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五 (2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2)

1. 小便閉

小便不通。由膀胱與腎俱有熱也。腎主水。膀胱為津液之府。此二經為表裡。而水行於小腸。入胞者為小便。若腎與膀胱即熱。熱入於胞。熱氣大盛。故結澀。令小便不通。小腹脹滿。氣急甚者。水氣上逆。令心急腹滿。乃至於死。診其脈緊而滑直者。不得下小便也。

一論膀胱有熱。小便閉而不通也。

導水散

當歸(二錢),瞿麥(三錢),車前子(二錢),滑石(三錢),赤茯苓(三錢),澤瀉(二錢)豬苓(二錢),木通(二錢),石蓮子(去殼一錢),山梔子(三錢),黃連(六分),黃柏(一錢五分酒炒),知母(一錢五分),甘草(八分),

上銼。燈心煎。空心。溫服。

一小便不通。百法不能奏效。服此無不愈。

禹功散

陳皮半夏(薑製),赤茯苓,豬苓,澤瀉,白朮(炒),木通(各一錢),條芩(八分)升麻(三分),甘草(三分),山梔子(炒一錢)

上銼一劑。水二鍾。煎至一鍾。不拘時服。少時。以雞翎探吐之。得解而止。妙在吐。譬如滴水之器。閉其上竅則不瀝。拔之則水通流泄矣。

一論溺溲不通。非細故也。期朝不通。便令人嘔。名曰關格。又曰不通而死矣。一見嘔吐。便不可救。經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血氣孤危。此之謂也。

一論小便閉塞。用涼藥過多而不通者。是元氣虛而不能輸化也。以補中益氣湯主之。

一論小便淋瀝不通。以六味丸倍茯苓、澤瀉。

一論小便不通。先將麝香半分。填患人臍中。上用蔥白田螺。各搗爛成餅。封於臍上。用布帶縛住。良久下宜用皂莢燒煙。熏入陰中。其水竇自通。婦人亦用皂莢熏洗便處。即通。一論小便不通。膀胱發熱者。朴硝為細末。每服二錢。大茴香煎湯調下。

一論小便不通。腹脹。土蒺藜炒黃為末。黃酒調下。

一論小便不通。用豬膽汁投熱酒中。服之立通。

又方。用蚯蚓研。以冷水濾濃汁。服半碗立通。大解熱極。不知人事欲死者。用之。

一論小便不通。臍下滿悶者。

海金沙(一兩),臘茶(五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生薑甘草梢煎湯調下。

一論小便不通。兩尺脈俱沉微乃陰虛故也。曾服通滑寒涼之藥所致。用大附子一枚。重一兩者。炮去皮臍。鹽水浸。澤瀉一兩。二味銼作四劑服。水二盞。燈心七根煎。食遠服。

一論小便不通。體腫喘嗽。用補中益氣湯。金匱腎氣丸兼服。

一論小便不通。服涼藥過多。脹滿幾死。以附子理中湯琥珀末。一服立通。

一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以脬繫了戾不得溺。故致此病。名曰轉脬。但利小便則愈。八味丸主之。(方見補益)

一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婦人轉脬。小便不通。宜服八味丸。又治婦人陰冷。

立齋云。治老人陰痿思色。精不出。內敗。小便道澀痛如淋。八味丸加車前子、牛膝。若老人精已竭而復耗之。大便小便牽痛。愈痛愈欲便。愈便則愈痛。此藥最效。八味丸主之。(方見補益)

一治小便不通。用螻蛄一個。焙熟嚼吃。黃酒送下。立通。

一治小便不通。並傷寒雜症。而不可以藥通利者。用此藥立通。以皮硝煎化。用青皮蘸水搭臍上。並小便處。熱則易之。

一治小便不通。已經七八日。遍身手足腫滿。諸醫罔效。余以紫蘇煎湯。入大腳盆內。令病人坐上熏蒸。冷則添熱滾湯。外用炒鹽熨臍上遍身腫處。良久便通。腫消而愈。

一治小便不通。小腹脹滿。不急治。即殺人。連根蔥白一斤。搗爛炒熱。以布裹。分作二包。更替熨臍下。即通。加麝香尤妙。

一治小便不通。諸藥無效。或轉胞至死。此法用之。小便自出。豬尿胞一個。傾出尿。用鵝毛管去頭尾。插入竅孔內。線扎定。以口吹氣。令滿胞。用線管下再扎住。管口放在小便頭上向竅孔。解下線。手搓。其氣透里。自然小便即出。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