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四 (1)
卷四 (1)
1. 補益
脈法。氣虛。脈細或緩而無力。右手弱。血虛。脈大或數而無力。左手弱。陽虛。脈遲。陰虛。脈弦。真氣虛。脈緊。男子久疾。氣口脈弱則死。強則生。女人久病。人迎強則生。弱則死。
夫人之正氣不足曰虛。復縱嗜欲曰損。致病之因。有六焉。一曰氣。二曰血。三曰精。四曰神。五曰胃氣。六曰七情憂鬱。六氣委和。則各司其職。曰無病。失養違和。陰陽偏勝剋剝。則諸病生焉。夫氣乃肺之主。血乃肝藏之。精乃腎之主。神乃心之主。飲食乃脾胃之主。七情則七神主之。
凡應事太煩則傷神。喋談朗誦。飢而言多則傷氣。縱欲想思則傷精。久視鬱怒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坐傷肉。此五勞七傷之屬也。其有稟賦素薄之人。又兼斫喪太早者。真陰根本受虧。腎水一虧。則火必勝。勝則克肺金。肺主皮毛。則腠理不密。
白話文:
脈象可以反映身體狀況。氣虛的脈象表現為細弱或緩慢無力,右手會比較無力;血虛的脈象表現為脈大或數而無力,左手會比較無力;陽虛的脈象表現為脈遲;陰虛的脈象表現為脈弦;真氣虛的脈象表現為脈緊。男性久病,氣口脈弱則死,強則生;女性久病,人迎脈強則生,弱則死。
人體的正氣不足就稱為虛,過度縱欲就會損傷身體。導致疾病的原因有六:氣、血、精、神、胃氣、七情憂鬱。六氣協調,各司其職,則無病;失養違和,陰陽失衡,就會產生各種疾病。氣是肺的本質,血是肝臟儲存的,精是腎的本質,神是心的本質,飲食是脾胃的本質,七情則由七神主宰。
凡事過於勞神就會傷神,例如喋喋不休、朗誦;飢餓時說話過多會傷氣;縱慾、胡思亂想會傷精;長時間看東西、生氣會傷肝;飲食過度、勞累會傷脾;長時間行走會傷筋,長時間站立會傷骨,長時間坐著會傷肉。這些都是屬於五勞七傷。先天體質虛弱,又加上過早耗損精氣的人,真陰根本受損,腎水不足,就會導致火氣旺盛,火氣過旺就會克制肺金,肺主皮毛,則腠理不密。
鼻不聞香臭。火炎痰升。而致咳嗽。甚致腎水枯竭。肺子能令母虛是也。金水既病。則五臟六腑皆為賊。此火乃內出之火。宜補精血。而火自退。當服五仁斑龍膠丸。培復精神之聖藥也。夫鹿者。得先天氣質之厚。又食靈苗之精。故曰壽牲。角乃眾體之首。一身精華所聚者也。
方名五仁者。黃精、參、杞之類是也。男女虛弱之病。服之以復真元。非此不能。故斑龍膠丸為血肉上品之良劑。善斡旋心腎。資填五內。益精神。充氣血。滋益於一身。兼以參、杞、門冬、鮮地骨皮等為佐。配以八物湯。如干咳嗽。痰中見血者。加以二門冬、牡丹、知母、五葉、制柏。
白話文:
鼻子聞不到香臭味,這是因為體內火熱痰液上湧,導致咳嗽,甚至腎水枯竭。肺氣虛弱會導致母親虛弱,這也是原因之一。金水受損,五臟六腑都受到影響。這體內之火是內在發出的,應該要補益精血,火氣自然就會退去。服用五仁斑龍膠丸,可以補充精神,是治療精神的聖藥。鹿是一種天生體質強壯的動物,又吃靈芝草的精華,所以被稱為「壽牲」。鹿角是身體各部位中最頂尖的部位,聚集著全身的精華。
五仁斑龍膠丸的藥方中,黃精、人參、枸杞等都是滋補的藥材。男女虛弱的病症,服用這些藥材可以恢復元氣,沒有其他的藥物能做到。斑龍膠丸是血肉中最上品的良藥,可以調節心腎,補充五臟六腑,益氣養神,充盈氣血,滋補全身。再配以人參、枸杞、麥冬、鮮地骨皮等輔助藥材,以及八物湯。如果出現乾咳、痰中帶血的情況,可以加入麥冬、牡丹、知母、五葉、制柏。
其卻病延年之功。誠在斯矣。世俗補陰丸。以知母、黃柏為主者但可施於壯盛人。縱欲相火之多者可矣。若虛損不足之症已成者。及五十歲外人服之。則元陽精氣。何由而生。又人輒以人參肺熱還傷肺之說。將以人參為虛損人之忌物者。蓋不究心於本草經耳。參本味甘微寒。
善補五臟。安精神。健脾胃。生津液。況素問言虛者治以甘溫。乃萬世不易之定論也。彼何期後學泥書所注肺熱還傷肺之句惑焉。則可說體壯人患內外感。並積熱固結於膈。宜清涼滌導言之。若概以虛損虛火痰嗽。及氣虛中滿者。妄議人參為不可用。是惑世人。陷於不壽。甚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論的是中醫補益方面的觀點,主要針對兩個常見的誤解:
-
補陰丸的適應症: 文中指出,以知母、黃柏為主的補陰丸,適合壯盛之人,也就是體質強壯、陽氣旺盛的人,可以用来治療縱欲过度导致的相火過旺。但對於虛損不足、體質虛弱的人,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就不適合服用,因為補陰丸會耗損元陽精氣,不利於身體恢復。
-
人參的應用: 文中反駁了「人參會傷肺」的說法,指出人參性味甘微寒,具有補五臟、安精神、健脾胃、生津液的功效。並引用《素問》的論述「虛者治以甘溫」,說明人參的補益作用,是歷久彌新的真理。
作者認為,認為人參會傷肺的人,是只看書本,沒有深入研究本草經,才產生這種誤解。
最後,作者指出,人參的確不適合用於體內積熱、內外感、膈下積結等情況,但不能將其一概而論,認為所有虛損、虛火、痰嗽、氣虛中滿等情况,都不可服用人參。這樣會誤導世人,使他們陷入不壽的困境。
總結來說,這段文字強調了辨證論治的重要性,批評了片面的觀點,並強調了人參的正確使用方式。
一論元氣虧損。脾胃虛弱。飲食少進。或肢體腫脹。或大便不實。面瘦而黃。或胸膈虛痞。痰嗽吞酸等症。
四君子湯
人參(二錢),白朮(一錢五分),白茯苓(去皮二錢),甘草(炙一錢)
上銼一劑。薑棗煎服。加陳皮。名異功散。加半夏、陳皮。名六君子湯。去茯苓。加乾薑。名理中湯。
白話文:
元氣不足、脾胃虛弱,導致食慾不振,可能出現肢體腫脹、大便不成形、臉色瘦黃、胸悶、痰多、咳嗽、反胃等症狀。可以用四君子湯來調理,藥方為人參二錢、白朮一錢五分、白茯苓去皮二錢、甘草炙一錢,水煎服,可加入陳皮,稱為異功散;可加入半夏、陳皮,稱為六君子湯;可去除茯苓,加入乾薑,稱為理中湯。
一論心血虧損。肝脾腎血虛。發熱。或晡熱甚。頭目不清。或煩躁不寐。胸膈作脹。或脅作痛等症。
四物湯
當歸(酒洗),懷熟地(各三錢),白芍(酒炒二錢),川芎(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
一論氣血虛弱。惡寒發熱。煩躁作渴。或不時寒熱。眩暈昏瞶。或大便不實。小便赤淋。或飲食少思。或小腹痛等症。宜用八物湯。又名八珍湯。即四君子湯合四物湯是也。
白話文:
心血不足、肝脾腎氣血虧虛,可能會出現發熱,尤其傍晚熱更甚,頭昏腦脹、神志不清,煩躁失眠,胸悶氣短,或脅肋疼痛等症狀,可以用四物湯來調理。四物湯由當歸(酒洗)、熟地黃(各三錢)、白芍藥(酒炒二錢)、川芎(一錢)組成,將藥材切碎,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如果氣血虛弱,容易出現惡寒發熱、煩躁口渴、反覆寒熱、頭昏眼花、大便稀溏、小便赤澀、食慾不振、小腹疼痛等症狀,則可以用八物湯(又名八珍湯)來調理。八物湯是由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組合而成。
一論凡人元氣素弱。或因起居失宜。或因用心太過。或因飲食勞倦。致遺精白濁。盜汗自汗。或內熱晡熱。潮熱發熱。或口乾作渴。喉痛舌裂。或胸乳膨脹。或脅肋作痛。或頭頸時痛。或眩暈眼花。或心神不寧。寤而不寐。或小便赤淋。莖中作痛。或便溺餘瀝。臍腹陰冷。或形容不充。肢體胃寒。或鼻氣急促。或更有一切熱症。皆是無根虛火。宜服後方。
十全大補湯
人參(二錢),白朮(一錢五分),白茯苓(三錢),當歸(二錢),川芎(一錢五分),白芍(一錢),熟地黃(三錢),黃耆(二錢),肉桂(五分),麥門冬(二錢),五味子(三分),甘草(炙八分)
白話文:
許多人天生元氣不足,可能是生活作息不規律、思慮過度、飲食勞累所致。因此出現遺精、白濁、盜汗、自汗、內熱、午後發熱、潮熱、口乾舌燥、喉嚨痛、舌頭裂開、胸部乳房腫脹、脅肋疼痛、頭頸部時常疼痛、頭昏眼花、心神不寧、失眠、小便赤紅、尿道疼痛、排尿不盡、肚臍和腹部冰冷、身體消瘦、四肢冰冷、呼吸急促等等,這些都是虛火無根造成的,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來調理。
上銼一劑。生薑、棗子。水煎。溫服。
一論年老。房有少艾。致頭痛發熱。眩暈喘急。痰涎壅塞。小便頻數。口乾引飲。遍舌生刺。縮斂如荔枝然。下唇黑裂。面目俱赤。煩躁不寐。或時喉間如煙火
上衝。急飲涼水少解。已濱於死。脈洪大而無倫。且有力。捫其身烙手。此腎經虛火遊行於外。投以十全大補湯。加山茱、澤瀉、丹皮、山藥、麥門冬、五味、附子。水煎服。熟寐良久。脈症各減三四。再與八味丸。服之而愈。
白話文:
第一段:將藥材磨碎後加入生薑和紅棗,用水煮沸後再溫熱服用。 第二段:老年人因爲過度勞累導致頭痛發熱、頭暈氣短、喉嚨腫脹疼痛等症狀,並伴有口腔乾燥、舌頭長滿尖銳物以及面部發紅等現象。脈象洪大無倫並且有力,身體溫度高得像烤爐一樣。這是腎經虛火遊走於體表的症狀,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加上一些其他的草藥來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之後症狀會有所減輕。 第三段:繼續用八味丸進行治療直到痊癒爲止。
一論中氣不足。肢體倦怠。口乾發熱。飲食無味。飲食失節。勞倦身熱。脈洪大而虛。或頭痛惡寒。自汗。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或脈微細軟弱。自汗。體倦少食。或中氣虛弱而不能攝血。或飲食勞倦而患瘧痢或瘧痢因脾胃虛而不能愈。或元氣虛弱。感冒風寒。不勝發表。
宜用此代之。或入房而後感冒。或感冒而後入房。亦用此湯。急加附子。或瀉痢腹痛。急用附子理中湯。此方能治一應諸症。誤用攻擊之藥太過。以致元氣脾胃虛損之極。病已垂殆。用之實有起死回生之效。宜此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
白話文:
一論中氣不足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中氣不足的各種症狀和治療方法。
症狀
- 四肢無力、疲倦
- 口乾舌燥、發熱
- 食慾不振、味覺淡薄
- 飲食不節制
- 過度勞累導致身體發熱
- 脈搏洪大而虛弱
- 伴隨頭痛、怕冷、自汗
- 氣喘、呼吸急促、身體發熱、烦躁不安
- 脈搏微弱、細軟無力、自汗、身體疲倦、食慾不佳
- 中氣虛弱導致無法攝取血液
- 飲食勞累、過度操勞導致瘧疾或痢疾,或因脾胃虛弱而久治不愈
- 元氣虛弱,容易感冒風寒,服用發散藥物無效
- 房事後感冒,或感冒後房事,都屬於元氣虛弱
治療
建議使用補中益氣湯。
- 若伴隨瀉痢腹痛,可急用附子理中湯。
- 補中益氣湯能治療上述所有症狀。
- 若誤用攻邪藥物過度,導致元氣脾胃虛損,病危垂危,則使用補中益氣湯有起死回生之效。
補中益氣湯方劑見內傷篇。
一論經云。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夫人之生。以腎為主。人之病。多由腎虛而致者。此一方天一生水之劑。無不可用。若腎虛發熱作渴。小便淋閉。痰壅失音。咳嗽吐血。頭目眩暈。眼花耳聾。咽喉燥痛。口舌瘡裂。齒不堅固。腰腿痿軟。五臟虧損。盜汗自汗。便血諸血。凡肝經不足之症。
尤當用之。蓋水能生木故也。此滋水化痰之聖藥。血虛發熱之神劑也。又治肝腎精血不足。虛熱不能起床。加大附子、肉桂各二兩。名八味丸。又治腎陰虛弱。津液不降。敗濁為痰。能治咳逆。又治小便不禁。收精氣之虛脫。為養氣滋腎。制火導水。使機關利而脾土健實。宜此
白話文:
經書中提到,腎主水,以控制陽光。人出生時,以腎為主。人體的疾病,大多由腎虛引起。這一味「天一生水」的藥物,幾乎都可以使用。如果腎虛發熱口渴、小便不通、痰多失聲、咳嗽吐血、頭昏眼花、耳聾、咽喉乾燥疼痛、口舌潰爛、牙齒不堅固、腰腿無力、五臟虛損、盜汗自汗、便血等各種出血,以及所有肝經不足的症狀,
都應該用此藥。因為水能滋生木。這味藥是滋潤腎水、化解痰濕的聖藥,也是治療血虛發熱的神藥。另外,還可以治療肝腎精血不足、虛熱難以起床的症狀,只要加入附子、肉桂各兩錢,就叫做八味丸。它還能治療腎陰虛弱、津液不能下降、濁氣化為痰、咳嗽不止、小便失禁、精氣虛脫的症狀。這藥可以滋養氣血、滋補腎臟、抑制火氣、引導水液流通,使五臟六腑功能順暢、脾土健壯,非常適合使用。
六味地黃丸
懷生地黃(八兩要真懷慶生乾地黃酒洗淨入砂鍋內蒸黑為度如病胃弱畏滯再加生薑汁拌勻再蒸半晌取出用手掐斷入後藥同搗成餅今市賣熟地黃皆是用鐵鍋煮過則不可用者矣),山茱萸(酒蒸剝去核取肉曬乾四兩),懷山藥(四兩),白茯苓(去皮三兩),牡丹皮(去土三兩),澤瀉(去毛三兩)
上忌鐵器。將藥精製。秤為一處。入石臼內搗成餅。曬乾。或微火焙乾。或碓杵。或石磨為細末。煉熟蜜一斤。加水一碗。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曬乾。用瓷器收貯。每服三錢。空心鹽湯酒任下。忌三白。腎水不能攝養脾土。多吐痰唾。薑湯下。加麥冬、五味。名八仙長壽丸。
白話文:
使用生地黃、山茱萸、懷山藥、白茯苓、牡丹皮、澤瀉等六味藥材,經過精製、研磨成粉末,再以煉熟的蜜和水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天空腹服用三錢,可以用鹽湯、酒送服,忌食白米飯、白糖、白酒,能補腎固精、滋陰養血。若腎水不能滋養脾土,容易吐痰唾液,則可用薑湯送服,並加入麥冬、五味子,稱為八仙長壽丸。
腰痛。加鹿茸、木瓜、續斷。消渴。加五味子。諸淋瀝。倍茯苓、澤瀉。老人夜多小便。加益智仁。去澤瀉。茯苓減半。老人下元虛冷。胞轉不得小便。膨急切痛。四五日。困篤垂危者。倍澤瀉。遺精。去澤瀉。虛火耳聾。加黃柏、知母、遠志、石菖蒲。小兒遺尿。加破故紙、益智仁、人參、肉桂。
小兒鶴節。加鹿茸、牛膝、人參。小兒解顱頭縫開解不合。亦加人參。小兒稟賦。腎經虛熱。耳內生瘡。或肌肉消瘦。骨節皆露。名節疳。加鹿茸、牛膝各一兩。五味子四兩。若顱解不合。牙齒不生。眼睛不黑。腿軟難行。最宜此藥。
白話文:
腰痛的時候,可以加入鹿茸、木瓜、續斷。消渴症的時候,可以加五味子。各種淋瀝症的時候,可以加倍茯苓、澤瀉。老年人晚上頻繁小便,可以加入益智仁,去掉澤瀉,茯苓減半。老年人下元虛冷,膀胱轉動不能小便,腫脹疼痛,四五天了,身體虛弱,快要不行了,可以加倍澤瀉。遺精的時候,去掉澤瀉。虛火引起的耳聾,可以加入黃柏、知母、遠志、石菖蒲。小兒遺尿,可以加入破故紙、益智仁、人參、肉桂。
小兒鶴節,可以加入鹿茸、牛膝、人參。小兒囟門開解後合不攏,也可以加人參。小兒天生腎經虛熱,耳內生瘡,或者肌肉消瘦,骨節外露,叫做節疳,可以加入鹿茸、牛膝各一兩,五味子四兩。如果囟門合不攏,牙齒不生,眼睛不黑,腿軟難行,最適合用這種藥。
一論大補元氣。培填虛損之聖藥也。即六味地黃丸。依本方再加五味是也。
五子益腎養心丸
甘枸杞子(四兩),柏子仁(二兩),覆盆子(二兩),楮實子(炒二兩),沙苑蒺藜子(麩炒二兩)
上共十一味。為細末。用蜜八兩。入斑龍膠先煉。次入浮小麥粉四兩。芡實粉四兩。水調。亦入膠蜜同煉熟。和藥。再杵千餘下。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百丸。淡鹽湯送下。
白話文:
一論大補元氣
這是一味專門用來大補元氣、填補虛損的聖藥,也就是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再加入五味藥材而成,叫做「五子益腎養心丸」。
五子益腎養心丸的藥方:
- 甘枸杞子(四兩)
- 柏子仁(二兩)
- 覆盆子(二兩)
- 楮實子(炒二兩)
- 沙苑蒺藜子(麩炒二兩)
將以上十一味藥材研磨成細粉。取蜜八兩,先與斑龍膠一起煉製,再加入浮小麥粉四兩、芡實粉四兩,以水調和,也一同加入膠蜜中煉熟。然後將藥粉和煉好的膠蜜混合,再反覆研磨一千次以上,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日服用一百丸,以淡鹽湯送服。
一論腎虛不能制火。六味地黃丸主之。腎非獨水也。命門之火併焉。腎不虛。則水足以制火。腎水虛。則火無所制。而熱症生矣。名曰陰虛火動。河間氏所謂腎虛則熱是也。令人足心熱。陰股熱。腰脊痛。率是此症。老人得之為順。少年得之為逆。乃咳血之漸也。地黃、茱萸味厚者也。
經曰。味厚為陰中之陰。故能滋少陰。補腎水。澤瀉味甘鹹氣寒。甘從土化。咸從水化。寒從陰化。故能入水藏。而瀉水中之火。丹皮氣寒味苦辛。寒能勝熱。苦能入血。辛能生水。故能益少陰。平虛熱。山藥、茯苓味甘者也。甘從土化。土能防水。故用之以制水藏之邪。且益脾胃。
白話文:
腎虛導致無法控制體內熱氣,六味地黃丸可以治療。腎臟不單純是水的器官,也包含著命門之火,腎臟健康時,水就能有效控制火氣。但若腎水不足,火便失控而導致熱症,稱為陰虛火動,正如河間氏所說,腎虛則熱。這種情況會造成腳心發熱、陰部發熱、腰脊疼痛,多半都是這個原因。老年人出現這種狀況屬於正常現象,年輕人出現則屬於逆向,甚至可能發展成咳血。地黃、茱萸味厚,古書記載味厚為陰中之陰,因此能滋養少陰、補腎水。澤瀉味甘鹹性寒,甘從土化、咸從水化、寒從陰化,所以能進入腎臟,並瀉去腎臟的熱氣。丹皮性寒味苦辛,寒能克熱,苦能入血,辛能生水,所以能滋養少陰、平息虛熱。山藥、茯苓味甘,甘從土化,土能防水,因此能抑制腎臟的邪氣,並益脾胃。
而培萬物之母也。
一論腎虛移熱於肺。咳嗽者。六味地黃丸主之。有足心熱。內股熱。腰痛。兩尺脈虛大者。病原於腎虛也。地黃、茱萸味厚者也。味厚為陰中之陰。故能益腎。腎者水藏。虛則水邪歸之。故用山藥、茯苓以利水邪水邪歸之。則生濕熱。故用澤瀉、丹皮以導坎中之熱。滋其陰血。去其邪熱。則精日生。而腎不虛。病根既去。咳嗽自寧矣。
一論下消者。煩渴引飲。小便如膏。六味地黃丸主之。先有消渴善飲。而後小便如膏者。名曰下消。懼其燥熱漸深。將無水矣。故用此方以救腎水。地黃、茱萸質潤味厚。為陰中之陰。故可以滋少陰之腎水。丹皮、澤瀉取其鹹寒。能制陽光。山藥、茯苓取其甘淡。能療消渴。
白話文:
而培育萬物的根本。
一種情況是腎虛將熱氣移到肺部,導致咳嗽。六味地黃丸可以治療這種情況。病人會有腳心發熱、大腿內側發熱、腰痛,以及兩尺脈虛弱無力的症狀。這些病症的根源在於腎虛。地黃和茱萸味厚,味厚是陰中之陰,因此能夠滋補腎臟。腎臟是儲藏水的器官,腎虛則水邪會歸於腎臟。因此要用山藥、茯苓來利水,去除水邪。水邪歸於腎臟,就會產生濕熱,因此要用澤瀉、丹皮來引導腎臟中的熱氣。滋養陰血,去除邪熱,則精氣可以再生,腎臟就不會虛弱了。病根去除之後,咳嗽自然就會停止。
另一種情況是下消,患者會感到口渴想喝水,小便像膏狀。六味地黃丸也可以治療這種情況。先出現口渴多喝水,之後小便像膏狀,叫做下消。要擔心燥熱逐漸加深,身體將會缺水。因此要用這個藥方來救治腎臟的水分。地黃、茱萸質地潤滑、味道厚重,是陰中之陰,因此可以滋養少陰的腎水。丹皮、澤瀉性寒味鹹,能夠抑制陽氣。山藥、茯苓性甘味淡,能夠治療口渴。
一論渴而未消者。用八味丸主之。此即六味地黃丸。加附子、肉桂是也。渴而未消。謂其人多渴。喜得茶飲。不若消渴之求飲無厭也。此為心腎不交。水不足以濟火。故令液亡口乾。乃是陰無陽而不升。陽無陰而不降。水下火上。不相既濟耳。故用附子、肉桂之辛熱。壯其少火。
用六味丸益其真陰。真陰益則陽可降。少火壯則陰自升。故灶底加薪。枯籠蒸溽。槁禾得雨。生意維新。惟明者知之。昧者鮮不以為迂也。
一論腎間水火既虛。小便不調者。八味丸主之。腎主水火。主二便。司開合。腎間之水竭。則火獨治。能合而不能開。令人病小便不出。腎間之火息。則水獨治。能開不能合。令人小便不禁。是方也。以肉桂、附子之溫熱益其火。以地黃、茱萸濡潤壯其水。火欲實。丹皮、澤瀉之鹹酸者。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感到口渴卻無法止渴,可以用八味丸來治療。八味丸就是六味地黃丸加上附子、肉桂。這種口渴,指的是人經常感到口渴,喜歡喝茶,但不像消渴症患者那樣,不停地想要喝水。這是因為心腎不交,水不足以滋養火,所以導致津液流失、口乾舌燥。這是因為陰氣不足陽氣無法上升,陽氣不足陰氣無法下降,水在下面火在上面,彼此不能互相滋潤。因此要用附子、肉桂的辛熱之性,來壯陽氣。
用六味丸來滋補腎陰,腎陰充足,陽氣就能下降,陽氣強盛,陰氣就能上升。就像在爐底加柴,就能讓枯籠裡的水蒸氣瀰漫,乾枯的禾草得到雨水滋潤,就能重新生長。只有明白的人才能理解,愚昧的人往往覺得這是迂腐的理論。
如果腎臟中的水火都虛弱,導致小便失調,可以用八味丸來治療。腎臟主水火,主宰大小便,掌管開合。如果腎臟中的水液枯竭,火獨盛,就能閉合但不能開啟,導致小便無法排出。如果腎臟中的火衰竭,水獨盛,就能開啟但不能閉合,導致小便失禁。這個藥方以肉桂、附子的溫熱之性來補腎火,以地黃、茱萸的滋潤之性來補腎水。腎火要補,但要避免過盛,所以加入丹皮、澤瀉的鹹酸之性來調節。
可以收而瀉之。水欲實。則茯苓、山藥之甘淡者。可以制而滲之。水火既濟。則開合治矣。
一論腎間水火俱虛者。八味丸主之。君子觀象於坎。而知腎具水火之道焉。故曰。七節之旁。中有小心。小心。少火也。又曰。腎有兩枚。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相火也。相火即少火耳。夫一陽居於二陰為坎。水火併而為腎。此人生與天地相似也。今人入房甚。而陽事愈舉者。
陰虛火動也。陽事先痿者。命門火衰也。真水竭則隆冬不寒。真火息則盛夏不熱。故人樂有善藥餌焉。是方也。地黃、茱萸、丹皮、澤瀉、山藥、茯苓、六味丸也。所以益少陰腎水。附、桂。辛熱物也。所以益命門相火。水火得其養。則二腎復其天矣。
白話文:
當水分過多時,可以用苦澀的食物來控制和排出它們;如果火氣不足,就可以用溫補的方法來增強它的功能。如果能夠調理好水火之間的平衡,那麼身體就會健康無病了。
另一種情況是腎臟中的水火都比較弱,這時候就需要服用八味丸進行治療。從《易經》中的「坎」卦可以看出,腎臟具有水火的功能。在人的身上,左右兩個腰椎骨之間有一個小孔,這個小孔就是心臟的位置,也就是說,心臟就在腰部的正中央。另外,在人的腰部還有一對重要的器官——腎臟,其中一個是負責產生尿液的,另一個則是負責儲存精華的。因此,我們可以把這些器官看作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就像自然界中的生物一樣。
現在很多人經常性交,但是他們的性能力卻越來越差,這是因為陰虛火旺所導致的。有些人甚至連勃起都很困難,這是因為命門火衰所致。真正的水枯竭了,冬天就不會冷;真正的心跳停止了,夏天就沒有暑氣。因此,人們希望有一些好的草藥或食物來幫助自己恢復健康。這種方法是由六種草藥組成的:生地黃、吳茱萸、牡丹皮、澤瀉、山藥和茯苓。它可以滋潤少陰腎水,並且增加命門相火的能量。這樣就能夠使雙腎重新獲得活力。
一論陰虛於下。令人嘔甚者。六味丸加鹽湯送下。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咳氣上喘。此陰虛於下。而令孤陽上浮耳。是方也。地黃、茱萸。質潤味厚。可使滋陰。丹皮、澤瀉。氣味鹹寒。可制陽光。山藥、茯苓。味甘而淡。可使調下。
一論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宜六味丸加黃柏、知母主之。腎者水藏。無水則火獨治。故令腎熱。腎主督脈督脈者。行於脊裡。腎壞則督脈虛。故令腰脊不舉。骨枯髓減者。枯涸之極也。腎主骨。故曰骨痿。是方也。地黃、茱萸。味厚而能生陰。知柏苦寒能瀉火。
澤瀉、丹皮。能去坎中之熱。山藥、茯苓。能制腎間之邪。王冰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此方主之。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陰虛於下,導致經常嘔吐,可以用六味丸加鹽湯服用。這是因為陽氣浮於上,沒有陰氣依附,所以才會出現嘔吐、咳嗽、喘氣等症狀。這是陰虛於下導致陽氣上浮。六味丸中,地黃和茱萸滋潤味厚,可以滋陰;丹皮和澤瀉氣味鹹寒,可以制陽光;山藥和茯苓味甘而淡,可以調節下焦。
如果一個人腎氣熱,就會出現腰脊无力、骨骼枯萎、骨髓减少、骨痿等症狀。可以用六味丸加黃柏、知母治療。腎臟主水,沒有水就會火氣旺盛,导致腎熱。腎臟主督脈,督脈行於脊柱,腎臟受損就會導致督脈虛弱,所以腰脊无力。骨骼枯萎、骨髓减少是肾虚的极度表现,肾脏主骨,所以会出现骨痿。六味丸中,地黄和茱萸味厚可以生阴,黃柏和知母苦寒可以泻火。
澤瀉、丹皮可以去除肾脏的熱气,山药、茯苓可以制约肾脏的邪气。王冰说,滋养肾脏的阴气可以制约陽气,这个方子就是以此为治疗原则。
一論入房太甚。宗筋縱弛。發為陰痿。八味丸主之。腎。坎象也。一陽居於二陰為坎。腎中有命門之火焉。凡人入房甚。而陽事作強不已者。水衰而火獨治也。陽事柔痿不舉者。水衰而火亦敗也。丹溪曰。天非此火。不足以生萬物。人非此火。不能以有生。奈之何而可以無火乎。
是方也。桂、附味厚而辛熱。味厚則能入陰。辛熱則能益火。故能入少陰。而益命門之火。地黃、茱萸味厚而質潤。味厚則能養陰。質潤則能壯水。故能滋少陰。而壯坎中之水。火欲實。則丹皮、澤瀉之酸鹹。可以引而瀉之。水欲實。則山藥、茯苓之甘淡。可以滲而制之。水火得其養。
白話文:
關於房事過度,導致宗筋弛緩,出現陰痿的情況,可以用八味丸來治療。腎在中醫理論中,與坎相對應,一陽藏於二陰之中,即為坎,腎中藏有命門之火。當一個人房事過度,陽事亢奮不停歇時,表示體內水分不足,火氣獨盛;若陽事軟弱無力,則是因為水分不足,火氣也衰竭了。丹溪認為,上天的生機離不開這股火,人類的生命也離不開這股火,怎麼能夠沒有火呢?
這個方子中,肉桂和附子味道濃厚且溫熱,濃厚的味道能夠進入陰部,溫熱能夠補益火氣,因此能夠進入少陰,補益命門之火。熟地和山茱萸味道濃厚且質地潤滑,濃厚的味道能夠滋養陰液,潤滑的質地能夠壯大水氣,所以能夠滋養少陰,壯大坎中的水氣。火氣需要充實,那麼丹皮和澤瀉的酸鹹性質可以引導並排泄過多的火氣;水氣需要充實,那麼山藥和茯苓的甘淡性質可以引導並控制過多的水氣。這樣,水火就能夠得到滋養。
則腎宮不弱。命門不敗。而作強之官。得其職矣。一論腎勞背難俯仰。小便不利。有餘瀝。囊濕生瘡。小腹裡急。小便赤黃者。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主之。腎者。藏精之臟也。若人強力入房。以竭其精。積久則成腎勞。腎主精。精主封填骨髓。腎精以入房而竭。則骨髓已枯矣。
故背難俯仰。前陰者。腎之竅。腎氣足則能管攝小便而溲溺惟宜。腎氣怯。則欲便而不利。既便而有餘瀝。是失開合之常度也。腎者水藏。黑豆失宜。則水氣留之。而生濕熱。水氣留之。故令囊濕生瘡也。小腹裡急者。此乃是真水枯。而真火無制。真水枯。則命門之相火無所畏。
白話文:
如果腎臟功能正常,則腎宮和生命門都不會衰敗,並且能夠發揮強大的作用。對於腎勞導致背部難以俯仰、尿液排泄困難、餘瀝殘留、陰囊潮溼並出現瘡疹以及腹部內部緊迫感等症狀,可以使用含有黃柏和知母成分的地黃丸進行治療。因爲腎臟是一個儲存精華的器官,人們過度性生活會導致精力耗盡,長期下來就會形成腎勞症狀。腎臟主要負責管理人體內的精髓物質,這些物質用於填充骨骼中的髓質。當腎臟失去活力時,骨頭裏的髓質也會變得乾涸。
因此,背部難以彎曲或伸展;男性生殖器(即腎臟的一個孔道)的功能會受到影響,無法控制尿液排出量;由於缺乏足夠的腎氣支持,即使想要上廁所也無法順利排尿,而且在排完後還會有剩餘液體流出;這是失去了開閉調節的能力的表現。此外,腎臟還是一個儲藏水分的重要器官,在體內平衡失調的情況下,黑色素顆粒不能得到適當的利用,從而造成溼熱現象的發生,最終導致陰囊溼潤併發炎長痘。同時還會感到下腹部緊張不適的情況發生,這是因爲體內的“真水”已經枯竭,“真火”的力量沒有受到抑制。“真水”枯竭意味著生命的源泉——“命門”的陽火失去了畏懼之心。
真火無制。故灼膀胱小腹之筋膜。而作裡急也。便赤黃。亦皆火之所為。地黃、茱萸、。味厚者也。味厚而為陰中之陰。故足以補腎間之陰血。山藥、茯苓。甘淡者也。甘能制濕。淡能滲濕。故能去腎間之陰濕。澤瀉丹皮。鹹寒者也。咸能潤下。寒能勝熱。故足以去腎間之濕熱。
黃柏、知母。苦潤者也。潤能滋陰。苦能濟火。故足伏龍雷之相火。夫去其灼陰之火。滋其濟火之水。則腎間之精血自生矣。
一論氣短有痰。小便赤澀。足根作痛。尺脈浮大。按之則澀。此腎虛而有痰飲也。用四物送六味丸而已。
一論六味地黃丸。專補左尺腎水之藥。八味丸既補左尺腎水。兼補右腎相火之藥。少年水虧火旺。宜服六味丸。老年水火俱虧。宜服八味丸。況老年腎臟真水既虛。邪水乘之而為濕熱。以作腰痛足痿。痰唾消渴。小便不禁。淋閉等症。非附桂之溫散。而能治之乎。
白話文:
真火失控,灼傷膀胱和小腹的筋膜,導致裡急後重、排便顏色赤黃,這些都是火氣過盛的表現。地黃和茱萸味厚,屬於陰中之陰,可以補腎間的陰血。山藥和茯苓味甘淡,甘能制濕,淡能滲濕,可以去除腎間的陰濕。澤瀉和丹皮性鹹寒,鹹能潤下,寒能勝熱,可以去除腎間的濕熱。
黃柏和知母味苦潤,潤能滋陰,苦能濟火,可以降伏龍雷之相火。去除灼傷陰分的火,滋養濟火的腎水,這樣腎間的精血就能自然生成。
如果出現氣短有痰、小便赤澀、足跟疼痛、尺脈浮大按之則澀的症狀,這是腎虛伴有痰飲,可以用四物湯送服六味丸來治療。
六味地黃丸專門補左尺腎水,八味丸則既補左尺腎水,又補右腎相火。少年時水虧火旺,適合服用六味地黃丸;老年時水火俱虧,適合服用八味丸。尤其老年人腎臟的真水虛弱,容易被邪水乘虛而入,形成濕熱,導致腰痛足痿、痰唾消渴、小便不禁、淋閉等症狀,這時候就需要用附桂等溫散藥物來治療。
一論八味丸。治下元虛憊。心火上炎。渴欲飲水。或腎水不能攝養。多吐痰唾。及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婦人轉胞。小便不通。
一養生書曰。立秋後。宜服張仲景八味丸。治男子虛羸百病。眾所不療者。
一論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至脾胃虛寒。而患流注鶴膝等症。不能消潰收斂。或飲食少思。或食而不化。或臍腹疼痛。
夜多漩溺。經云。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即此方也。又治婦人脬轉。小便不通。殊效。
八味丸
懷生地黃(用酒蒸黑八兩),山茱萸肉(酒蒸去核),山藥(各四兩),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各三兩),肉桂(且三分厚者去皮方能補腎引虛火歸源),大附子(一兩半重者切四片童便浸火焙乾各二兩),澤瀉(三兩)
白話文:
八味丸主要用於治療下元虛弱、心火上炎,出現口渴、多喝水、腎水不能滋養、多吐痰唾液等症狀,以及男性消渴症、小便頻繁,女性子宮下垂、小便不通等問題。古書記載,立秋後適合服用張仲景的八味丸,可以治療男性虛弱百病,很多其他藥物無法治療的病症,都能用它來治。八味丸還能治療命門火衰導致脾胃虛寒、流注鶴膝等症,這些病症不易消腫潰爛、癒合,患者可能食慾不振、食後不消化、臍腹疼痛、夜尿頻多。古籍記載,八味丸可以益火之源,消陰翳,治療女性小便不通,效果顯著。八味丸的藥材包括:懷生地黃、山茱萸肉、山藥、白茯苓、牡丹皮、肉桂、大附子、澤瀉。
上忌鐵器。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滾湯送下。
一治腎臟虛弱。面色黧黑。足冷足腫。耳鳴耳聾。肢體羸瘦。足膝軟弱。小便不利。或多或少。腰脊疼痛。用八味丸。加鹿茸、五味子。名十補丸。
一論凡有人不耐勞。不能食冷。或飲食脹大便不實。或口苦常破如瘡。服涼藥愈甚。或盜汗小便頻數。腰腿無力。或咽津。或呼吸覺冷入腹。或陰囊濕癢。或手足覺冷。或面白。或黧黑。或畏寒短氣。以上諸症。皆屬虛甚。八味丸主之。此丸用附子有功。夫附子一物大辛熱。
除三焦痼冷。六腑沉寒。氣味勁悍。有回陽之功。命門火衰。非此不補。附雖有毒。但炮製如法。或用防風甘草同炒。或童便久浸。以去其毒。復將地黃等味同用。以制其熱。潤其燥。緩其急。假其克捷之功。而駕馭剽悍之勢。則雖久服。亦有功而無害。惟在善用之而已。若執泥有毒。
白話文:
上藥忌諱用鐵器研磨。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製的蜂蜜做成丸藥,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八十丸,空腹服用,用滾燙的湯水送服。
這個方子用於治療腎臟虛弱、面色黑黃、足部冰冷腫脹、耳鳴耳聾、四肢瘦弱、膝蓋無力、排尿不暢或過多、腰部和脊椎疼痛。在八味丸的基礎上加入鹿茸、五味子,叫做十補丸。
凡是體力差、不能吃冷食、飯後腹脹、大便不成形、口苦且經常潰爛、服用涼性藥物後症狀加重、盜汗、頻繁小便、腰腿無力、咽喉乾燥、呼吸感覺冷氣進入腹部、陰囊濕癢、手腳冰冷、面色蒼白或黑黃、怕冷氣喘的人,以上這些症狀都屬於虛寒過度,八味丸可以治療這些症狀。
八味丸中附子起著重要的作用。附子性味辛熱,可以去除三焦積聚的寒氣、六腑的寒氣,藥性強勁,具有回陽補氣的作用。命門火衰,沒有它就無法補救。雖然附子有毒,但只要炮製得當,比如用防風、甘草同炒,或者用童尿浸泡很久,就能去除毒性。再配合地黃等藥材一起服用,可以制衡附子的燥熱,滋潤乾燥,緩解急躁,利用附子快速見效的功效,控制其強悍的藥性。這樣即使長期服用,也能發揮藥效而無副作用,關鍵在於善加利用。如果執著於附子的毒性,就錯失良藥了。
果有沉寒痼冷之疾。棄而不用。其能療乎。觀東垣八味丸論。則昭然矣。
一論諸虛百損。五勞七傷。滋腎水。降心火。補脾土。添精補髓。益氣和血。壯筋骨。潤肌膚。聰明耳目。開心定智。強陰壯陽。延年益壽。此藥性味溫而不熱。清而不寒。久服則坎離既濟。陰陽協和。火不炎而神自清。水不滲而精自固。平補之聖藥也。
加減神仙既濟丸,尚書劉春罔方。
楝參(去蘆二兩),嫩鹿茸(酥炙二兩),肉蓯蓉(酒洗三兩),枸杞子(酒洗二兩),茱萸(酒蒸去核取肉二兩),懷山藥(二兩),遼五味子(二兩),石菖蒲(去毛二兩),嫩黃耆(蜜炒二兩),川巴戟(水泡去心二兩),川黃柏(酒炒二兩),知母(去毛二兩),柏子仁(二兩),懷熟地黃(酒蒸二兩),菟絲子(酒蒸搗餅曬乾二兩),天門冬(去心二兩),當歸(酒洗二兩),麥門冬(去心二兩),遠志(甘草水泡去心二兩),小茴香(鹽酒炒二兩),白茯神(去皮木二兩),懷生地黃(酒洗二兩),川杜仲(去皮酒炒二兩),川牛膝(去蘆酒洗二兩)
白話文:
如果患有寒性痼疾,卻不用這種藥物,它真的能治癒嗎?看看東垣八味丸的論述,答案就很清楚了。
這藥針對各種虛損、五勞七傷,滋補腎水,降伏心火,補益脾土,添精補髓,益氣和血,壯筋骨,潤肌膚,使人耳目聰明,心神安定,智力提升,強壯陰陽,延年益壽。藥性溫和不燥熱,清涼不寒涼,長期服用,就能達到陰陽調和、水火相濟的狀態。火不妄動,神氣自然清朗;水不外泄,精氣自然固守。這是平補之聖藥。
這個藥方名為「加減神仙既濟丸」,是由尚書劉春罔方所創。
配方包含:楝參(去蘆二兩)、嫩鹿茸(酥炙二兩)、肉蓯蓉(酒洗三兩)、枸杞子(酒洗二兩)、茱萸(酒蒸去核取肉二兩)、懷山藥(二兩)、遼五味子(二兩)、石菖蒲(去毛二兩)、嫩黃耆(蜜炒二兩)、川巴戟(水泡去心二兩)、川黃柏(酒炒二兩)、知母(去毛二兩)、柏子仁(二兩)、懷熟地黃(酒蒸二兩)、菟絲子(酒蒸搗餅曬乾二兩)、天門冬(去心二兩)、當歸(酒洗二兩)、麥門冬(去心二兩)、遠志(甘草水泡去心二兩)、小茴香(鹽酒炒二兩)、白茯神(去皮木二兩)、懷生地黃(酒洗二兩)、川杜仲(去皮酒炒二兩)、川牛膝(去蘆酒洗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熟棗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鹽湯送下。或酒任下。忌三白。
一論此方。主滋養肝腎。補心血。利足膝。實肌膚。悅顏色。真衛生之良藥也。
歸茸丸
懷熟地黃(酒蒸四兩),懷山藥(酒浸二兩),茱萸(酒蒸去核二兩),白茯苓(去皮二兩),牡丹皮(一兩),懷牛膝(去蘆酒洗二兩),當歸(酒洗二兩),大附子(炮去皮臍二兩),嫩鹿茸(酥炙四兩),澤瀉(一兩),遼五味子(四兩),官桂(二兩)
上為細末。鹿角半斤。酒打稀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溫酒送下。
白話文:
歸茸丸 方劑解說
製法:
- 將熟地黃、山藥、茱萸、白茯苓、牡丹皮、牛膝、當歸、附子、鹿茸、澤瀉、五味子、官桂等藥材研磨成細粉。
- 將鹿角用酒浸泡打成稀糊。
- 將藥粉與鹿角糊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
服用方法:
- 每次服用50丸,空腹時服用。
- 用溫鹽湯或溫酒送服。
禁忌:
- 忌食三白(白酒、白米、白糖)。
功效:
- 滋養肝腎,補益心血,強健足膝,滋潤肌膚,使面色紅潤。
- 是真正的養生良藥。
藥材:
- 熟地黃:四兩(酒蒸)
- 山藥:二兩(酒浸)
- 茱萸:二兩(酒蒸去核)
- 白茯苓:二兩(去皮)
- 牡丹皮:一兩
- 牛膝:二兩(去蘆酒洗)
- 當歸:二兩(酒洗)
- 附子:二兩(炮去皮臍)
- 鹿茸:四兩(酥炙)
- 澤瀉:一兩
- 五味子:四兩
- 官桂:二兩
- 鹿角:半斤(酒打稀糊)
備註:
- 以上藥量及製法僅供參考,實際用藥需遵醫囑。
- 此方劑適合於肝腎虛弱、心血不足、足膝無力、肌膚乾燥、面色蒼白等症狀的人群。
一論五仁斑龍膠。專治真陽元精內乏。以致胃氣弱。下焦虛憊。及夢泄自汗。頭眩。四肢無力。此膠能生精養血。益智寧神。順暢三焦。培填五臟。補腎精。美顏色。卻病延年。乃虛損中之聖藥也。
五仁斑龍膠法
鹿角連腦蓋骨者佳。自解者不用。去蓋用生。淨五十兩。截作三寸段。新汲淡泉井水。浸洗去垢。吹去角內血腥穢水盡。同人參五兩。天門冬去心皮五兩。麥門冬去心五兩。甘枸杞子去蒂八兩。川牛膝去蘆五兩。五品藥以角入淨壇內。注水至壇肩。用筍殼油紙封固其口。大鍋內注水。
用文武火密煮三晝夜足。時常加入沸湯於鍋內。以補乾耗。取出。濾去渣。將汁復入闊口砂鍋內。煎熬成膠。聽用。和藥末。其角去外粗皮。淨者為細末。名之曰鹿角霜也。
白話文:
五仁斑龍膠專門治療陽氣不足、精氣虧損,導致胃氣虛弱、下焦虛弱,以及夢遺、自汗、頭昏眼花、四肢無力等症狀。這種膠能滋補精氣、養血益智、寧心安神,暢通三焦,滋養五臟,補腎精,改善膚色,強健體魄,延年益壽。對於虛損體質來說,五仁斑龍膠堪稱聖藥。
製作方法如下:選用帶有腦蓋骨的鹿角,去除腦蓋骨後,清洗乾淨,切成三寸長的段。用清水浸泡,去除血腥和雜質。將鹿角與人參、天門冬、麥門冬、枸杞、川牛膝等藥材一起放入壇內,加入清水至壇口,用竹殼紙密封。大鍋內加水,用文火慢煮三天三夜,注意隨時添加沸水,防止水分蒸發。煮好後,濾去藥渣,將藥汁倒入闊口砂鍋內,煎熬成膠狀,即可使用。將鹿角去除外皮,磨成細粉,稱為「鹿角霜」。
仙傳斑龍丸,滋補中之聖藥。
鹿角霜,鹿角膠,柏子仁(另研),菟絲子(酒炒),懷生地黃(酒蒸黑各十兩)
上為末。先將鹿角膠瓷器內慢火化開。卻將膠酒煮糊和藥。搗二千下。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鹽湯下。酒亦可。
長生固本方
人參,甘枸杞子,懷山藥,遼五味子,天門冬(水潤去心),麥門冬(水潤去心),懷生地黃,懷熟地黃(各二兩)
上銼片。用生絹盛之。煮酒三十斤。將箬封壇口。放鍋內。水煮。壇水不過壇口。以米百粒。放箬葉上。候氣熏蒸米熟。住火。埋土出火毒飲之。此藥甚平和。治勞疾。補虛弱。烏鬚髮。忌蘿蔔、蔥蒜。食之與地黃相反。令人易白髮。肉面不忌。亦忌蒙豆飯。
白話文:
【仙傳斑龍丸】,這是滋補中的聖藥。
鹿角霜,鹿角膠,柏子仁(另外研磨),菟絲子(用酒炒),懷生地黃(用酒蒸至黑色,各十兩)
以上材料磨成粉末。先將鹿角膠放入瓷器中,用慢火熔化。然後將熔化的膠與酒煮成糊狀,加入藥物,再搗製兩千次。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個丸,用淡鹽水吞服。也可以用酒來吞服。
【長生固本方】
人參,甘枸杞子,懷山藥,遼五味子,天門冬(用水浸泡後去心),麥門冬(用水浸泡後去心),懷生地黃,懷熟地黃(各二兩)
以上材料切片,用生絹包裝。煮酒三十斤,將箬葉密封壇口,放入鍋中煮沸。壇水不超過壇口。在箬葉上放一百粒米,等待蒸汽蒸熟米粒,熄火,將藥酒埋入土中以消除藥酒的毒性,然後飲用。這藥性平和,治療勞累疾病,補充虛弱,烏黑頭髮。忌食蘿蔔、蔥蒜,因為它們與地黃相沖,會使人容易白髮。對於其他食物沒有禁忌,但也要避免食用蒙豆飯。
一論人乳能益心氣。補腦髓。治消渴勞怯。及風火症。老人尤宜。可揀年幼壯盛潔淨無病婦人之乳飲之。
一論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用人乳兩盞。好酒半盞。入銀鏇或錫鏃器內蕩滾。每五更服。
一論主壯元陽。益真氣。助胃潤肺。宜用
補精膏
牛髓(搗爛去粗),胡桃肉(去皮),杏仁(去皮),人參(各四兩),山藥(薑汁拌蒸熟去皮八兩),紅棗(去皮核半斤)
上將杏仁、胡桃肉、棗子、山藥四味搗為膏。用蜜一斤。煉去白沫。與牛髓同和勻。入瓷罐內。重湯煮一日空心以一匙用酒或白湯化服下。
白話文:
人奶可以滋補心氣、腦髓,治療口渴、虛弱、風熱症狀,尤其適合老年人。建議選擇年輕、健康、清潔、無病的婦女乳汁飲用。
治療各種虛損、勞傷,可以用人奶兩碗,好酒半碗,放入銀製或錫製器皿中煮沸,每天凌晨服用。
補益元陽、真氣,有助於胃部和肺部,建議使用補精膏,包含牛髓(搗爛去粗)、胡桃肉(去皮)、杏仁(去皮)、人參(各四兩)、山藥(薑汁拌蒸熟去皮八兩)、紅棗(去皮核半斤)。將杏仁、胡桃肉、紅棗、山藥四味搗成膏狀,加入蜂蜜一斤,煉去泡沫,與牛髓混合均勻,裝入瓷罐中,用大火煮沸一天,空腹用酒或白湯沖服一匙。
一論治傷寒汗吐下後。及行倒倉法吐下後。與諸症用攻擊之過。以至元氣耗憊。用此補之。韓飛霞曰。人參煉膏。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王道也。又肺虛嗽。亦有人參膏補之。如肺虛兼有火邪者。人參膏與天門冬膏。對服之最妙。
人參膏
人參去蘆。不拘多少。切片。入砂鍋內。放淨水。文武火熬幹一半。傾入瓶內。將渣又煎。又如前並之於瓶。凡熬三次。驗參渣。嚼無味。乃止。卻將三次所煎之汁濾去渣。仍入砂鍋內。文武火慢慢熬成膏。如人參一斤。只好熬成一碗足矣。
白話文:
論述治療傷寒、汗吐下瀉後,以及執行倒倉法吐下瀉後,如果因為過度使用攻擊性治療方法,導致元氣耗損,就應該使用補益的方法來恢復。韓飛霞說,人參煉膏能將元氣從無有之處回歸,是王道。此外,肺虛咳嗽,也可以用人參膏來補益。如果肺虛同時伴有火邪,則用人參膏與天門冬膏一起服用效果最佳。
人參膏的製作方法:將人參去除鬚根,不限數量,切片,放入砂鍋中,加入乾淨水,用文武火熬煮至水分減少一半,傾入瓶中。將殘渣再次煎煮,同樣方法放入瓶中。一共熬煮三次,直到嚼食人參渣無味為止。將三次煎煮的汁液過濾去除渣滓,再次放入砂鍋中,用文武火慢慢熬製成膏狀。以一斤人參為例,熬製成一碗即可。
及成膏入碗。隔宿定有清水浮上。亦宜去之。只留稠膏。每服二三匙。清米湯漱下。
白朮膏
白朮要好雪白者。去蘆油不用。淨一斤。入砂鍋內。水熬三次。取汁。濾去渣。再入砂鍋內。文武火慢慢熬至三碗。入蜜四兩。又熬成膏。入瓷罐收貯封固。埋土七日。然後取之。每服四五匙。不拘時。米湯調服。善補脾胃。進飲食。生肌肉。除濕化痰。止泄瀉。
茯苓膏
大白茯苓堅硬者。不拘多少。去黑皮。為細末。用水漂去浮者。漂時用白滾水。如和麵之狀。令藥濕。方入水漂澄。取下沉者。用淨布扭去水。曬乾。復為細末。再漂再曬。反復三次。再為細末。每末一斤。拌好白蜜二斤令勻。貯長瓷罐內。籜皮封口。置鍋內。桑柴火懸胎煮。
白話文:
將熬好的膏狀藥物放入碗中,隔夜後如果有清水浮在上面,要將清水去除,只留稠密的膏狀藥物,每次服用二到三匙,用清米湯漱口後服用。
白朮要選用雪白的優質白朮,去除蘆頭和油脂不用,取淨白朮一斤,放入砂鍋中,用清水煮三次,取汁過濾掉渣滓,再放入砂鍋中,用文武火慢慢熬至三碗,加入蜜四兩,繼續熬製成膏狀,放入瓷罐中封存,埋入土中七天,然後取出使用,每次服用四到五匙,不拘時間,用米湯調服。白朮膏具有補脾胃、促進食慾、生肌長肉、除濕化痰、止瀉等功效。
大白茯苓要選用堅硬的,不論多少,去除黑皮,研磨成細粉,用清水漂去浮在上面的雜質,漂洗時要用白滾水,像和麵一樣讓藥粉濕潤,然後再用水漂洗沉澱,取出沉澱的藥粉,用乾淨的布擰去水分,曬乾,再研磨成細粉,重複漂洗和曬乾的步驟三次,再次研磨成細粉。每斤藥粉加入兩斤優質白蜜攪拌均勻,放入長瓷罐中,用竹皮封口,放入鍋中,用桑柴火懸吊煮沸。
盡一日。抵晚連瓶坐埋五穀內。次早倒出。以舊在上者裝瓶下。舊在下者裝瓶上。再煮。再入五穀內。反復三日夜。次早取出。埋淨土定七日。去火毒。每早晚用三四匙。吃嚼少許。將白湯送下。補虛弱。治痰火殊效。
延壽丹
用白茯苓十斤。淨鍋內煮一夜。曬一日。去皮切片。調真蜂蜜二斤。蒸三炷香。曬乾再加蜂蜜。再蒸再曬。如是三次。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三四十丸。溫湯送下。久服大補。殊效。
地黃膏
真懷慶大生地黃一斤。酒洗令淨。加麥門冬去心四兩。貯砂鍋內。入水。熬幹一半。傾入瓷罐內。又入水。又熬。如是三次。將汁濾去渣。用文武火慢慢熬至三碗。入蜜四兩。又熬至膏。入瓷罐內封固。入土埋。去火毒。取出。每服二三匙。空心白湯點服。能補腎水真陰。填髓固精。生血烏髮。
白話文:
將五穀放進瓶子裡,埋在地下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取出,將上面的五穀裝進瓶子底部,底部的裝進瓶子上方,再煮過,然後再次埋入五穀中。重複這個步驟三天三夜,之後取出埋入乾淨的土裡七天,去除火毒。每天早晚服用三到四匙,少量咀嚼後用白湯送服,可補虛弱,治療痰火非常有效。
延壽丹的製作方法是:將白茯苓十斤放入乾淨的鍋中煮一晚,晒一天,去皮切片,加入真蜂蜜二斤,蒸三炷香的時間,晒乾後再加蜂蜜,再蒸再晒,重複三次。將其研磨成細粉,用蜂蜜煉製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天服用三四十丸,溫湯送服,長期服用可以滋補身體,效果顯著。
地黃膏的製作方法是:將一斤真懷慶大生地黃用酒洗淨,加入去心麥門冬四兩,放入砂鍋中,加水熬至一半,倒入瓷罐中,再加水再熬,重複三次。將汁液過濾掉渣,用文武火慢慢熬至三碗,加入蜂蜜四兩,繼續熬至成膏狀,放入瓷罐中封好,埋入土中去除火毒。取出後,每次服用二到三匙,空腹用白湯沖服,可以滋補腎水真陰,填髓固精,生血烏髮。
枸杞膏
甘枸杞子一斤。放砂罐內。入水煎十餘沸。用細絹羅濾過。將渣擠出汁淨。如前再入水熬。濾取汁。三次。去渣不用。將汁再濾入砂罐內。慢火再熬成膏。入瓷器內。不可泄氣。不論男婦。早晚用酒調服。能生精補元氣。益榮衛。生血悅顏色。大補諸虛百損。延年益壽。一論此膏能鎮玉池。
存精固漏。通二十四道血脈。鎖三十六道骨節。主一身之毛竅。貼之血脈流暢。龜健不衰。精髓充盈。養精聚神。壯陽助氣。固下元。氣透三關。乃通行之道。老人貼之。夜不小便。大人精不泄。補益虛損。延年益壽。至珍至寶。又治男子下元虛冷。小腸疝氣。痞疾。單腹脹滿。
白話文:
枸杞膏
材料: 甘枸杞子一斤。
製作方法:
- 將枸杞子放入砂罐中。
- 加入水,煎煮至沸騰十餘次。
- 用細絹羅濾過,將渣擠出,濾取汁液。
- 將渣棄去,再加入水,重複煎煮、濾汁步驟三次。
- 將三次濾出的汁液再次放入砂罐,以慢火熬煮至膏狀。
- 將膏狀物放入瓷器中,密封保存,不可接觸空氣。
服用方法: 不論男女,早晚用酒調服。
功效: 能滋生精氣,補益元氣,增強抵抗力,生血潤色,補虛益損,延年益壽。
其他功效:
- 滋補腎精,固腎止遺,暢通經脈,堅固骨骼,調理全身毛竅。
- 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衰老,增強精氣,聚精會神,壯陽補氣,固腎益精,通達三關。
- 適合老年人夜尿頻多,成年人遺精者服用。
- 補虛損,延年益壽,珍貴藥品。
- 治療男子腎虛陽痿,小腸疝氣,痞塊,腹脹等症。
並一切腰腿骨節疼痛。半身不遂。貼三日神效。婦人子宮久冷。赤白帶下。久不坐胎。產後戰腸風。貼之三日神效。
千金封臍膏,內閣秘傳。
天門冬,生地黃,熟地黃,大鱉子,大附子,蛇床子,麥門冬,紫梢花,杏仁,遠志,牛膝,肉蓯蓉,官桂,肉豆蔻,菟絲子,虎骨,鹿茸(各二錢)
上為末。入油一斤四兩。文武火熬黑色。去渣澄清。入黃丹半斤。水飛過鬆香四兩。熬。用槐柳條攪。滴水不散為度。再下硫黃、雄黃、硃砂、赤石脂、龍骨各三錢。為末入內。除此不用見火。將藥微冷定。再下膃肭臍一付。阿芙蓉、蟾酥各三錢。麝香一錢。不見火。陽起石、沉木香各三錢。俱不見火。上為細末。入內。待藥冷。下黃蠟六錢。貯瓷器盛之。
白話文:
千金封臍膏 內閣秘傳
此膏藥專治各種腰腿骨節疼痛、半身不遂等症狀,連續貼敷三日即可見效。對於婦女子宮久冷、赤白帶下、久不懷孕,以及產後腸風等症狀,也有奇效。
藥方如下:
天門冬、生地黃、熟地黃、大鱉子、大附子、蛇床子、麥門冬、紫梢花、杏仁、遠志、牛膝、肉蓯蓉、官桂、肉豆蔻、菟絲子、虎骨、鹿茸(各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油一斤四兩,用文武火熬製至黑色,去除藥渣後澄清。再加入黃丹半斤,水飛過鬆香四兩,繼續熬製,並用槐柳條攪拌,直至滴水不散。然後加入硫黃、雄黃、硃砂、赤石脂、龍骨各三錢,研磨成粉末加入膏藥中。此後不再用火加熱。待藥微涼凝固後,加入膃肭臍一付,阿芙蓉、蟾酥各三錢,麝香一錢,均不加熱。最後加入陽起石、沉木香各三錢,同樣不加熱。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膏藥中。待藥完全冷卻後,加入黃蠟六錢。用瓷器盛裝保存。
封口。放水中浸三日。去火毒。取出。攤緞子上。或紅絹上亦可。貼之六十日。方無力。再換。
又方。加乳香、沒藥、母丁香。此方其效如神。
太和丸,飲食勞役。所關非細。飲食失節。損傷脾胃。勞役過度。耗散元氣。脾胃損傷。元氣衰竭。乃成內傷。諸病難治。保合太和。預防無慮。大補諸症。專進飲食。清痰降火。解鬱消滯。養氣健脾。王道之劑。不問老幼男女通治。
白朮(去油土炒四兩),白茯苓(去皮二兩),懷山藥(二兩),蓮肉(去心皮二兩),當歸身(酒炒四兩),白芍藥(酒炒二兩),陳皮(一兩),川黃連(姜炒一兩),山楂(去子一兩),枳實(麵炒一兩),半夏(湯泡切片姜炒一兩),神麯(炒一兩),香附(用童便炒一兩),木香(五錢),齒堅(一兩),炙甘草(五錢),人參(五錢),白豆蔻(去殼五錢),嫩黃耆(蜜水炒用一兩)
白話文:
將藥物封口,放水裡浸泡三天,去除火毒,取出後攤在綢緞或紅色絲綢上晾乾,貼在患處六十天,失效後再換新的。
另外一種方法是加入乳香、沒藥、母丁香,此方效果極佳。
太和丸用於飲食勞作導致的各種內傷。飲食不節,損傷脾胃,過度勞作,耗損元氣,脾胃受損,元氣衰竭,導致內傷,各種疾病難以治療。服用太和丸可保持身體平衡,預防疾病,大補各種症狀,促進飲食消化,清痰降火,解鬱消滯,滋養氣血,健脾益氣,是治療各種疾病的王道藥方,不分老幼男女皆可服用。
藥方組成:白朮(去油土炒四兩)、白茯苓(去皮二兩)、懷山藥(二兩)、蓮肉(去心皮二兩)、當歸身(酒炒四兩)、白芍藥(酒炒二兩)、陳皮(一兩)、川黃連(姜炒一兩)、山楂(去子一兩)、枳實(麵炒一兩)、半夏(湯泡切片姜炒一兩)、神麯(炒一兩)、香附(用童便炒一兩)、木香(五錢)、齒堅(一兩)、炙甘草(五錢)、人參(五錢)、白豆蔻(去殼五錢)、嫩黃耆(蜜水炒用一兩)。
上為細末。荷葉如掌大者。煎湯下。陳倉米半鍾煮稀粥。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後臨臥米湯送下。年幼壯者去參、耆。
坎離丸,治燈窗讀書辛苦。學問易忘。精神昏倦。妙不可言。思慮房欲。人為所累。思慮過度。心血耗散。房欲失節。腎水枯瘁。腎水一虛。心火即熾。釀成勞瘵。雜症難治。防其未然。坎離既濟。補髓添精。調榮養衛。聰耳明目。定神安志。滋陰降火。百病皆治。日誦千言。不忘所記。
龍骨(火煅五錢),遠志(甘草水泡去骨一兩),白茯神(去皮末一兩),石菖蒲(去毛五錢)龜甲(炙酥五錢),酸棗仁(炒一兩),當歸身(酒洗一兩),人參(五錢),麥門冬(水洗去心用一兩),天門冬(水淨去心一兩),生地黃(酒洗二兩),熟地黃(酒蒸二兩),山茱萸(酒蒸去核一兩),川黃柏(去皮酒炒一兩),五味子(一兩),柏子仁(一兩),山藥(一兩),甘枸杞子(一兩),知母(去毛酒炒一兩)
白話文:
坎離丸方劑說明及功效
藥物組成:
- 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
- 荷葉:選取如手掌大小者,煎湯服用。
- 陳倉米:半鐘,煮成稀粥。
- 將上述藥末與稀粥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藥。
- 每次服用一百丸,飯後睡前用米湯送服。
- 年幼或體壯者可去除人參、黃耆。
功效主治:
此方為坎離丸,專治因燈窗讀書辛苦而引起的學問易忘、精神昏倦等症狀。其效果妙不可言,能有效緩解思慮過度、房事失節導致的腎水枯竭、心火熾盛、勞瘵等症狀。
坎離丸功效卓越,能補益髓腦、增益精氣、調和營衛、聰耳明目、安定神志、滋陰降火,對各種疾病都有療效。服用此丸後,可日誦千言而不忘所記。
詳細藥材:
- 龍骨(火煅五錢)
- 遠志(甘草水泡去骨一兩)
- 白茯神(去皮末一兩)
- 石菖蒲(去毛五錢)
- 龜甲(炙酥五錢)
- 酸棗仁(炒一兩)
- 當歸身(酒洗一兩)
- 人參(五錢)
- 麥門冬(水洗去心用一兩)
- 天門冬(水淨去心一兩)
- 生地黃(酒洗二兩)
- 熟地黃(酒蒸二兩)
- 山茱萸(酒蒸去核一兩)
- 川黃柏(去皮酒炒一兩)
- 五味子(一兩)
- 柏子仁(一兩)
- 山藥(一兩)
- 甘枸杞子(一兩)
- 知母(去毛酒炒一兩)
註釋:
- 文中括號內的文字是現代藥材名稱,方便理解。
- "鐘"是古代容量單位,大約相當於現代的200毫升。
- "錢"是古代重量單位,大約相當於現代的3.75克。
- "兩"是古代重量單位,大約相當於現代的37.5克。
- 藥材的炮製方法,如火煅、甘草水泡、酒洗、酒蒸、去皮、去毛等,都有其特定功效,不可省略。
上忌鐵器。精製。合為一處。石臼內搗成餅。曬乾。磨為細末。煉蜜滴水成珠。每蜜一斤。加水一碗。調和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清晨空心鹽湯下。或酒亦可。節欲忌三月。
長春不老仙丹,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滋腎水。養心血。添精髓。壯筋骨。扶元陽。潤肌膚。聰耳明目。寧心益智。烏須黑髮。固齒堅牙。延年益壽。壯陽種子。卻病輕身。
仙茅(酒浸洗四兩),山茱萸(酒蒸去核二兩),白何首烏(同赤首烏制各四兩),川萆薢(酒洗二兩),赤何首烏(米泔浸洗捶碎如棗核大入黑豆同蒸三日極黑),補骨脂(酒炒二兩),黃精(酒蒸四兩),大懷生地黃(酒洗淨掐斷曬乾二兩),大懷熟地黃(用生地黃酒浸洗碗盛放砂鍋內蒸一日極黑掐斷曬乾二兩),巨勝子(二兩),懷山藥(二兩),甘枸杞子(二兩),天門冬(水潤去心二兩),麥門冬(水潤去心二兩),白茯苓(去皮人乳浸曬三次二兩),遼五味子(二兩),小茴香(鹽酒炒二兩),覆盆子(二兩),揀參(二兩),嫩鹿茸(酥炙二兩),懷牛膝(去蘆酒洗二兩),柏子仁(二兩),青鹽(二兩),川杜仲(去皮酒炒二兩),當歸身(酒洗二兩),川巴戟(水泡去心一兩),菟絲子(酒洗淨入砂鍋酒煮爛搗成餅曬乾二兩),肉蓯蓉(酒洗二兩),川椒(去目微炒一兩),遠志(甘草水泡去心二兩),鎖陽(炙酥三兩),陰虛火動。素有熱者。
白話文:
製作長春不老仙丹時,要避免使用鐵器,將所有藥材精製後混合在一起,放入石臼中搗成餅狀,曬乾後磨成細末。再用煉蜜滴水成珠,每斤蜜加一碗水,將藥末調和成丸,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錢,清晨空腹用鹽湯或酒送服。服用期間要節欲,忌食三月。此丹可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滋腎水、養心血、添精髓、壯筋骨、扶元陽、潤肌膚、聰耳明目、寧心益智、烏須黑髮、固齒堅牙、延年益壽、壯陽種子、卻病輕身。
此丹適合陰虛火動、素有熱者服用。其中仙茅需酒浸洗四兩,山茱萸需酒蒸去核二兩,白何首烏與赤首烏需各製成四兩,川萆薢需酒洗二兩,赤何首烏需米泔浸洗捶碎如棗核大小,與黑豆一起蒸三日至極黑,補骨脂需酒炒二兩,黃精需酒蒸四兩,大懷生地黃需酒洗淨掐斷曬乾二兩,大懷熟地黃需用生地黃酒浸洗,放入砂鍋內蒸一日至極黑,掐斷曬乾二兩,巨勝子需二兩,懷山藥需二兩,甘枸杞子需二兩,天門冬需水潤去心二兩,麥門冬需水潤去心二兩,白茯苓需去皮人乳浸曬三次二兩,遼五味子需二兩,小茴香需鹽酒炒二兩,覆盆子需二兩,揀參需二兩,嫩鹿茸需酥炙二兩,懷牛膝需去蘆酒洗二兩,柏子仁需二兩,青鹽需二兩,川杜仲需去皮酒炒二兩,當歸身需酒洗二兩,川巴戟需水泡去心一兩,菟絲子需酒洗淨,放入砂鍋內酒煮爛搗成餅曬乾二兩,肉蓯蓉需酒洗二兩,川椒需去目微炒一兩,遠志需甘草水泡去心二兩,鎖陽需炙酥三兩。
加川黃柏酒炒二兩。知母酒炒二兩。紫河車一具。(用壯盛婦人首生男胎先將米泔水洗淨次入長流水中再洗新瓦上慢火焙乾)
上忌鐵器。精製。秤和一處。石臼內搗成餅。曬乾。磨為細末。用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空心酒下。忌三白。如虛甚。用後八仙斑龍膠化為丸。乃補益妙方也。
八仙斑龍膠
人參,天門冬(去心),懷生地黃(酒洗),懷熟地黃(酒蒸),麥門冬(去心),懷牛膝(去蘆用各五兩),甘枸杞子,白何首烏,赤何首烏(以上俱銼咀片各八兩),老鹿茸(燎去毛截二寸長劈兩片水洗淨二十兩)
白話文:
將黃柏浸酒後炒至二兩,知母也浸酒後炒至二兩,取一具壯盛婦人首生男胎的紫河車,用米泔水洗淨,再在長流水中洗淨,最後放在新瓦上以慢火焙乾。製作過程中忌用鐵器。將以上藥材精製後,秤量均勻,放在石臼中搗成餅狀,曬乾,磨成細末,用煉蜜製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酒送服,忌食三白。若體虛嚴重,服用完後可再用八仙斑龍膠化為丸,此乃補益妙方。
八仙斑龍膠配方:人參、天門冬(去心)、懷生地黃(酒洗)、懷熟地黃(酒蒸)、麥門冬(去心)、懷牛膝(去蘆用)、甘枸杞子、白何首烏、赤何首烏(以上各八兩,均需銼咀成片)、老鹿茸(燎去毛,截成二寸長,劈成兩片,水洗淨,二十兩)。
上將藥均入大砂鍋內。熬汁五次。將渣濾淨。再熬至五碗。則成膠矣。每服銀茶匙二三匙。好酒調化。空心服。或酒化膠為前丸。尤佳。
萬病無憂酒,常服能除百病。理風濕。烏髭鬚。清心明目。利腰腎。健腿膝。補精髓。療跌撲損傷筋骨。和五臟。平六腑。快脾胃。進飲食。補虛怯。養氣血。
當歸(五錢),川芎(五錢),白芷(五錢),白芍(一兩),防風(七錢五分),羌活(二兩),荊芥穗(五錢),地骨皮(五錢),牛膝(五錢),杜仲(炒一兩五錢),木瓜(五錢),大茴香(五錢)破故紙(一兩),五加皮(一兩五錢),威靈仙(一兩),鉤藤(一兩),石楠藤(一兩),烏藥(五錢),紫金皮(一兩五錢),自然銅(火煅),木香,乳香,沒藥,甘草(炙各五錢),雄黑豆(二兩)
白話文:
將藥材全部放入大砂鍋中,熬煮五次,每次都要將藥渣過濾乾淨。然後繼續熬煮,直到剩下五碗藥汁,就變成膠狀了。每次服用兩到三匙,用好酒調和,空腹服用。或者將藥膠用酒化開,做成丸子服用,效果更好。
「萬病無憂酒」經常服用,能消除百病,治療風濕,使頭髮烏黑光亮,清心明目,滋補腰腎,強健腿膝,補充精髓,治療跌打損傷,調和五臟,平衡六腑,促進脾胃功能,增進食慾,補虛怯,滋養氣血。
藥材包括:當歸五錢,川芎五錢,白芷五錢,白芍一兩,防風七錢五分,羌活二兩,荊芥穗五錢,地骨皮五錢,牛膝五錢,杜仲炒一兩五錢,木瓜五錢,大茴香五錢,破故紙一兩,五加皮一兩五錢,威靈仙一兩,鉤藤一兩,石楠藤一兩,烏藥五錢,紫金皮一兩五錢,自然銅火煅,木香,乳香,沒藥,甘草炙五錢,雄黑豆二兩。
上共二十五味。調勻。用繒布為囊盛之。無灰酒一大壇。入藥在內。春秋五日。夏三日。冬十日後。取酒溫飲之。或晨昏午後。隨量飲之。能去風活血。養神理氣。其味佳。如飲一半。再加好酒浸飲妙。
延壽甕頭春,又名神仙延壽酒。周藩宗正西亭傳仙方也。
天門冬(去心一兩),破故紙(一兩),肉蓯蓉(麩炒一兩),粉草(一兩),牛膝(去蘆一兩)杜仲(麩炒一兩),大附子(水煮五錢),川椒(去目一兩),以上八味為末。入曲內同和糜。
淫羊藿(一斤米泔水浸仙靈脾俗名),羯羊脂(一斤拌淫羊藿同炒黑色),當歸(四兩),頭紅花(一斤搗爛曬乾),白芍(一兩),生地黃(二兩),蒼朮(米泔水浸炒四兩),熟地黃(二兩)白茯苓(四兩),甘菊花(一兩),五加皮(四兩),地骨皮(四兩),以上十二味。銼咀片。
白話文:
將二十五味藥材混合均匀,用布袋裝好,放入無灰酒的大壇中,春秋五天,夏季三天,冬季十天后,取出酒溫熱飲用。也可以早晨、傍晚或午后,依照個人狀況適量飲用。此酒能祛風活血、養神理氣,味道也很好。如果喝完一半,可以再加入好酒浸泡,效果更佳。
「延壽甕頭春」,又稱神仙延壽酒,是周藩宗正西亭傳下來的仙方。
天門冬(去心一兩)、破故紙(一兩)、肉蓯蓉(麩炒一兩)、粉草(一兩)、牛膝(去蘆一兩)、杜仲(麩炒一兩)、大附子(水煮五錢)、川椒(去目一兩),以上八味研磨成粉末,加入曲內混合均匀。
淫羊藿(一斤,用米泔水浸泡,俗稱仙靈脾)、羯羊脂(一斤,與淫羊藿一起炒至黑色)、當歸(四兩)、頭紅花(一斤,搗爛曬乾)、白芍(一兩)、生地黃(二兩)、蒼朮(米泔水浸泡後炒四兩)、熟地黃(二兩)、白茯苓(四兩)、甘菊花(一兩)、五加皮(四兩)、地骨皮(四兩),以上十二味藥材切片。
絹袋盛貯鋪缸內。縮砂蜜(五錢),白豆蔻(五錢),木香(五錢),丁香(五錢),以上四味。後用煮酒。為末用。
上藥共二十四味。共五斤四兩。用糯米二斗淘淨。浸一日夜。又淘一次。蒸作糜。取出候冷。用細面末四斤。同天門冬等八味調勻。卻將淫羊藿等十二味。貯於粗絹袋。置缸底。將前糜拍實於其上。然後投上品燒酒四十斤。封固七日。榨出澄清。方入壇。加砂仁等四味固封。
重湯煮三炷香。埋土中三日。能出火毒。每日量飲數杯。一七日百竅通暢。渾身壯熱。丹田微癢。痿陽立興。切忌醉酒飽食行房。
白話文:
把絹袋放在一個大缸裡,裝進 縮砂蜜(五錢),白豆蔻(五錢),木香(五錢),丁香(五錢) 四種草本植物。接著再加入一些煮過的酒,把它們磨碎使用。 這副藥共有 24 種成分,總重量是五斤四兩。要用到 糯米 兩鬥洗乾淨,浸泡一天一夜,再次清洗一遍,然後蒸熟做成糊狀物。拿出來放涼之後,再加上四斤細麵粉和天門冬等八種材料混合均勻。接下來要把淫羊藿等十二種材料包在粗糙的絹布袋子裡,放到缸子底部;上面再蓋上前面做好的糊狀物,並倒入四十斤的高粱酒。密封好七天後,就可以倒出來濾掉渣滓,放入陶罐中,加上 砂仁 等四種材料進行密封。 最後要用水煮沸三次,埋在地下三天,這樣可以去除火氣。每天喝幾杯,一週之內就能讓全身感到舒適、發熱,丹田會有微微瘙癢感,萎靡不振的情況也能得到改善。但是千萬不要喝酒吃太飽或性生活太多次!
一論長春酒。大補氣血。壯筋骨。和脾胃。寬胸膈。進飲食。祛痰涎。行滯氣。消酒食。除寒濕等症。
長春酒方,尚書劉三川傳。
黃耆(蜜炙),人參,白朮(去蘆),白茯苓(去皮),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官桂,橘紅,南星,半夏(姜炒),蒼朮(米泔水浸),厚朴(姜炒),砂仁,草果仁,青皮(去穰),檳榔,丁香,木香,沉香,五味子,藿香,木瓜,石斛,杜仲,白蔻殼,薏苡仁,枇杷葉,桑白皮(蜜炙),神麯(炒),麥芽(炒),甘草(炙)
白話文:
長春酒是一款補氣血、壯筋骨、和脾胃、寬胸膈、促進食慾、祛除痰涎、行氣、消食積、去除寒濕等功效的藥酒。配方來自尚書劉三川傳授,包含黃耆、人參、白朮、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官桂、橘紅、南星、半夏、蒼朮、厚朴、砂仁、草果仁、青皮、檳榔、丁香、木香、沉香、五味子、藿香、木瓜、石斛、杜仲、白蔻殼、薏苡仁、枇杷葉、桑白皮、神麯、麥芽和甘草等藥材。
上各件制了。淨秤三錢。等分為二十包。每用一包。將生絹袋盛之。浸酒一斗。春七夏三。秋五冬十日。每日清晨一杯。甚為有效。
白話文:
已經準備好要製作的材料,總共重三兩,平均分成二十份。每次使用一份,放在新鮮棉布袋子裡,浸泡在一鬥酒中。春天泡七天、夏天三天、秋天五天、冬天十天。每天早上喝一杯,非常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