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雄

《溫熱經緯》~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葉香岩三時伏氣外感篇

春溫一證,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內伏,藏於少陰,入春發於少陽,以春木內應肝膽也。寒邪深伏,已經化熱,昔賢以黃芩湯為主方,苦寒直清裡熱,熱伏於陰,苦味堅陰,乃正治也。知溫邪忌散,不與暴感門同法。若因外邪先受,引動在裡伏熱。必先辛涼以解新邪,自注:蔥豉湯。

繼進苦寒以清裡熱。況熱乃無形之氣,時醫多用消滯,攻治有形,胃汁先涸,陰液劫盡者多矣。

雄按:新邪引動伏邪者,初起微有惡寒之表證。

徐洄溪曰:皆正論也。

章虛谷曰:或云:人身受邪,無不即病,未有久伏過時而發者,其說甚似有理,淺陋者莫不遵信為然,不知其悖經義,又從而和之。夫人身內臟腑,外營衛,於中十二經、十五絡、三百六十五孫絡、六百五十七穴,細微幽奧,曲折難明。今以一郡一邑之地,匪類伏匿,猶且不能覺察。

白話文:

春天的熱病,通常是由冬季的保暖不足導致的。古人認為冬天的寒冷會潛伏在少陰之中,到了春天就會發作在少陽部位,因為春天的木氣對應著肝膽。深藏的寒冷邪氣已經化為熱毒,古人以「黃芩湯」作為主要治療方,這種苦寒藥物可以直接清熱,熱毒藏於陰部,苦味能堅固陰性,這是正確的治療方法。知道熱邪忌用疏散的方法,不適用於急性的感染症狀。如果熱邪是因外來的風邪所引發,並導致了內部潛伏的熱毒被激發,必須首先使用辛涼的藥物來解除新的風邪,例如「蔥豉湯」。

接著,使用苦寒藥物來清除內部的熱毒。要知道,熱毒是無形的氣體,許多臨牀醫生經常使用消食和滯流的藥物來治療,這往往導致胃液乾涸,陰液被掠奪的情況非常普遍。

根據我的理解:當新邪引起潛伏邪氣時,初期可能會有微微的畏寒表現。

徐洄溪說:這些都是正確的理論。

章虛谷說:有人認為,人體受到邪氣的侵襲,不會長期潛伏,一定會在一定時間後發病,這個說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淺薄的人們都相信這是事實,卻不知道這違反了經典的理論,他們還進一步贊同這種觀點。人體內臟和腑器官,外有營養和衛護的系統,其中包含十二條經脈、十五條經絡、三百六十五個孫絡、六百五十七個穴位,這些都是細微而深奧的,曲曲折折難以明瞭。現在,如果在一縣一鎮的地方,有非人類的生物潛藏,都還無法察覺。

況人身經穴之淵邃隱微,而邪氣如煙之漸熏,水之漸積,故如《內經》論諸痛諸積,皆由初感外邪,伏而不覺,以致漸侵入內所成者也。安可必謂其隨感即病,而無伏邪者乎?又如人之痘毒,其未發時,全然不覺,何以又能伏耶?由是言之,則《素問》所言冬傷寒,春病溫,非讕語矣。

雄按: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小兒之多溫病何耶?良以冬暖而失閉藏耳!夫冬豈年年皆暖歟?因父母以姑息為心,惟恐其凍,往往衣被過厚,甚則戕之以裘帛(富家兒多夭者,半由此也),雖天令潛藏,而真氣已暗為發泄矣。溫病之多,不亦宜乎。此理不但幼科不知,即先賢亦從未道及也。汪按:惟洄溪嘗略論及之耳。

白話文:

情狀人身經穴的深邃隱祕,而邪氣如同煙霧的漸漸薰染,水的漸漸積聚,因此正如《內經》所論述的各種疼痛和腫脹,都是由最初感受外邪,隱藏而不自覺,導致逐漸侵入內部形成的結果。怎麼能一定認為它們隨即感到就生病,而沒有潛伏的邪氣呢?再如人的天花病毒,在發作之前,完全不覺察,為什麼又能潛伏呢?從這來說,《素問》所說冬季受寒,春季患熱病,並不是誇大的言辭。

按:藏於精氣者,春季不會患病熱病,但為何許多兒童會患上熱病呢?這是因為冬季過暖,失去了閉藏的原則。冬季並不是每年都會暖和,而是由於父母以溺愛為心,擔心孩子受凍,經常穿著過厚的衣服,嚴重時甚至用裘皮保暖(富家的孩子大多夭折,有一半的原因就是由此)。即使天氣潛藏,真氣已經暗中被消耗了。熱病的頻繁出現,不也是合理的嗎?這個道理不僅在兒科裡不知道,即使是前賢也從未提及過。汪按:只有洄溪曾簡單地討論過這種情況。

風溫者,春月受風,其氣已溫。

雄按:此言其常也,冬月天暖,所感亦是風溫,春月過冷,亦有風寒也。經謂春病在頭,治在上焦。肺位最高,邪必先傷,此手太陰氣分先病,失治則入手厥陰心包絡,血分亦傷。蓋足經順傳,如太陽傳陽明,人皆知之。肺病失治,逆傳心包絡,人多不知者。俗醫見身熱咳喘,不知肺病在上之旨,妄投荊、防、柴、葛,加入枳、樸、杏、蘇、菔子、楂、麥、橘皮之屬,輒云解肌消食。有見痰喘,便用大黃礞石滾痰丸,大便數行,上熱愈結。

白話文:

風溫是指在春天季節受到風的侵襲,其氣候已經變得溫和。

按語:這句話指的是風溫的常態,如果冬天氣候暖和,所感染的也是風溫;春天如果過於寒冷,也會有風寒的情況。經書中提到春天的疾病多發生在頭部,治療應在上焦。肺位於五臟中最高,邪氣必定首先傷害肺部,這是手太陰肺經氣分的疾病,若未能得到適當的治療,就會轉而影響到手厥陰心包絡,進入血分也受傷害。通常我們知道足經的循環順序,像是太陽經傳至陽明經,大家都很瞭解。但肺部的疾病若未能得到適當的治療,會逆傳至心包絡,這種情況很多人並不清楚。一般的醫生看到患者有發熱、咳嗽、喘息的症狀,卻不知道肺部疾病的上焦特點,胡亂使用荊芥、防風、柴胡、葛根等解表藥,再加上枳實、厚朴、杏仁、紫蘇、菔子、山楂、麥芽、陳皮等消食藥,就認為可以解開體內的肌肉,消除消化不良。若是看到有痰喘的情況,就直接使用大黃、礞石滾痰丸,導致患者大便頻繁,反而使上焦的熱症更加堵塞。

幼稚谷少胃薄,表裡苦辛化燥,胃汁已傷,復用大黃大苦沉降丸藥,致脾胃陽和傷極,陡變驚癇,莫救者多矣。

自注風溫肺病,治在上焦。夫春溫忌汗,初病投劑,宜用辛涼。若雜入消導發散,徐云:須對證亦可用。不但與肺病無涉,劫盡胃汁,肺乏津液上供。頭目清竅,徒為熱氣熏蒸,鼻乾如煤,目瞑或上竄無淚,或熱深肢厥,狂躁溺澀,胸高氣促,皆是肺氣不宣化之徵。斯時若以肺藥少加一味清降,使藥力不致直趨腸中。

雄按:所謂非輕不舉也,重藥則直過病所矣。而上痹可開,諸竅自爽,無如市醫僉云結胸,皆用連、蔞、柴、枳,苦寒直降,致閉塞愈甚,告斃者多。

白話文:

原文中的中醫理論如下:

「幼稚的五穀少,脾胃功能薄弱,如果表裡的藥物使用了苦辛化燥的方式,再加上胃液已經受損,還使用了大黃這種大苦沈降的丸藥,這樣會導致脾胃的陽氣極度受到傷害,可能會突然發生驚癇,這樣的案例非常多。

自註對於風溫肺病的治療,應在上焦進行。春季的風熱病忌用發汗,初期治療時,應該使用辛涼的藥物。如果混入消導發散的藥物,慢慢來說,根據症狀也可以使用,但不僅與肺病無關,還會耗盡胃液,使得肺部缺乏津液供應,頭腦清竅徒然被熱氣燻蒸,鼻孔乾裂如煤炭,眼睛昏濛或者上竄無淚,或者熱病深入四肢冰冷,表現出狂躁尿瀦,胸腔高起呼吸急促,這些都是肺氣不能宣化的症狀。在這時,如果在肺藥中稍微加入一味清降的藥物,讓藥力不至於直接趨向腸道。

雄按:所謂的「非輕不舉」就是說,使用重藥會直接過於病竈,而上痹可以開通,各個竅門自然舒暢,但有時候市上的醫生們都認為是結胸,都使用連、蔞、柴、枳等苦寒直降的藥物,反而導致病情更加嚴重,死亡的人數很多。」

又:此證初因發熱喘嗽,首用辛涼清肅上焦,徐云:正論。如薄荷、連翹、牛蒡、象貝、桑葉、沙參、梔皮、姜皮、花粉。若色蒼熱勝煩渴,用石膏、竹葉辛寒清散,痧疹亦當宗此。若日數漸多,邪不得解,芩、連、涼膈亦可用。至熱邪逆傳膻中,神昏目瞑,鼻竅無涕洟,諸竅欲閉,其勢危急,必用至寶丹或牛黃清心丸。徐云:急救非此不可。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對於初期發熱喘嗽的治療策略。首先,會使用辛涼的藥物來清肅上焦,像是薄荷、連翹、牛蒡、象貝、桑葉、沙參、梔子皮、姜皮、花粉等。

如果患者面色蒼白且熱度高過於口渴,則會使用石膏和竹葉來清熱解毒。對於出現斑疹的狀況,也應該遵循這種治療原則。

如果病情逐漸加劇,而熱邪無法解除,則可以考慮使用黃芩、黃連、涼膈等藥物。當熱邪逆傳到羶中,出現神智不清、雙眼閉合、鼻孔不出鼻水、各個孔道有閉塞之狀,這種情況非常危急,必須使用至寶丹或牛黃清心丸來急救。

徐雲認為,在這種緊急情況下,使用急救藥物是必要的。

病減後餘熱,只甘寒清養胃陰足矣。

春月暴暖忽冷,先受溫邪,繼為冷束,咳嗽痰喘最多,辛解涼溫,只用一劑,大忌絕谷。若甚者宜晝夜豎抱勿倒,三四日。徐云:秘訣。夫輕為咳,重為喘,喘急則鼻掀胸挺。

自注春溫皆冬季伏邪,詳於大方諸書,幼科亦有伏邪。

雄按:人有大小,感受則一也。治從大方。

雄按:感受既一,治法亦無殊,奈大方明於治溫者罕矣,況幼科乎。然暴感為多,如頭痛惡寒,發熱喘促,鼻塞聲重,脈浮無汗,原可表散。春令溫舒,辛溫宜少用,陽經表藥,最忌混亂。至若身熱咳喘有痰之證,只宜肺藥清解,瀉白散加前胡、牛蒡、薄荷之屬,消食藥只宜一二味。

白話文:

疾病恢復後剩餘的熱氣,只需要使用甘寒清熱的方法調養胃陰即可。

在春天突然由寒冷轉為極度暖和的情況下,首先受到溫邪(即熱邪),接著被冷氣束縛,咳嗽和喘息的情況最多。這種情況下,應當使用具有解熱和調節溫度的藥物,僅需一劑,但絕對禁止斷食。如果病情嚴重,應該白天和夜晚都保持直立,避免倒置,持續三四天。這是個祕密的治療要領。

輕微的表現為咳嗽,嚴重的表現為喘息,喘息急促時鼻子會鼓起,胸部挺起。

注釋:春季熱症通常是由冬季潛藏的邪氣所引起,詳細的理論可以在大醫書籍中找到,兒童醫學中也有提及潛藏的邪氣。

雄氏按語:人的大小雖有不同,但感受到的病情是一樣的。治療上可以遵循一般的方法。

雄氏按語:雖然感受的病情一樣,但治療方法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懂得如何正確治療熱症的人很少,更不用說兒童醫學了。然而,突然感染的情況較多,例如頭痛、畏寒、發熱、喘促、鼻塞、聲音沈重、浮脈無汗等症狀,原本可以進行發散治療。春天的氣候溫和,使用辛溫藥物應該減少,陽經的發散藥物最忌混亂。至於出現身熱、咳嗽、喘息伴有痰的症狀,只適合使用清肺藥物來調解,例如「瀉白散」加上「前胡」、「牛蒡」、「薄荷」等草藥,消食藥物只適宜使用一兩種。

雄按:此為有食者言也。若二便俱通者,消食少用,須辨表、里、上、中、下,何者為急施治。又春季溫暖,風溫極多,溫變熱最速,若發散風寒消食,劫傷津液,變證尤速。

雄按:沈堯封云:溫,亦火之氣也。蓋火之微者曰溫,火之甚者曰熱,三時皆有。惟暑為天上之火,獨盛於夏令耳。

初起咳嗽喘促,通行用:薄荷(汗多不用)連翹,象貝,牛蒡,花粉,桔梗,沙參,木通,枳殼,橘紅,

表解熱不清用:黃芩,連翹,桑皮,花粉,地骨皮,川貝,知母,山梔

白話文:

雄按:這段話是針對有飲食過量情況的人來說的。如果兩種排泄物都流通順暢,那麼對於消化食物的藥物使用應當節制,並且需要分辨病情是表症、裡症、上症、中症、下症,並確定哪一類症狀更緊急,需要進行治療。

又到了春季,天氣溫暖,風熱疾病非常多,風熱轉化為熱病的速度非常快,如果使用發散風寒和消食的藥物,會耗損體內的津液,導致病情變化的速度更快。

雄按:沈堯封認為,「溫」是火的氣候。大意是說,火的微弱表現就是溫,火的強烈表現就是熱,一年四季都有這種氣候。但是夏季的暑氣是天空中的火,特別旺盛。

初期出現咳嗽喘息的情況,一般使用的藥方包括:薄荷(出汗多的情況不使用)、連翹,象貝,牛蒡,花粉,桔梗,沙參,木通,枳殼,橘紅。

如果表症引起的熱不能得到清解,可以使用黃芩,連翹,桑皮,花粉,地骨皮,川貝,知母,山梔作為藥物。

備用方:黃芩湯,蔥豉湯,涼膈散,清心涼膈散,葦莖湯,瀉白散,葶藶大棗湯,白虎湯,至寶丹,牛黃清心丸,竹葉石膏湯,喻氏清燥救肺湯

裡熱不清,朝上涼,晚暮熱,即當清解血分,久則滋清養陰。若熱陷神昏,痰升喘促,急用牛黃丸、至寶丹之屬。

白話文:

備用藥方包括:

  1. 黃芩湯:用於清熱解毒,調和肝脾。
  2. 蔥豉湯:具有發汗解表、宣通鼻塞的作用。
  3. 溫涼膈散:清熱解毒,疏風散寒。
  4. 清心涼膈散:專門用於清心火、涼膈熱。
  5. 葦莖湯:清熱利濕,適用於濕熱下注。
  6. 瀉白散:清熱化痰,適用於熱邪引起的咳嗽。
  7. 葉蘆大棗湯:清熱解毒,潤肺止咳。
  8. 白虎湯:用於清熱解暑,適用於高熱無汗、口渴多飲等症狀。
  9. 至寶丹:用於清熱解毒,鎮靜安神。
  10. 牛黃丸: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功效。
  11. 喻氏清燥救肺湯:清熱潤燥,適用於燥熱傷肺引起的咳嗽、喉乾等症狀。

對於裡熱不清的情況,白天感到涼爽,但晚上會感到熱,應當採取清解血分的治療方式,長期則需滋養清涼,滋補陰液。若出現熱邪深入神志混亂、痰液上逆、呼吸急促的情況,應當立即使用如牛黃丸、至寶丹等藥物進行救治。

風溫乃肺先受邪,遂逆傳心包,治在上焦,不與清胃攻下同法。幼科不知,初投發散消食,不應。改用:柴、芩、栝蔞、枳實、黃連,再下奪,不應。多致危殆,皆因不明手經之病耳。

雄按:婆心苦口,再四丁寧,舌敝耳聾,可為太息。

若寒痰阻閉,亦有喘急胸高,不可與前法。用三白吐之,或妙香丸。

夏為熱病,然夏至以前,時令未為大熱,經以先夏至病溫,後夏至病暑。溫邪前已申明。暑熱一證。

雄按:《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是暑即熱也。原為一證,故夏月中暑。仲景標曰:中熱也。昔人以動靜分為暑熱二證,蓋未知暑為何氣耳。醫者易眩,夏暑發自陽明,古人以白虎湯為主方。後賢劉河間創議,迥出諸家,謂「溫熱時邪,當分三焦投藥,以苦辛寒為主,若拘六經分證,仍是傷寒治法,致誤多矣。」徐云:能分六經者亦鮮矣。

白話文:

風溫是指風邪侵犯肺部,然後逆向傳到心包,治療重點在於上焦,與清胃和攻下的方法不同。兒童科醫生如果不清楚這一點,會首先使用發散和消食的方法進行治療,但效果不佳。改用柴胡、黃芩、栝樓、枳實、黃連等藥物進行治療,仍然沒有改善。這種情況往往會導致病情危急,都是因為醫生對於手經的病症理解不足所造成的。

我認為:他們的苦心孤行,反覆叮嚀,但是聽眾已經聽得耳朵起老繭,只能長歎一聲。

如果是由於寒痰阻塞,也會出現呼吸急促、胸部脹滿的情況,不能使用上述的治療方法。可以使用三白來進行吐痰,或者使用妙香丸。

夏天是熱病的季節,但夏天開始之前,天氣還不是非常炎熱,根據經典理論,在夏天開始前發生的病是溫病,在夏天開始後發生的則是暑病。關於溫邪,已經在前面詳細說明過了。而暑熱是一種病症。

我認為:《陰陽大論》提到:春天的氣候溫和,夏天的氣候炎熱,所以暑就是熱的意思。暑熱本是一個病症,因此在夏天中會出現暑熱。張仲景將其稱為「中熱」。過去的醫生將活動和靜止分為暑熱兩種病症,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暑熱是什麼氣候。醫生們經常感到困惑,夏天的暑熱發自陽明經,古人在使用白虎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後來的學者劉河間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應該分三焦進行治療,並以苦、辛、寒為主。如果固守六經的分類方法,就會陷入傷寒的治療法,導致錯誤的診斷和治療。

徐某指出:能夠區分六經的醫生少之又少。

蓋傷寒外受之寒,必先從汗解。辛溫散邪是已。口鼻吸入之寒,即為中寒陰病,徐云:亦不盡然。治當溫里,分三陰見證施治。若夫暑病,專方甚少,皆因前人略於暑,詳於寒耳。考古如《金匱》暑暍痙之因,而潔古以動靜分中暑、中熱,各具至理。

雄按:雖有至理,而強分暑熱,名已不正矣。茲不概述。論幼科病暑熱,夾雜別病有諸,而時下不外發散消導,加入香薷一味,或六一散一服。考《本草》:香薷辛溫發汗,能泄宿水。夏熱氣閉無汗,渴飲停水,香薷必佐杏仁,以杏仁苦降泄氣,大順散取義若此。徐云:大順散非治暑之方,乃治暑月傷冷之方也,何得連類及之,夾雜矣。

白話文:

蓋傷寒是由外界寒冷侵入引起,必須通過出汗來解除。使用辛溫的藥物可以散去邪氣。由口鼻吸入的寒冷則是內寒陰病,徐雲認為並不一定如此。治療應當溫暖內臟,根據陰陽三焦的症狀進行治療。對於暑病,可供選擇的方子很少,這是因為古人對暑病的研究較少,而對寒病研究得多。

查考古代醫書,《金匱要略》中提到了暑暍痙的原因,潔古則將其分為中暑和中熱,各有其道理。

筆者按:雖然這些理論都有其道理,但強行區分暑和熱,命名已經不夠正確了。這裡就不做總結了。對於兒科疾病中的暑熱,可能會與其他病症混雜在一起,但通常會用到發散和消導的方法,加上一種名叫香薷的藥物,或者服用一劑名叫六一散的方子。查考《本草經》可知,香薷具有辛溫發汗的性質,能夠排除積存的水分。在夏季熱氣封閉導致無汗、口渴飲水過多的情況下,香薷一定需要配合杏仁一起使用,因為杏仁有苦降和洩氣的作用。大順散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其名稱就是源自這個道理。徐雲認為大順散不是治療暑病的方子,而是治療夏天受涼的方子,怎麼能連帶提到暑病呢?這就是混雜了。

雄按:上言香薷治渴飲停水,佐杏仁以降泄,故曰大順散之義,亦若此也。長夏濕令,暑必兼濕。

雄按:此言長夏濕旺之令,暑以蒸之,所謂土潤溽暑,故暑濕易於兼病,猶之冬月風寒,每相兼感。暑傷氣分,濕亦傷氣,汗則耗氣傷陽,胃汁大受劫爍,變病由此甚多,發泄司令,里真自虛。張鳳逵云:暑病首用辛涼,繼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斂,不必用下。可稱要言不煩矣。然幼科因暑熱蔓延,變生他病。

雄按:大方何獨不然,學者宜知隅反。茲摘其概。

暑邪必挾濕。

雄按:暑令濕盛,必多兼感,故曰挾。猶之寒邪挾食,濕證兼風,俱是二病相兼,非謂暑中必有濕也。故論暑者,須知為天上烈日之炎威,不可誤以濕熱二氣並作一氣,始為暑也。而治暑者,須知其挾濕為多焉。狀如外感風寒,忌用柴、葛、羌、防。如肌表熱無汗,辛涼輕劑無誤。

白話文:

雄按:上文提到香薷可以治療口渴和停滯的水分,加上杏仁以降溫利尿,這就是大順散的本意。類似地,在長夏的濕氣季節,暑熱通常會伴隨著濕氣。

雄按:這段話提到長夏的濕氣旺盛,暑熱會促進濕氣的生成,所以暑熱和濕氣很容易同時發生,就像冬天的風寒,常常會一起感染人。暑熱會傷害氣分,濕氣也會傷害氣分,出汗會耗損氣分和陽氣,胃液受到嚴重的破壞,由此導致的變化和病變非常多,發洩的命令使得體內的真氣變得虛弱。張鳳逵說:治療暑熱病首先使用辛涼藥物,接著使用甘寒藥物,再次使用酸性藥物來洩和收,不一定需要使用下藥。這是精闢的見解。然而,對於兒童來說,由於暑熱的擴散,可能會引發其他的疾病。

雄按:大規模的治療情況也一樣,學者應該瞭解這些反常的現象。這裏摘錄了大致的內容。

暑熱必定會伴隨著濕氣。

雄按:在暑熱季節,由於濕氣過重,常常會同時感染,所以我們說暑熱伴隨著濕氣。就像寒氣伴隨著食物,濕氣伴隨著風,這都是兩種疾病同時發生的情況,而不是說暑熱之中一定有濕氣。所以在討論暑熱時,應該知道它是因為天上的烈日炎熱所造成的,不能誤認為暑熱和濕熱是同一種氣候。而在治療暑熱時,應該知道大多數情況下都伴隨著濕氣。這種情況下,看起來像是外感風寒,但應避免使用柴胡、葛根、羌活、防風等藥物。如果皮膚熱度但不出汗,使用辛涼的輕藥劑不會出錯。

香薷辛溫氣升,熱服易吐,佐苦降,如杏仁、黃連、黃芩則不吐。宣通上焦,如杏仁、連翹、薄荷、竹葉。暑熱深入,伏熱煩渴,白虎湯、六一散。

雄按:無濕者白虎湯,挾濕者六一散,須別。暑病頭脹如蒙,皆熱盛上熾,白虎、竹葉;酒濕食滯者,加辛溫通里。

夏令受熱,昏迷若驚,此為暑厥。

雄按:受熱而迷,名曰暑厥。譬如受冷而僕,名寒厥也。人皆知寒之即為冷矣,何以不知暑之為熱乎。即熱氣閉塞孔竅所致。其邪入絡,與中絡同法,牛黃丸、至寶丹芳香利竅可效。徐云:妙法。雄按:紫雪亦可酌用。神蘇以後,用清涼血分,如連翹心、竹葉心、玄參、細生地、鮮生地、二冬之屬。

白話文:

香薷具有辛溫的特性,熱水服用容易引發嘔吐,但如果配合苦味的藥物,如杏仁、黃連、黃芩等,就不會引起嘔吐。它能宣暢和流通上焦,例如杏仁、連翹、薄荷、竹葉等。當暑熱深入體內,或有伏熱且口渴難耐時,可以使用白虎湯或六一散來治療。

註解:對於沒有濕氣的情況,應使用白虎湯;如果伴有濕氣,則需使用六一散,這兩種情況需要分別對待。夏季受熱後出現頭脹如被包覆,這是熱力過盛在上部引起的症狀,可用白虎湯和竹葉來治療;如果因飲酒或食物停留導致濕氣和積食,則可加上辛溫的藥物來疏通裡部。

夏季受熱後出現昏迷或驚恐的情況,這是暑厥的表現。

註解:受熱後出現昏迷,稱為暑厥,類似於受冷後倒下,稱為寒厥。人們都知道寒冷就是冷,但為什麼不知道暑熱也是熱呢?這是因為熱氣阻塞了體表的孔竅所導致。如果邪氣進入經絡,應使用與治中絡相同的方藥,如牛黃丸、至寶丹等,通過芳香利竅的療法可以有效治療。徐氏認為這種方法很奇妙。註解:紫雪也可以酌情使用。在神志清醒後,應使用清涼的血分藥物,如連翹心、竹葉心、玄參、細生地、鮮生地、二冬等。

雄按:暑是火邪,心為火臟,邪易入之。故治中暑者,必以清心之藥為君。此證初起,大忌風藥。

雄按:火邪得風藥而更熾矣。初病暑熱傷氣。

雄按:所謂壯火食氣也。竹葉石膏湯,或清肺輕劑。

雄按:火邪剋金,必先侵肺矣。大凡熱深厥深,四肢逆冷,魏柳洲曰:火極似水,乃物極必反之候。凡患此,為燥熱溫補所殺者多矣,哀哉!蓋內真寒而外假熱,諸家嘗論之矣。內真熱而外假寒,論及者罕也。

雄按:道光甲辰六月初一日至初四日,連日酷熱異常,如此死者,道路相接,余以神犀丹、紫雪二方救之,極效。但看面垢齒燥,二便不通,或瀉不爽,為是,大忌誤認傷寒也。

白話文:

雄按:暑熱是火邪,心主火,火邪容易入侵。因此治療中暑,必須使用清心的藥物作為主要治療。這症狀初期出現時,絕對禁止使用風藥。

雄按:如果火邪與風藥結合,會使病情更加嚴重。初期的暑熱傷害了氣。

雄按:這是所謂的「壯火食氣」現象。使用竹葉石膏湯或清肺輕劑,可以幫助治療。

雄按:火邪會攻擊肺部。通常,熱度越深,四肢越冷。魏柳洲說,火到極點就像水一樣,這是事物達到極端後必然反轉的狀態。大多數患這種病的人,都是被燥熱溫補所殺死的,真是令人悲哀!因為內在是真寒,外表卻表現出熱象,各家都有過這樣的討論。然而,內在是真熱,外表表現為寒象的情形卻很少見。

雄按:道光甲辰年六月初一日至初四日,連續四天異常炎熱,這樣因暑熱致死的人,道路旁邊都可見。我使用神犀丹和紫雪兩種方劑來救護,效果極佳。但是要觀察面部有無油膩,牙齒乾燥,大小便是否暢通,或者排便不順暢,這些都是中暑的特徵。切記不要誤認為是傷寒。

雄按:尤忌誤以暑為陰邪,或指暑中有濕,而妄投溫燥滲利之藥也。上暑厥。

雄按:王節齋云:夏至後病為暑,相火令行,感之自口齒入,傷心包絡經,甚則火熱制金,不能平木,而為暑風。張兼善云:清邪中上,濁邪中下,其風寒濕皆地之氣,所以俱中足經,惟暑乃天之氣,系清邪,所以中手少陰心經。

幼兒斷乳納食,值夏月脾胃主氣,易於肚膨泄瀉,足心熱,形體日瘦,或煩渴喜食,漸成五疳積聚。當審體之強弱,病之新久,有餘者疏胃清熱。食入糞色白,或不化,健脾佐消導清熱。若濕熱內郁,蟲積腹痛,徐云:此證最多。導滯驅蟲微下之。緩調用肥兒丸之屬。

白話文:

雄按:特別要避免誤以為暑熱是陰邪,或者只是暑熱中夾帶濕氣,隨意使用溫燥和利水的藥物。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為「上暑厥」。

雄按:王節齋指出,夏至後出現的病症為暑熱,相火旺盛,通過口齒進入,影響心包絡經,嚴重時會導致火熱剋制金屬,無法平抑木性,進而形成暑風。張兼善認為,清邪影響上部,濁邪影響下部,風寒濕都是大地之氣,因此容易影響足經。唯有暑熱是天界的氣息,屬清邪,因此主要影響手少陰心經。

幼兒在斷奶開始進食,正值夏天,脾胃為主,容易出現肚子脹、拉肚子、腳底板發熱、身體逐漸消瘦,或者感到焦慮口渴,喜歡吃東西,最終可能形成五種疳積(一種兒童消化不良的病症)。在診斷時需考慮孩子的體質強弱及病狀的新舊,如果過度,應疏暢胃腸、清熱解毒。如果食入的食物排出為白色,或是不易消化,則需要補益脾臟,輔助消化和清熱。對於內部積聚濕熱、蟲積腹痛的情況,徐雲認為這類症狀最常見。應該使用導滯(通便)、驅蟲(消蟲)和輕微下藥的方式來治療。在調理時,可以使用如「肥兒丸」等藥方。

上熱疳。

夏季秋熱,小兒泄瀉,或初愈未愈,滿口皆生疳蝕,嘗有阻塞咽喉致危者,此皆在裡濕盛生熱,熱氣蒸灼,津液不生,濕熱偏傷氣分,治在上焦,或佐淡滲。徐云:須用外治。世俗常刮西瓜翠衣治疳,徐云:合度。取其輕揚滲利也。

上口疳。

夏季濕熱鬱蒸,脾胃氣弱,水穀之氣不運,濕著內蘊為熱,漸至浮腫腹脹,小水不利,治之非法,水濕久漬,逆行犯肺,必生咳嗽喘促,甚則坐不得臥,俯不得仰,危期速矣。大凡喘必生脹,脹必生喘。方書以先喘後脹,治在肺;先脹後喘,治在脾,亦定論也。《金匱》有風水、皮水、石水、正水、黃汗,以分表裡之治。

白話文:

上熱疳:

在炎熱的夏季或秋季,小孩容易出現腹瀉的狀況,或是剛好病癒但尚未完全恢復,口腔內會長出膿瘡,偶爾會導致咽喉阻塞的嚴重問題。這些都是因為體內濕氣過重而引發熱症,熱氣蒸騰,使得津液無法生成,濕熱過於傷害氣分,治療應針對上焦,或者可以輔以清淡的食物來利濕。徐雲認為,這種情況需要進行外治。一般來說,人們會使用西瓜翠衣來治療膿瘡,徐雲認為,這樣的做法是適當的,主要是因為西瓜翠衣具有輕揚和利濕的功效。

上口疳:

在炎熱多濕的夏季,脾胃功能較弱,食物和飲料的消化運轉不順,導致濕氣在體內積聚並產生熱毒,進而引起浮腫和腹脹,尿量減少。若治療方法不當,長時間的濕氣積聚會逆流影響肺部,必然會產生咳嗽和呼吸困難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讓人無法坐立或躺下,這種危急的狀態來得非常快。通常來說,咳嗽和腹脹的情況會相繼出現,因此治療應針對肺部;若是腹脹在前、咳嗽在後,則應針對脾臟進行治療。《金匱要略》中提到的風水、皮水、石水、正水、黃汗等,就是為了分類表裡不同的情況進行治療。

河間有三焦分消。子和有磨積逐水。皆有奧義,學者不可不潛心體認,難以概述。閱近代世俗,論水濕喘脹之證,以《內經》開鬼門取汗為表治,分利小便神犀丹為里治。經旨《病能篇》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以健脾燥濕為穩治。治之不效,技窮束手矣。不知凡病皆本乎陰陽,通表利小便,乃宣經氣,利腑氣,是陽病治法;暖水臟、溫脾胃、補土以驅水,是陰病治法。治肺痹,以輕開上;治脾,必佐溫通。

若陰陽表裡乖違,臟真日漓,陰陽不運,亦必作脹,治以通陽,乃可奏績,如《局方》禹餘糧丸,甚至三焦交阻,必用分消,腸胃窒塞,必用下奪。然不得與傷寒實熱同例,擅投硝、黃、枳、樸、擾動陰血。若太陰脾臟,飲濕阻氣,溫之、補之不應,欲用下法,少少甘遂為丸可也。

白話文:

河間有三焦分消,指的是在中醫理論中,人體有三焦,分別主管上、中、下三焦的氣血循環,而河間學派則強調對三焦進行分開處理和調節。子和則有磨積逐水,表示通過藥物消除積聚的水液。這兩種理論都有其獨到之處,學習中醫的人必須深入研究並體會其深意,難以簡單概述。

現代社會中,對於水濕喘脹的病症,常根據《內經》的指導,首先打開體表的「鬼門」以發汗,這是針對外在表現的治療;其次,通過利尿的方式,清除體內的水液,這是針對內部病態的治療。《內經》中提到「各種濕氣引起的腫脹,都與脾有關」,因此,通過健脾燥濕的方式來穩定病情。

如果治療沒有效果,那可能是因為方法失當,或者病情複雜。要知道,所有疾病的根本都是陰陽失調,通表利小便,可以宣暢經絡,通暢大腸,這是對陽性疾病的治療方式;而暖水臟、溫脾胃、補土以驅水,則是針對陰性疾病的治療方式。對於肺部的疾病,一般採取輕開上部的治療方式;對於脾臟的問題,則需要配合溫通的方法。

當陰陽表裡失調,臟器的真正功能日漸衰弱,陰陽不能協調運行時,也會出現脹滿的情況。此時,應該使用通陽的藥物來治療,才能取得好的療效,例如《局方》中的「禹餘糧丸」,甚至在三焦互相阻塞時,必須使用分開調理的方法,對於腸胃的堵塞,則需要使用下法來疏通。

然而,這些方法不能與傷寒實熱的病情相提並論,不可以擅自使用硝、黃、枳、樸等藥物,以免擾亂陰血。對於太陰脾臟,如果因飲食過多的濕氣阻塞了氣機,單純的溫暖和補益可能無法有效改善,如果需要使用下法,可以試著用少量的甘遂做成丸劑來試試。

徐云:亦太峻。其治實證,選用方法備採。

雄按:葉氏《景岳發揮》有「因喘而腫,當以清肺為要」之論,宜參。若水濕侵脾,發腫致喘,治當補土驅水,設水氣上凌心包,變呃更危。陳遠公云:用苡仁、茯神各一兩,白朮、蒼朮各三錢,半夏、陳皮各一錢,丁香五分,吳萸三分,名止呃湯。二劑可安。

喘脹備用方徐云:太猛厲者,不可輕用。

白話文:

徐雲認為某些治療方式可能過於嚴峻,特別是在處理實證時,應選擇和採用的方法需全面考慮。

葉氏在《景嶽發揮》中提到「因為喘息導致腫脹,應以清肺為主要治療方向」,這點值得參考。如果是由於水濕侵襲脾臟導致腫脹並引發喘息,治療應以補益脾土、驅除水濕為主。若水氣上凌心包,導致呃逆加重,則病情更加危險。陳遠公提出了一個方子,名為「止呃湯」,成分包括苡仁、茯神各一兩,白朮、蒼朮各三錢,半夏、陳皮各一錢,丁香五分,吳萸三分。服用二劑後,可達到安穩效果。

徐雲指出對於治療方式,特別是對於那些過於強烈的治療方法,不可輕易使用。

葶藶,大棗湯,瀉白散,大順散,牡蠣,澤瀉散,五苓散,越脾湯,甘遂,半夏湯,控涎丹,五子五皮湯,子和桂苓湯,禹功丸,茯苓防己湯,中滿分消湯,小青龍湯,木防己湯

白話文:

  1. 蔥白湯:使用蔥白煮湯,常被用於風寒感冒或腹瀉等情況。
  2. 大棗湯:利用大棗熬煮而成的湯,能補血養心,適用於血虛或心悸等症狀。
  3. 瀉白散:一種散劑,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效果,適用於熱毒症狀。
  4. 大順散:一種調和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的藥方。
  5. 牡蠣:牡蠣是一種海產貝類,常被用於滋陰補腎、鎮靜安神等。
  6. 澤瀉散:使用澤瀉熬製的散劑,有清熱利濕、降血糖的作用。
  7. 五苓散:一種利水滌腎、消除浮腫的藥方。
  8. 越脾湯:用於調理脾臟功能,改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
  9. 甘遂:甘遂是一種草本植物的根部,常被用於利尿消腫。
  10. 半夏湯:利用半夏熬煮的湯,常被用於止咳化痰、調理胃腸。
  11. 控涎丹:一種藥丸,主要用於治療痰多咳嗽、胸脹等症狀。
  12. 五子五皮湯:一種湯品,含有五種藥材,用於調理體內水分平衡,消腫利尿。
  13. 子和桂苓湯:由桂枝、茯苓等藥材組成,用於調理體內水分、改善水腫。
  14. 禹功丸:一種丸狀藥物,常被用於調理體內氣血、改善體質。
  15. 茯苓防己湯:含有茯苓與防己兩種藥材,用於調理脾肺功能、消除浮腫。
  16. 中滿分消湯:用於治療腹部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
  17. 小青龍湯:一種調理肺氣、止咳平喘的藥方。
  18. 木防己湯:用於調理心肺功能,改善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

吐瀉一證,幼兒脾胃受傷,陡變驚搐最多。徐云:此證多是痰濕。若是不正穢氣觸入,或口食生冷,套用正氣散、六和湯、五積散之類。正氣受傷,肢冷呃忒,嘔吐自利,即用錢氏益黃散。有痰用星附六君子湯、理中湯等。倘熱氣深伏,煩渴引飲,嘔逆者連香飲,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熱閉神昏,用至寶丹。寒閉,用來復丹。

白話文:

【嘔吐腹瀉症狀,常見於幼兒的脾胃受損,容易引起驚厥抽搐。徐雲認為,這種症狀多半是由於痰濕所導致。如果是由不適當的污穢氣體進入,或是吃了生冷食物所引起,可以使用如「正氣散」、「六和湯」、「五積散」等藥方。若正氣受到傷害,出現四肢發冷、呃逆、嘔吐自行痊癒的情況,則可使用錢氏的「益黃散」。如果有痰,可以使用「星附六君子湯」、「理中湯」等藥方。如果熱氣深深藏匿,引發煩渴和嘔吐,則可以使用「連香飲」、「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對於熱邪閉塞神志昏迷的情況,可以使用「至寶丹」。如果是寒邪閉塞,則可用「來復丹」。】

稚年夏月食瓜果,水寒之濕,著於脾胃,令人泄瀉,其寒濕積聚,未能遽化熱氣,必用辛溫香竄之氣,古方中消瓜果之積,以丁香、肉桂或用麝香,今七香餅治瀉,亦祖此意。其平胃散、胃苓湯亦可用。

雄按:此非溫熱為病,何必採入。緣夏月此等證候甚多,因畏熱貪涼而反生寒濕之病,乃夏月之傷寒也。雖在暑令,實非暑證。昔人以陰暑名之,謬矣。譬如避火而溺於水,拯者但可云出之於水,不可云出之於陰火也。

白話文:

幼兒在夏天食用瓜果,會導致脾胃受到寒溼之氣的侵襲,引起腹瀉。這寒溼之氣並未立即轉化爲熱氣,因此需要用辛溫且具有穿透性的藥物來治療。古人常用丁香、肉桂或者麝香來消除瓜果積滯在體內,現在有七香餅用於治療腹瀉,就是沿用了這種思路。平胃散和胃苓湯也可以使用。

註解:這並非是熱性疾病的治療方式,沒有必要採用。夏天這種病症非常普遍,人們因爲害怕炎熱而貪涼,反而導致了寒溼之病,這是夏天的傷寒。雖然在夏季,實際上並不是暑熱症狀。古人將其命名爲陰暑,是錯誤的。就像躲避火源卻落入水中,拯救的人只能說將他從水中救出,不能說從陰火中救出。

瘧之為病,因暑而發者居多。

雄按:可謂一言扼要,奈世俗惟知小柴胡湯為治,誤人多矣。方書雖有痰、食、寒、熱、瘴、癘之互異。幼稚之瘧,多因脾胃受病。

雄按:因暑而發者,雖大人之瘧,無不病於脾胃,以暑多兼濕,脾為土臟,而胃者以容納為用,暑邪吸入,必伏於此也。然氣怯神昏,初病驚癇厥逆為多,在夏秋之時,斷不可認為驚癇。大方瘧證,須分十二經,與咳證相等。若幼科,庸俗但以小柴胡去參,或香薷、葛根之屬。

雄按:舉世無不爾,於幼科乎何尤。不知柴胡劫肝陰,葛根竭胃汁,致變屢矣。

白話文:

瘧疾這種病症,大多由於暑熱引起。

根據我的看法,這可以簡潔地總結,可惜一般人只知道使用「小柴胡湯」來治療,這樣誤導了很多人。藥典上雖然對於痰、食、寒、熱、瘴、癘等不同類型的瘧疾有詳細的區分,但在兒童中,許多都是因為脾胃出現問題引起的。

根據我的看法,即使是在大人身上,如果是由暑熱引起,他們的病痛通常都和脾胃有關,因為暑熱常常伴隨著濕氣,脾是土性的器官,而胃則是用來容納食物的,所以暑邪進入體內,必定會藏匿在這兩個器官中。然而,在病情初期出現精神恍惚、驚嚇、顛倒的情況非常常見,特別是在夏季和秋季,絕對不能將其誤認為是驚嚇。對於大人的瘧疾,必須要分清楚十二經的表現,就像咳嗽症狀一樣重要。而在兒科方面,一般庸醫只會使用「小柴胡」去掉人參,或者使用香薷、葛根等藥物。

根據我的看法,全世界的人都這樣做,特別是在兒科,這種做法更顯得特別。但實際上,柴胡會傷害肝陰,葛根會耗盡胃液,導致病情反覆變化。

雄按:柴葛之弊,二語見林北海重刊張司農《治暑全書》,葉氏引用,原非杜撰,洄溪妄評,殊欠考也。幼稚純陽,暑為熱氣。

雄按:在天為暑,在地為熱,故暑即熱之氣也。昔人謂有陰暑者,已極可笑,其分中熱、中暑為二病者,是析一氣而兩也。又謂暑合濕熱而成者,是並二氣而一也,奚可哉。證必熱多煩渴,邪自肺受者,桂枝白虎湯,二進必愈。其冷食不運,有足太陰脾病見證,初用正氣,或用辛溫,如草果、生薑、半夏之屬。

雄按:切記,此是治暑月因寒濕而病之法。方書謂草果治太陰獨勝之寒,知母治陽明獨勝之熱,瘧久色奪,唇白、汗多、餒弱,必用四獸飲。

白話文:

雄按:柴胡與黃耆這兩個藥物的使用方式,見於林北海重編的張司農《治暑全書》,葉氏引用,並非空穴來風,洄溪的批評則顯得過於輕率,缺乏考據。在孩子年幼,純陽之氣旺盛的情況下,暑熱就是一種熱氣。

雄按:暑熱在天為暑,在地為熱,所以暑熱就是熱氣的表現。古人認為有陰暑,已經很可笑了,將中熱和中暑分為兩種病,是將同一種氣態分為兩部分;又認為暑熱與濕熱結合而成,是將兩種氣態混為一談,這是不合理的。如果證狀顯示熱量多,口渴,邪氣從肺部進入,應該使用桂枝白虎湯,兩次服用後必定會好轉。對於那些冷食不消化,有足太陰脾病症狀的患者,初期可以使用調理正氣的方法,或者使用辛溫類藥物,如草果、生薑、半夏等。

雄按:記住,這是治療夏季因寒濕引起的疾病的方法。醫書提到草果可以治療太陰特有的寒氣,知母可以治療陽明特有的熱氣,長期發燒導致面色蒼白、多汗、消化不良、體力減弱的患者,必須使用四獸飲。

雄按:邪去而正衰,故可用此藥。陰虛內熱,必用鱉甲、首烏、知母,便漸溏者忌用。久瘧營傷,寒勝,加桂、姜,擬初中末瘧門用藥於下。

雄按:葉氏《景岳發揮》內所論瘧痢諸候,宜參。

初病暑風濕熱瘧藥:

脘痞悶:枳殼,桔梗,杏仁,厚朴(二味喘最宜),栝蔞皮,山梔,香豉

頭痛宜辛涼輕劑:連翹,薄荷,赤芍,羚羊角,蔓荊子,滑石(淡滲清上)。重則用石膏,口渴用花粉,煩渴用竹葉石膏湯。熱甚則用黃芩、黃連、山梔。

白話文:

雄按:當邪氣消退但正氣有衰弱的情況時,這時可以使用該藥物。若出現陰虛內熱的症狀,必定要使用鱉甲、首烏、知母;如果大便變得稀溏,則不宜使用。對於長期的瘧疾導致營養損傷,且寒氣佔優的情況,可以加入桂枝和姜來調理,這類情況適合在治療瘧疾的過程中使用。

雄按:葉氏《景嶽發揮》中關於瘧痢的理論,可以參考。

初期因為受暑、風、濕、熱等因素引發的瘧藥物配方:

對於胃部脹滿、不舒適的症狀,可以使用枳殼、桔梗、杏仁、厚朴(對於喘息特別有效)、栝蔞皮、山梔、香豉等藥物。

對於頭痛的狀況,應選擇辛涼且輕鬆的藥物,如連翹、薄荷、赤芍、羚羊角、蔓荊子、滑石(淡滲清上)等。如果症狀較為嚴重,則可以加入石膏,若伴有口渴的現象,可使用花粉,對於更嚴重的煩渴,可以使用竹葉石膏湯。若熱度過高,則可以使用黃芩、黃連、山梔等藥物。

夏季身痛屬濕,羌、防辛溫宜忌,宜用木防己、蠶砂。

雄按:豆卷可用。

暑熱邪傷,初在氣分,日多不解,漸入血分,反渴不多飲,唇舌絳赤,芩、連、膏、知,不應。必用血藥,量佐清氣熱一味足矣。

輕則用青蒿、丹皮(汗多忌)、犀角、竹葉心、玄參、鮮生地、細生地、木通(亦能發汗)、竹葉。汪按:此乃淡竹葉草故與竹葉心別。若熱久痞結,瀉心湯選用。

白話文:

夏天身體疼痛多半是因為濕氣,使用羌活和防風這種辛溫的藥物時需謹慎。推薦使用木防己和蠶砂。

筆者指出:豆卷也可以使用。

夏季熱邪影響,初期影響氣分,若日久未解,會進展到血分,反而出現口渴但飲量不多的情況,嘴脣和舌頭會呈現紅色。黃芩、黃連、麥冬、知母等藥物可能對症效果不佳。必須使用能夠作用於血液的藥物,適量輔助清氣熱的藥物即可。

輕微的情況可以使用青蒿、丹皮(汗多時要小心)、犀角、竹葉心、玄參、鮮生地、細生地、木通(也能發汗)、竹葉。汪氏補充:這是淡竹葉草,因此與竹葉心有所區別。如果熱症持續且有腹脹情況,可以考慮使用瀉心湯。

夏月熱久入血,最多蓄血一證。徐云:歷練之言。譫語昏狂,看法以小便清長,大便必黑為是,桃核承氣湯為要藥。

瘧多用烏梅,以酸泄木安土之意。

雄按:邪未衰者忌之。用常山、草果,乃劫其太陰之寒,以常山極走,使二邪不相併之謂。徐云:兼治痰。

雄按:內無寒痰者不可浪用。用人參、生薑,曰:露姜飲,一以固元,一以散邪,取通神明、去穢惡之義。

雄按:必邪衰而正氣已虛者,可用此。總之,久瘧氣餒,凡壯膽氣,皆可止瘧,未必真有瘧鬼。

白話文:

夏天長時間的高熱會導致血熱,最多會出現蓄血的症狀。徐雲認為這是經驗豐富的說法。如果病人表現出神智迷糊、狂躁的狀態,我們可以通過觀察病人的小便是否清澈長久以及大便是否呈黑色來診斷。在這情況下,「桃核承氣湯」是一種重要的治療藥物。

對於瘧疾,常用「烏梅」,其原理是通過酸性質地來緩解肝氣,安定心神。

雄注:在病邪還沒有減退的情況下,不應隨便使用這種方法。使用「常山」和「草果」,是為了清除太陰經的寒邪,因為「常山」具有強烈的流動性,可以防止兩種邪氣結合。徐雲認為,這種方法同時也適用於治療痰症。

雄注:對於內無寒痰的患者,不應隨便使用這種方法。使用「人參」和「生薑」,可以製成「露姜飲」,一方面可以保護並強化體內的元氣,另一方面可以散除邪氣,以達至通暢神明、排除雜質的目的。

雄注:必須在病邪減退且正氣已經虛弱的情況下,才能使用這種方法。總體來說,長期患瘧病會使人體氣力不足,各種壯膽氣的方法都能夠停止瘧疾的發作,不一定真的存在瘧鬼。

雄按:有物憑之者,間或有之,不必凡患瘧疾皆有祟也。又,瘧疾既久,深入血分,或結瘧母,鱉甲煎丸。設用煎方,活血通絡可矣。

徐忠可云:幼兒未進穀食者,患瘧久不止,用冰糖濃湯,余試果驗。徐云:亦一單方。汪按:冰糖用秋露水煎尤良。

雄按:食谷者,瘧久不止,須究其所以不止而治之。

痢疾一證,古稱滯下,蓋里有滯濁而後下也。但滯在氣、滯在血,冷傷、熱傷而滯非一。今人以滯為食,但以消食,並令禁忌飲食而已。

雄按:更有拘泥「吃不死之痢疾」一言,不論痢屬何邪,邪之輕重,強令納食,以致劇者近尤多也。蓋所謂吃不死之痢疾者,言痢之能吃者,乃不死之證,非惡谷而強食也。

白話文:

雄氏指出:偶爾會遇到靈魂附體的情況,但不是所有瘧疾都與邪靈有關。另外,若瘧疾持續時間長且深入血液,可能會形成瘧母,這時可以使用「鱉甲煎丸」來治療。如果選擇使用煎藥的方式,則應注重活血和通絡的療法。

徐忠可先生提到,對於還沒有開始食用穀物的小孩,若長期患有瘧疾而不見好轉,可以試著用「冰糖」濃湯來治療,他的經驗證明這種方法有效。徐先生認為這是個單方療法。汪氏補充,使用秋露水來煎煮冰糖效果更佳。

雄氏進一步指出,對於已經開始食用穀物的人,如果瘧疾仍持續不愈,應該探究其原因並對症治療。

關於痢疾,古書中稱為「滯下」,意思是腸道中有積滯物質才會導致排便。然而,造成積滯的原因可能有氣滯、血滯、冷傷、熱傷等不同情況。現今的醫學常誤以為積滯是因食物引起的,只注重消化食物的問題,並且要求患者避免食用某些食物。

雄氏更指出,有一種誤解稱為「吃不死的痢疾」,這種觀念認為只要患者能夠進食,就是一種好徵兆,不會死亡,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強迫痢疾患者進食,特別是在病情加重時,反而可能引發更多問題。之所以稱為「吃不死的痢疾」,是指能進食的患者通常病情較穩定,並非強迫進食惡性食物。

夫瘧痢皆起夏秋,都因濕熱鬱蒸,以致脾胃水穀不運,濕熱灼氣,血為黏膩。先痛後痢,痢後不爽。若偶食瓜果水寒即病,未必即變為熱,先宜辛溫疏利之劑。

雄按:雖未必即化為熱,然有暑濕內郁,本將作痢,偶食生冷,其病適發者,仍須察脈證而施治法,未可遽以為寒證也,余見多矣,故謹贅之。若膿血幾十行,㽲痛後重初用宣通驅熱,如芩、連、大黃,必加甘草以緩之。非如傷寒糞堅,須用芒硝咸以軟堅,直走破泄至陰,此不過苦能勝濕,寒以逐熱,足可卻病。古云:行血則便膿愈,導氣則後重除。

白話文:

瘧疾和痢疾通常發生於夏秋兩季,這是因為濕熱的環境導致體內積聚,使得脾胃運化食物的能力受阻,濕熱與血液混在一起,造成黏膩不暢。常表現為先有腹痛,接著出現痢疾,但痢疾後仍感不舒適。如果在這期間不小心食用了西瓜或其它寒涼水果,可能就會立即引發疾病,並不一定會立刻轉為熱性病,此時應該先使用辛溫疏利的藥物進行治療。

按雄的觀點:雖然不一定馬上轉為熱性病,但是有時候在暑熱與濕氣內積的情況下,原本就有可能發生痢疾,一旦不小心吃了生冷食物,病情就會馬上發作,這種情況仍然需要根據脈象和症狀來確定治療方法,不能一概認為是寒性病。我見過許多這種情況,因此特別補充說明。如果痢疾帶有膿血,並且有持續的疼痛和下腹部沈重感,應該首先使用宣通驅熱的方法,例如黃芩、黃連、大黃等,但必須加入甘草以緩解藥性。這不像傷寒引起的大便堅硬,需要使用芒硝這樣的鹼性藥物來軟化結石,直接作用於陰部,導致排泄物過於頻繁。這些藥物的作用只是能夠勝過濕氣,用寒涼之性來驅逐熱邪,足以去除病痛。古人說:通過活血可以加速膿液的癒合,導氣可以消除下腹部的沈重感。

行血涼血,如丹皮、桃仁、延胡、黑楂、歸尾、紅花之屬。導氣如木香、檳榔、青皮、枳、樸、橘皮之屬。世俗通套,不過如此。蓋瘧傷於經,猶可延挨。痢關乎臟,誤治必危。診之大法,先明體質強弱,肌色蒼嫩,更詢起居致病因由。初病體堅質實,前法可遵。久病氣餒神衰,雖有腹痛後重,亦宜詳審,不可概以攻積清奪施治。

噤口不納水穀下痢,都因熱升濁攻,必用大苦,如芩、連、石蓮清熱,人參輔胃益氣,熱氣一開,即能進食,藥宜頻頻進二三日。徐云:人參必同清熱之藥用,便為合度。

白話文:

調理血液和降火,可以使用如牡丹皮、桃仁、延胡索、黑楂、當歸尾、紅花等藥材。導引氣血,可以使用如木香、檳榔、青皮、枳實、樸樹皮、橘皮等藥材。這類藥物在民間常見,其療效大致如此。對於瘧疾,如果是在經絡受損的情況下,還可以忍受。但是對於痢疾,如果不當治療,就會產生嚴重的危險。診斷的大原則是首先明確身體的強弱,肌膚的蒼白或嫩黃,並詢問生活習慣和病因。初期的疾病如果體質堅實,可以用前面的方法來治療。長期患病後,體力衰弱,即使出現腹痛後重,也應該詳細審視,不可一概而論地使用攻擊性強烈的藥物進行治療。

對於不能進食的下痢症狀,都是因為熱氣上昇和混濁攻擊所導致,必須使用大劑量苦味藥物,如黃芩、黃連、石蓮子來清熱,再配以人參補益胃氣,熱氣一旦被清除,就能開始進食。藥物應頻繁服用,兩三天內。徐氏曾說過,人參一定要與清熱的藥物一起使用,才能達到恰到好處的效果。

小兒熱病最多者,以體屬純陽,六氣著人,氣血皆化為熱也。

雄按:大人雖非純陽,而陰虛體多,客邪化熱,亦甚易也。飲食不化,蘊蒸於裡,亦從熱化矣。然有解表已,復熱;攻裡熱己,復熱;利小便愈後,復熱。養陰滋清,熱亦不除者。張季明謂元氣無所歸著,陽浮則倏熱矣。六神湯主之。

秋深初涼,稚年發熱咳嗽。

雄按:大人亦多病此。證似春月風溫證。但溫乃漸熱之稱,涼即漸冷之意。春月為病,猶是冬令固密之餘;秋令感傷,恰值夏月發泄之後。其體質之虛實不同。徐云:通人之言也。但溫自上受,燥自上傷,理亦相等,均是肺氣受病,世人誤認暴感風寒,混投三陽發散,津劫燥甚,喘急告危。

白話文:

小孩的熱病最常見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身體屬於純陽之體,六種氣候因素影響他們時,氣血都會轉化成熱。

根據我的看法:成年人雖然不是純陽之體,但是由於陰虛體質多,外來邪氣轉化為熱,也相當容易。飲食無法消化,積聚在體內,也會轉化成熱。然而,有時候即使已經解開表症,熱仍然會再次出現;或者即使已經用藥攻下熱症,熱卻又再次出現;甚至在小便通暢後,熱症反而重新出現。如果用滋養陰液的藥物,熱症還是不能消除。張季明認為,這是因為原本的元氣無處安放,陽氣浮動,所以熱症會忽來忽去。六神湯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秋季初涼時,幼兒會出現發熱咳嗽的情況。

根據我的看法:成年人也會遇到這種病症。這種病症和春天的風熱症狀相似。但「溫」指的是漸漸升高的熱度,「涼」指的是漸漸降低的冷度。春天發生這種病症,還保留著冬天封閉的痕跡;秋天受到感染,正好是在夏天發洩之後。體質的虛實有所不同。徐雲認為這是通達道理的話語。但無論是熱從上面進來,還是乾燥從上面傷害,道理都是一樣的,都是肺部受病。一般人誤以為是突然感染風寒,隨意使用發散三陽的藥物,導致津液被劫奪,乾燥更嚴重,呼吸困難,病情危急。

若果暴涼外束,身熱痰嗽,只宜蔥豉湯,或蘇梗、前胡、杏仁、枳、桔之屬,僅一二劑亦可。更有粗工亦知熱病,與瀉白散加芩、連之屬,不知愈苦助燥,必增他變,當以辛涼甘潤之方,氣燥自平而愈。慎勿用苦燥劫爍胃汁。

雄按:夏令發泄,所以伏暑之證,多於伏寒也。

秋燥一證,氣分先受,治肺為急。若延綿數十日之久,病必入血分,又非輕浮肺藥可治。須審體質證端,古謂治病當活潑潑地,如盤走珠耳。

沈堯封曰:在天為燥,在地為金,燥亦五氣之一也。

雄按:以五氣而論,則燥為涼邪,陰凝則燥,乃其本氣。但秋燥二字,皆從火者,以秋承夏後,火之餘焰未息也。若火既就之陰竭,則燥是其標氣,治分溫潤、涼潤二法。然金曰從革,故本氣病少,標氣病多。此聖人制字之所以從火。而《內經》云:燥者潤之也。海峰云:燥氣勝復。

白話文:

如果外感風寒,身體發熱,咳嗽有痰,應當使用蔥豉湯,或者蘇梗、前胡、杏仁、枳、桔等藥物,通常只需服用一兩副藥即可見效。對於一些醫術不高明的人,他們只知道熱病可用瀉白散加黃芩、黃連等藥物治療,卻不知道這樣反而會使病情加重,增加新的問題。應當使用辛涼甘潤的藥方,使氣血平和,病情自然痊癒。切記不要使用苦燥類藥物,以免傷害脾胃。

按照我的理解,夏季的發熱出汗,導致了伏暑的病症,多發生於伏寒期間。

秋季的燥熱症狀,首先是氣分受到影響,治療肺部疾病應當迅速。如果病情持續數十日,那麼病勢很可能會進入血分,這時候就不是輕微的肺部藥物可以治療的了。必須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來進行診斷,古人說治療疾病要靈活多變,就像盤中的珠子一樣轉動自如。

沈堯封認為,燥熱在天是表現為乾燥,在地則是金屬的特性,燥熱也是五種氣候之一。

按照我的理解,從五行理論來看,燥熱是涼性的邪氣,陰冷導致乾燥,這是它的本質。然而,「秋燥」二字都與火有關,因為秋季接續夏天,夏天的餘熱尚未消散。如果火已經被陰冷消耗殆盡,那麼燥熱就是表面的氣候,治療上應該分為溫潤和涼潤兩種方法。然而,金屬具有改變的特性,所以本質的疾病較少,表面的疾病較多。這是聖人命名的原因。《內經》中提到「燥熱」應該用潤滑的方法來治療。海峯曾說過,燥熱的氣候會相互交替。

片言而析,是何等筆力。然燥萬物者,莫熯乎火。故火未有不燥,而燥未有不從火來。溫熱二證論火,即所以論燥也。若非論燥,仲景條內,兩「渴」字從何處得來?且熱病條云:「口燥渴」,明將燥字點出。喻氏云:古人以燥熱為暑,故用白虎湯主治。此悟徹之言也。明乎此,則溫熱二證,火氣兼燥,夫復何疑?

雄按:今人以暑為陰邪,又謂暑中有濕,皆囈語也。

徐洄溪曰:此卷議論,和平精切,字字金玉,可法可傳。得古人之真詮而融化之,不僅名家,可稱大家矣。敬服敬服!

黃退菴曰:先生乃吳中之名醫也,始習幼科,後學力日進,擴充其道,於內科一門,可稱集大成焉。論溫證雖宗河間,而用方工細,可謂青出於藍。但欲讀其書者,須先將仲景以下諸家之說,用過工夫,然後探究葉氏方意所從來,庶不為無根之萍也。

白話文:

單獨的幾個詞語就能分析出深意,這是一種多麼強大的文字表達能力。然而,讓萬物變得乾燥的東西,沒有一個能比得上火。因此,火總是會導致物質變乾燥,而物質的乾燥又總是源自火。在論述溫熱兩種病症時,實際上就是在論述乾燥。如果不去論述乾燥,那麼在《傷寒論》的條文中,兩個「渴」字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再者,關於熱病的條文提到:「口燥渴」,明確地指出了「燥」這個字。喻氏認為,古人將乾燥和熱氣看作是暑氣,因此使用白虎湯來治療。這是深入理解的言論。明白這個道理,那麼溫熱兩種病症,就是火氣和乾燥的結合,我們又何必懷疑呢?

註解:當今的人將暑氣視為陰邪,又認為暑氣中包含濕氣,這些都是無知的言論。

徐洄溪說:這卷作品的討論,平和而精確,每一句話都如金玉般閃耀,值得學習和傳承。他能夠深刻理解古人的真諦並加以融合,不僅是名家,更是大師級的人物。我深感佩服。

黃退菴說:這位先生是吳地的名醫,最初學習兒科,後來學術水平日益提升,擴展了他的專業領域,在內科這一門學問中,可以稱為集大成者。他在論述溫熱病症時,雖然遵循河間的理論,但用藥精細,堪稱青出於藍。然而,想要閱讀他的著作,必須先詳細研讀《傷寒論》以下各家的理論,然後深入理解葉氏方劑的出處,這樣才能避免成為無根之萍。

雄按:葉氏醫案,乃後人所輯。惟此卷《幼科要略》,為先生手定。華氏刻於醫案後以傳世,徐氏以為字字金玉。奈大方家視為幼科治法,不過附庸於此集,皆不甚留意。而習幼科者,謂此書為大方之指南,更不過而問焉。即闡發葉氏,如東扶鞠通、虛谷者,亦皆忽略而未之及也。

余謂雖為小兒說法。大人豈有他殊,故於《溫熱論》後,附載春溫、夏暑、秋燥諸條,舉一反三,不僅為活幼之慈航矣。

白話文:

雄按:葉氏醫案,是後人編輯的。然而這卷《幼科要略》,是先生親自定稿的。華氏在醫案後刻印,以便流傳於世,徐氏認為每個字都像金子一樣寶貴。但大專家們卻視其為小兒科治療方法的一個附屬部分,並不太在意。而學習小兒科的人,則認為這本書是大專家的指南,只是簡單地尋求答案。即使是深入解析葉氏醫案的學者,如東扶鞠通、虛谷等人,也往往忽略了這一點。

我認為,雖然這是為小孩說話的方法,大人並無不同,所以在《溫熱論》後,附帶載入了春溫、夏暑、秋燥等條目,以此觸類旁通,不僅是為了救贖幼小生命,更是為了引導他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