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廣溫熱論》~ 第二卷 (4)
第二卷 (4)
1. 和解法
凡屬表裡雙解,溫涼並用,苦辛分消,補瀉兼施,平其復遺,調其氣血等方,皆謂之和解法,和法者,雙方並治,分解其兼症夾症之複方,及調理復症遺症之小方緩方也。溫熱伏邪,初起自內外出,每多因新感風寒暑濕而發。惟溫病之發,因風寒者居多;熱病之發,兼暑濕者為甚。
兼風兼暑,其性陽,其氣輕揚,伏邪反因而易潰;兼寒兼濕,其性陰,其氣抑遏,伏邪每滯而難達。故一宜表裡雙解,一宜溫涼並用,其病每多夾並而傳變,如夾食、夾痰、夾水、夾瘀之類,與伏邪互並,結於胸脅脘腹之膜絡中,致伏邪因之鬱結不得透發,不透發安能外解。
凡用雙解法不效,即當察其所夾為何物,而於雙解法中,加入消食消痰消水消瘀等藥,效始能捷,病始能去,故治宜苦辛分消。更有氣血兩虛,陰陽並虧,如吳又可所謂四損四不足者,復受溫熱伏邪,往往有正氣內潰而邪入愈深者;亦有陰氣先傷而陽氣獨發者;內經所云病溫虛甚死,即此類也,故治宜補瀉兼施。
白話文:
和解法:兼症夾症的對策
凡是屬於表裡雙解、溫涼並用、苦辛分消、補瀉兼施、平其復遺、調其氣血等方劑,都可稱為和解法。和解法是指針對兼症夾症,以雙方並治的複方,以及針對復症遺症,以調理的緩方小方。
溫熱伏邪,初期多從內外同時發作,常因新感風寒暑濕而起。但溫病多因風寒而起,熱病則多兼有暑濕。
兼風兼暑,性質偏陽,氣機輕揚,伏邪容易因反作用而潰散;兼寒兼濕,性質偏陰,氣機抑遏,伏邪容易滯留難以散發。因此,一者需要表裡雙解,一者需要溫涼並用。
疾病往往會伴隨夾雜症狀,如夾食、夾痰、夾水、夾瘀等,這些症狀與伏邪交織在一起,結聚於胸脅脘腹的膜絡中,使伏邪鬱結難以透發,不透發又怎能外解呢?
若使用雙解法無效,就應該觀察是夾雜了什麼症狀,並在雙解法的基礎上加入消食消痰消水消瘀等藥物,這樣才能快速見效,疾病才能消退,所以治療宜以苦辛分消。
此外,若患者氣血兩虛,陰陽俱虧,就像吳又可所說的「四損四不足」,再受到溫熱伏邪侵襲,往往會出現正氣內潰,邪氣入體更深的情況;也可能出現陰氣先傷,陽氣獨發的情況。這正如《內經》所說:「病溫虛甚死」,就是指這類情況,因此治療宜以補瀉兼施。
且有病人不講衛生,病家不知看護,每見勞復、食復、自復、怒復者;亦有餘邪未淨,或由失於調理,或由故犯禁忌,而見遺症迭出者;故治宜平其復遺,調其氣血,為溫熱病中期末期之善後要法。凡此和解之法,雖名為和,實寓有汗下溫清消化補益之意,此皆和解法之精微神妙變化無窮者也。試歷述其方略:
一、表裡雙解,,約法有三:一為解肌清裡,如白虎加桂枝湯(傷寒論方)、知母解肌湯、葛根橘皮湯、三黃石膏湯(外臺方)、石膏大青湯(千金方)、加減三黃石膏湯(顧氏醫鏡方)、增損三黃石膏湯(寒溫條辨方)、新加麻杏石甘湯(感症寶筏方)、梔豉芩葛湯(陸氏不謝方)之類;一為發汗利溺,如六神通解散(局方)、涼膈去硝黃合天水散、六一蔥豉湯(河間六書方)、五葉蘆根湯(濕熱條辨方)、燃照湯(王氏霍亂論方)、藿樸夏苓湯(醫原方)、新定達原飲(樊氏驗方)之類;一為發表攻裡,如刪繁香豉湯、許氏大黃湯、備急黑奴丸(外臺方)、涼膈散(局方)、防風通聖散、雙解散(劉河間方)、加減防風通聖散(顧氏醫鏡方)、增損雙解散、加味涼膈散(寒溫條辨方)之類;輕重不一,緩急攸殊,臨時對症酌用可也。以余所驗,凡治溫熱病初起,不問兼風兼寒,脈浮脈緊,惡風惡寒,而外熱勢盛,法當偏重於表者,通用雙解散加蔥豉,或涼膈散去硝黃加蔥豉,以和解內外之熱邪,使表裡齊解,奏功最捷。若汗後不惡寒但惡熱,自汗譫語,不大便,咽乾腹滿,而內熱勢盛,法當偏重於里者,急用許氏大黃湯,下而和解之,或用局方涼膈散、加味涼膈散,大劑以退其熱,毋使熱盛危劇,亦妙。汗下後,餘熱未盡,煩不得眠,口乾渴而身微熱者,小品茅根湯(外臺方)合益元散,清利以和解之,甚則用加味導赤散(王孟英方)其功尤捷。
白話文:
在醫學領域,有個問題是患者不講衛生,病人家屬不知道如何照顧,常常看到病況因勞累、飲食、情緒等復發的情況。此外,有些疾病是因為治療失當或是違反禁忌導致後遺症頻繁出現。因此,治療方法應包括平復復發與遺留的病狀,調節氣血,這是溫熱病中期及末期的善後重要方法。這些和解的方法,雖然名為和解,實際上包含了發汗、利尿、溫熱、清涼、消化、補益等意念,這是和解法的深奧微妙之處。
- 表裡雙解,大約有三種方法: 一、解肌清裡,如白虎加桂枝湯、知母解肌湯、葛根橘皮湯、三黃石膏湯、石膏大青湯、加減三黃石膏湯、增損三黃石膏湯、新加麻杏石甘湯、梔豉芩葛湯等; 二、發汗利尿,如六神通解散、涼膈去硝黃合天水散、六一蔥豉湯、五葉蘆根湯、燃照湯、藿樸夏苓湯、新定達原飲等; 三、發表攻裡,如刪繁香豉湯、許氏大黃湯、備急黑奴丸、涼膈散、防風通聖散、雙解散等。
這些方法的輕重緩急各有不同,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在臨牀經驗中,對於溫熱病初期,不論是否伴有風寒,脈象浮緊,畏風畏寒,但外熱嚴重,應使用雙解散加蔥豉,或者涼膈散去硝黃加蔥豉,以和解內外熱邪,使表裡同時得到恢復,效果最快。若發汗後不畏寒但畏熱,自汗,胡言亂語,不大便,咽乾腹脹,內熱嚴重,應使用許氏大黃湯,以利大便,並和解內熱。若使用大劑量的局方涼膈散、加味涼膈散退熱,避免熱邪過盛危及病情,效果也很好。汗下後,剩餘熱邪未盡,煩躁難眠,口乾渴而身體微熱,可用小品茅根湯合益元散,清涼利尿,以和解之。在嚴重情況下,則可以使用加味導赤散,效果更加顯著。
二、溫涼並用,,之謂和者,以寒非溫不散,濕非溫不化,而熱則非涼不清,火則非涼不瀉也。古今名醫:如宋和劑局方主用六神通解散,金劉河間主用防風通聖散,前清張路玉主用涼膈合天水散,尤在涇主用大黃飲子,其方皆發表攻裡,宣上導下,氣血兼顧,面面周到,使風寒濕熱,從表裡三焦一齊通解,誠為和解之捷法;然此惟體實證實,雜感風寒暑濕者適宜。若但病濕溫濕熱,當從三焦分治:上焦宜芳淡開泄,如五葉蘆根湯、加味二陳湯、加味五苓散、藿樸二陳湯、藿樸夏苓湯之類;中焦宜苦降辛通,如枳實梔豉湯、白虎加蒼朮湯(仲景傷寒論方)、黃連溫膽湯(觀聚方要補方)、藿香左金湯、連樸飲(霍亂論方)之類;下焦宜苦寒淡滲,如茵陳五苓散(金匱要略方)、龍膽瀉肝湯(局方)、加味八珍散(劉河間方)、清熱滲濕湯(醫門法律方)、宣清導濁湯(葉天士醫案方)之類。惟素稟陰虛而挾濕熱者,膏粱輩每多患此,治法與尋常濕熱迥殊。若用風藥勝濕,虛火易於僭上;淡滲利水,陰津易於脫亡;專於燥濕,必致真陰耗竭;純用滋陰,反助痰濕上壅。務使潤燥合宜,剛柔協濟,輕清和解,始克漸漸奏功,如元米煎(用炒香江西術錢半,第二次米泔水泡術,約六句鍾,去朮煎飲。薛生白方)、參麥冬瓜湯(北沙參五錢,原麥冬錢半,黃草川斛三錢,炒香枇杷葉三錢,鮮冬瓜皮子各一兩,煎湯代水)、加味導赤散(王孟英方)、加減甘露飲之類,養陰逐濕,兩擅其長。樊師喜用童便四草湯(鮮茅草根、鮮車前草各一兩,鮮三白草三錢,鮮荸薺草二錢,瑩白童便一杯,廣鬱金磨汁四匙,和勻,作兩次分沖),亦穩而靈。
白話文:
第二、溫涼並用
所謂和者,寒氣需要溫暖才能散去,濕氣需要溫熱才能化解,而熱則必須依賴涼氣才能清除,火氣也需要涼氣才能排出。古今名醫,如宋代的和劑局方主要使用「六神通解散」,金朝的劉河間則主要用「防風通聖散」,清代的張路玉使用「涼膈合天水散」,尤在涇用「大黃飲子」,這些方劑皆在於發表攻裡,宣上導下,兼顧氣血,周全周到,使得風寒濕熱能夠從表裡三焦一同釋放,確實是一種和解的便捷方法;不過這僅適用於體質強健,明確證實有風寒暑濕的人。如果只是有濕氣或溫濕熱,則需依據三焦的不同分開治療:上焦應該用芳淡開泄的方劑,如「五葉蘆根湯」、「加味二陳湯」、「加味五苓散」、「藿樸二陳湯」、「藿樸夏苓湯」等;中焦宜用苦降辛通的方劑,如「枳實梔豉湯」、「白虎加蒼朮湯」(仲景《傷寒論》方)、以及「黃連溫膽湯」(觀聚方要補方)、 「藿香左金湯」、「連樸飲」(霍亂論方)等;下焦則適宜用苦寒淡滲的方劑,如「茵陳五苓散」(金匱要略方)、 「龍膽瀉肝湯」(局方)、 「加味八珍散」(劉河間方)、 「清熱滲濕湯」(醫門法律方)、 「宣清導濁湯」(葉天士醫案方)等。若是素來陰虛又夾雜濕熱的人,常會受到這種情況的困擾,治療方法與一般濕熱的方式截然不同。若用風藥來剋制濕氣,虛火就容易上升;若是淡滲利水,陰津則容易耗損;專注於燥濕,又會導致真陰耗竭;若僅用滋陰,則反而會促使痰濕上升。必須使潤燥適宜,剛柔協調,輕清和解,才能逐漸見效,如「元米煎」(用炒香的江西術錢半,第二次用米泔水浸泡術,約六句鐘,去術煎飲。薛生的方子)、 「參麥冬瓜湯」(北沙參五錢,原麥冬錢半,黃草川斛三錢,炒香的枇杷葉三錢,鮮冬瓜皮各一兩,煎湯代水)、 「加味導赤散」(王孟英的方子)、 「加減甘露飲」等,這些都能養陰逐濕,兩者各取其長。樊師喜用「童便四草湯」(鮮茅草根、鮮車前草各一兩,鮮三白草三錢,鮮荸薺草二錢,瑩白童便一杯,廣鬱金磨汁四匙,混合,分兩次沖服),也非常穩定而靈活。
三、苦辛分消,,亦謂之和解者,因溫熱結邪在裡,非苦辛開泄,不足以解其里結;非分消其夾邪,不足以解其伏邪也。其間卻有輕重緩急之分:夾邪重而病勢急者,當先進飛馬金丹(沈樾亭驗方傳信方),吐瀉兼施,以去其夾邪,然後再治溫熱本病。夾邪輕而病勢緩者,當察其所夾何邪,參用消藥以和解,如枳實梔豉湯合陸氏潤字丸、小陷胸湯合樸黃丸之分消痰食,加味小陷胸湯、加減半夏瀉心湯、加味連茹橘半湯、加味枳實梔豉合小陷胸湯之分消痰火,昌陽瀉心湯、小陷胸合加減半夏瀉心湯之分消濕熱痰火,漏蘆橘皮湯、加味小陷胸湯合控涎丹之分消痰水,加減小柴胡湯、增損小柴胡湯、四逆散合白薇湯之分消瘀熱,對症酌用,歷驗不爽。他如沉香百消曲,善能消食消痰,消水消瘀,其功甚捷,隨症均可佐使。惟病後液枯氣逆肝火上衝者,膏粱輩最多此症,最難消解,治以五汁四磨飲(西瓜汁、甘蔗汁、雅梨汁、鮮生地汁、金汁各一瓢,廣鬱金、廣木香、上沉香、烏藥各磨汁一茶匙,衝入開水一半,和勻即飲。薛生白方)最妙,以諸汁滋胃液,辛香散逆氣,凡治陰虛氣滯者,均可仿此用藥以和解之。
白話文:
三、苦辛分消
苦辛分消,也叫做和解,是因為溫熱邪氣積聚在體內,如果不用苦辛藥物來疏泄,就無法解除內部的積滯;如果不分消其夾雜的邪氣,就無法解除潛藏的邪氣。
在苦辛分消中,需要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來選擇用藥:
- 夾雜的邪氣較重,病情急迫者,應該先服用飛馬金丹(沈樾亭驗方傳信方),同時採取吐瀉的方法,以去除夾雜的邪氣,然後再治療溫熱本身的疾病。
- 夾雜的邪氣較輕,病情緩慢者,應該觀察夾雜的邪氣是什麼,並根據情況使用不同的消藥來和解。例如,可以用枳實梔豉湯合陸氏潤字丸、小陷胸湯合樸黃丸來分消痰食;可以用加味小陷胸湯、加減半夏瀉心湯、加味連茹橘半湯、加味枳實梔豉合小陷胸湯來分消痰火;可以用昌陽瀉心湯、小陷胸合加減半夏瀉心湯來分消濕熱痰火;可以用漏蘆橘皮湯、加味小陷胸湯合控涎丹來分消痰水;可以用加減小柴胡湯、增損小柴胡湯、四逆散合白薇湯來分消瘀熱。根據病症選擇適當的藥物,歷經驗證,效果確切。
其他例如沉香百消曲,能夠消食消痰,消水消瘀,功效迅速,根據不同的病症都可以輔助使用。
不過,有些病人病後出現體液枯竭、氣逆、肝火上衝的情況,這種症狀在膏粱飲食者中比較常見,也很難消除。治療這種情況,可以用五汁四磨飲(西瓜汁、甘蔗汁、雅梨汁、鮮生地汁、金汁各一瓢,廣鬱金、廣木香、上沉香、烏藥各磨汁一茶匙,沖入開水一半,和勻即飲。薛生白方)來治療,效果最佳。五汁可以滋潤胃液,辛香散能化解逆氣。凡是治療陰虛氣滯的症狀,都可以仿照這種方法用藥來和解。
四、補瀉兼施,者,因其人平素體虛,或宿有內傷,復感溫熱伏邪,不得不邪正並治,標本兼顧,於是乎有補瀉合用之法,有先瀉後補之法,有寓瀉於補之法。如參蘇飲、人參敗毒散、倉廩湯(喻氏醫門法律方)之類,益氣與發表並用;七味蔥白湯、小品茅根湯(外臺方)、加減葳蕤湯之類,滋陰與解肌並用:人參白虎湯、竹葉石膏湯、加減竹葉石膏湯(廉臣驗方)之類,益氣與清熱並用;黃連阿膠湯(仲景方)、千金生地黃煎、犀角地黃湯(千金要方)之類,滋陰與瀉火併用;水解散(外臺方)、陶氏黃龍湯(溫疫論方)之類,補正與逐邪並用;補中益氣湯、調中益氣湯(補中益氣湯加片芩、神麯)之類,益氣與透邪並用;三黃積術丸、枳實導滯丸(東垣方)之類,益氣與消導並用;黃耆湯,益氣與潤腸並用;益血潤腸丸,養血與潤下並用;養榮承氣湯,養血與通便並用;豬苓湯(仲景方)、加味導赤散,滋陰與利溺並用;陶氏逍遙湯,清補陰氣與通逐敗精並用;導赤合加味虎杖散、豬苓湯合豭鼠矢散,滋陰利溺與通逐敗精並用。此皆補瀉合用之法也。又如本病陰虛火旺,復感風溫風熱,則風助火勢而劫陰愈劇,急宜辛涼散風以治標,蔥豉湯加童便最穩;重則荷杏石甘湯以速祛其邪,次用五汁四磨飲、千金生地黃煎之類,滋陰降火以治本。若復感暑濕濕熱,則濕火交煎而陰氣愈傷,急宜養陰逐濕以治標,豬苓湯、加味導赤散二方最穩;重則童便四草湯亦可酌用,次用參麥冬瓜湯、加減甘露飲之類,滋陰清裡以善後。又如本病陽虛氣滯,復感濕溫濕熱,則中氣愈鬱而濕遏熱伏,急宜芳淡泄濕,加味二陳湯最當,其次加味五苓散,亦可參用以透邪,次用香砂理苓湯(即香砂理中湯合五苓散)疏中益氣、辛淡化濕以治本;茵陳胃苓湯,法亦標本兼顧。此皆先瀉後補之法也。若內傷肺癆,病當中期之候,一遇風溫與濕熱,則外感與內傷交灼,標邪與本病糾結,風則引其喘,濕則助其痰,熱則增咳而動血,若不細加診察,每認本病變重,仍與蠻補,如以耆朮滯其氣,膠地膩其血,甚至白芍五味斂其邪,勢急者,譬如雙斧伐枯樹,立刻傾折,勢緩者,亦如鼷鼠入牛角,愈深入而難出矣。此時急救之法,雖宜補虛治本為主,亦必兼輕理標症,如葛氏保和湯(十藥神書方)之用薄荷、紫蘇,養陰清肺湯(耐修子白喉抉微方)之用薄荷、桔梗之類,皆能輕解風溫;又如加減甘露飲(樊師驗方)之用茵陳、芩、枳,沙參麥冬湯(王孟英驗方)之重用冬瓜皮、子之類,皆能清理濕熱;此皆寓瀉於補之法也。總之,內傷兼外感,其病虛中夾實,實中夾虛,調治固要輕靈,亦必先明本體之氣虛血虛,或氣血並虛,精虛神虛,或精神並虛,繼必辨其為房勞傷、思郁傷、醫藥傷、飲食傷,然後參詳感邪之輕重,急則先治標以去邪,邪去正自安,緩則但治本以養正,正足邪乃去。
白話文:
中醫治療內傷兼外感,講究補瀉兼施,也就是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既要補益虛損,又要瀉除邪氣。常用的方法有補瀉合用、先瀉後補、寓瀉於補。例如,參蘇飲、人參敗毒散等,益氣與發表並用;七味蔥白湯、小品茅根湯等,滋陰與解肌並用;人參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等,益氣與清熱並用;黃連阿膠湯、生地黃煎、犀角地黃湯等,滋陰與瀉火並用;水解散、黃龍湯等,補正與逐邪並用;補中益氣湯、調中益氣湯等,益氣與透邪並用;三黃積術丸、枳實導滯丸等,益氣與消導並用;黃耆湯,益氣與潤腸並用;益血潤腸丸,養血與潤下並用;養榮承氣湯,養血與通便並用;豬苓湯、加味導赤散,滋陰與利溺並用;逍遙湯,清補陰氣與通逐敗精並用;導赤合加味虎杖散、豬苓湯合豭鼠矢散,滋陰利溺與通逐敗精並用。這些都是補瀉合用的例子。
另外,如果患者陰虛火旺,又感風溫風熱,就需要辛涼散風以治標,蔥豉湯加童便最穩妥,病情嚴重則用荷杏石甘湯速祛邪氣,之後用五汁四磨飲、千金生地黃煎等滋陰降火以治本。若患者感暑濕濕熱,則需要養陰逐濕以治標,豬苓湯、加味導赤散最穩妥,病情嚴重則可酌用童便四草湯,之後用參麥冬瓜湯、加減甘露飲等滋陰清裡以善後。如果患者陽虛氣滯,又感濕溫濕熱,就需要芳淡泄濕,加味二陳湯最適合,其次可以用加味五苓散透邪,之後用香砂理苓湯疏中益氣、辛淡化濕以治本;茵陳胃苓湯,也兼顧標本。這些都是先瀉後補的例子。
若患者內傷肺癆,病情處於中期,遇到風溫或濕熱,就需要輕理標症,例如葛氏保和湯用薄荷、紫蘇,養陰清肺湯用薄荷、桔梗,都可以輕解風溫;加減甘露飲用茵陳、芩、枳,沙參麥冬湯重用冬瓜皮、子,都可以清理濕熱。這些都是寓瀉於補的例子。
總之,內傷兼外感,病情虛中夾實,實中夾虛,調治要輕靈,必須先了解患者體質是氣虛血虛、氣血並虛、精虛神虛、精神並虛等,然後辨別是房勞傷、思郁傷、醫藥傷、飲食傷等原因引起的,再根據感邪的輕重,病情急則先治標以去邪,邪去正自安,病情緩則但治本以養正,正足邪乃去。
五、平其復遺調其氣血,者,因伏邪之大勢已去而餘邪未解,即用小方緩方,平治復症遺症以和解之,戴北山所謂平其亢厲是也。或用發表攻裡消化,而小其劑料,參以調養,或用清涼補益,而變其湯方,易以膏散丸丹者皆是,方法甚多,已詳載總論復症遺症篇,茲不贅。惟怒復而夙有飲痛,胸脹脘悶,諸法不效,一瓢用千金五香湯(千金霜一錢煎湯,磨上沉香、廣木香、母丁香、白檀香、紫降香各一匙服)迭瀉水飲而痊,余歷驗不爽,故特表彰之。至其見症,表裡三焦,寒熱雜發,濕火互結,食痰水瘀,內外夾發,氣虛血鬱,血虛氣滯,變症多端,未能一一曲盡,聊陳大要如下:
白話文:
五、平其復遺調其氣血
這段話的意思是:當伏邪的厲害勢頭已過,但餘邪尚未完全消除時,就要用一些輕微的方劑,來平復治療復發的疾病和遺留的症狀,使之和解。戴北山所說的「平其亢厲」就是這個意思。
可以採取一些方法,例如:
- 用發表攻裡消化的方劑,但藥量要減小,同時加入調養身體的成分。
- 用清涼補益的方劑,但要改變湯劑的形式,改用膏藥、散劑、丸劑或丹藥。
方法很多,在總論的復症遺症篇中已經詳細記載,這裡不再贅述。
只不過我曾經遇到過一個怒氣攻心導致的疾病,患者長期飲酒而胃痛,胸部脹滿,腹部悶悶不適,很多方法都無效。後來我用「千金五香湯」一瓢(將千金霜一錢煎湯,再將沉香、廣木香、母丁香、白檀香、紫降香各一匙研磨成粉末,加入湯中服用),並配合瀉水飲,結果病人就痊癒了。我多次驗證這種方法,從未失誤,所以特意把它記錄下來,作為一個參考。
至於其他的症狀,像表裡三焦、寒熱雜發、濕火互結、食痰水瘀、內外夾發、氣虛血鬱、血虛氣滯等等,變化多端,無法一一詳述,這裡只列舉一些主要的症狀,供大家參考。
寒熱往來,盜汗,口苦,喜嘔,咽乾,頭眩,舌苔白厚,微兼淡黃,煩渴,胸脅滿痛,耳聾,小便黃,嘔吐下利而心下痛,口乾舌強而惡寒,大小便閉而寒熱,胸膈痞滿而悸,二便自利而舌苔黏膩,形體虛怯而舌苔滑厚。
以上宜和解之症,引此數端,余可類推,方法大備,總以對症發藥為要。
白話文:
患者會出現反覆的寒熱交替,盜汗,口苦,想吐,咽喉乾燥,頭昏眼花,舌苔白厚,略帶淡黃色,口渴,胸部兩側脹痛,耳聾,小便黃,嘔吐腹瀉同時伴隨心口痛,口乾舌燥卻怕冷,大小便不通暢伴隨寒熱交替,胸膈脹滿心慌,大小便失禁伴隨舌苔黏膩,身體虛弱伴隨舌苔滑厚。
這些症狀都屬於需要調和解表的疾病,以上只是列舉了一些主要表現,其他的類似症狀可以以此類推。治療方法很多,總之要針對症狀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