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煥

《養生導引法》~ 十四、補益門 (4)

回本書目錄

十四、補益門 (4)

1. (十)王子喬八神導引法

〔原文〕王子喬八神導引法,延年益壽除百病。

法曰:枕當高四寸,足相去各五寸,手法身各三寸,解衣被髮,正偃臥。勿有所念,定意,乃以鼻徐納氣,以口出之,各致其臟所,竟而復始,欲休先極之而止。勿強長息,久習乃自長矣。氣之往來勿令耳聞,鼻無知,微而專之長,遂推之伏免、股、胻,以省為貴。若存若亡,為之百遍,動腹,鳴氣有外聲,足則得溫,成功。成功之士,何疾而已!

喉嚨如白銀鈈,一十二重系膺。下去得肺,其色白澤。前兩葉高,後兩葉卑。心系其下,上大下銳,大率赤如蓮花未開,倒懸著肺也。肝系其下,色正青,如鳧(野鴨頸毛)翁頭也,六葉抱胃,前兩葉高,後四葉卑。膽系其下,如綠綈囊。脾在中央亦抱(胃),正黃如金,鑠鑠(鮮明)然也。

白話文:

王子喬的八神導引法,能延年益壽,去除百病。做法是:枕頭高度要四寸,雙腳分開五寸,手的位置離身體三寸,解開衣服,散開頭髮,平躺下來,放鬆身心,專心致志。然後用鼻子慢慢吸氣,用嘴巴慢慢吐氣,分別到達五臟六腑,循環往復。想要休息的時候,先將氣息吸至極點再停止。不要強行延長呼吸,長期練習自然就會延長。呼吸時不要讓耳朵聽到聲音,鼻子也不要有感覺,以輕柔專注的方式長久練習,然後推動氣息到達伏免、股、胻等部位,以省力為佳。保持若有若無的感覺,重複練習一百遍,腹部就會動,氣息會有外放的聲音,腳也會變得溫暖,就成功了。成功的人,還會有什麼病呢!

喉嚨就像白銀一樣,有十二道關卡連接著胸膛。氣息往下到達肺部,肺的顏色是白色。肺的上半部兩葉高,下半部兩葉低。心臟位於肺的下部,上面大下面尖,大多是紅色,像含苞未放的蓮花,倒掛在肺上。肝臟位於心臟的下部,顏色是青色,像野鴨的頭部一樣。肝臟有六葉,包圍著胃,前面的兩葉高,後面的四葉低。膽囊位於肝臟的下部,像綠色的布袋一樣。脾臟位於身體中央,也包圍著胃,顏色是黃色,像金子一樣閃耀。

腎如兩伏鼠,夾脊直臍肘而居,欲得其居高也,其色正黑,肥肪絡之,白黑昭然。胃如素囊,念其屈折右曲,無汙穢之患。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腎藏精,此名曰神舍。神舍修則百脈調,邪病無所居矣。小腸者,長九尺,法九州也(一云:九土,小腸者,長二丈四尺)。

諸欲導引,虛者閉目,實者開目。以所苦行氣,不用第七息止,徐徐往來,度二百步,所卻坐小嚥氣,五六不差,復如法引,以愈為效,諸有所苦,正偃臥,披髮,如法徐以口納氣,填腹自極,息欲絕,徐以鼻出氣數十所,「虛者補之,實者瀉之」。閉口溫氣咽之三十所,(候)腹中轉鳴乃止。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了中醫對腎臟、胃、肝臟、肺臟、心臟、脾臟和腎臟的理解,以及它們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強調了「神舍」的修煉對人體的益處。

第二段則介紹了導引術的具體方法,包括呼吸、步數、坐姿、吞氣、呼氣等細節,並強調了根據個人體質進行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這段文字中的一些描述可能與現代醫學的解剖學知識有所不同,但也體現了古代中醫的精妙理論和豐富經驗。

往來二百步,不愈復為之。病在喉中、胸中者,枕高七寸;病在心下者,枕高四寸;病在臍下者,去枕。以口納氣,鼻出氣者,名曰補;閉口溫氣咽之者,名曰瀉。閉氣治諸病法;欲引頭病者,仰頭;欲引腰腳病者,仰足十指;欲引胸中病者,挽足十指,引臂病者,掩臂,欲去腹中寒熱諸(所)不快,若中寒身熱,皆閉氣脹腹,欲息者徐以鼻息,已,復為,至愈乃止。

1、平坐,伸腰,腳,兩臂覆手,據地。口徐納氣,以鼻吐之。除胸中、肺中痛,嚥氣令溫。閉目也。

2、端坐,伸腰,以鼻納氣閉之,自前後(搖)頭各三十。除頭虛空耗,轉地,閉目搖之。

白話文:

步行兩百步,若病症未癒,就再做一次。喉嚨和胸部有病,枕頭要墊高七寸;心窩有病,枕頭要墊高四寸;腹部以下有病,則不用枕頭。用嘴巴吸氣,鼻子吐氣,稱為補法;閉口溫氣咽下,稱為瀉法。閉氣治療各種疾病的方法:想治療頭部疾病,就仰頭;想治療腰部和腿部疾病,就仰起腳趾;想治療胸部疾病,就握緊腳趾,想治療手臂疾病,就捂住手臂;想去除腹部寒熱和各種不適,例如受寒而發熱,就閉氣鼓腹,想要喘息時,就慢慢用鼻子呼吸,之後再重複,直到痊癒為止。

  1. 坐直,伸展腰部和雙腳,雙臂覆手,手掌貼地。緩慢地用嘴巴吸氣,用鼻子吐氣。去除胸部和肺部的疼痛,將氣嚥下讓它溫暖,閉上眼睛。

  2. 端坐,伸展腰部,用鼻子吸氣並閉氣,前後搖頭各三十次。去除頭部虛空耗損,轉動身體,閉眼搖頭。

3、端坐,伸腰,以左脅側臥,以口納氣,以鼻吐之。除積聚心下不快。

4、端坐,伸腰,徐以鼻納氣,以右手持鼻,除目晦淚若出,去鼻中息肉,耳聾亦然,除傷寒頭痛洸洸,皆當以汗出為度。;

5、正偃臥,以口徐納氣,以鼻出之。除裡急,飽食後小咽,嚥氣數十,令溫。寒者,使人乾嘔腹痛,從口納氣七十所,大填腹。

6、右脅側臥,以鼻納氣,以口小吐氣,數十,兩手相摩熱以摩腹,令其氣下出之。除脅皮膚痛,七息止。

7、端坐,伸腰,直上展兩臂,仰兩手掌,以鼻納氣閉之,自極七息,名曰蜀王臺。除脅下積聚。

8、覆臥,去枕,立兩足,以鼻納氣,四四所,復以鼻出之,極令微氣入鼻中,勿令鼻知,除身中熱,背痛。

白話文:

端坐,伸展腰部,左側躺下,用嘴吸氣,用鼻子呼氣。可以消除積聚在心窩處的鬱悶不適。

端坐,伸展腰部,緩慢用鼻子吸氣,用右手捂住鼻子,可以消除眼部昏花、淚水流出、鼻子裡長息肉以及耳聾等症状。也能消除傷寒引起的頭痛,頭昏眼花。這些方法都要以出汗為度。

平躺,用嘴緩慢吸氣,用鼻子呼氣。可以消除腹內急迫感,以及飯後感到咽喉不適的情況。反复吞咽氣息數十次,使之溫暖。寒冷會導致乾嘔、腹痛,可以用嘴吸氣七十次,使腹部充盈。

右側躺下,用鼻子吸氣,用嘴輕微呼氣,反复數十次,雙手互相摩擦生熱,然後按摩腹部,讓氣往下散出。可以消除肋骨部位皮膚疼痛,七次呼吸即可止痛。

端坐,伸展腰部,雙臂向上伸直,手掌向上攤開,用鼻子吸氣並閉氣,堅持到極限七次呼吸,稱為「蜀王臺」。可以消除肋骨下方積聚的病症。

俯臥,取下枕頭,雙腳立起,用鼻子吸氣,吸氣四次,再用鼻子呼氣,反覆多次,直到感覺微弱的氣息進入鼻腔,鼻子幾乎感覺不到,可以消除身體發熱、背部疼痛。

9、端坐,伸腰,舉左手仰其掌,卻右手,除兩臂、背痛結氣也。

10、端坐,兩手相叉抱膝,閉氣鼓腹二七或二七氣滿即吐,即氣皆通暢,行之十年,老有少容。

11、端坐,伸腰,左右傾,閉目,以鼻納氣,除頭風,自極七息止。

12、若腹中滿,食飲苦飽。坐,伸腰,以口納氣,數十,以便為故,不便復為之。有寒氣腹中不安亦行之。

13、端坐,使兩手如張弓滿射,可治四肢煩悶,背急,每日或時為之佳。

14、端坐,伸腰,舉右手仰掌,以左手承左脅,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胃寒食不變則愈。

15、端坐,伸腰,舉左手仰掌,以右手承右脅,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瘀血結氣等。

白話文:

9. 端坐,伸腰,舉左手仰其掌,卻右手,除兩臂、背痛結氣也。

  • 坐直身體,伸展腰部,舉起左手手掌向上,向後推右手,可以消除雙臂和背部的疼痛與氣結。

10. 端坐,兩手相叉抱膝,閉氣鼓腹二七或二七氣滿即吐,即氣皆通暢,行之十年,老有少容。

  • 坐直身體,雙手交叉抱住膝蓋,閉氣並鼓起腹部,數到二十七或二十七次氣滿後呼氣,這樣就能使氣流通暢。每天堅持練習十年,即使年老也能保持年輕的容貌。

11. 端坐,伸腰,左右傾,閉目,以鼻納氣,除頭風,自極七息止。

  • 坐直身體,伸展腰部,向左右兩邊傾斜,閉上眼睛,用鼻子吸氣,可以消除頭痛,吸氣到極點後保持七次呼吸即可。

12. 若腹中滿,食飲苦飽。坐,伸腰,以口納氣,數十,以便為故,不便復為之。有寒氣腹中不安亦行之。

  • 如果腹部感到飽脹,飲食後感到難受,可以坐直身體,伸展腰部,用嘴巴吸氣,數十次,直到感到舒服為止。不適應的話就不要再做。如果有寒氣導致腹部不適,也可以用這種方法。

13. 端坐,使兩手如張弓滿射,可治四肢煩悶,背急,每日或時為之佳。

  • 坐直身體,雙手如同張弓滿射,可以治療四肢煩躁、背部僵硬。每天或定期做此動作效果最佳。

14. 端坐,伸腰,舉右手仰掌,以左手承左脅,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胃寒食不變則愈。

  • 坐直身體,伸展腰部,舉起右手手掌向上,用左手托住左邊肋骨,用鼻子吸氣,吸氣到極點後保持七次呼吸。可以治療胃寒導致飲食不消化,持續練習即可見效。

15. 端坐,伸腰,舉左手仰掌,以右手承右脅,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瘀血結氣等。

  • 坐直身體,伸展腰部,舉起左手手掌向上,用右手托住右邊肋骨,用鼻子吸氣,吸氣到極點後保持七次呼吸。可以消除瘀血、氣結等。

16、兩手卻據,仰頭目,以口納氣,因而咽之數十。除熱,身中傷,死肌。

17、正偃臥,端展足臂,以鼻納氣,自極七息,搖足三十而止,除胸足中寒,周身痹、厥逆。

18、偃臥屈膝,令兩膝頭內向相對手,翻兩足,伸腰,以口納氣,填腹,自極七息。除痹疼熱痛兩腳不隨。

19、覺身體昏沉不通暢,即導引,兩手抱頭,宛轉上下,名為開脅。

20、踞,伸右腳,兩手抱左膝頭,伸腰,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難屈伸拜起,腦中痛,瘀痹。

21、踞,伸左足,兩手抱右膝,伸腰,以鼻納氣,自極七息,展左足著外。除難屈伸拜起,腦中疼。一本云:除風目晦耳聾。

白話文:

雙手緊握,仰頭望向前方,用嘴巴吸氣,然後咽下,重複數十次。可以去除體內熱氣,治療身體內傷、肌肉壞死。

平躺,伸直雙腳和手臂,用鼻子吸氣,吸滿七次呼吸,再搖動雙腳三十次,然後停止。可以治療胸部和腳部寒冷、全身麻木、手足厥逆。

平躺,彎曲膝蓋,使雙膝蓋內側互相靠近,翻轉雙腳,伸直腰部,用嘴巴吸氣,使腹部充盈,吸滿七次呼吸。可以治療關節疼痛、熱痛、雙腳不靈活。

感覺身體昏沉、氣血不通暢時,就進行導引,雙手抱住頭部,上下旋轉,稱為開脅。

盤腿而坐,伸出右腳,雙手抱住左膝蓋,伸直腰部,用鼻子吸氣,吸滿七次呼吸。可以治療難以彎曲伸展、跪拜起身、頭痛、氣血瘀滯。

盤腿而坐,伸出左腳,雙手抱住右膝蓋,伸直腰部,用鼻子吸氣,吸滿七次呼吸,然後伸展左腳,向外側放置。可以治療難以彎曲伸展、跪拜起身、頭痛。有一種說法是,還可以治療風邪、目眩、耳聾。

22、正偃臥,直兩足,兩手捻胞所在,令赤如油囊裹丹。除陰下濕,小便難頹,小腹重,不便,腹中熱。但口納氣,鼻出之,數十。不須小嚥氣,即腹中不熱者,七息已,溫氣咽之十所。

23、踞,兩手抱兩膝頭,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腰痹背痛。

24、覆臥,傍視兩踵,伸腰,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腳中弦痛轉筋腳痠痛。

25、偃臥,展兩手,外踵,指相向,亦鼻納氣,自極七息。除兩膝寒、脛骨疼。

26、偃臥,展兩腳兩手,兩踵相向,亦鼻納氣,自極七息。除死肌,不仁足脛寒。

27、偃臥,展兩手兩腳左傍兩足踵,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胃中食苦嘔。

白話文:

平躺,伸直雙腳,雙手搓揉腹部,直到腹部發熱,如同油囊裹著丹藥一般。可治陰部潮濕、排尿困難、小腹沉重、排便不順、腹中發熱。只需吸氣,用鼻子呼出,重複多次。不用刻意吞嚥氣息,就能消除腹中熱。七次呼吸後,將溫熱的氣息嚥下,重複十次。

坐著,雙手抱住雙膝,用鼻子吸氣,保持七次呼吸,可治腰部疼痛和背痛。

趴著,側頭看雙腳跟,伸展腰部,用鼻子吸氣,保持七次呼吸,可治腳部筋攣、腳部酸痛。

平躺,伸展雙手,雙腳外翻,腳趾相對,用鼻子吸氣,保持七次呼吸,可治雙膝寒、脛骨疼痛。

平躺,伸展雙腳和雙手,雙腳跟相對,用鼻子吸氣,保持七次呼吸,可治肌肉僵硬、麻木、腳脛寒冷。

平躺,伸展雙手雙腳,左腳外翻,腳跟與身體平行,用鼻子吸氣,保持七次呼吸,可治胃部食物苦澀、嘔吐。

28、踞,伸腰,以兩手引兩踵,以鼻納氣,自極七息,布兩膝頭。除痹嘔也。

29、偃臥,展兩手兩腳,仰足指。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腹中弦急切痛。

30、偃臥,左足踵拘右足拇指。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厥逆。疾人,腳錯踵,不拘拇指,依文用之。

31、偃臥,以右足踵拘左足拇指,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周身痹。

32、病在左,端坐、伸腰,左視目,以口徐納氣而咽之數十所,閉目目上入。

33、病在心下,若積聚。端坐,伸腰,向日仰頭,徐以口納氣,因而咽之三十所而止,開目作。

34、病在右,端坐,伸腰。右視目,以口徐納氣而咽之數十所,開目。

白話文:

盤腿坐著,伸展腰部,用雙手拉住雙腳後跟,用鼻子吸氣,持續七次呼吸,然後慢慢伸展雙膝。這個動作可以緩解痺症和嘔吐。

仰躺著,伸展雙手雙腳,腳趾向上。用鼻子吸氣,持續七次呼吸,可以緩解腹部弦急疼痛。

仰躺著,左腳後跟抵住右腳大拇指。用鼻子吸氣,持續七次呼吸,可以緩解厥逆。如果是生病的人,腳不能交叉,不用抵住拇指,按此方法做就好。

仰躺著,右腳後跟抵住左腳大拇指。用鼻子吸氣,持續七次呼吸,可以緩解全身痺症。

如果病在左側,端坐著,伸展腰部,看向左側,用嘴巴慢慢吸氣並吞嚥數十次,閉眼,目光向上。

如果病在心下,像是積聚的症狀。端坐著,伸展腰部,面向太陽仰頭,用嘴巴慢慢吸氣並吞嚥三十次,然後睜眼。

如果病在右側,端坐著,伸展腰部,看向右側,用嘴巴慢慢吸氣並吞嚥數十次,睜眼。

〔解說〕王子喬八神臟(心、肝、脾、肺、腎、膽、胃、小腸稱八神臟)導引法有延年益壽,祛除百病的功效。

施功的方法是:採用正仰臥姿勢,枕頭高為四寸,兩足之間相距五寸,手與身相距各三寸。寬解衣服,披髮而臥,排除雜念,收心定意後,即用鼻慢慢吸氣,用口呼出,用意念依次引氣向各臟,到達後再重複進行,想要停止應先儘量引氣到達此臟,而後方止。但不要勉強延長呼吸,練功日久,功到自成,逐漸可使氣息深長。

呼吸往來時要儘量輕微,做到不讓耳聞,甚至連鼻子都覺查不到,呼吸要細緩、柔和、均勻、深長。達到這種地步,就可引氣向大腿、小腿,以感到氣至為佳,但又不可用意過強,要使氣息和意念達到若存若亡的境界。這樣練功百遍,可達到腹中大動,併發出鳴響,連耳朵都能聽到,並且足底感到氣至溫暖。

白話文:

王子喬八神臟導引法解說:

功效: 延年益壽,祛除百病。

施功方法:

  1. 姿勢:正仰臥,枕頭高度四寸,兩腳相距五寸,雙手與身體各相距三寸。
  2. 服飾:寬鬆衣物,披髮而臥。
  3. 心態:排除雜念,收心定意。
  4. 呼吸:以鼻緩慢吸氣,以口呼出,用意念引氣依次到達八神臟(心、肝、脾、肺、腎、膽、胃、小腸)。
  5. 循環:每個臟器引氣完成後重複進行。
  6. 停止:欲停止練習時,先將氣引至該臟器後再停止,切勿勉強延長呼吸。
  7. 循序漸進:練功日久,功力自然提升,呼吸會逐漸變得深長。

呼吸要點:

  1. 輕微:呼吸時要盡量輕微,不可讓耳朵聽到,甚至鼻子也感知不到。
  2. 細緩柔和:呼吸要細緩、柔和、均勻、深長。

引氣至四肢:

  1. 引氣方向:達到以上呼吸境界後,可引氣至大腿和小腿,以感到氣至為佳。
  2. 意念控制:不可用力過猛,要使氣息和意念達到若存若亡的境界。

練功效果:

  1. 腹中鳴響:練功百遍後,可達到腹中大動,併發出鳴響,甚至耳朵都能聽到。
  2. 足底溫暖:足底感到氣至溫暖。

完成此功法的人即成為什麼病都沒有之人了。

「八神臟」的形狀是怎樣的呢?大體上講,喉嚨(氣管)就象一條白銀環,由十二節復合在一起組成,連繫於胸,氣管向下所繫的是肺,它色白而富有光澤,前兩葉高,後兩葉低。心系在肺下,上端大而下端尖銳,宛若紅色未開的蓮花苞,倒懸於肺下。肝連繫在其下,色純青,就象野鴨頭頸上的毛,由六葉組成,圍抱在胃旁,前兩葉高,後四葉低。膽維繫在肝下,象綠色的絲囊。

脾在正中央,也圍抱胃,顏色正黃如黃金般鮮明,腎象兩隻蹲伏的鼠,居於脊柱兩側,要想知道它的位置高低,向下垂直上臂,正與肘尖相齊的位置即是。腎的顏色純黑,外面有白色肥厚的脂肪包絡著,白黑分明。胃就象一個空淨的囊袋。雖說它的形狀向右屈折,但不會使食物滯留,產生汙穢之患。

白話文:

「八神臟」的形狀如何呢?

大致來說,喉嚨(氣管)就像一條白銀環,由十二節組成,連接在胸腔。氣管向下連接著肺,肺呈白色,富有光澤,前兩葉高,後兩葉低。心臟位於肺下方,上端大而下端尖銳,如同紅色未開的蓮花苞,倒懸在肺下方。肝臟連接在心臟下方,顏色純青,如同野鴨頭頸上的羽毛,由六葉組成,圍繞在胃旁,前兩葉高,後四葉低。膽囊依附在肝臟下方,形狀像綠色的絲囊。

脾臟位於正中央,也圍繞著胃,顏色金黃鮮明。腎臟如同兩隻蹲伏的鼠,位於脊柱兩側。要想知道它位於何處,可向下垂直上臂,正與肘尖齊平的位置即為腎臟。腎臟顏色純黑,外面包覆著白色肥厚的脂肪,黑白分明。胃如同一個空的囊袋,雖然形狀向右彎曲,但不會使食物滯留,產生穢物。

肝能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腎藏精,所以五臟是神、魂、魄、意、精的住所,又叫「神舍」。五臟生理功能正常則百脈調和,邪氣疾症無法停留在體內。小腸長九尺,就象地上有九州一樣(另一種說法認為小腸是九土,長度為二丈四尺。)

行導引者,虛證應閉目,實證應開目,按疾病所苦的部位行氣,不要執守七息即止的方法,令氣緩緩往來,約二百餘次為限度。採用坐位,細勻地嚥氣,五六遍若仍無療效,再反復使用這種方法,直至病苦消失為止。

病者練功時,可採用仰臥位,披髮,如前面說的方法行氣,即緩慢地用口納氣,引入腹內,儘量使納氣深長,但又要讓氣息細微,達到輕微欲絕的狀態,緩慢地用鼻呼氣,約數十遍。要遵循「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原則。閉口,暖和氣息令氣變溫嚥下去,約三十遍,待到腹中有轉動鳴響時停止,這樣往來行氣,約二百餘次,病不愈即反復行這個功法。病在喉中、胸中的,枕高七寸;病在心下的,枕高四寸;病在臍下的不用枕頭平臥。

白話文:

肝臟負責藏納魂魄,肺臟藏納魄,心臟藏納神,脾臟藏納意,腎臟藏納精。因此,五臟是神、魂、魄、意、精的居所,也稱為「神舍」。五臟的生理功能正常,就能使全身經脈通暢,邪氣和疾病就無法停留體內。小腸長九尺,就像地上有九州一樣(也有人認為小腸是九土,長度為二丈四尺)。

練習導引的人,虛證應該閉目,實證應該開目,根據身體病痛的部位行氣,不要拘泥於七息即止的方法,讓氣緩緩地往來流動,大約二百多次為限。採用坐姿,細微勻稱地吞嚥氣息,五六遍如果沒有療效,就再反覆使用這種方法,直到病痛消失。

病人練功時,可以採用仰臥姿勢,披散頭髮,按照前面說的方法行氣,也就是緩慢地用口吸氣,引入腹部,盡量讓吸氣深長,但又要保持氣息細微,達到輕微欲絕的狀態,再緩慢地用鼻呼氣,大約數十遍。要遵循「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原則。閉口,用溫暖的氣息將氣溫和後吞嚥下去,大約三十遍,等到腹部有轉動鳴響時停止,這樣往來行氣,大約二百多次,如果病沒有好轉就反覆練習這個功法。病在喉嚨和胸部的,枕頭要墊高七寸;病在心窩下的,枕頭要墊高四寸;病在肚臍下的,不用枕頭平躺。

呼吸的方法是以鼻吸氣,口呼氣者為補;以閉口暖和氣息令氣變溫嚥下去的方法為瀉。閉氣治各種病的方法是:要導引頭部的病,仰起頭;,要導引腰部腳上的病,仰起足十趾;要導引胸中的病,挽拉足十趾;要導引臂部的病,可用兩手掩按兩臀;要治療腹中寒熱多種不適的症候,如中寒身熱都可採用閉氣而鼓腹的方法,想要呼氣時,緩緩地用鼻吐氣,這樣呼氣後再重複前面的功法,直到痊愈為止。

1、平坐,伸腰,腳放平,兩臂伸直兩手按地、用口緩緩吸氣,鼻出氣。可治療胸中、肺中痛,嚥氣要柔和讓氣溫,並閉目。

2、採用端正坐位,伸直腰部,用鼻納氣閉氣不息,從前從後搖頭,各三十次。可治療頭部空虛,精氣不足,頭眩欲倒。要閉目搖頭。

白話文:

呼吸的技巧是吸氣用鼻,呼氣用口,稱為補;閉口將氣息溫熱後,再將氣吞下,稱為瀉。閉氣治療各種疾病的方法是:要導引頭部的病,就抬頭;要導引腰部和腳上的病,就仰起腳趾;要導引胸部的病,就拉扯腳趾;要導引手臂的病,就用雙手按住臀部;要治療腹部寒熱等各種不適,可以用閉氣鼓腹的方式,想要呼氣時,就慢慢地用鼻子吐氣,呼氣完後再重複前面的動作,直到痊癒為止。

1、坐好,伸直腰背,雙腳平放,雙臂伸直,雙手按住地面,用口緩緩吸氣,用鼻呼氣。可以治療胸部、肺部疼痛,吞氣要輕柔,讓氣溫熱,並閉上眼睛。

2、採用端正的坐姿,伸直腰部,用鼻子吸氣,閉氣不呼吸,頭部前後搖動,各三十次。可以治療頭部空虛,精氣不足,頭昏眼花,頭部有想要倒下的感覺。要閉眼搖頭。

3、端正地坐著,伸直腰部,然後向左脅側臥,用口吸氣,鼻出氣。可消除積聚和心下不適。

4、端正坐位,伸腰,緩緩地用鼻吸氣,並用右手捻鼻,可治眼目昏暗或淚常出等症,還能消除鼻中息肉,耳聾,又治傷寒頭痛,洒洒惡寒,施用此法要以汗出為度。

5、正仰臥,用口緩緩吸氣,以鼻呼出。能治脘腹拘急不適,飽食後應慢慢小嚥氣,約數十次,達到有溫暖感為宜。寒證使人乾嘔腹痛者,用口吸氣約七十次,以氣充實腹部,可收到治療效果。

6、向右脅側臥,以鼻吸氣,從口中慢慢吐出,約數十次,並用兩手相摩至掌熱,用熱掌按摩腹部,讓氣從下面排出。能消除脅部皮膚痛,呼吸七息止。

白話文:

平躺仰臥,慢慢用嘴巴吸氣,鼻子呼氣。這樣可以治療胃部和腹部脹痛、不適。飯後應該慢慢地小口吞氣,大約十幾次,直到感覺到腹部溫暖即可。如果因為寒症導致乾嘔腹痛,可以持續用嘴巴吸氣約七十次,讓氣充盈腹部,達到治療效果。

側躺向右側,用鼻子吸氣,慢慢用嘴巴呼氣,大約十幾次。同時雙手互相摩擦直到掌心發熱,然後用熱掌按摩腹部,讓氣從下腹部排出。這樣可以消除肋部皮膚疼痛,重複做七次呼吸即可。

7、端正坐位,伸腰,向上伸直兩臂,兩手掌上仰,用鼻吸氣後閉氣不息,儘量延長到極限為止,如此行七次,這種功法叫「蜀王臺」能消除脅下積聚。

8、伏臥勢,去掉枕頭,豎立兩足,以鼻吸氣十六餘次,用鼻呼出,吸氣時要使氣盡量輕微,做到幾乎連鼻都感覺不到。可消除身中熱,背部疼痛。

9、正坐位,伸直腰,舉左手仰掌,垂右手掌心向下。能祛除兩臂及背痛,氣滯鬱結。

10、端坐位,兩手交叉抱膝,閉氣不息,鼓起腹部十四次,或十四次氣滿即吐氣,可以使氣機通暢。堅持此功法十年,可使老年人貌如少年。

11、端坐位,伸直腰向左右傾斜身體,閉眼,用鼻吸氣,儘量深吸七次止。可祛除頭風。

白話文:

坐姿端正,雙手交叉抱住膝蓋,屏住呼吸,鼓起腹部十四次,或者十四次後氣滿即吐氣,可以使氣血暢通。堅持練習此功法十年,可以讓老年人容顏煥發,宛如少年。

坐姿端正,腰部伸直,身體向左右兩邊傾斜,閉上眼睛,用鼻子吸氣,盡可能深吸七次。可以去除頭風。

12、如果腹中脹滿,飲食後苦於作飽,可正坐伸直腰,用口連續吸氣數十次,以感到脹飽消失為止,如腹中又脹滿,可再用此法。腹中有寒氣不適,也可以用此功法。

13、端坐位,將兩手做出好象拉滿弓射箭的姿勢,可治四肢煩悶不舒,背部拘急,每天或時常練此法效果更好。

14、正坐伸腰,舉右手仰掌向上,用左手托左脅,以鼻吸氣,盡力吸七次。可治療胃寒,飲食不消化。

15、正坐伸腰,舉左手仰掌向上,用右手托右脅,用鼻吸氣、盡力吸七次。可消除瘀血與結氣。

16、兩手向後按地,仰頭抬眼,用口吸氣,咽數十次,可除熱,治療身中傷並消除死肌。

白話文:

如果肚子脹滿,吃東西後覺得飽脹難受,可以正襟危坐,伸直腰背,用嘴巴連續吸氣幾十次,直到感到脹滿消失為止。如果肚子又脹滿了,可以再用這個方法。肚子裡有寒氣不舒服,也可以用這個方法。

坐著,雙手做出像拉滿弓射箭的姿勢,可以治療四肢沉重不適、背部緊繃,每天或經常練習效果更好。

正襟危坐,伸直腰背,舉起右手掌心朝上,用左手托住左邊肋骨,用鼻子吸氣,盡力吸七次。可以治療胃寒、消化不良。

正襟危坐,伸直腰背,舉起左手掌心朝上,用右手托住右邊肋骨,用鼻子吸氣,盡力吸七次。可以消除瘀血和結氣。

雙手向後撐地,仰頭抬眼,用嘴巴吸氣,吞咽幾十次,可以除熱,治療身體的傷痛,消除壞死的組織。

17、正身仰臥,端正伸展兩腳兩臂,用鼻盡力吸氣七次,搖腳三十次而止。可消除胸寒足冷,周身痹痛,厥逆。

18、仰臥,屈膝讓膝頭向內靠攏相對,手與膝對,兩足翻轉,伸直腰,用口吸氣,以氣充實腹部,盡力吸氣七次。能祛除痹痛,高熱,兩腳運動不便。

19、如感覺身體沉重頭昏,氣血不通暢,亦可行導引法,用兩手抱頭上下展轉,名叫開脅。

20、踞坐,伸右腳,兩手抱左膝頭,伸直腰,用鼻吸氣,盡力吸七次。可治療下肢難以屈伸、跪拜、起立,腦中疼痛,瘀阻不通,麻木。

21、踞坐,伸左腳,兩手抱右膝頭,伸腰,用鼻吸氣,盡力吸七次,伸左足外展。可消除下肢難以屈伸拜起,腦中疼。另一書上說:可以消除頭風,目昏,耳聾。

白話文:

  1. 平躺仰臥,身體端正,伸直雙腳和雙臂,用鼻子盡力吸氣七次,接著搖動雙腳三十次即可。這種方法可以消除胸部寒冷、腳底冰涼、全身痠痛、手腳冰冷等症狀。

  2. 仰臥,彎曲雙膝,讓膝蓋互相靠攏,雙手與膝蓋相對,雙腳翻轉,伸直腰部,用嘴巴吸氣,用氣充實腹部,盡力吸氣七次。此法有助於去除痠痛、高燒、雙腳活動不便等問題。

  3. 如果感到身體沉重、頭昏腦脹,氣血不流通,也可以進行導引法,用雙手抱住頭部上下轉動,稱為“開脅”。

  4. 坐在椅子上,伸出右腳,雙手抱住左膝蓋,伸直腰部,用鼻子吸氣,盡力吸氣七次。此法可以治療下肢難以屈伸、跪拜、站立,頭部疼痛,氣血瘀阻不通,麻木等症狀。

  5. 坐在椅子上,伸出左腳,雙手抱住右膝蓋,伸直腰部,用鼻子吸氣,盡力吸氣七次,伸展左腳向外。此法可以消除下肢難以屈伸、跪拜、站立,頭部疼痛等問題。另一本書上記載,此法還可以消除頭痛、眼睛昏花、耳聾等症狀。

22、正仰臥,伸直兩腳,用兩手按捏膀胱所在的部位,捏到皮膚髮赤,好象油袋裹赤丹一樣。可消除陰部潮濕,小便難,小腹重,大便不下,腹中熱。只要口吸氣,鼻出氣,行數十遍。不需要小嚥氣,即使腹中不熱者,七息即可。口中溫氣嚥下十次。

23、踞坐,用兩手抱膝頭,以鼻吸氣,盡力吸七次,可消除腰痹、背痛。

24、俯臥,兩眼傍看兩腳後跟,伸腰,用鼻吸氣,盡力吸七次。可消除腳中弦痛,轉筋,腳痠痛。

25、仰臥,伸展兩手,外展足根,足趾相對,也用鼻吸氣,盡力吸七次。可消除兩膝寒冷,小腿骨疼痛。

26、仰臥,伸直兩腳兩手,兩足跟相對,也用鼻吸氣,盡力吸七次。可治療肌肉癱瘓,麻木不仁,小腿寒冷。

白話文:

22.

平躺仰臥,雙腳伸直,用雙手按捏膀胱所在的部位,捏到皮膚泛紅,就像油袋包裹着紅色丹藥一樣。這個動作可以消除陰部潮濕、排尿困難、小腹沉重、大便不暢、腹部發熱的症狀。只需吸氣用口,呼氣用鼻,重複這個動作數十遍即可。不用刻意吞嚥氣息,即使腹部不發熱的人,七次呼吸也足够。之後用嘴巴吸入溫氣,吞嚥十次。

23.

採取盤腿坐姿,雙手抱住膝蓋,用鼻子吸氣,盡力吸氣七次。這個動作可以消除腰部痠痛、背部疼痛的症狀。

24.

俯臥,雙眼看向兩隻腳的後跟,伸展腰部,用鼻子吸氣,盡力吸氣七次。這個動作可以消除腳部筋痛、抽筋、腳部酸痛的症狀。

25.

仰臥,伸展雙手,外展足根,腳趾相對,也用鼻子吸氣,盡力吸氣七次。這個動作可以消除雙膝寒冷、小腿骨疼痛的症狀。

26.

仰臥,雙腳雙手伸直,雙腳後跟相對,也用鼻子吸氣,盡力吸氣七次。這個動作可以治療肌肉癱瘓、麻木無感、小腿寒冷的症狀。

27、仰臥,伸展兩手和兩腳,向左停放兩腳跟。用鼻吸氣,盡力吸七次。可消除胃中不適,食後苦於嘔吐。

28、踞坐,伸腰,用兩手牽引兩腳後跟,用鼻吸氣,盡力吸七次,再用兩手放兩膝頭上。能除痹止嘔。

29、仰臥,伸展兩手兩腳,仰起足趾,用鼻吸氣,盡力作七息。可消除腹中拘急劇痛。

30、仰臥,用左腳跟勾住右腳拇趾,用鼻吸氣,盡力吸七次。可治療厥逆。因疾病不能施此功者,可將腳跟交錯,不勾拇趾,並依照前面所說的方法吸氣。

31、仰臥,用右腳跟勾住左腳拇趾,用鼻吸氣,盡力吸七次。可消除周身麻木。

32、病在左面,端正坐伸腰,向左看,並用口緩緩吸氣而嚥下約數十遍,嚥氣時要閉目,目要向上內視。

白話文:

27.

仰躺,伸直雙手雙腳,將雙腳後跟向左邊放置。用鼻子吸氣,盡力吸氣七次。可以消除胃部不適,飯後因嘔吐感到苦悶。

28.

坐著,伸展腰部,用雙手拉住雙腳後跟,用鼻子吸氣,盡力吸氣七次,然後將雙手放在雙膝蓋上。可以去除痺痛,止住嘔吐。

29.

仰躺,伸直雙手雙腳,抬起腳趾,用鼻子吸氣,盡力吸氣七次。可以消除腹部緊縮劇烈疼痛。

30.

仰躺,用左腳後跟勾住右腳大拇指,用鼻子吸氣,盡力吸氣七次。可以治療厥逆。如果因疾病無法執行此動作,可以將雙腳後跟交叉放置,不勾住大拇指,並依照前面所述的方法吸氣。

31.

仰躺,用右腳後跟勾住左腳大拇指,用鼻子吸氣,盡力吸氣七次。可以消除全身麻木。

32.

如果疾病在左側,端正坐姿,伸展腰部,向左邊看,用嘴巴緩慢吸氣並吞嚥約數十次,吞嚥時閉上眼睛,眼睛要向上內視。

33、患心下積聚之病,應端正坐伸腰,仰頭向日,慢慢以口吸氣,嚥下約三十次而止,宜開目行功。

34、病在右側,正坐伸腰,向右看,並用口慢慢吸氣,緩緩嚥下數十次,開目行功。

小結:

王子喬,古代氣功家。《雲笈七籤》中記載:「王子喬者河東人也。漢明帝時為尚書郎,出為葉縣令,漢法畿內長吏節朔還,朝每見子喬先生至,不見有車馬跡而怪之。明帝密使星官占候,輒見雙鳧從東南飛來,乃羅得一隻履,時人異之」。

王子喬導引法雖有三十四節,但其精華是「八神導引法」。所謂「八神」,這裡指的是:心、肝、脾、肺、腎、膽、胃、小腸。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腎藏精,為人身神之所居,故名神舍,神臟,臟者藏象之所也。膽與肝相表裡,為魂出入之路,小腸與心相表裡,為神出入之路,胃與脾相表裡為意出入之路,故王子喬將其歸結在一起,稱為八神臟。

白話文:

王子喬,是一位古代氣功大師。據《雲笈七籤》記載,王子喬是河東人,漢明帝時期擔任尚書郎,後來被派到葉縣做縣令。漢朝法律規定,畿內長官每月初一都要回朝,但每次見到王子喬時,卻沒有看到任何車馬的蹤跡,讓人感到十分奇怪。明帝秘密派人用星象占卜,發現有兩隻野鴨從東南方向飛來,並且撿到了一隻鞋子,當時的人對此感到十分驚奇。

王子喬的導引法共有三十四節,但其精華部分是「八神導引法」。所謂「八神」,指的是心、肝、脾、肺、腎、膽、胃、小腸。肝臟藏魂,肺臟藏魄,心臟藏神,脾臟藏意,腎臟藏精,這些器官是人體神靈所居住的地方,因此稱為「神舍」或「神臟」。「臟」指的是藏象,即內臟的功能。膽與肝臟相表裡,是魂靈出入的路徑;小腸與心臟相表裡,是神靈出入的路徑;胃與脾臟相表裡,是意念出入的路徑。因此,王子喬將這八個器官歸納在一起,稱為「八神臟」。

並對八神的大體形態、顏色、位置、長短、大小作了概括的描述,目的是供練功時「內觀」其象,引氣出入其所。

1、內觀法

又稱內視、觀相、存想法。雖然這些方法有一些不同之處,但其宗旨都是以意念想象,以目內觀軀體的某一部位和臟腑。引內氣至其所,以攻疾病或疏通其結。內觀法通常觀視的有臟腑,丹田、經脈、病氣等。王子喬八神導引法則主張觀視心、肝、脾、肺、腎、胃、膽、小腸八臟腑。

內視的方法是:先行吐納之功,使內氣生,然後從上至下,依喉、氣管——肺——心——肝——膽——脾——胃——腎,引氣各至其臟腑,由一臟引向另一臟,依次而行,到達八臟腑後,再重複依次進行,儘量引氣到達這些臟腑,而後方止。引氣不要急於求成,勉強延長呼吸,堅持日久,功到則自然深長,綿綿不斷,行走於各臟腑之間。這樣就能使臟腑調和,精氣旺盛,使病邪無所居處。

白話文:

古代醫家對八神的外形、顏色、位置、長短、大小都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其目的是在修煉時,透過內觀想像這些神靈的形狀,引導氣息進出相應的部位。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引氣至腿腳,使足能溫,足能感覺到發熱而氣至,則為大功告成,何疾而不已。行氣和運意的要領是至細至微,若存若亡,達到忘我之境界。

《陰符經》中說:「機在目」,認為雙目屬陽,用雙目內視臟腑,可使臟腑氣機生髮,氣血活躍。王子喬認為閉目而視為補,開目而視為瀉,故曰:「虛者閉目,實者開目。」

2、吸呼補瀉

出氣為呼,入氣為吸。清·薛陽桂《梅華問答》說:「人之一呼一吸關係非細,一吸則天地之氣歸我,一呼則我之氣還天地。」故《聖濟總錄》說:「入氣為陰,出氣為陽。」王子喬以「以口納氣,鼻出氣者,名曰補;閉口溫氣咽之者,名曰瀉。」主張根據「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原則辨證而施功。

白話文:

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將氣導入腿腳,使雙腳溫暖,感覺到發熱,氣血通達,就算病症再嚴重也能痊癒。行氣和運意的要訣在於細微無形,如同存在又如同不存在,達到忘我的境界。

《陰符經》中說:「機在目」,認為雙眼屬陽,用雙眼內視臟腑,可以使臟腑氣機生發,氣血活躍。王子喬認為閉目而視為補益,開目而視為瀉泄,所以說:「虛者閉目,實者開目。」

呼氣為出氣,吸氣為入氣。清朝薛陽桂在《梅華問答》中說:「人體的呼氣和吸氣關係密切,吸氣時吸納天地之氣,呼氣時將自身之氣還給天地。」因此,《聖濟總錄》說:「入氣為陰,出氣為陽。」王子喬主張「以口吸氣,鼻呼氣者,稱為補;閉口溫氣咽之者,稱為瀉。」根據「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原則辨證施功。

《景岳全書》指出:「陽微者不能呼,陰微者不能吸。」這些見解反映古人認為呼吸補瀉的核心是通調陰陽。陽虛氣不足宜吸多呼少,以陰濟陽,故名曰補,其道理是入氣為陰;陰虛精不足者,宜吸少呼多,以陽育陰,其原因是呼氣為陽。對於陽盛之人,吸多可瀉陽,平陽,故名曰瀉。

當然,這些也是一家之說,各家見解不同,謹供參考。

白話文:

《景岳全書》中提到:「陽氣微弱的人無法呼氣,陰氣微弱的人無法吸氣。」這段話反映了古人認為呼吸的根本原則在於調節陰陽的平衡。

對於陽氣虛弱、氣息不足的人,應該多吸少呼,以陰氣滋養陽氣,這就是所謂的「補」。其道理在於吸入的氣息屬陰;而對於陰氣虛弱、精華不足的人,應該少吸多呼,以陽氣滋養陰氣,其原因是呼出的氣息屬陽。

對於陽氣過盛的人,多吸氣可以瀉掉多餘的陽氣,達到平衡陽氣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瀉」。

當然,這些只是《景岳全書》的觀點,各家學說各有不同,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