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二 (37)
卷二 (37)
1. 火症
上為細末。用牛膽汁入瓷罐內。煎成稀膏。和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量病輕重加減。白湯下。大便少行一二次即止。不傷元氣。
一論上焦積熱。風痰壅滯。頭目赤腫。或有瘡癤。咽喉不利。大小便閉澀。一切風熱。亦能磨酒食諸滯。
神芎丸
黑醜(四兩),滑石(四兩),大黃(一兩),黃芩(二兩),黃連(五錢),川芎(五錢),薄荷(五錢)
上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溫水送下。
上清丸(朱全吾傳),治上焦痰火咳嗽。乃心脾之有熱也。
龍腦(二分另研),硼砂(二分另研),薄荷末(一兩),川芎末(五錢),桔梗末(二錢),甘草末(二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圓眼大。每服一丸。臨臥噙化。或食後茶清嚥下。
一婦人年四十餘。夜間發熱。旦晨退。五心煩熱。無休止時。半年後六脈皆數。伏而且牢。浮取全不應手。以升陽散火湯四劑。而熱減大半。胸中覺清快勝前。再與二劑。熱悉退。後以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少佐以炒黑乾薑。二十劑全安。一治骨蒸內熱之病。時發外寒。寒過內熱。附骨蒸盛之時。四肢微痹。足跗腫者。其病在臟腑之中。
太白散
白石膏火煅為末。新汲水調下方寸匙。以身無熱為度。
白話文:
火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牛膽汁放入瓷罐中,煎成稀膏,與藥粉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丸,根據病情輕重調整劑量,用溫開水送服。大便少則一、二次即可停止服用,不會傷及元氣。
此方適用於上焦積熱、風痰阻滯,導致頭面紅腫、長瘡癤、咽喉腫痛、大小便不通暢等症狀,以及各種風熱病症,也能消磨酒食積滯。
神芎丸
黑醜四兩、滑石四兩、大黃一兩、黃芩二兩、黃連五錢、川芎五錢、薄荷五錢,研磨成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溫水送服。
上清丸
此方出自朱全吾,用於治療上焦痰火引起的咳嗽,乃心脾積熱所致。
龍腦二分(另研)、硼砂二分(另研)、薄荷末一兩、川芎末五錢、桔梗末二錢、甘草末二錢,研磨成細粉,用煉蜜製成圓眼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睡前含化,或飯後用茶水送服。
案例:一位四十多歲的婦女,夜晚發熱,早晨退熱,五心煩熱,持續半年,脈象數而有力,按之不浮。服用升陽散火湯四劑後,熱退大半,胸中感覺舒暢。再服二劑,熱完全退去。之後服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少許炒黑乾薑,共二十劑,痊癒。此方亦可治療骨蒸內熱,時而發冷,冷後內熱加劇,伴隨四肢輕微痺痛、足踝腫脹等症狀,此病症源於臟腑。
太白散
將白石膏煅燒成灰,研磨成粉末,用新汲取的清水調服,每次用量如方寸匙,以體內無熱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