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8)

1. 喘急

脈滑而手足溫者生。脈沉澀而四肢寒者死。數者亦死。為其形損故也。肺受邪則喘。手太陰肺專主外感。無汗而喘屬表實。有汗而喘屬表虛。凡久喘未發。扶正氣為要。已發。攻邪為主。大概喘急甚者。不可便用苦藥。火氣盛故也。

一論外邪在表。無汗而喘者。

五虎湯

麻黃(三錢),杏仁(去皮三錢),石膏(五錢),甘草(一錢),細茶(一錢),有痰。加二陳湯。

上銼一劑。生薑、蔥。水煎熱服。加桑白皮一錢。尤良。

一論在裡。邪實不便。脈實而喘者。

三一承氣湯

大黃,芒硝,厚朴,枳實,甘草,加木香,檳榔

上銼。生薑三片。水煎熱服。

一論痰盛而喘者。此治痰喘不能臥。人扶而坐。數日。一服而安。

千緡導痰湯

南星(一錢),半夏(七個水泡破皮分四片),赤茯苓,枳殼(麩炒各一錢),皂角(一寸炙去皮一錢),甘草(一寸炙)

上銼。生薑一指大。水煎服。

一論七情郁上氣而喘者。用

四磨湯

人參,檳榔,沉香,烏藥

上四味。各用水磨汁。合一處。溫服之。

三子湯,治氣喘如神。

蘇子,白芥子,蘿蔔子

水煎服。立愈。

一論腹脹氣喘。坐臥不得者。宜服

沉香散

沉香(二錢半),木香(二錢半),枳殼(麩炒三錢),蘿蔔子(三錢)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一論喘急。因內傷元氣。氣不接續而喘者。宜用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

一論陰虛火動。火炎上攻而喘者。宜此清離滋坎湯。(方見勞瘵)一用六味丸加黃柏、知母。亦效。

一論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喘促短氣。咳嗽而喘者。

蘇子降氣湯

蘇子(三錢),陳皮,厚朴(薑汁炒各一錢),前胡,肉桂(各二錢),半夏(薑汁炒五錢),當歸(三錢),甘草(一錢)

上銼。薑、棗煎服。

一論凡人痰嗽氣喘。宜服

三子養親湯

白芥子(研八分),蘿蔔子(研八分),南星(水泡八分),半夏(水泡八分),陳皮(去白六分),枳實(炒六分),片芩(去朽八分),赤茯苓(去皮八分),蘇子(研八分),甘草(二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一人體肥善飲。仲秋痰喘。用二陳、芩、連。益甚。加桑皮、杏仁。盜汗氣促。加貝母、枳殼。不時發熱。予以為脾肺虛寒。用八味丸(見補血)以補土母。補中益氣湯接補中氣。

白話文:

[對於喘息急促的情況]

脈象滑順且手足溫暖的患者有存活的機會。如果脈象沉澀且四肢冰冷的患者則預後不良,甚至可能死亡。頻繁出現這種情況的患者也可能會死亡,這是因為身體機能受到損害。肺部受邪氣影響就會導致喘息。手太陰肺部主要負責對抗外界的感染。沒有汗卻喘息的情況屬於表實,有汗且喘息的情況屬於表虛。對於長期喘息但尚未發作的患者,提升自身抵抗力是首要任務。一旦病發,主要目標就是清除邪氣。一般來說,喘息急促嚴重的患者,不能立即使用苦味的藥物,這是因為體內的火氣旺盛。

對於外邪在表層,無汗且喘息的患者,可以使用五虎湯。成分包括麻黃、杏仁、石膏、甘草、細茶。如果有痰,可以加入二陳湯。將這些藥材混合一劑,加入薑和蔥,用水煎煮後熱服。加入一錢的桑白皮效果更佳。

對於病在體內,邪氣實在且不便,脈象實且喘息的患者,可以使用三一承氣湯。成分包括大黃、芒硝、厚朴、枳實、甘草,可以加入木香和檳榔。將這些藥材混合,加入三片薑,用水煎煮後熱服。

對於痰多且喘息的患者,這可以治療痰多到無法躺下,必須有人扶持才能坐起,經過幾天,服用一次就能安穩。可以使用千緡導痰湯。成分包括南星、半夏、赤茯苓、枳殼、皁角、甘草。將這些藥材混合,加入一塊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對於因情緒鬱悶導致上氣喘息的患者,可以使用四磨湯。成分包括人參、檳榔、沉香、烏藥。將這些藥材各自用水磨成汁,混合後溫服。

對於氣喘的患者,蘇子湯有奇效。

對於腹部脹大且喘息,無論坐臥都無法舒適的患者,應該服用沉香散。

對於因內傷導致元氣受損,氣息不連貫而喘息的患者,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

對於陰虛火旺,火氣上攻導致喘息的患者,應該使用清離滋坎湯。或者使用六味丸加上黃柏和知母,也能達到效果。

對於虛陽上攻,氣息不上下流動,上部旺盛下部虛弱,痰多氣喘,咳嗽且喘息的患者,可以使用蘇子降氣湯。

對於痰多且氣喘的患者,可以服用三子養親湯。

有一個體型肥胖且喜愛飲酒的人,在秋季中期出現痰多喘息的症狀。最初使用二陳、芩、連治療,但病情反而惡化。後來加入桑皮和杏仁,出現盜汗且氣喘加劇。再加入貝母和枳殼,隨時都會發熱。我認為這是脾肺虛寒的表現,使用八味丸來補充脾臟和腎臟的活力,使用補中益氣湯來接續中氣。

2. 哮吼

脈大抵浮而滑。易治。脈微而澀。難治。夫哮吼以聲響名。喉中如水雞聲者是也。專主於痰。宜用吐法。亦有虛而不可吐者。治之有以紫金丹導痰。小胃丹劫之而愈者。有以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兼進而愈者。必須量虛實而治之也。

千金定喘湯,治哮吼如神。

麻黃(二錢),桑白皮(蜜制三錢),杏仁(一錢五分),蘇子(二錢),白果(二十一個炒),款冬花(三錢),黃芩(一錢五分炒),半夏(甘草水泡),甘草(各一錢)

上銼。白水煎。食遠服。

諸病原來有藥方。唯愁齁喘最難當。麻黃桑杏尋蘇子。白果冬花更又良。甘草黃芩同半夏。水煎百沸不須姜。病人遇此仙方藥。服後方知定喘湯。

一論人素有喘急。遇寒暄不常。發則哮吼不已。夜不能睡者。用此

蘇沈九寶湯

紫蘇,薄荷,麻黃,杏仁(去皮尖),桑白皮,大腹皮,官桂,甘草

上銼。用生薑三片。烏梅一個。水一碗。煎至八分。食後服。即效且住服。惟慎勞碌。戒厚味。節欲。日間常服些順氣化痰丸。夜臥時服抑火潤下丸。如除根。須合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人參、紫菀、五味子、百合各二兩。浮小麥粉、熟蜜四兩。糊為丸。每服百丸。空心。柿餅湯送下。餅隨食之。

二母丸,治哮喘。

知母(去皮毛二兩),貝母(去心二兩),百藥煎(一兩)

上為細末。將烏梅肉蒸熟搗爛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臨臥或食後。連皮薑湯送下。

一論喘氣哮吼。上喘不休。或是鹽戧水戧肺竅。俗謂之喘氣病。用此秘方。

小薊草一把。用精豬肉四兩。入水同煮令熟。食肉並湯立已。其草三月生。七八月有四稜。莖葉尖。杪有花子。

一論凡遇天氣欲作雨者。便發齁喘。甚至坐臥不得。飲食不進。此乃肺竅中積有冷痰。乘天陰寒氣從背自鼻而入。則肺脹作聲。此病有苦至終身者。亦有子母相作者。每發時即服。不過七八次。覺痰腥臭。吐出白色。是絕其根也。用此方。

紫金丹

白砒(一錢生用),枯白礬(三錢另研),淡豆豉(出江西者一兩水浸去皮蒸研如泥旋加二味末合勻)

上捻作丸。如綠豆大。但覺舉發。用冷茶送下七丸。甚者九丸。以不喘為愈。再發。勿多增丸數。慎之。小兒服一二丸。

導痰小胃丹(方見痰氣),治哮吼經年不愈。宜久久服之。斷根。

一論哮喘氣急而不息者。宜用

均氣八仙湯

麻黃(二錢),杏仁(二錢),石膏(三錢),桔梗(一錢),片芩(二錢),貝母(一錢用北細辛三分煎湯拌炒三次為末),生甘草(一錢),知母(二錢)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

一治上氣喘急。經年咳嗽齁䶎。久不愈。遇發即服三五次。永不再發。

奪命丹

白話文:

哮吼

脈象如果浮滑有力,就容易治療;如果脈象微弱而澀滯,就難以治療。所謂哮吼,是以聲音來命名的,喉嚨裡發出像水雞叫的聲音就是。主要原因是痰引起的,適合用催吐的方法治療。但也有體虛不能催吐的情況。治療方法有使用紫金丹來導痰,或者用小胃丹來消痰而治癒的。也有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等藥方,同時服用而治癒的。必須根據病人體質的虛實情況來治療。

千金定喘湯,治療哮吼有奇效。

藥材:麻黃(二錢)、蜜制桑白皮(三錢)、杏仁(一錢五分)、蘇子(二錢)、炒白果(二十一個)、款冬花(三錢)、炒黃芩(一錢五分)、甘草水泡過的半夏、甘草(各一錢)。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服,在飯前服用。

古人說,各種疾病都有藥方,唯獨哮喘最難治。麻黃、桑白皮、杏仁,再加上蘇子,還有白果、款冬花都是良藥。再配上甘草、黃芩和半夏,用水煎煮沸騰即可,不需要加生薑。病人服用這個仙方妙藥,服後就知道定喘湯的功效。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人本身就有喘急的毛病,遇到天氣冷熱變化就會發作,發作時哮吼不停,晚上無法入睡。可以用這個方子:

蘇沈九寶湯

藥材:紫蘇、薄荷、麻黃、去皮尖的杏仁、桑白皮、大腹皮、官桂、甘草。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三片、烏梅一個,用水一碗煎至八分,飯後服用,效果很好,病好後就可以停藥。但要注意避免勞累,戒吃油膩食物,節制性慾。白天常服一些順氣化痰丸,晚上睡覺時服一些滋陰降火的藥丸。如果要徹底根治,就要配合六味地黃丸,再加入黃柏、知母、人參、紫菀、五味子、百合各二兩,再加入浮小麥粉和熟蜜各四兩,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用柿餅湯送服,吃完藥再吃柿餅。

二母丸,治療哮喘。

藥材:去皮毛的知母(二兩)、去心的貝母(二兩)、百藥煎(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再用蒸熟搗爛的烏梅肉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睡前或飯後,用連皮的薑湯送服。

還有一種情況是,喘氣哮吼,喘個不停,可能是鹽或水嗆入肺部,俗稱喘氣病。可以用這個秘方:

小薊草一把,用四兩精瘦豬肉,加水一起煮熟,吃肉喝湯,立即見效。這種草三月生長,七八月時有四稜,莖葉尖端有花子。

還有一種情況是,每當要下雨的時候,就會開始哮喘,甚至無法坐臥、吃不下東西,這是因為肺部積有冷痰,遇到陰冷天氣,寒氣從背部和鼻子進入,導致肺部脹大發出聲音。這種病有些人會伴隨終身,也可能母子之間互相傳染。每次發作時就服用以下藥方,服用七八次後,如果吐出腥臭的白色痰液,就表示已經根治了。這個藥方是:

紫金丹

藥材:生白砒(一錢)、枯白礬(三錢,另研磨)、淡豆豉(用江西產的,一兩,用水浸泡後去皮蒸熟研成泥狀,再加入前面兩種藥末混合均勻)。

製法:將以上藥材捏成藥丸,大小如綠豆。感覺要發作時,用冷茶送服七丸,嚴重時服用九丸,直到不喘為止。再發作時,不要增加藥丸數量。小孩服用一兩丸即可。

導痰小胃丹(藥方在痰氣部分),治療哮吼多年不癒,適合長期服用,可以根治。

還有一種情況是,哮喘氣急,呼吸不止,適合用這個方子:

均氣八仙湯

藥材:麻黃(二錢)、杏仁(二錢)、石膏(三錢)、桔梗(一錢)、片芩(二錢)、貝母(一錢,用細辛三分煎湯拌炒三次後磨成末)、生甘草(一錢)、知母(二錢)。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服,溫服。

還有一個方子可以治療上氣喘急、咳嗽哮鳴多年不癒,每次發作時服用三五次,以後就永遠不會再發作:

奪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