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三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2)

1. 瘧疾

一論人平素不足。兼以勞役內傷。挾感寒暑。以致瘧疾。寒熱交作。肢體倦怠。乏力少氣。或瘧發經年不愈。則氣血皆虛。瘧邪深入。名曰痎瘧。此方主之。

加味補中益氣湯

黃耆(蜜炒二錢),人參(八分),白朮(去蘆八分),陳皮(六分),當歸(八分),柴胡(一錢),升麻(三分),白芍(八分),黃芩(一錢),半夏(制八分),甘草(五分)

上銼。薑、棗煎。空心服。有汗。加桂枝五分。倍黃耆。熱甚。倍柴、芩。渴。加麥門冬、天花粉。

一治傷暑發瘧。宜服

香薷散

香薷(四錢),厚朴(薑汁炒),扁豆(各一錢),烏梅(一錢)

上水煎。臨熟。入薑汁一匙。溫服。一論熱藥火盛。舌卷焦黑。鼻如煙色。六脈弦洪而緊。此乃陽毒內深。先以青布摺疊數重。新汲水浸之。搭於胸上。須臾更易。如此三次。熱勢稍退。即服此藥。

龍虎湯

柴胡(一錢五分),黃芩(七分),半夏(七分),石膏(二錢五分),知母(一錢),黃連(一錢五分),黃柏(八分),梔子(八分),粳米(五十粒)

上銼。薑、棗煎服。

一治瘴瘧。大熱煩躁。宜用

地龍飲子

生地龍三條研。入生薑汁、薄荷汁、生蜜各少許。新汲水調和服。如熱。加龍腦少許。

一治虛弱之人。患瘧初起感寒者。宜五積散。依本方用薑、蔥煎服。(方見中寒)

一論體虛之人。患瘧寒多。久不愈者。不可用截藥。宜用

分利順元散

川烏(一兩去皮半生半熟),附子(一兩去皮半生半熟),南星(二兩半生半熟),木香(五錢不見火)

上銼。每服四錢。生薑十片。棗七枚。水一碗。煎七分。當發早晨。速進二三服。半生半熟。能分解陰陽也。

一論諸瘧。不問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寒熱獨作。或連日併發。或間日一發。頭痛惡心。煩渴引飲。氣息喘急。口苦咽乾。諸藥不效者。宜服此截之。

常山飲子

常山(二錢),草果(不去皮二錢),知母(二錢),良薑(一錢五分),烏梅(一錢五分),甘草(炙一錢)

上銼。一兩一劑。棗五個。未發之前。連進二服。

一論瘧疾夜發者。乃陰經有邪。宜散血中之風寒也。用此

麻黃桂枝湯

麻黃(一錢去節),桂枝(二錢),黃芩(一錢),桃仁(去皮三十個),甘草(炙三錢)

上銼。水煎服。桃仁散血緩肝之藥。

一久瘧腹中有癖。用水磨沉香。下雄黃解毒丸。打下黑血如泥。極臭。是其驗也。(方見通治)

一海外高僧。傳於周少峰。治瘧疾。不問新久虛實寒熱。諸般鬼瘧、邪瘧、溫瘧、瘴瘧。一服立愈。其效如神。

番木鱉(即馬錢子去殼莢炒至黑色一兩),黃雄(一錢),硃砂(一錢),甘草(一錢),

上共為細末。每服四分。其瘧將發。預先吃飯一碗。將藥水酒調服。蓋被臥即愈。

白話文:

瘧疾

一、若平時體質虛弱,又加上勞累過度導致內傷,再感受寒暑之邪,就容易引起瘧疾。症狀為寒熱交替發作,四肢倦怠乏力,氣短無力,甚至瘧疾發作多年不愈,則氣血都已虛弱,瘧邪深入臟腑,稱為「痎瘧」,可以用以下方劑治療:

加味補中益氣湯:黃耆(蜜炒二錢)、人參(八分)、白朮(去蘆八分)、陳皮(六分)、當歸(八分)、柴胡(一錢)、升麻(三分)、白芍(八分)、黃芩(一錢)、半夏(制八分)、甘草(五分)。水煎服,加薑棗同煎。空腹服用。若服用後出汗,可加桂枝五分,黃耆加倍;若發熱嚴重,則柴胡、黃芩加倍;若口渴,則加麥門冬、天花粉。

二、治療因暑熱引起的瘧疾,宜服用:

香薷散:香薷(四錢)、厚朴(薑汁炒)、扁豆(各一錢)、烏梅(一錢)。水煎,將熟時加入薑汁一匙,溫服。

三、若瘧疾患者熱毒熾盛,舌頭焦黑捲曲,鼻孔如煙熏般發黑,脈象弦數有力,這是陽毒深入的表現,應先用浸過冷水的青布疊數層敷於胸前,片刻更換,如此三次,待熱勢稍退後,再服用以下方劑:

龍虎湯:柴胡(一錢五分)、黃芩(七分)、半夏(七分)、石膏(二錢五分)、知母(一錢)、黃連(一錢五分)、黃柏(八分)、梔子(八分)、粳米(五十粒)。水煎服,加薑棗同煎。

四、治療瘴瘧,症狀為高熱煩躁,宜服用:

地龍飲子:生地龍三條研磨,加入少量生薑汁、薄荷汁、蜂蜜,用冷開水調服。若發熱,可加少量龍腦。

五、治療體質虛弱,瘧疾初起,感受寒邪者,宜服用五積散(方劑見中寒篇),用薑、蔥煎服。

六、治療體質虛弱,瘧疾寒象明顯,久治不愈者,不宜使用峻下之藥,宜服用:

分利順元散:川烏(一兩,去皮,半生半熟)、附子(一兩,去皮,半生半熟)、南星(二兩,半生半熟)、木香(五錢,未經炮製)。每服四錢,加生薑十片、大棗七枚,水煎至七分,瘧疾發作前服用二至三服。半生半熟的藥材,能更好地調節陰陽。

七、治療各種瘧疾,無論先寒後熱、先熱後寒、寒熱單獨發作,或連續發作、間日發作,伴有頭痛、噁心、口渴、氣喘、口苦咽乾等症狀,其他藥物無效者,宜服用此方截斷瘧疾:

常山飲子:常山(二錢)、草果(不去皮二錢)、知母(二錢)、良薑(一錢五分)、烏梅(一錢五分)、甘草(炙一錢)。每劑一兩,加五個大棗。瘧疾發作前服用二劑。

八、治療瘧疾夜間發作,因陰經受邪,需散血中風寒者,宜服用:

麻黃桂枝湯:麻黃(一錢,去節)、桂枝(二錢)、黃芩(一錢)、桃仁(去皮三十個)、甘草(炙三錢)。水煎服,桃仁能活血化瘀,緩解肝氣。

九、久患瘧疾,腹部有積塊者,可用水磨沉香,配合雄黃解毒丸,服用後排出黑色泥狀瘀血,臭味明顯,為其驗證。(方劑見通治篇)

十、據海外高僧傳授周少峰的方劑,治療瘧疾,不論新久、虛實、寒熱,各種鬼瘧、邪瘧、溫瘧、瘴瘧,一劑即可痊癒,效力神奇:

番木鱉(即馬錢子,去殼莢,炒至黑色一兩)、雄黃(一錢)、硃砂(一錢)、甘草(一錢)。共研細末,每服四分,瘧疾將發作前,先吃一碗飯,用藥物與酒混合服用,蓋被臥床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