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三 (1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6)

1. 下痢不治症

一治久痢休息不止。百方不效。用黃連末、木香末十分之一。豬腸頭去油。入藥。水煮爛。搗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湯送下。

一人下痢。小腹急痛。大便欲去不去。此脾胃氣虛而下陷也。用補中益氣。送八味丸。二劑而愈。此等症候。因利藥致損元氣。肢體腫脹而死者。不可枚舉。

一人停食患痢。腹痛下墜。或用疏導之劑。兩足腫脹。食少體倦。煩熱作渴。脈洪數。按之微細。予以六君子加薑、桂各二錢。吳茱萸、五味各一錢。煎熟。冷服之。即睡。覺而諸症退。再劑全安。此假熱而治以假寒也。

一人嘔吐不食。腹痛後重。自用大黃等藥。一劑腹痛益甚。自汗。發熱昏瞶。脈大。予用參、術各一兩。炙甘草、炮乾薑各三錢。升麻一錢。水煎。一服而蘇。又用補中益氣湯加炮乾薑。二劑而愈。

一人痢後兩足浮腫。胸腹脹滿。小便短少。用分利之劑。遍身腫。兼氣喘。予曰。兩足浮腫。脾氣下陷也。胸腹脹滿。脾虛作痞也。小便短少。肺不能生腎也。身腫氣喘。脾不能生肺也。予用補中益氣湯加附子而愈。半載後。因飲食勞倦。兩足浮腫。小便短少。仍服前藥。頓愈。

一人下血。服犀角地黃湯等藥。其血愈多。形體消瘦。發熱少食。裡急後重。此脾氣下陷。余用補中益氣加炮姜。一劑而愈。

一人血痢。及下血不止。以六味丸加地榆、阿膠、炒黃連、黃芩、生地黃。一劑即效。

一人患痢後重。自知醫。用芍藥湯。後重益急。飲食少思。腹寒肢冷。予以為脾胃虧損。用六君子湯加木香、炮姜。三劑而愈。

白話文:

下痢不治症

一個病人久痢不止,各種治療方法都不見效。於是用黃連粉、木香粉各十分之一,與去油的豬腸頭一起用水煮爛,搗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有一個病人下痢,小腹劇痛,想大便卻排不出來,這是脾胃氣虛下陷所致。用補中益氣湯加八味丸,服用了兩劑就痊癒了。像這種情況,因為濫用瀉藥損傷元氣,導致肢體腫脹而死亡的例子不勝枚舉。

有一個病人停食患痢,腹痛下墜,有人用瀉藥治療,結果兩腳腫脹,食慾不振,身體疲倦,煩熱口渴,脈搏洪數有力,但按下去卻微弱。我給他用了六君子湯,加入生薑、桂枝各二錢,吳茱萸、五味子各一錢,煎好後冷服,他服藥後就睡著了,醒來後諸症狀都消退了,再服一劑就完全康復了。這是虛假熱症,卻用寒涼之藥治療。

有一個病人嘔吐不進食,腹痛且下墜感明顯,自己服用大黃等瀉藥後,腹痛加劇,自汗、發熱、昏迷,脈搏有力。我給他用人參、白術各一兩,炙甘草、炮乾薑各三錢,升麻一錢,水煎服,一劑藥就清醒過來,我又用補中益氣湯加炮乾薑,兩劑藥就痊癒了。

有一個病人痢疾後兩腳浮腫,胸腹脹滿,小便量少,用利尿的藥物治療後,全身浮腫,還伴有氣喘。我說:兩腳浮腫是脾氣下陷,胸腹脹滿是脾虛導致痞塊,小便量少是肺不能滋養腎臟,全身浮腫氣喘是脾不能滋養肺臟。我用補中益氣湯加附子治療,很快就痊癒了。半年後,因為飲食勞累,兩腳又浮腫,小便量少,再次服用之前的藥物,很快就痊癒了。

有一個病人下血,服用犀角地黃湯等藥後,出血更多,身體消瘦,發熱、食慾不振,裡急後重(便意頻數而不能盡)。這是脾氣下陷,我用補中益氣湯加炮乾薑,一劑藥就痊癒了。

有一個病人患血痢,出血不止,我用六味地黃丸加地榆、阿膠、炒黃連、黃芩、生地黃,一劑藥就見效。

有一個病人患痢疾,裡急後重,他自己懂得一些醫術,服用芍藥湯後,裡急後重更加嚴重,食慾不振,腹部寒冷,肢體冰冷。我認為是脾胃虧損,用六君子湯加木香、炮乾薑,三劑藥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