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二 (7)
卷二 (7)
1. 中風惡症
上銼一劑。生薑、棗子。水煎服。加酒炒黃柏三分。以滋腎水。瀉陰中之伏火也。紅花三分。而入心養血。
一中風卒倒。因勞傷者。過於勞役。耗損元氣。脾胃虛弱。不任風寒。故昏冒也。宜本方。
一左癱右瘓。加防風、羌活、天麻、半夏、南星、木香。
一語言謇澀。加石菖蒲、竹瀝。
一口眼喎斜。加姜炒黃連、羌活、防風、荊芥、竹瀝、薑汁。
一中風痰喘。因中氣虛。飲食素少。忽痰壅氣喘。頭搖目札。揚手擲足。難以候脈。視其面色。黃中見青。此肝木乘脾土。依本方加白茯苓、半夏。水煎。臨熟。加薑汁同服。
一中風面目十指俱麻。乃氣虛也。加大附子、制木香、羌活、防風、烏藥、麥門冬。
一善飲。舌本強硬。語言不清。此脾虛濕熱。加神麯、麥芽、乾葛、澤瀉。
一論中風等症。因房勞者。名曰內風。房勞過度。則真精暴亡。舌本欠柔。言不利也。精血一虧。即水竭而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所知也。或一肢之偏枯。或半身而不遂。或口眼之歪斜。或言語之謇澀。悉宜此方。或湯或丸皆可。
六味地黃丸
懷生地黃(酒拌蒸一日令極黑曬乾八兩),山茱萸(酒蒸去核取肉四兩),牡丹皮(去骨三兩),懷山藥(四兩),白茯苓(去皮三兩),澤瀉(三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空心鹽湯任下。忌三白。兼補右尺相火。加大附子(麵裹火煨去皮臍切片童便浸焙乾二兩),官桂(二兩),名八味丸。
一論中風。氣血衰弱。痰火上升。虛損之症。左癱右瘓。中風不語。手足臂體疼痛。動履不便。飲食少進。人乳二酒盞。(壯盛婦人香甜者好),甜梨汁一酒盞。傾放銀鏇中。或錫器內。入湯鍋內頓滾熱。有黃沫起。開清路為度。每日五更後一服。能消諸痰。補虛生血延壽。
乃以人補人。其效無加。其中風不語。半身不遂。曾照此方治驗。予嘗以此乳與地黃丸兼進。屢屢獲效。
一論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二方。一治元氣脾胃之虛。一治腎水真陰之弱。若病人素稟虛弱者。或患病久不愈者。或誤服攻擊之過者。又非外中於風者。悉宜此二方兼而濟之。乃王道平和之劑。能收萬全之功也。若病者虛寒之甚。年過四旬之外者。又當以十全大補湯、斑龍固本丹之類。專治左癱右瘓。年久不愈。大補虛寒之聖藥也。
加味十全大補湯
黃耆(蜜水炒),人參(去蘆),白朮(去油蘆炒),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五分),當歸(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黃(各八分),大附子(麵裹煨去皮臍),沉香,木香(各三分),烏藥,牛膝(去蘆酒炒),杜仲(去皮酒炒),木瓜,防風(去蘆),羌活,獨活,薏苡仁(各五分),肉桂,甘草(炙各三分)
白話文:
中風惡症
治療中風的第一方劑,使用生薑和棗子水煎服用,再加入酒炒過的黃柏(三分)滋養腎水,瀉去陰中伏火;加入紅花(三分)養心血。
若因過度勞累導致中風猝倒,耗損元氣,脾胃虛弱,抵抗不住風寒而昏迷,則使用上方。
若出現左癱右瘓,則需在上方基礎上加入防風、羌活、天麻、半夏、南星、木香。
若出現語言謇澀(說話困難),則需加入石菖蒲、竹瀝。
若出現口眼歪斜,則需加入薑炒黃連、羌活、防風、荊芥、竹瀝、薑汁。
若因中氣虛弱,飲食不足,突然痰壅氣喘,頭暈目眩,手足抽搐,脈象難以診察,面色黃中帶青(肝木克脾土),則使用上方並加入白茯苓、半夏,水煎,將熟時加入薑汁同服。
若中風導致面目和十指麻木,乃氣虛所致,則需在上方基礎上加入附子、制木香、羌活、防風、烏藥、麥門冬。
若患者嗜酒,舌根僵硬,言語不清,這是脾虛濕熱,則需加入神麴、麥芽、葛根、澤瀉。
房事過度導致的中風,稱為內風。房勞過度會損傷精氣,導致舌根不柔軟,說話困難。精血虧損,則腎水不足,心火旺盛,陰虛陽亢,熱氣鬱結,心神昏迷,筋骨無力,猝倒不省人事。也可能出現單肢癱瘓、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清等症狀,都可使用上方,湯劑或丸劑均可。
六味地黄丸:
懷生地黃(酒拌蒸一天至極黑曬乾八兩)、山茱萸(酒蒸去核取肉四兩)、牡丹皮(去骨三兩)、懷山藥(四兩)、白茯苓(去皮三兩)、澤瀉(三兩),研磨成細末,煉蜜製成丸藥,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錢,空腹用淡鹽水送服。忌食三白(大米、白糖、白面)。為增強效果,可加入附子(麵裹火煨去皮臍,切片用童尿浸泡後焙乾二兩)、官桂(二兩),此為八味丸。
治療中風氣血衰弱、痰火上逆、虛損的症狀,如左癱右瘓、中風失語、手足肢體疼痛、行動不便、食慾不振,可用以下方法:取人乳兩酒盞(壯年婦女香甜者為佳)、甜梨汁一酒盞,倒入銀或錫器中,放入湯鍋中煮沸,見有黃沫即可,以開通經絡為度,每日五更後服用一次,能消痰、補虛、生血、延年益壽。此法乃以人體之精華補益人體,效果甚佳。曾用此方治療中風失語、半身不遂,屢屢見效。我常將此方與地黃丸合用,效果更佳。
補中益氣湯與六味地黃丸兩方,一治元氣脾胃虛弱,一治腎水真陰不足。若病人體質虛弱,或久病不愈,或因服用攻伐之藥過度,或非外感風邪所致,都可將此二方合用,此乃平和之劑,能收到全面療效。若病人虛寒嚴重,或年過四十,則應使用十全大補湯、斑龍固本丹等藥物,專治久治不愈的左癱右瘓,大補虛寒。
加味十全大補湯:
黃耆(蜜水炒)、人參(去蘆)、白朮(去油蘆炒)、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五分)、當歸(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黃(各八分)、大附子(麵裹煨去皮臍)、沉香、木香(各三分)、烏藥、牛膝(去蘆酒炒)、杜仲(去皮酒炒)、木瓜、防風(去蘆)、羌活、獨活、薏苡仁(各五分)、肉桂、甘草(炙,各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