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九(外科諸症) (31)

回本書目錄

卷九(外科諸症) (31)

1. 蟲獸

一癲狗咬方

斑蝥(一日二日三日至七日止用七個七日外記日每日一個至百日),雄黃(二錢),麝香(三分小兒不用亦可或用二三釐),滑石(五六錢或二兩亦可)

上俱觀人稟氣虛實。用糯米一勺。與斑蝥同炒。以赤為度。斑蝥去頭尾翅足。各為細末。每帖用一二茶匙酒調服。如不飲酒。米湯亦可。服藥去毒物。從小便中出。或口吐出。都是大小塊子。毒出後。於瘡口下去三寸。灸三壯效。先吃香油一碗。次用油洗瘡口。又砂糖水調塗。仍服砂糖水一兩碗。

一被虎傷。用生葛根汁服。並洗傷處。或白礬末納瘡口。痛即止。

一被騾馬咬。用馬鞭草燒灰。油調敷之。

一百蟲入耳。用鹽汁灌之。或蔥汁尤良。或豬油少許炙香置耳邊亦出。或蘆管入耳內。口吸之。蟲隨出。

一癲狗咬傷。番木鱉即馬錢子。磨水吃。即看腦頭頂有紅頭髮。急宜扯去。

一蠍螫方。

硃砂,雄黃,膽礬

上各等分。麝香減半。端午日取蝦蟆新蟾酥。和為丸。一擦立止。

一癲狗咬傷神方。

斑蝥(去翅足七個),香附(七分)

上共為細末。作一服。燒酒調下。如腹痛不可忍者。吃豬肉湯一兩口。解之即止。不一時小便。毒下來即已。避鑼鼓、風十七日。

一蜈蚣入耳。以雞肉置耳邊自出。

一蜈蚣咬痛不可忍。用燒紙卷緊。燒煙燻咬口。立止。

一方。用紡線根。擂酒吃立止。

一蜈蚣咬痛不止。獨蒜摩螫處。痛止。又宜烏雞糞。水調塗之。又蜒蝣研敷之。

一蛇咬。

雄黃,五靈脂,白芷,貝母

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服。又以白礬用。滾水泡化洗傷處。神效。

一蛇咬。端午制。

雄黃,白礬(生研)

上各等分為末。熔黃蠟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丸。熟水送下。

一雄蠍螫人。痛在一處。雌蠍螫人。諸處牽痛。但將蝸牛搗爛。塗傷處。毒即解散。蝸牛食蠍故也。手浸冷水。痛亦止。

一治蠍螫。

天南星(三個),膽礬(五錢)

上用焰硝半斤。化成水。入二味末攪勻。滴成錠子。每遇蠍螫。擦之立愈。又治牙痛。用燒酒入此錠少許。漱口數次即止。

一治蛇傷。用半邊蓮研生酒吃。凡被所傷。將棉帛扎住。勿令氣上行。服藥後。即當解云。不然。則所傷之處必潰爛矣。

一瘋犬咬人。急於無風處。以冷水洗淨。即服韭菜汁一碗。隔七日又一碗。四十九日共七碗。百日忌食魚腥。終身忌狗肉。方得保全。否則十傷九死。一瘋犬一日咬三人。止一人用此方得活。親試有驗。一用膽礬敷患處立愈。

一闢蚊蟲法。

鱉蓋(土炒),楝花,芫花,苦參,藜蘆,川芎

上共為末。棗肉為丸。日燃之。

又方。用黃鱔骨同鋸末。卷作筒煙燒之。

一闢蚊蟲方。用鰻鱺魚乾者。於室內燒之。即化為水矣。

一凡蛇入七竅。劈開蛇尾。納川椒數粒。以紙封之。其蛇自出。更煎人參湯飲之。或飲酒食蒜。以解內毒。如被蛇咬。食蒜飲酒。更用蒜杵爛塗患處。加火於蒜上灸之。其毒自解。凡毒蟲傷並效。

白話文:

[蟲獸]相關治療方式:

一、瘋狗咬傷處理方式: 使用斑蝥(依咬傷日期使用,從一天到七天,每天增加一個,直到一百天),雄黃(二錢),麝香(三分,小孩可以不用或者使用二三釐),滑石(五到六錢或者二兩)。 所有藥材視個人體質虛實使用,用一勺糯米和斑蝥一起炒至紅色,去掉斑蝥的頭尾翅足,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到兩茶匙,用酒調和服下,若不喝酒,米湯也可以。服藥後,毒素會從小便或口腔排出,呈現大小塊狀。毒素排出後,在傷口下方三寸的位置進行灸療,效果更佳。首先喝一碗香油,再用油清洗傷口,再用砂糖水調塗傷口,同時服用一兩碗砂糖水。

二、老虎傷害: 使用生葛根汁服用,並清洗傷處,或者使用白礬粉末敷在傷口,疼痛即刻停止。

三、騾馬咬傷: 使用馬鞭草燒成灰,用油調和敷於傷口。

四、蟲子進入耳朵: 使用鹽水灌入耳朵,或者使用蔥汁,或者少許豬油烤香放在耳邊,或者使用蘆葦插入耳朵內,口吸,蟲子會隨之出來。

五、瘋狗咬傷: 使用番木鱉(即馬錢子)磨成水服用,若看到頭頂有紅頭髮,應立即拔掉。

六、蠍子螫傷: 使用硃砂,雄黃,膽礬,均等份量,麝香減半,端午節時取蝦蟆新蟾酥,混合成丸,一擦即可止痛。

七、蜈蚣咬傷: 使用雞肉放在耳邊,蜈蚣會自行出來。

八、蛇咬傷: 使用雄黃,五靈脂,白芷,貝母,均等份量,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調和服下,同時用白礬用熱水泡化清洗傷處。

九、雄蠍螫傷: 使用蝸牛搗碎,塗抹於傷處,可以緩解疼痛。

十、金貓防鼠法: 使用椿樹葉,冬青葉,絲瓜梗葉,均等份量,每個季節燒煙燻於堂上,老鼠會遠離。

十一、蟲子進入耳朵: 使用貓尿滴入耳朵,蟲子會立即出來,或者使用麻油滴入,蟲子會死亡但難以取出,或者使用炒芝麻按壓耳朵,或者使用雞冠血滴入耳朵,蟲子會立即出來。

十二、壁蝨和臭蟲防範: 使用蜈蚣燒煙燻之,或者使用青鹽水清洗牀帳,可以永遠避免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