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導引法》~ 六、氣門
六、氣門
1. 六、氣門
〔原文〕一法:兩手向後,合手拓腰向上極勢,振搖臂肘來去七。始得手不移,直向上向下盡勢來去二七。去脊心肺氣壅悶。
〔解說〕兩手向後,左右兩手相合盡力托腰向上,振搖兩臂肘來去七次。然後同前式樣,合手托腰,將雙手直向上向下用力摩腰反復十四次。可治脊、心、肺氣壅悶不舒。
〔原文〕二法:兩足兩指相向,五息止,引心肺。去厥逆上氣。極用力,令兩足相向,意止引肺中氣出,病人行肺內外展轉屈伸,隨無有違逆。
〔解說〕兩足趾相對,行氣五息止,以(意念)引氣入心肺,可消除厥逆上氣。進而儘量用力,使兩足相對,以意念引肺中內氣出,讓病人運行肺氣,使肺氣在體內外展轉屈伸正常運行,所到之處就會無有阻礙,氣順滯消。
白話文:
兩手向後合掌,用力向上托腰,左右搖動手臂和肘部七次。接著保持姿勢,雙手上下用力摩腰,反覆十四次,可以治療脊椎、心肺氣悶不通。
雙腳腳趾相對,靜息五個呼吸,用意念引導氣息進入心肺,可消除厥逆上氣。用力使雙腳緊貼,用意念引導肺部氣息排出,讓病人自然地呼吸,使肺氣在體內自由運行,暢通無阻。
小結:
本篇氣門所述主要是肺氣壅塞和厥逆上氣。肺主氣、司呼吸,主人體氣的運行。《靈樞·九針論》說:「肺者五臟六腑之華蓋也。」所謂華蓋,是比喻說肺臟居上,就好象在上的天,覆蓋著萬物一樣。肺居上而主肅降,肺氣肅降才能使吸入的清氣和五穀的精微向其它各臟腑布散,維持各臟腑的正常活動。肅降正常,則氣道通暢,呼吸調勻,體內外氣體得以正常交換。
如果「肺失肅降」,就會出現喘、咳,肺氣上逆和胸悶氣壅。治療時宜理氣降逆。本篇採用兩手托腰,搖動兩肘;由上向下用力摩腰的動功和以意念引肺中內氣出的靜功調理肺氣壅塞,主要是由上向下的摩腰背可使氣機舒利,使氣由上向下而降;以意念引肺中氣出,可使鬱滯之氣消散,壅塞之氣宣發。若能動靜結合,效果可更好。
慢性肺心病、氣管炎、哮喘等病人均可採用此功。
白話文:
小結:
這篇氣門所講的主要是肺氣壅塞和厥逆上氣。肺臟主氣,負責呼吸,掌管著人體氣的運行。《靈樞·九針論》說:「肺者五臟六腑之華蓋也。」意思是說,肺臟位於上部,就像天空覆蓋著萬物一樣,主管著全身。肺居高位,主肅降,肺氣向下才能使吸入的清氣和五穀的精微散佈到各個臟腑,維持它們的正常運作。肅降正常,氣道就會暢通,呼吸平穩,體內外氣體交換正常。
如果「肺失肅降」,就會出現喘、咳,肺氣上逆和胸悶氣壅。治療時應該理氣降逆。這篇氣門中採用了兩手托腰,搖動兩肘;由上向下用力摩腰的動功,以及以意念引肺中內氣出的靜功來調理肺氣壅塞。主要原理是,由上向下摩腰背可以使氣機舒展,讓氣從上向下下降;而以意念引肺中氣出,可以讓鬱積的氣消散,壅塞的氣宣發。如果能動靜結合,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