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七 (5)
卷七 (5)
1. 虛勞
夫人之生。以氣血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傷其氣血者。世有室女童男。積想在心。思慮過當。多致勞損。男子則神色先散。女子則月水先閉。何以致此。蓋憂愁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血逆竭。血逆竭則神色先散。而月水先閉也。火既受病。不能榮養其子。故不嗜食。脾既虛。
則金氣虧。故發嗽。嗽既作。水氣絕。故四肢干。水氣不充。故多怒。發焦筋痿。傳變五臟。至此成勞。最為難治。或有以為血熱。用涼藥解。殊不知血得熱則行。冷則凝。凡經水少。漸至不通。手足骨肉煩疼。漸至羸瘦。漸生潮熱。脈來微數。此陰虛血熱。陽往乘之。水不能滅火。
白話文:
女人的生命,以氣血為根本。人體生病,沒有不先傷到氣血的。世間有未婚女子和未婚男子,心中積累著許多想法,思慮過度,很容易造成勞損。男子就會先出現面色蒼白,女子則會先出現月經不調。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憂愁思慮會傷心,心受傷就會導致血液逆流枯竭。血液逆流枯竭,就會先出現面色蒼白,而月經也先會停止。心火受到病邪的影響,無法滋養其子,所以不愛吃東西。脾虛了,就會導致金氣不足,所以咳嗽。咳嗽起來了,水氣就斷絕,所以四肢乾燥。水氣不足,就會容易生氣,出現筋骨痿縮。病邪傳變到五臟,最終就會變成勞損,最難治療。有些人認為是血熱,用涼藥來治療。卻不知道血液遇到熱就會流動,遇到冷就會凝固。凡是經血減少,逐漸不通,手腳骨肉酸痛,逐漸消瘦,逐漸出現潮熱,脈搏微弱而數,這是陰虛血熱,陽氣過盛,水無法滅火。
火逼水涸。當養陰血。慎勿以藥通之。
一論治婦人。以氣衰血旺為本。心生血。肝藏血。今血衰而氣衰者。由心氣虛耗。又不能生血。又不能制乎肺金。使肺氣得以乘乎肝木。肝至虧損。則不能藏血。漸至枯涸。不榮經絡。因至月信不調矣。此藥專補心元之虛。抑其肺金之盛。調和榮衛。滋養血脈。其疾自愈。兼治血氣過多。
虛勞發熱。及吐血衄血。咳嗽痰喘上壅。胸膈不利。虛勞熱嗽。痰喘無汗者。可用
茯苓補心湯
當歸(酒洗),川芎,白芍(酒炒),懷熟地,陳皮,半夏(湯泡切片薑汁炒),白茯苓(去皮),桔梗(去蘆),枳殼(去穰麩炒),前胡(去蘆各一錢),乾葛,紫蘇(各七分),人參,木香(各五分),甘草(三分)
白話文:
火氣旺盛會導致體內水分耗竭,此時應該滋養陰血,不要用藥物去疏通它。
治療婦科疾病,要以氣虛血旺為根本。心臟生血,肝臟藏血。現在血衰而氣也衰弱,是因為心氣虛弱耗損,無法生血,也無法抑制肺金,使得肺氣乘虛而入肝木,肝臟損傷,就無法藏血,逐漸枯竭,無法滋養經絡,導致月經不調。這個藥方專門補益心臟元氣的虛弱,抑制肺金過盛,調和營衛,滋養血脈,疾病自然會痊癒。此方也能治療血氣過多。
虛勞發熱、吐血、鼻出血、咳嗽、痰喘、胸悶氣短、虛勞熱咳、痰喘無汗者,可以使用茯苓補心湯。
上銼一劑。生薑、棗子。煎服。
一論婦人諸虛百損。五勞七傷。經水不調。肢體瘦弱。此藥專治經水。和血脈。補虛勞。扶元氣。健脾胃。養心肺。潤咽喉。清頭目。定心慌。安神魄。除骨蒸。退潮熱。止喘嗽。化痰涎。收盜汗。住泄瀉。開鬱氣。利胸膈。療腹疼。解煩渴。散寒熱。祛體痛。大有奇效。不能盡述。
濟陰至寶丹
當歸(酒洗),白朮(去蘆炒各八分),白芍(酒炒八分),白茯苓(去皮八分),生知母(去毛),貝母(去心),香附(童便炒),地骨皮,麥門冬(去心),陳皮(各八分),薄荷,柴胡,甘草(各三分)
白話文:
先煎一劑藥,裡面放生薑和棗子,煎好後服用。
這方子專門治療婦女虛弱百病,包括五勞七傷、月經不調、身體瘦弱等等。它能調節月經、和血脈、補虛勞、扶元氣、健脾胃、養心肺、潤咽喉、清頭目、定心慌、安神魄、除骨蒸、退潮熱、止喘嗽、化痰涎、收盜汗、住泄瀉、開鬱氣、利胸膈、療腹疼、解煩渴、散寒熱、祛體痛,功效非常多,實在無法一一列舉。
這個藥方叫做濟陰至寶丹,成分包括:當歸(用酒洗淨),白朮(去蘆頭炒,各取八分),白芍(用酒炒,取八分),白茯苓(去皮,取八分),生知母(去毛),貝母(去心),香附(用童便炒),地骨皮,麥門冬(去心),陳皮(各取八分),薄荷,柴胡,甘草(各取三分)。
上銼一劑。煨姜三片。水煎。溫服。
一論婦人脾經失血少寐。發熱盜汗。或憂思傷脾。不能攝血。以致妄行。或健忘怔忡。驚悸不寧。或心脾傷痛。嗜臥少食。或憂思傷脾。血虛發熱。或肢體作痛。大便不調。或經候不準。晡熱內熱。或瘰癧流注。不能消散潰斂。宜用
歸脾湯
黃耆(蜜水炒),人參,白朮(去蘆炒),白茯苓(去皮),當歸(酒洗),遠志(甘草水泡去心),酸棗仁(炒),龍眼肉(各一錢),木香,甘草(炙各五分)
白話文:
取藥材一劑份量,加入三片煨過的生薑,以水煎煮,溫熱服下。
適用於婦女脾經失血、失眠、發熱盜汗,或因憂思傷脾導致血虛妄行,進而出現健忘、心悸、驚恐不安等症狀,或心脾受損、嗜睡、食慾不振,或因憂思傷脾導致血虛發熱、四肢疼痛、大便不調,或月經不規律、午後發熱、體內有熱,或患有瘰癧流注無法消散潰斂等情況。可服用歸脾湯,藥材包括蜜水炒黃耆、人參、去蘆炒白朮、去皮白茯苓、酒洗當歸、甘草水泡去心的遠志、炒酸棗仁、龍眼肉(各一錢)、木香、炙甘草(各五分)。
上銼一劑。薑、棗煎服。
加味歸脾湯,治瘀血已去。或脾經失血。小腹作痛無寐。發熱盜汗。或脾傷不能攝血。或心脾傷痛。嗜臥少食。或憂思傷脾。血虛發熱。或肢體腫痛。大便不調。或經候不準。晡熱內熱等症。依前方。加柴胡、梔子是也。
一論婦人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沉。心忪煩躁。口燥咽乾。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治室女血弱陰虛。榮衛不和。痰涎潮熱。肢體羸瘦。以致骨蒸勞熱。宜
逍遙散
白話文:
服用一劑藥,以薑、棗煎煮後飲用。加味歸脾湯可用於治療瘀血已去、脾經失血、小腹疼痛難眠、發熱盜汗、脾氣虛弱無法攝血、心脾受損、嗜睡少食、憂思傷脾、血虛發熱、肢體腫痛、大便失調、經期不規律、下午發熱、內熱等症狀。依原方,加入柴胡和梔子即可。
逍遙散可用於治療婦女血虛勞累、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昏眼花、心悸煩躁、口乾舌燥、發熱盜汗、食慾不振嗜睡、血熱互搏、月經不調、臍腹脹痛、寒熱交替,以及未婚女性血弱陰虛、氣血失調、痰涎潮熱、身體消瘦、骨蒸勞熱等症狀。
當歸,白朮(去皮炒),白芍(酒炒),白茯苓(去皮),柴胡,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煨姜一塊。入薄荷少許。水煎。溫服。加牡丹皮、山梔仁。(炒)名加味逍遙散。
一論婦人血虛勞倦。五心煩熱。或發熱齒痛。日晡益甚。月水不調。此脾血虛。加升麻。愈後因怒復痛。以前方加川芎。
一論婦人虛勞。血氣脾胃虛損之極。發熱痰嗽。喘急之甚。相火妄動。肌肉消削。四肢沉困。夜出盜汗。精神短少。或大便稀溏。或腹中積塊。或瘧母癥瘕。面黃肌瘦。百藥罔效。宜
白話文:
將當歸、白朮(去皮炒)、白芍(酒炒)、白茯苓(去皮)、柴胡、甘草(炙各一錢)研磨成粉末,加入煨姜一塊,薄荷少許,用清水煎煮,溫熱服用。如果需要,可以加牡丹皮、山梔仁(炒),稱為加味逍遙散。
這個方子適用於女性血虛勞倦,五心煩熱,或發熱齒痛,日晡益甚,月水不調的症狀,屬於脾血虛。如果加升麻,可以治療因怒而復痛的症狀。如果加川芎,可以治療以前方治療後,因怒而復痛的症狀。
這個方子也適用於女性虛勞,血氣脾胃虛損之極,發熱痰嗽,喘急之甚,相火妄動,肌肉消削,四肢沉困,夜出盜汗,精神短少,或大便稀溏,或腹中積塊,或瘧母癥瘕,面黃肌瘦,百藥罔效的症狀。
五仙散
嫩黃耆(蜜水炒),揀參(去蘆),白朮(去蘆炒),當歸(酒洗各二錢),甘草(炙一錢)
上銼一劑。龍眼五個。蓮肉七個。水煎。溫服。有熱。加地骨皮、知母。嗽。加五味子、桑白皮。痰、加貝母、半夏。渴。加五味子、麥門冬。吐血。加生地黃、犀角、玄參、茅根汁。血虛。加熟地黃、白芍藥。
一論婦人氣血兩虛。五心虛熱。或白帶頻頻注下。先賢有云。婦人性悍。且少有不如意處。心中躁急。咸池之火上灼。五心如烈炭是也。宜
白話文:
五仙散由嫩黃耆、揀參、白朮、當歸、甘草等藥材組成,並加入龍眼、蓮肉,水煎溫服。若有發熱,可加地骨皮、知母;若咳嗽,可加五味子、桑白皮;若有痰,可加貝母、半夏;若口渴,可加五味子、麥門冬;若吐血,可加生地黃、犀角、玄參、茅根汁;若血虛,可加熟地黃、白芍藥。此方適合女性氣血兩虛、五心虛熱或白帶頻繁的情況。
十珍飲子
淮山藥(一錢半),杜仲(鹽炒一錢),人參(一錢),白朮(去蘆一錢),懷生地黃(一錢),白茯苓(去皮木七分),當歸(一錢),川芎(七分),白芍(酒炒一錢),甘草(三分)
上銼。棗二枚。燈心七莖。水煎。空心服。
一治肝膽經症。寒熱往來。晡熱潮熱身熱。默默不欲食。或怒火。口苦耳聾。咳嗽發熱。或脅痛腳滿。轉側不便。兩脅痞悶。或瀉利。或嘔吐酸水。宜
小柴胡湯
柴胡(二錢),黃芩(一錢半),人參(七分),半夏(一錢),甘草(六分)
白話文:
十珍飲子由淮山藥、杜仲、人參、白朮、懷生地黃、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甘草、大棗、燈心草等組成,用清水煎服,空腹服用,主要用於治療肝膽經症,如寒熱往來、午後發熱、身體發熱、食慾不振、易怒、口苦耳聾、咳嗽發熱、脅肋疼痛、下肢沉重、轉側困難、兩脅脹悶、腹瀉或嘔吐酸水等症狀。
小柴胡湯則由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組成,用清水煎服,用於治療寒熱往來、胸脅疼痛、口苦咽乾、腹脹便秘等症狀。
上銼一劑。薑、棗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肝膽經風熱。耳前後腫痛。或結核焮痛。或寒熱晡熱。或經候不調等症。即小柴胡湯加山梔子、牡丹皮。
一論腎虛發熱作渴。吐痰。小便淋漓。頭暈眼花。咽燥唇裂。齒不堅固。腰腿痠軟。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失音。水泛為痰之聖藥。血虛發熱之神劑。
六味丸
懷生地(自制八兩用酒蒸至黑),山茱萸(酒蒸去核),乾山藥(各四兩),牡丹皮,白茯苓(去皮),澤瀉(各三兩)
白話文:
服用一劑藥方,用薑、棗煎煮服用。
加味小柴胡湯適用於肝膽經風熱引起的耳前後腫痛、或結核焮痛、或寒熱晡熱、或經候不調等症狀。方劑為小柴胡湯加山梔子、牡丹皮。
六味丸主治腎虛發熱、口渴、吐痰、小便淋漓、頭暈眼花、咽燥唇裂、齒不堅固、腰腿痠軟、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失音、水泛為痰等症狀。此藥方為治療腎虛發熱的聖藥,治療血虛發熱的神藥。
六味丸的組成:懷生地(自制八兩,用酒蒸至黑)、山茱萸(酒蒸去核)、乾山藥(各四兩)、牡丹皮、白茯苓(去皮)、澤瀉(各三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錢。空心。白滾水下。
一論婦人經水不調。或不通。虛勞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發熱咳嗽。痰喘盜汗心慌。一切虛損勞怯。骨蒸危篤等症。並皆治之。此方作湯服亦可。
滋陰地黃丸
懷熟地黃(薑汁浸焙乾四兩),淮山藥(二兩),山茱萸(酒蒸去核二兩),白茯苓(去皮),牡丹皮,澤瀉(去皮各三兩半),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生地黃(酒洗),知母(去毛酒炒),貝母(去心),當歸(酒洗),白芍(酒炒),香附米(童便浸炒各一兩)
白話文:
將藥材煉成蜜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錢,空腹用白開水送服。此方可治療婦女經期不調或不通,虛勞吐血、鼻出血、咳血、便血,發熱咳嗽、痰喘、盜汗、心慌,以及一切虛損、勞怯、骨蒸危篤等症。也可將此方煎湯服用。
滋陰地黃丸的藥材包括:熟地黃(用薑汁浸泡後焙乾,共四兩)、淮山藥(二兩)、山茱萸(去核,用酒蒸,共二兩)、白茯苓(去皮,共三兩半)、牡丹皮(共三兩半)、澤瀉(去皮,共三兩半)、天門冬(去心,共一兩)、麥門冬(去心,共一兩)、生地黃(用酒洗淨,共一兩)、知母(去毛,用酒炒,共一兩)、貝母(去心,共一兩)、當歸(用酒洗淨,共一兩)、白芍(用酒炒,共一兩)、香附米(用童子尿浸泡後炒,共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淡鹽湯送下。吐痰。薑湯送下。
一論婦女五勞七傷。骨蒸五心煩熱。心虛驚怕。經水來時。或前或後。或淡白。或紫色。時常注帶下。或因煩勞。性氣惱怒。產後失調。致赤白帶滲。及夜臥身體上下疼痛。及午後神疲。腰腿痠軟。或心嘈。又時飽悶。及夢寐不清。或衝任二脈。結癥瘕隱隱。久服大有功效。
白鳳丹
真正白絲毛烏骨雄雞一隻。先以黃耆末一兩。當歸末一兩。甘草末五錢。三味和米粉七合。勻作七分。調成小塊。雞食之。約有六七日。吊死。不出血。去毛腸不用。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般。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若有痰則用薑湯送服。
此方主要針對婦女因勞累過度、情緒波動、產後失調等原因導致的五勞七傷、骨蒸五心煩熱、心虛驚怕、經水異常、帶下過多、身體疼痛、神疲乏力、腰腿痠軟、心煩意亂、飽悶不適、失眠多夢、衝任二脈結癥等症狀。
將一隻純白羽毛的烏骨雄雞,先餵食黃芪末一兩、當歸末一兩、甘草末五錢,三味藥混合米粉七合,製成七塊小塊,讓雞食用。大約六七天後,吊死雞隻,不放血,去除毛和腸即可。
當歸身(酒洗三兩),川芎(二兩),白芍(酒炒三兩),懷生地黃(酒洗五兩),山藥(三兩),鹿角霜(四兩),天門冬(去心一兩),人參(二兩),丹參(水洗淨二兩),山茱萸(酒蒸去核二兩),木瓜(一兩半),胡黃連(一兩),知母(去毛酒炒三兩),小茴(酒炒二兩),麥門冬(去心一兩),懷牛膝(去蘆酒洗二兩),秦艽(去蘆二兩),銀柴胡(二兩),鱉甲(醋炙一兩),生甘草(一兩)
白話文:
當歸洗淨三兩,川芎二兩,白芍酒炒三兩,熟地黃洗淨五兩,山藥三兩,鹿角霜四兩,天門冬去心一兩,人參二兩,丹參洗淨二兩,山茱萸去核酒蒸二兩,木瓜一兩半,胡黃連一兩,知母去毛酒炒三兩,小茴香酒炒二兩,麥門冬去心一兩,懷牛膝去蘆洗淨二兩,秦艽去蘆二兩,銀柴胡二兩,鱉甲醋炙一兩,生甘草一兩。
上俱制如法銼勻。將雞切作小塊。俱盛於瓷壇內。用水二分。好酒二分。米醋一分。壇口用柿漆紙封固。放大鍋內。桑柴火煮三晝夜。取出。日曬夜烘。俟干。又入汁拌。又烘曬。以汁盡為度。為極細末。煉蜜和杵千餘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一婦人為哭母。吐血咳嗽。發熱盜汗。經水不行。此悲傷肺。以補中益氣湯加桔梗、貝母、知母。多服歸脾湯。送下六味丸。
一婦人熱來復去。晝見夜伏。不時而動。或無定處而作口舌生瘡者。若從腳起。乃無根之火也。以十全大補湯加麥門冬、五味子。
白話文:
將材料依法磨成細粉,把雞肉切成小塊,全部裝進瓷罐裡,加水、好酒和米醋各兩份,用柿漆紙封好罐口。把罐子放在大鍋裡,用桑柴火煮三天三夜,取出後曬太陽烘烤,直到乾燥。再加入汁液拌勻,繼續烘烤,直到汁液完全乾涸,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蜂蜜混合搗千餘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服用,用淡鹽湯送服。
一位婦人因為哭泣母親而吐血咳嗽,發熱盜汗,月經也不來了。這是因為悲傷傷了肺,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加桔梗、貝母、知母,多服用歸脾湯,用六味丸送服。
一位婦人反覆發熱,白天出現夜晚消失,時而活動,時而無定所,還伴有口舌生瘡的情況。如果從腳部開始發熱,就是無根之火,可以用十全大補湯加麥門冬、五味子治療。
一婦人患勞嗽。不時發熱。或時寒熱。或用清熱之藥。其熱益甚。盜汗口乾。兩足如炙。遍身皆熱。昏憒如醉。良久熱止方醒。或晡熱至旦方止。此乃陰血虛而陽氣弱也。朝用六味丸料。夕用十全大補湯。月餘諸症稍愈。更兼以補中益氣湯。兩月餘而愈。
白話文:
一位婦女患有勞咳,經常發熱,有時寒熱交替。曾服用清熱藥物,反而熱症更加嚴重。她盜汗口乾,雙腳發熱如火烤,全身發熱,神志昏迷如醉酒,良久熱退後才清醒。有時下午發熱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早晨才退。這都是因為陰血虛弱,陽氣不足所致。
於是,她早上服用六味丸,晚上服用十全大補湯。一個多月後,各種症狀稍有好轉。之後又配合服用補中益氣湯,兩個多月後,病症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