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廣溫熱論》~
1. 論小兒溫熱(新增)
2. 痙厥
小兒溫熱症,悉與大人同,惟時見痙厥,類於驚風,誤治多死,茲特先論其症治。
一、風溫致痙,皆由醫者不明風寒、風熱,見兒頭痛發熱,不問何邪,概曰風寒夾食,輒與辛燥升散,雜以苦溫消導,往往陰液被傷,肝風內動,鼓痰上升,血不榮筋,筋急拘攣,致成痙瘛。一見痙瘛,便稱驚風,亂投冰、麝、金石,苦寒慓悍毒藥,以為開竅鎮驚,清熱祛風,家傳秘法,家藏丸丹,多系如此。又或將驚字誤作筋字之訛,挑筋刺血,強推強拿,其在富貴之家,釀禍尤速。治法:先以辛涼開肺,繼以甘寒化熱,佐以潤劑降痰,尤必辨其輕重。輕者用辛涼輕劑,桑菊飲加鉤藤、桑枝、竹瀝、竺黃、鮮石菖蒲之類;重者用甘寒復鹹寒法,如白虎湯加天麻、羚角、栝蔞、川貝之類,取效最捷,昏厥不語者,速加瓜霜紫雪丹開之;陰液虧極者,必兼色瘁竅乾,無涕無淚等症,再加梨汁、蔗汁、鮮生地、鮮石斛,甘涼以潤之。
二、暑熱致痙,症必面赤齒燥,四肢厥冷,手足抽搐,神昏若驚。輕則吳氏清絡飲加菊花、鉤藤;重則犀羚鎮痙湯加瓜霜紫雪丹。神清以後,用竹葉地黃湯,清涼血分,以善其後。
三、燥火致痙,皆由溫熱化燥,液涸動風。症必鼻竅無涕,目干無淚,面色枯憔,神昏痙厥,勢最危急。速用犀羚白虎湯,加瓜霜紫雪丹挽救之:或竹葉石膏湯去半夏,重加川貝、竹瀝、竹黃、安宮牛黃丸等,亦多獲效,病減後餘熱,或用葉氏養胃湯清養胃陰,或用竹葉地黃湯清涼血分。此皆似驚非驚,為小兒溫熱症中之最重者也。
白話文:
[痙厥]
小兒患溫熱病症狀與成人相同,但常見痙厥,類似驚風,錯誤治療導致死亡的情況屢見不鮮,因此我特別先討論其病症和治療方法。
一、因風溫導致的痙厥,大多由於醫生對於風寒和風熱分辨不清,看到小孩頭痛發燒,不問是何種病因,一律認為是風寒加上消化不良,隨即使用辛辣燥熱和升散的藥物,甚至混入苦澀溫熱的消化藥物。這種治療方式常導致孩子體內陰液受損,引發肝臟風熱,使痰液上湧,血液無法滋養肌肉,造成肌肉緊張收縮,進而形成痙厥。一旦出現痙厥,醫生就診斷為驚風,隨意使用冰片、麝香、金石等苦寒猛烈的毒藥,聲稱可以開竅鎮驚、清熱祛風,這種家傳祕方,家中自備的丸丹,通常就是這樣。有時候,還會誤將「驚」字當作「筋」字,進行挑筋放血,強力按摩,尤其在富裕家庭,這種做法更易導致災難性的後果。治療應先以辛涼藥物開通肺部,接著以甘寒藥物化解熱氣,輔以潤滑藥物降低痰量,且必須判斷病情的輕重。輕微的,使用辛涼輕劑,如桑菊飲加鉤藤、桑枝、竹瀝、竺黃、新鮮石菖蒲等;嚴重的,使用甘寒加上鹹寒的藥物,如白虎湯加天麻、羚羊角、栝樓、川貝等,效果最佳。對於昏迷不能言語的,迅速使用瓜霜紫雪丹來疏通;陰液極度虧損的,必然伴有皮膚乾燥、無淚等症狀,可再加入梨汁、蔗汁、新鮮生地、新鮮石斛,以甘涼滋潤。
二、因暑熱導致的痙厥,患者臉色紅潤、牙齒乾燥、四肢冰冷、手腳抽搐、神智昏迷,形似驚風。輕微的,可用吳氏清絡飲加菊花、鉤藤;嚴重的,用犀羚鎮痙湯加瓜霜紫雪丹。待神智清醒後,再服用竹葉地黃湯,清涼血分,以利恢復。
三、由燥火引起的痙厥,都是由於溫熱轉化為燥火,體液乾涸,風熱內動所致。患者鼻腔無涕、眼睛乾燥、無淚、臉色枯黃、神智昏迷、痙厥,情況非常危急。應迅速使用犀羚白虎湯,加瓜霜紫雪丹進行搶救;或者使用竹葉石膏湯去半夏,重加川貝、竹瀝、竹黃、安宮牛黃丸等,通常都能有效。病情減緩後,剩餘的熱氣,可用葉氏養胃湯清養胃陰,或用竹葉地黃湯清涼血分。這些都屬於看似驚風卻非驚風的症狀,是小兒溫熱症中最嚴重的類型。
3. 時瘄
其次時瘄,一名時痧。發於冬春者多,夏秋亦間有之。其病恆發於小兒,且易傳染。其症身熱煩悶,咳嗆鼻塞,面目有水紅光,咽痛氣急,指尖時冷,所見皆肺經症。因於風熱者輕,因於溫毒者重。熱一二日見點者輕,三五日見點者重;見點要周身勻朗,色鮮潤,形高突,顆粒分明者為吉。
如初起見點後,一日三潮,潮則熱勢盛,而煩躁加,逾時方退,三日共作九潮,痧已齊透,然後徐徐回退,此為時瘄之順症,亦為風熱之輕症。宜疏風解熱為先,不可驟用寒涼,必兼辛散為要,加味翹荷湯主之。若初起壯熱無汗,煩躁神蒙,見點細碎平塌,其色晦滯淡白,模糊一片,既出不潮,倏然隱沒,亦有閉悶而不能發出,喘急昏悶者,此為時瘄之逆症,亦為風熱之險症。宜急急開達為要,新加麻杏石甘湯主之。
若溫毒時瘄,則較風熱為尤重。其瘄有二三日而方透者,有四五日而終未透者;或身肢雖達而頭面不透,咳聲不揚,喘逆氣粗,悶伏危殆者。又有一現即回,旋增喘促,狂躁悶亂,謂之隱早者。更有痧雖外達,而焮紅紫滯,或目封,或眥赤,譫語神昏,便閉腹痛,或便泄無度,種種熱盛毒深之象,多由近來種牛痘盛行,胎毒未得盡泄,藉此溫毒以泄其蘊毒。故以尋常瘄門舊法治之,必無濟。
宜先以瓜霜紫雪丹芳透於前,繼以犀羚、芩連、丹皮、鮮地、石膏、人中黃,大劑清涼解毒,始得轉重為輕,易危為安。瘄透後,痰多、氣急、咳嗽,甚則聲啞、喉痛者,此瘄毒不能盡發,鬱於氣分也。宜千金葦莖湯合陳氏清肺湯,宣通肺氣。如伏邪未清,內傷陰分,而發熱不止者,宜甘涼養陰,如沙參、地骨皮、麥冬、玉竹、雲苓、霍斜、生地、白芍、丹皮、甘草之類,以救肺胃之陰液。
至瘄與痘辨法,凡時瘄之出,三日而始盡,每日出二次,子時出者巳時散,午時出者亥時散,經三日而出六次,出透稠密無縫,方為吉兆,痘疹定論所謂瘄喜稠密、痘喜疏朗是也。當其發熱之初,咳嗽噴嚏,鼻流清涕,兩眼胞腫,眼淚汪汪,面腫腮赤,初出頂平,即有清水,但摸不礙指。惟天花痘初出,雖極細密,必頂有寶蓋為辨。
若瘄出時,切忌葷腥生冷,冒犯風寒,皆能使皮膚閉塞,溫毒抑鬱而內攻也。余每治時瘄,始用防風解毒湯發之,繼以繆氏竹葉石膏湯清之。未透,則蘆根、葛根、茅根為必用之藥;既透,則清燥救肺湯加減。凡時瘄症,上、中、下三焦均受邪侵,其出沒有潮數,見點三日方齊,每日三潮,三日九潮,潮後漸漸退沒,則瘄毒盡透。
若未潮足而早回,及瘄一出而隱沒太早,則邪伏於內,咳喘齦爛,喉啞咽痛,毒火上擾也;腹脹赤利,邪火下注也;身熱神昏欲寐,瘄毒閉伏於中也。宜急急提透瘄疹,清熱解毒為治,如犀角、連翹、牛蒡、射干、元參、杏仁、楂肉、人中黃、銀花,紫草、通草、瓜霜紫雪丹之類,必使瘄毒外散,方有生機。此等方法,恆多奏效,特表出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時疹」,又稱為「時痧」,這種疾病在冬春兩季比較常見,但夏秋季也會偶爾出現。它特別容易影響兒童,並且具有高度傳染性。病人會有發燒、煩躁、咳嗽、鼻塞、面部泛紅光澤、咽喉疼痛、呼吸困難以及手指尖冰冷等症狀,這些都是肺部相關的症狀。如果是由風熱引起,病情通常較輕;若是溫毒所致,病情就會嚴重得多。在發燒一兩天就出現疹子的,情況較輕;若三五天才出現疹子,則病情較重;疹子應均勻分佈全身,顏色鮮亮濕潤,形狀突出,顆粒清晰,這樣纔是好兆頭。
剛開始出現疹子,每天會有三次高峯,每次高峯時,熱度會更盛,病人會更加煩躁,過了一段時間才會退燒,三天共有九次高峯,疹子全部透出,然後慢慢消退,這是「時疹」的順應病態,也是風熱的輕微病態。治療應先疏風解熱,不可立即使用寒涼藥物,必須配合辛散藥物,可以使用加味翹荷湯。
如果一開始就有高燒無汗、煩躁不安、意識不清,疹子細碎平塌,顏色暗淡模糊,一出現就不退,瞬間隱去,或者無法透出,有喘息急促、昏迷等症狀,這是「時疹」的逆向病態,也是風熱的危險病態,應該立刻開通解毒,可使用新加麻杏石甘湯。
如果是由溫毒引起的「時疹」,比風熱還要嚴重。有些疹子可能兩三天才會透出,有的四到五天都還未透出;有的身體四肢疹子已經透出,但頭面部還未透出,咳嗽聲音低沉,喘息急促,處於危險狀態。有的疹子一出現就馬上消退,隨後出現喘息急促、狂躁混亂,稱為「隱早」。更嚴重的疹子雖然透出,但皮膚紅紫瘀滯,眼睛浮腫,眼角紅赤,胡言亂語,神志昏迷,便祕腹痛,或者腹瀉無度,都是熱毒深重的症狀,這通常是由於最近種牛痘流行,胎毒未能完全排出,藉此溫毒來釋放體內毒素。因此,用傳統的療法治療,可能不會有效果。
應該先使用瓜霜紫雪丹來芳香透疹,接著再用犀角、羚羊角、黃芩、黃連、牡丹皮、鮮地、石膏、人中黃等藥物,大量清熱解毒,才能將嚴重病情轉為輕微,從危急轉為安全。疹子透出後,如果有大量痰液、呼吸困難、咳嗽,甚至聲音嘶啞、喉嚨痛,這是疹毒未能完全釋放,積聚在氣管部位。應使用千金葦莖湯和陳氏清肺湯,來宣通肺氣。如果潛藏的邪氣尚未清除,導致體內陰分受損,持續發燒,應使用甘涼藥物滋養陰分,如沙參、地骨皮、麥冬、玉竹、雲苓、霍斜、生地、白芍、牡丹皮、甘草等,以補救肺胃的陰液。
至於疹子和痘疹的區別,「時疹」通常在三天內全部透出,每天透出兩次,子時透出的在巳時消退,午時透出的在亥時消退,經過三天透出六次,透出密集無縫,纔是好兆頭,正如痘疹定論所說,疹子喜歡密集,痘疹喜歡疏朗。在發燒初期,會有咳嗽、打噴嚏、鼻涕、雙眼腫脹、眼淚汪汪、臉頰泛紅,剛開始疹子頂部平坦,會有清澈的液體,但觸摸不會有阻礙。只有天花痘疹初發時,即使非常細密,頂部也有寶蓋可辨認。
在疹子出現期間,絕對不能吃葷腥生冷食物,也不能受風寒,這些都會導致皮膚閉塞,溫毒鬱積在體內。我治療「時疹」時,先使用防風解毒湯來發散疹子,再使用繆氏竹葉石膏湯來清熱。如果疹子尚未透出,蘆根、葛根、茅根是必備的藥物;疹子已經透出,則使用清燥救肺湯加減。所有「時疹」病例,上、中、下三焦都會受到邪氣侵犯,疹子出現沒有固定節奏,三天才會全部透出,每天三次高峯,三天共有九次高峯,高峯後逐漸消退,疹子才會全部透出。
如果疹子未達到足夠的高峯就提前消退,或者疹子一出現就過早隱去,則邪氣仍在體內,會出現咳嗽、喘息、牙齦潰爛、喉嚨嘶啞、咽喉疼痛,這是毒火上擾;腹部膨脹、赤痢,這是邪火下注;身體發熱、神志昏迷想睡覺,這是疹毒閉鎖在體內。應該立刻提升疹子透出,清熱解毒,如犀角、連翹、牛蒡、射干、玄參、杏仁、山楂肉、人中黃、銀花、紫草、通草、瓜霜紫雪丹等,一定要讓疹毒向外釋放,纔有可能存活。這種方法常常奏效,我特別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