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十 (10)

回本書目錄

卷十 (10)

1. 灸諸瘡法

一論小兒臍風。以艾灸臍下即活。

又方。用線比兩口角折中。以墨記之。放臍中四下。灸七壯。

又方。新針七個。刺兩眉口圓圈一百餘下。

又方。用四角草燃火。將小兒在火上左右各轉三遭。令出汗即已。

一論小兒慢驚慢脾危症。藥力不到者。但看兩腳面中間陷處。有太衝脈。即灸百會穴。其穴直取前後髮際折中。橫取兩耳尖折中。在頭之中心端正旋毛處是也。如有雙旋。及旋毛不正者非。艾炷約小麥許。但三五壯而止。灸後仍與醒脾散等補藥。

一論小兒雀目。夜不見物。灸手大指甲後一寸內臁橫文頭白肉際。各一炷。如小麥大。

一論小兒吼氣。無名指頭灸之良愈。

一論小兒脫肛瀉血。每廁臟腑撮痛不可忍者。灸百會二壯。

一論小兒驚風。男左乳黑肉上。女右乳黑肉上。周歲灸三壯。二三歲兒灸五七壯。神效。

一灸蛇毒。人被蛇所傷。用艾當咬處灸之。引去其毒。即瘥。

益府秘傳太乙真人熏臍法

能補諸虛百病。益壽延年。

麝香(五分為末入臍內後用藥末放麝香上將面作團圍住上用槐皮灸一百二十壯不時須換槐皮)龍骨,虎骨,蛇骨,附子,南木香,雄黃,硃砂,乳香,沒藥,丁香,胡椒,夜明砂,五靈脂,小茴,兩頭尖,青鹽

上各等分。共為末。入臍中。用艾灸之。

夫肺為五臟之華蓋。聲音之所出入。皮毛以之滋潤。腎水由之而生。腠理不密。則為風寒暑熱。乘虛而入矣。有七情當調抑之。有鬱結當解利之。或不審而傷於辛燥之藥。則氣不散。留滯於肺中。多生黏痰。而喘急咳嗽。或傷於房勞。飲食不節。致使吐血咳血。作寒作潮。頭眩體倦。

精神怯弱。飲食不思等症。醫者治之無益。則必用此急治。其效可勝言哉。用麝香以引透諸藥。入五臟六腑之中。大無不入。小無不至。丁香堅守其胃。啟飲食之進。青鹽入腎以實其子。使肺無泄漏。夜明砂以補其血。散內傷之有餘。乃伏翼之糞。食蚊子。蓋取其早餐雨露。

夜飲人血。而得天人之氣。故能補五勞七傷之病。非此不能達也。乳香、沒藥、木香、小茴。升降其氣。不致咳嗽。龍骨、蛇骨、硃砂、雄黃。以削病根。兩頭尖巡視各經絡。有推前拽後之功。附子、胡椒。補其元氣。使血行血室。氣歸氣宅。痰散為津液。五靈脂連操其肺。

削有餘。補不足。用槐皮之漿。閉押諸藥之性。使無走竄之患。用艾灸之。有拔病除毒。起死回生之功。使其患勞瘵失血。陰虛遺精白濁。陽事不舉。精神倦怠。痰火等症。婦人赤白帶下。子宮冷極無子。凡百重病。無所不能療者。用此灸法。則接人性命。延年益壽。得盧扁之妙術矣。

其法先用面作一圈。將藥一料。分作三分。先以麝香入臍。後以面圈置藥在內。按緊。以槐皮蓋上。以蘄艾灸之。三十壯。但覺熱氣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一身熱透。其人必倦怠。沉沉而睡矣。至六十壯。必大汗如淋。上至泥丸。下至湧泉。骨髓內風寒暑濕。臟腑中五勞七傷。

白話文:

灸諸瘡法

一、治療嬰兒臍風:用艾灸臍下即可痊癒。

另一方法:用線測量嬰兒兩嘴角的中心點,用墨記下。以臍為中心,在其四周灸七壯。

另一方法:用七根新針,刺嬰兒兩眉間及口周圍,約一百多次。

另一方法:用四角草燃火,將嬰兒在火上左右各旋轉三圈,使其出汗即可。

二、治療嬰兒慢驚、慢脾危症:若藥物治療無效,觀察兩腳面中間凹陷處(太衝穴),並灸百會穴。百會穴位於前後髮際線中點與兩耳尖中點的交叉點,也就是頭部正中央旋毛處。若有雙旋或旋毛不正則非百會穴。艾炷大小如小麥粒,灸三到五壯即可。灸後仍需服用醒脾散等補益藥物。

三、治療嬰兒雀目(夜盲症):灸手大拇指指甲後一寸內,橫紋頭部與白色皮膚交界處,每處一炷艾,大小如小麥粒。

四、治療嬰兒吼氣:灸無名指指頭可痊癒。

五、治療嬰兒脫肛出血:每次如廁時臟腑絞痛難忍,灸百會穴二壯。

六、治療嬰兒驚風:周歲嬰兒,男灸左乳房黑色皮膚處,女灸右乳房黑色皮膚處,灸三壯;二三歲嬰兒灸五到七壯,療效顯著。

七、治療蛇毒:人被蛇咬傷,用艾灸傷口處,引出毒液即可痊癒。

益府秘傳太乙真人熏臍法

此法能補益虛損,治療百病,延年益壽。

藥方:麝香(五分,研成粉末放入臍中),龍骨、虎骨、蛇骨、附子、南木香、雄黃、硃砂、乳香、沒藥、丁香、胡椒、夜明砂、五靈脂、小茴香、兩頭尖、青鹽,各等分,研成粉末,放入臍中,用艾灸。

肺臟是五臟的華蓋,是聲音出入的通道,皮膚毛髮的滋潤都依靠肺臟,腎水的生成也與肺臟有關。如果腠理不密,則風寒暑熱之邪容易乘虛而入。七情要調攝,鬱結要疏通。若誤用辛燥藥物,則氣機不暢,滯留在肺中,容易產生黏痰,導致喘咳。若因房事過度、飲食不節,則可能導致吐血、咳血、寒熱往來、頭暈乏力、精神萎靡、食慾不振等症狀。若醫生治療無效,則可採用此法急救,療效顯著。

藥物功效解說:麝香引導其他藥物透達五臟六腑;丁香固守胃氣,促進食慾;青鹽滋養腎水;夜明砂補血,散瘀;乳香、沒藥、木香、小茴香,升降氣機,止咳;龍骨、蛇骨、硃砂、雄黃,清除病根;兩頭尖疏通經絡;附子、胡椒,溫補元氣;五靈脂調理肺氣;槐皮封閉藥物,防止走竄。用艾灸,有拔毒起死回生的功效。 此法能治療勞傷失血、陰虛遺精、白濁、陽痿、精神倦怠、痰火、婦女赤白帶下、宮寒不孕等各種重病。

使用方法:先用麵粉做成一個圓圈,將藥粉分成三份,先將麝香放入臍中,然後將藥粉放在麵圈內,壓緊,再用槐皮蓋上,用艾灸,灸三十壯,會感覺熱氣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走,全身發熱,病人會感到疲倦,昏昏欲睡。灸到六十壯,會大汗淋漓,從頭到腳,骨髓中的風寒暑濕,臟腑中的五勞七傷,都能得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