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五 (18)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8)

1. 痓病

痓。痙字之誤也。強痓者。堅強而勁直。頸項牽急而背反張也。此因風寒濕三者。客於太陽。傷其大筋。筋牽而急。故令痓也。然得之風濕者。令人有汗而不惡寒。名曰柔痓。昔人以桂枝加葛根湯主之是也。得之寒濕者。令人無汗惡寒。名曰剛痓。昔人以葛根湯主之是也。小續命湯有麻黃、附子、杏仁。

可以發表散寒。有桂枝、芍藥。則可以解肌驅風。有防風、防己。則可以驅邪勝濕。有人參、甘草。則可以益氣柔筋。有川芎、黃芩。則可以和陰去熱。乃附子之熱。則可以溫經。而亦可以去濕者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痓病」,其實是「痙」字被誤用。強痓,指的是身體變得非常僵硬且直挺,脖子和背部的肌肉會緊繃到彎曲向後。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風、寒、濕三種外在因素影響了太陽經脈,傷害到了主要的肌肉,導致肌肉緊繃,所以才會出現強痓的症狀。

然而,如果是風濕引起的,患者會出汗但不會畏寒,這種情況稱為「柔痓」,古人會用桂枝加葛根湯來治療。如果是寒濕引發的,患者不出汗且畏寒,稱為「剛痓」,古人會用葛根湯來治療。至於小續命湯,其中的麻黃、附子、杏仁能幫助發汗散寒;桂枝、芍藥能解肌肉疲勞並驅風;防風、防己能驅除邪氣,抵禦濕氣;人參、甘草能補氣養筋;川芎、黃芩能調和陰氣,去熱。而附子的熱性,能溫暖經絡,同時也能驅除濕氣。

2. 二痓歌

原來痓病屬膀胱。口噤如癇身反張。此是傷風感寒濕。故分兩症有柔剛。

無汗為剛須易識。惟有葛根湯第一。有汗為柔見的端。桂枝葛根湯救急。

二症皆宜續命湯。剛痓去桂用麻黃。柔痓去麻當用桂。只依此法最為良。

小續命湯

麻黃(去節),人參,黃芩(酒炒),白芍(酒炒),川芎(酒洗),防己,杏仁(去皮尖),桂枝,甘草(各一錢),防風,附子(炮去皮各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

葛根湯

葛根(二錢),麻黃(八分),桂枝(八分),芍藥(二錢),甘草(八分)

上銼。生薑、大棗、水煎服。

一論剛柔二症。頭搖口噤。身反張。手足攣搐。頭面赤。項強急。與瘛瘲同治法。

如聖飲

柴胡,黃芩,半夏,赤芍,川芎,甘草,白芷,當歸,防風,羌活,烏藥

上銼。生薑。水煎服。有汗是柔痓。加白朮、桂枝。無汗是剛痓。加麻黃、蒼朮。口噤咬牙。大便實。加大黃利之。

一論痓病有二。發熱惡寒。頭項牽強。腰脊反張。口噤面赤。瘛瘲如癇。有汗柔痓。無汗剛痓以補中益氣湯內去黃耆、柴胡、升麻。加川芎、白芍、熟地、白茯苓。剛痓身熱面赤。脈緊。加羌活、防風、黃芩、乾葛。去白朮。柔痓身不熱。手足冷。脈沉細。加熟附子、羌活。

風痰痓。加羌活、防風、栝蔞、枳實、桔梗、片芩、竹瀝、薑汁。去人參、白朮。破傷風痓。加殭蠶、全蠍、防風、羌活、南星、栝蔞仁、枳實、黃芩、桔梗、竹瀝、薑汁去白朮、人參。汗吐下多。發痓者。本方倍人參、黃耆、當歸、生地、荊芥、羌活、白朮。

白話文:

原本的痙病屬於膀胱經的問題。病發時口齒緊閉如同癲癇,身體會向後彎曲。這是因為風邪和寒濕侵襲所致,因此可分成剛痙和柔痙兩種症狀。

無汗的為剛痙,容易辨認,治療首選葛根湯。有汗的為柔痙,特徵明顯,應使用桂枝葛根湯來急救。

兩種症狀都適合使用續命湯。治療剛痙時,需去掉湯方中的桂枝,改用麻黃;治療柔痙時,則要去掉麻黃,保留桂枝。只要遵循這個方法,效果最佳。

小續命湯配方

主要成分包括麻黃(去節)、人參、黃芩(酒炒)、白芍(酒炒)、川芎(酒洗)、防己、杏仁(去皮尖)、桂枝、甘草(各一錢),以及防風、附子(炮去皮各五分)。

將上述藥材切碎成一份,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葛根湯配方

主要成分包括葛根(二錢)、麻黃(八分)、桂枝(八分)、芍藥(二錢)、甘草(八分)。

將上述藥材切碎,加入薑片、大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對於剛痙和柔痙兩種症狀,若出現頭部震顫、口齒緊閉、身體後彎、手腳抽搐、面部紅赤、頸部僵硬等癥狀,其治療方法與癲癇相同。

如聖飲配方

主要成分包括柴胡、黃芩、半夏、赤芍、川芎、甘草、白芷、當歸、防風、羌活、烏藥。

將上述藥材切碎,加入薑片,用水煎煮後服用。若有汗的是柔痙,應加入白朮和桂枝;無汗的是剛痙,則應加入麻黃和蒼朮。若口齒緊閉且咬牙,大便不通,應加入大黃以通便。

關於痙病的兩種類型,若出現發燒怕冷、頭頸僵硬、腰背後彎、口齒緊閉、面色紅赤、癲癇樣癥狀,有汗的是柔痙,無汗的是剛痙。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去掉黃耆、柴胡、升麻,加入川芎、白芍、熟地、白茯苓。若剛痙患者身熱面紅,脈搏緊繃,應加入羌活、防風、黃芩、乾葛,去掉白朮。柔痙患者身體無熱,手腳冰涼,脈搏微弱,應加入熟附子、羌活。

風痰型痙病,應加入羌活、防風、栝蔞、枳實、桔梗、片芩、竹瀝、薑汁,去掉人參、白朮。破傷風型痙病,應加入殭蠶、全蠍、防風、羌活、南星、栝蔞仁、枳實、黃芩、桔梗、竹瀝、薑汁,去掉白朮、人參。若因大量出汗、嘔吐或腹瀉引發痙病,應加倍使用人參、黃耆、當歸、生地、荊芥、羌活、白朮。

3. 濁症

兩尺脈洪數必便濁失精。

精之主宰在心。精之藏制在腎。凡人酒色無度。思慮過情。心腎氣虛。不能管攝。往往小便頻數。便濁之所由生也。因小便而出者。曰尿精。因見聞而出者。曰漏精。心不足而挾熱者。為赤濁。心不足而腎冷者。為白濁。陰不升。陽不降。上下乖捩。是以有清濁不分之症。大抵多是濕痰流注。直燥中宮之濕。兼降火升舉之法。此為至要之語也。

一論便濁之症。因脾胃之濕熱下流。滲入膀胱。故使便溺赤白混濁不清也。宜燥中宮之濕。用升麻、柴胡提氣。使大便潤而小便長。不宜用寒涼傷血之藥。

主方

陳皮(八分),半夏(八分),茯苓(一錢),蒼朮(米泔浸炒七分),黃柏(酒炒七分),柴胡(七分),升麻(三分),白朮(去蘆五分),神麯(炒五分),牡蠣(五分),梔子(炒一錢),蛤粉(三分),滑石(一錢),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二片。白果九枚。水煎。空心服。渣再煎服。忌煎炒辛辣物。

一論心中煩躁。思慮憂愁抑鬱。小便赤濁。或有砂膜。夜夢遺精。遺瀝疼痛。便赤。或酒色過度。上盛下虛。心火上炎。致肺經受克。故口苦咽乾。漸成消渴。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婦人帶下赤白。五心煩躁。此藥溫平清心。養神秘精。

清心蓮子飲

石蓮肉,人參(各二錢五分),黃耆(蜜炙),赤茯苓(各二錢),麥冬(去心),地骨皮,黃芩(各一錢五分),車前子(一錢五分),甘草(三分)

熱。加柴胡、薄荷各一錢五分。

上銼一劑。燈草十根。生薑三片。水煎。空心服。上盛下虛。加酒炒黃柏、知母各一錢。

一論心經伏暑。小便赤濁而有熱也。

加味四苓散

人參(減半),白朮(去蘆),赤茯苓(去皮),豬苓,澤瀉,香薷,石蓮肉,麥冬(去心各等分)

上銼。水煎。空心。溫服。

一論小便白濁。溺數無度。溺白如油。光彩不定。溺腳澄下。凝如膏糊。此真元不足。下焦虛寒之所致也。

萆薢散

益智仁,(一錢五分),川萆薢(三錢),石菖蒲(一錢),烏藥(一錢),一方。加茯苓三錢。甘草八分。

上各等分。銼一劑。水煎。入鹽一捻。空心。溫服。腎虛。加牛膝三錢。杜仲三錢。山藥三錢。便赤。加澤瀉二錢。麥冬二錢。

一論白濁初起。或半月者。下焦虛熱之所致也。

滋腎散

川萆薢(二錢),麥冬(二錢),遠志(一錢),黃柏(二錢),菟絲子(三錢),五味子(酒炒四分)

上銼一劑。竹葉三片。燈草一團。水煎。空心服。

一論赤白濁。乃水火之不分也。

水火分清散

益智仁(一錢五分),石菖蒲(一錢),赤茯苓(三錢),車前子(三錢),豬苓(三錢),澤瀉(二錢),白朮(一錢五分),枳殼(一錢),萆薢(二錢),麻黃(三分),甘草(八分),陳皮(二錢),

上銼。水酒各半煎。空心服。若久病。去麻黃。易升麻。

一治遺精白濁。

玉環丹,弟云嵩傳。

五色龍骨,左顧牡蠣,蓮花須,芡實,石菖蒲,五味子,黃柏(酒炒各一兩),一方。用石蓮子。去石菖蒲。

上為細末。用金櫻子煎湯為糊。入臼內搗千餘下。成劑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乾物壓之。

一治遺精白濁。

山藥(一兩),黃柏(酒炒二兩),牡蠣(火煅醋淬七次五錢),白茯苓(去皮一兩)

上共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水下。

一論白濁夢遺。及精滑出而不收者。

樗根丸

樗根白皮(有莢者是),黃柏(炒褐色),蛤粉(炒),青黛,乾薑(炒黑),滑石(各等分)

上為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溫酒送下。虛勞。四物湯下。

一論白濁經年不愈。或時夢遺。形體瘦弱。當作心虛治之。

定志丸

遠志(甘草水浸去心),石菖蒲(各二兩),人參(一兩),白茯神(去木二兩),黃柏(酒炒二兩),蛤粉(炒一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空心。米湯送下。

一治小便白濁。出髓條者。

人參,白朮,白茯苓,青鹽,破故紙,大茴香,益智仁,酸棗仁(炒),左牡蠣(煅各一兩)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米飲任下。

一論瘦人陰虛火動。患赤白濁下。清離滋坎湯。(方見勞瘵)依本方加萆薢、牛膝、山梔、萹蓄赤芍。

一論久患白濁不止。而作頭昏者。以益氣湯加白茯苓、半夏。

一論發熱口乾。小便頻數。大便閉結。盜汗遺精。甚至廢寢。用當歸六黃湯二劑。盜汗頓止。用六味丸。二便調和。用十全大補湯。及前丸兼服。月餘悉愈。

一論肥人濕痰。患赤白渴者。二陳湯。(方見痰飲)依本方加蒼朮、白朮、人參、當歸、生地、麥冬、山梔、黃柏、萆薢、牛膝、萹蓄。

一論肝腎脾肺虛損。赤白濁久不愈者。六味丸、補中益氣湯。早晚兼服。六味丸(方見補益)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依本方加白茯苓、半夏。

一人久患白濁。發熱體倦。用補中益氣湯加炮姜。四劑。白濁稍止。再用六味丸兼服。諸症悉愈。

一人患頭暈白濁。余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愈而復患腰痛。用山藥、山茱萸、五味、萆薢、遠志。頓愈。又因勞心。盜汗白濁。以歸脾湯加五味而愈。後不時暈眩。用八味丸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