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章

《廣瘟疫論》~ 卷之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5)

1. 狂汗

時疫臨解,有忽手舞足蹈,跳床投榻而後作汗者,最為駭人。然須驗其是否作汗,作汗之脈浮而緩,浮為邪還於表,緩則胃氣自和,待汗透自愈。脈若浮洪、浮數、浮滑、浮散、雖有汗,亦為發狂,非作汗也。

2. 頭腫

時疫頭腫乃風熱壅於上部,太陽之經脈鬱滯巔頂,俗名大頭傷寒。當視表裡輕重加輕清疏風之品,以散其腫,荊、防、薄荷蟬蛻川芎、蔓荊、菊花之類。如發熱,舌苔白,表重於里也,合表藥用九味羌活湯人參敗毒散是也。如煩渴,舌苔黃者,里重於表也,合里藥用三消飲涼膈散大柴胡湯調胃承氣湯是也。

古有用三稜針刺出惡血法亦可用。至發癰膿者,不在此例。

3. 面腫

時疫面腫,風熱溢於上部,陽明之經脈被郁也,赤腫者方是,治以白芷防風葛根石膏散其風熱,視表裡之輕重,合頭腫條內諸方加減用之。若黃腫,乃水氣也,當從水腫治之。

4. 頸項腫

時疫頸項腫,乃陽明風熱,俗名捻頭瘟,又名蛤蟆瘟,當按頭腫條內表裡諸方加葛根桔梗牛蒡防風玄參。癰膿發頤,不在此例。

5. 耳旁腫

時疫耳旁腫,乃少陽風熱,俗名黃耳傷寒,小柴胡湯加荊、防、芎、芍、元參,亦當與頭腫參看。

6. 胸紅腫

時疫胸前一片紅腫,粟起似麻疹,風熱也,俗名赤膈傷寒,亦於頭面諸條、表裡方中加荊、防、連翹赤芍牛蒡、土貝。

7. 周身紅腫

時疫周身紅腫,風熱溢於皮膚也。用羌、獨、升、柴、葛、芷疏其皮膚之毛竅,石膏黃芩梔子連翹清其肌肉之熱,赤芍、歸尾、紅花、生地活其毒熱之瘀。兼里證與頭腫諸條參治。

以上頭腫諸條,列之表證者,以初起言也。若見於病後,曾經汗、下者,為餘邪不盡,治法則小異。大約見於初起,表邪盛實,用表散之藥為主,清裡之藥為輔;見於病後,里邪留溢,用清裡之藥為主,表散之藥為輔。以此為權衡。思過半矣。

8. 發黃

時疫發黃有四:一宿食,二蓄水,三蓄血,四鬱熱。當疫證初轉在表時,胸膈痞悶,目珠黃,面鼻正中黃,宿食壅於胃脘也,於表藥中加山楂、神麯、麥芽萊菔子。傳裡時,小便不利,腹滿而響,面、目、身俱黃,蓄水也,四苓散梔子、茵陳。胸腹有軟痛處,小便自利,大便黑而發黃者,蓄血也,桃仁承氣湯

熱在下焦,大小便俱不利而發黃者,鬱熱也,茵陳蒿湯

凡發黃必以二便為辨。二便調,屬上焦;小便不利屬水;小便自利而大便黑潤屬血;大小便俱不利屬熱鬱,乃胃熱移於膀胱,不必利其小便,但當通其大便,是以茵陳湯有專功也。

發黃當辨其色。上焦宿食發黃,只在面目,不及周身;蓄水發黃,周於身,兼微黑而黯淡,瘀血發黃亦兼微黑而潤澤;鬱熱發黃兼赤而鮮明。此即以黃辨黃之法也。

9. 發疹

時疫發疹,熱邪從皮毛出也,與汗同機,以疏散清熱為主。然與他證發疹不同。他證或無裡熱,此則未有不裡熱者,雖以疏散為要,而見煩渴、舌苔黃則硝、黃仍須兼用;他證發疹,疹散而病即愈,此則有屢發而病不衰者;他病發疹不過一、二日為期,此則為期不定。治法必視里邪解否,為用藥之準則,不可以疹之一證為據也。

10. 發斑

時疫發斑,邪熱出於經脈也,雖不及戰汗,亦有外解之機,治以涼血清熱為主,白虎化斑湯、吳氏舉斑湯犀角地黃湯選用。此亦與他證發斑有異,他證發斑,斑消則愈,此總不以斑之消否為輕重,而惟以里證為主。每每斑出而譫妄如故,或斑出數日已消而昏沉如故,必待裡熱全清,二便清利而後愈。

故治斑藥味可為輔,不可為主。發斑、發疹,熱皆在經而不在胃,凡遇煩躁而不渴,目赤而舌白,即是將發斑疹之候,預以清涼、解表、透毒之藥治之,使邪易出、易淨。

以上時疫表證,皆關乎里,不似他證,表裡兩不相關。故前列各條,皆冠以時疫二字,以明非他病之見證,不可以治他病之法治之,亦不可以此法治他病,總憑氣、色、神、脈、舌苔辨之,百不失一。是五者,為辨時疫之大綱,實亦辨時疫之細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