情,紫色代表熱、紅色代表傷寒、青色代表驚嚇、白色代表疳積,淡紅色或淡黃色,就代表沒生病。」另外還說:「紋路出現在下節風關是輕微,紋路出現在中節氣關是嚴重,紋路出現在上節命關是危險,如果紋路直接穿透三關就是非常危險。」但是這種說法不能完全依照,最重要的是手上的紋路不宜太過明顯,如果太過顯露,代表血燥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