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章

《廣瘟疫論》~ 卷之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0)

1. 發疹

時疫發疹,熱邪從皮毛出也,與汗同機,以疏散清熱為主。然與他證發疹不同。他證或無裡熱,此則未有不裡熱者,雖以疏散為要,而見煩渴、舌苔黃則硝、黃仍須兼用;他證發疹,疹散而病即愈,此則有屢發而病不衰者;他病發疹不過一、二日為期,此則為期不定。治法必視里邪解否,為用藥之準則,不可以疹之一證為據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出疹子]的情況。在流行性疾病中出現疹子,是因為體內的熱毒從皮膚表面釋放出來,這和出汗的機制相同,治療原則應以疏散和清除體內熱毒為主。但這種疹子和其他原因導致的疹子有所不同。

其他疹子可能沒有內熱的問題,但這種疹子一定伴隨著內熱,雖然疏散熱毒是主要的治療方式,但如果病人感到煩躁口渴,舌苔呈黃色,那麼還需要配合使用硝石和黃連等藥物。其他疾病引發的疹子,疹子消散後病情就會好轉,但這種疹子可能反覆出現,病情並不會隨之減輕。其他疾病引起的疹子通常在一兩天內就會消退,但這種疹子的持續時間不一定。

治療這種疹子的方法必須根據體內熱毒是否已經消除來決定,不能單純以疹子的出現作為用藥的依據。

2. 發斑

時疫發斑,邪熱出於經脈也,雖不及戰汗,亦有外解之機,治以涼血清熱為主,白虎化斑湯、吳氏舉斑湯、犀角地黃湯選用。此亦與他證發斑有異,他證發斑,斑消則愈,此總不以斑之消否為輕重,而惟以里證為主。每每斑出而譫妄如故,或斑出數日已消而昏沉如故,必待裡熱全清,二便清利而後愈。

故治斑藥味可為輔,不可為主。發斑、發疹,熱皆在經而不在胃,凡遇煩躁而不渴,目赤而舌白,即是將發斑疹之候,預以清涼、解表、透毒之藥治之,使邪易出、易淨。

以上時疫表證,皆關乎里,不似他證,表裡兩不相關。故前列各條,皆冠以時疫二字,以明非他病之見證,不可以治他病之法治之,亦不可以此法治他病,總憑氣、色、神、脈、舌苔辨之,百不失一。是五者,為辨時疫之大綱,實亦辨時疫之細目也。

白話文:

[發斑]

當季節性流行疾病導致身體出現紅斑,這是因為邪惡的熱氣從經絡中冒出。雖然這種情況不像戰汗那樣劇烈,但也存在一種由外而內的緩解機制。治療上應以冷卻血液和清除熱氣為主要原則,可以選擇使用白虎化斑湯、吳氏舉斑湯、犀角地黃湯等方劑。

這類發斑的情況與其他疾病導致的發斑不同,其他疾病發斑,一旦斑點消失即表示病情好轉,但這種情況並不以斑點是否消失來判斷病情輕重,而是以內臟的症狀為主。常見的是,即使斑點出現且患者仍舊精神錯亂,或者斑點出現幾天已經消失,但患者仍然昏沈,必須等到體內的熱氣完全清除,大小便順暢後,病情才會真正好轉。

因此,用於治療斑點的藥物只能作為輔助,不能作為主要治療方式。發斑和發疹,熱氣都在經絡中,不在胃部。只要遇到煩躁但不口渴,眼睛紅但舌頭白的情況,就可能是即將發斑疹的徵兆,應提前使用清涼、解表、排毒的藥物來治療,使邪氣容易排出、容易淨化。

上述季節性流行疾病的表面症狀,都和內臟有密切關係,不像其他疾病,表面和內臟症狀毫無關聯。所以前面列出的各項,都加上了「時疫」兩個字,用來強調這些並非其他疾病的症狀,不能用治療其他疾病的方法來處理,也不能用這個方法去治療其他疾病。總之,要根據氣色、面色、神情、脈象、舌苔來辨別,這樣才能百分之百正確。這五個要素,是辨別季節性流行疾病的大綱,實際上也是辨別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