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二 (10)
卷二 (10)
1. 中風惡症
上同前藥為末。好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熱酒送下。間日服尤妙。婦人血海虛冷。肚腹疼痛。臨臥。醋湯下。止服二三十丸。不可多服。服後不可飲冷水冷物。但覺麻木為效。孕婦不宜服。一女子雞爪風。十指搐搦。服之立愈。
一治手足拘攣不伸。
牙皂,木香(各等分)
上銼。水煎。一服立效。
一治中風。失音不語。偏風口眼喎斜。時吐涎水。四肢麻痹。骨間疼痛。腰膝無力。一切風濕。
豨薟丸
豨薟草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採者。取葉洗淨曬乾。入瓶中。層層灑酒與蜜。蒸之又曬。如此九遍。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溫酒送下。
一人年近四旬。忽發潮熱。口乾喜飲冷水。求醫。治以涼藥。投之罔效。四五日渾身沉重。不能動止。四肢強直。耳聾譫言妄語。眼開不省人事。六脈浮大無力。此氣血脾胃虧損之極。予以十全大補湯。去芍藥、地黃加熟附子。一服須臾。病者鼾睡痰響。人咸以為服桂、附、參、耆之誤。
予曰。此藥病交攻。不必憂疑。又進一服。過一時許。即能轉身動止。次日連進數劑。則諸病次第而潛瘳矣。此從脈不從症而治之也。
一人因素弱。飲食起居失宜。左半身並手足不遂。汗出神昏。痰涎上壅。一醫用參耆大補之劑。汗止而神思漸清。頗能動履。後不守禁。左腿自膝至足。腫脹甚大。重墜如石。痛不能忍。其痰極多。肝脾腎脈洪大而數。重按則軟澀。朝用補中益氣。加黃柏、知母、麥門、五味。煎送地黃丸。晚用地黃丸料。加黃柏、知母。數劑諸症悉退。但自弛禁。不能全愈耳。
一治癱瘓諸風。秦高中玄閣老曾服奏效。
乳香,沒藥(三錢),棉花子(六錢),白糖(六錢)上為細末。黃酒化服出汗。
一男子體肥善飲。舌本強硬。言語不清。口眼喎斜。痰氣湧盛。肢體不遂。余以脾虛濕熱。用六君子加葛根、山梔、神麯而痊。
一人中風痰嗽。因中氣虛。飲食數少。忽痰壅氣喘。頭搖目札。揚手擲足。難以候脈。視其面色。黃中見青。此肝木乘脾土。用補中益氣湯加白茯苓、半夏。水煎。臨服。加薑汁同服。
白話文:
中風惡症
將前述藥方研磨成粉末,用好醋調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服用,用熱酒送服。隔日服用效果更好。婦女因血虛寒涼導致腹部疼痛,可在睡前用醋湯送服,每次服用二三十丸,不可過量。服藥後不可飲用冷水或吃冷食,只要感覺麻木便是藥效。孕婦不宜服用此藥。曾有一女子患雞爪風,十指抽搐,服用此藥後立即痊癒。
治療手足拘攣不能伸展的方法:
將牙皂和木香等量研磨,用水煎服,一服即可見效。
治療中風、失語、口眼歪斜、流口水、四肢麻痺、骨骼疼痛、腰膝無力以及各種風濕病的方法:
豨薟丸:
選取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採摘的豨薟草葉,洗淨曬乾,放入瓶中,層層灑上酒和蜜,蒸煮後再曬乾,如此反覆九遍,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七十丸,溫酒送服。
曾有一位將近四十歲的男子,突然發熱,口乾但喜歡喝冷水,求醫後服用涼藥卻無效。四五天后,全身沉重、無法動彈,四肢僵硬,耳聾、胡言亂語,眼睛睜開卻神志不清,脈象浮大無力。這是氣血、脾胃虧損到極點的表現。我便為他開了十全大補湯,去掉芍藥、地黃,加入熟附子。服用一劑藥後,病人立刻鼾睡,並伴有痰音,旁人都以為是誤服桂枝、附子、人參、黃耆等溫熱藥造成的。
我說:這是藥物和疾病相互作用的結果,不必擔心。我又給他服用一劑,過了一會兒,他就能翻身活動了。第二天連續服用幾劑後,各種症狀便逐漸減輕痊癒了。這是根據脈象而不是症狀來治療的。
曾有一人因體弱,飲食起居不規律,導致左半身及手足不遂,出汗、神志不清,痰涎壅塞。一位醫生用人參、黃耆等大補藥劑治療,結果汗止,神志漸清,也能行走。但之後他不遵守醫囑,左腿從膝蓋到腳腫脹得非常厲害,沉重得像塊石頭,疼痛難忍,痰也很多,肝脾腎脈洪大而數,重按則軟澀。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入黃柏、知母、麥冬、五味子,煎服地黃丸;晚上服用地黃丸藥材,加入黃柏、知母。服用幾劑藥後,所有症狀都消退了,但他自己放縱,未能完全痊癒。
治療癱瘓和各種風症的藥方(秦國高中玄閣老曾服用此藥方並奏效):
將乳香、沒藥(各三錢)、棉花子(六錢)、白糖(六錢)研磨成細粉,用黃酒調服,服用後會出汗。
曾有一位體胖愛喝酒的男子,舌根僵硬,說話不清,口眼歪斜,痰氣盛,肢體不遂。我診斷為脾虛濕熱,用六君子湯加葛根、山梔子、神麴治療,便痊癒了。
曾有一人中風後咳嗽,因中氣虛弱,飲食減少,突然痰壅氣喘,頭搖目眩,手舞足蹈,難以診脈。觀察他的面色,黃中帶青,這是肝木克脾土的表現。我便用補中益氣湯,加入白茯苓、半夏,水煎服,臨服用時加入薑汁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