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二 (39)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9)

1. 內外傷辨

所制補中益氣。又冠諸方之首。觀其立方本旨可知矣。故曰補腎不若補脾。正此謂也。前所治症。概舉其略。余當仿此而類推之。是方之妙。並注以表明之。

補中益氣湯

黃耆(蜜炒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白朮(去蘆炒一錢五分),當歸(酒洗一錢五分),陳皮(七分),柴胡(六分),升麻(八分),甘草(炙五分)

上銼一劑。薑、棗煎服。如感風寒。頭痛發熱。加川芎、防風、白芷各一錢。羌活七分。汗多。加黃耆五分。如汗多。去升麻、柴胡。加炒酸棗仁一錢。夜間不睡亦加之。如虛火炎上。加玄參一錢。如陰虛生火。加酒炒黃柏、知母各七分。夏月亦可常用。如陰虛痰多。加貝母一錢。

如泄瀉。去當歸。加白茯苓一錢。澤瀉一錢。白芍煨一錢。如氣虛甚者。必少加大附子制過。以行參耆之力也。手足冷。或腹痛。亦如之。如心刺痛者。乃血澀不足。加當歸五分。白豆蔻七分研。如用心太過。神思不寧。怔忡驚悸。加參、苓、酸棗仁炒、柏子仁各一錢。遠志、石菖蒲各七分。

如咽乾及渴者。加乾葛七分。天花粉一錢。如飲食少。或傷飲食。加神麯、麥芽、山楂各一錢。如精神短少者。倍加人參。夏。加五味子十粒。麥門冬去心一錢。如夢遺。加牡蠣、龍骨煅各一錢。如頭痛。加蔓荊子七分。痛甚。加川芎七分。如頭頂痛者。加藁本一錢。細辛三分。

如腰痛。加牛膝、杜仲、姜炒各一錢。如腳弱。加木瓜一錢。漢防己五分。如有痰加半夏薑製七分。貝母一錢。如咳嗽。夏加片芩、知母、麥門冬各一錢。如久嗽。肺中有伏火者。減人參。加片芩、紫菀各一錢。如食不下。胸中有寒。或塞滯。加青皮五分。木香三分。如腳軟乏力或痛。

加酒炒黃柏一錢。牛膝、五加皮各一錢。如五心煩躁。加生地黃。若氣浮心亂。以硃砂安神丸鎮固之則愈。(方見怔忡)

一論中氣虛而胃弱。不愛食。及食不生肉。不長力。或常微熱怯冷。神疲倦怠。或帶痰嗽。

加味六君子湯

人參(一錢),白朮(去蘆一錢五分),陳皮(八分),白茯苓(去皮一錢),半夏(薑製八分)乾葛(七分),山楂肉(一錢),甘草(炙五分),砂仁(五分)

上銼一劑。姜煎服。

一論此方。藥性中和。專理心脾。氣弱神昏。體倦多困少力。飲食不進。中滿痞噎。心忪上喘。嘔吐瀉痢等症。久服養氣育神。醒脾益胃。扶正辟邪。

參苓白朮散

人參(一錢),白朮(去蘆一錢),白茯苓(去皮七分),白扁豆(炒一錢),山藥(一錢),蓮肉(去心皮七粒),桔梗(去蘆七分),薏苡仁(一錢),砂仁(五個),甘草(炙四分)

上銼一劑。薑、棗煎服。

一論凡遇勞行辛苦。用力過多。即服此二三劑。免生內傷發熱之病。

白話文:

內外傷辨

這篇主要講述補中益氣湯及其加減應用。補中益氣湯被列為諸方之首,可見其重要性。補腎不如補脾,這正是此方用藥的根本原則。前面提到的症狀,只是簡略概括,其他類似情況可依此類推,以下將詳細說明此方妙用。

補中益氣湯

黃耆(蜜炒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白朮(去蘆炒一錢五分)、當歸(酒洗一錢五分)、陳皮(七分)、柴胡(六分)、升麻(八分)、甘草(炙五分)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一劑分量。用薑、棗煎煮服用。

若感受風寒,頭痛發熱,可加川芎、防風、白芷各一錢,羌活七分;若汗出過多,加黃耆五分;若汗出過多,則去掉升麻、柴胡,加炒酸棗仁一錢;夜間睡不好也加酸棗仁;若虛火上升,加玄參一錢;若陰虛生內熱,加酒炒黃柏、知母各七分;夏季也可常用此方;若陰虛痰多,加貝母一錢。

若腹瀉,去掉當歸,加白茯苓一錢、澤瀉一錢、白芍(煨)一錢;若氣虛嚴重,必須少量加大附子(炮製過),以增強人參、黃耆的功效;手腳冰冷或腹痛,也應如此處理;若心絞痛,是血瘀不足,加當歸五分、白豆蔻七分(研磨);若思慮過度,神思不寧,心悸怔忡,加人參、茯苓、炒酸棗仁、柏子仁各一錢,遠志、石菖蒲各七分。

若咽喉乾燥口渴,加乾葛七分、天花粉一錢;若飲食減少或傷食,加神麴、麥芽、山楂各一錢;若精神不足,加倍人參用量;夏季,加五味子十粒、麥門冬(去心)一錢;若夢遺,加牡蠣、龍骨(煅)各一錢;若頭痛,加蔓荊子七分;頭痛嚴重,加川芎七分;若頭頂痛,加藁本一錢、細辛三分。

若腰痛,加牛膝、杜仲、薑炒各一錢;若腿腳無力,加木瓜一錢、漢防己五分;如有痰,加半夏(薑製)七分、貝母一錢;若咳嗽,夏季加片芩、知母、麥門冬各一錢;若久咳,肺中有伏火,減少人參用量,加片芩、紫菀各一錢;若食慾不振,胸中有寒邪或阻塞,加青皮五分、木香三分;若腿腳軟弱無力或疼痛,加酒炒黃柏一錢、牛膝、五加皮各一錢;若五心煩熱,加生地黃;若氣浮心亂,用硃砂安神丸鎮靜,則可痊癒(方見怔忡)。

加味六君子湯

人參(一錢)、白朮(去蘆一錢五分)、陳皮(八分)、白茯苓(去皮一錢)、半夏(薑製八分)、乾葛(七分)、山楂肉(一錢)、甘草(炙五分)、砂仁(五分)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一劑分量。用薑煎煮服用。

此方藥性平和,專治心脾,適用於氣虛神疲,體倦乏力,食慾不振,胸悶痞塞,心悸氣喘,嘔吐腹瀉等症。長期服用,可益氣養神,醒脾益胃,扶正祛邪。

參苓白朮散

人參(一錢)、白朮(去蘆一錢)、白茯苓(去皮七分)、白扁豆(炒一錢)、山藥(一錢)、蓮肉(去心皮七粒)、桔梗(去蘆七分)、薏苡仁(一錢)、砂仁(五個)、甘草(炙四分)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一劑分量。用薑、棗煎煮服用。

凡遇勞累辛苦,用力過度,可服用此方二三劑,以預防內傷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