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三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4)

1. 水腫

水腫之症。有陰有陽。察脈觀色。問症須詳。陰脈沉遲。其色青白。不渴而瀉。小便清澀。脈或沉數。色赤而黃。燥糞赤溺。兼渴為陽。水腫氣急而小便澀。血腫氣滿而四肢寒。

蠱症大要有二。曰單腹脹。曰雙腹脹。喘急氣滿。腫而不安。四肢微腫。此單腹脹。因內傷七情所致。取效微遲。四肢浮腫。肚大身重。此雙腹脹。因外感風濕所致。取效甚速。又有水腫氣腫之分。以指按腫處。有陷隨起。隨起者氣腫。先須理氣。陷指起遲者水腫也。只須導水立愈。

凡人年四十以上。氣血壯盛者。得效之後。善自調理。終身不發。五十以後。氣血稍衰。調理不謹。時或再復。此藥尚能治之。但屢復屢治。而元氣耗。則難為矣。脈浮洪易治。沉細難治。浮洪者。只用金不換木香丸。沉細者兼用沉香快脾丸。先服木香流氣飲。

白話文:

水腫之症

水腫的症狀,分為陰性和陽性兩種。要仔細觀察脈象、面色,並詢問病症細節。陰性水腫,脈象沉而遲緩,面色青白,不渴卻腹瀉,小便清而澀。陽性水腫,脈象沉而數,面色赤而黃,大便乾燥且呈紅色,小便赤色,並伴有口渴。水腫伴有氣急、小便澀,則為氣腫;水腫伴有氣滿、四肢冰冷,則為血腫。

蠱症

蠱症大致分為兩種:單腹脹和雙腹脹。單腹脹,是指喘氣急促、氣滿、腹部腫脹且不舒服、四肢略微腫脹。這種情況通常是因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所致,療效較為緩慢。雙腹脹,是指四肢浮腫、腹部膨大、身體沉重。這種情況通常是因外感風濕所致,療效很快。水腫又分為氣腫和水腫。用手指按壓腫脹處,如果凹陷後立即回彈,則為氣腫,需要先理氣;如果凹陷後回彈緩慢,則為水腫,只需引導水液排出即可痊癒。

預防與治療

一般而言,四十歲以上的人,氣血旺盛,治癒後若能善於調理,便可終身不發病。五十歲以後,氣血稍弱,如果調理不慎,就可能復發。這種情況,藥物仍可治療,但如果反覆發作,多次治療,元氣耗損,就會難以治癒。脈象浮而洪者易治,脈象沉而細者難治。脈象浮洪者,只需服用金不換木香丸即可。脈象沉細者,則需同時服用沉香快脾丸。治療初期,可先服用木香流氣飲。

一論諸氣。痞滯不通。胸膈膨脹。口苦咽乾。嘔吐不食。或肩背腹脅走注刺痛。及喘急痰嗽。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大小便閉澀。又治憂思太過。怔忡鬱積。腳氣風濕。聚結腫痛。喘滿脹急。此藥調順營衛。流通血脈。快利三焦。安和五臟。凡治蠱脹。宜先用此。

木香流氣飲

木香(七錢五分),丁皮(七錢五分),藿香(七錢五分),半夏(湯泡五錢五分),人參(五錢),白朮(去蘆五錢),赤茯苓(五錢),厚朴(姜炒一兩),青皮(去穰二兩),陳皮(四兩),草果(七錢五分),檳榔(七錢五分),香附(二兩),紫蘇(二兩),大腹皮(七錢五分),木瓜(五錢),白芷(五錢),麥冬(去心五錢),莪朮(煨七錢五分),肉桂(七錢半),木通(一兩),石菖蒲(五錢),甘草(一兩)

白話文:

氣機不暢導致胸悶、腹脹、口苦、咽乾、嘔吐、肩背腹脅疼痛、呼吸急促、咳嗽痰多、面色浮腫、四肢水腫、大小便不通,以及因憂慮過度、心神不安、水腫、風濕、腫痛、胸悶、腹脹等引起的症狀,都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這個方子可以調節營衛之氣,暢通血脈,疏利三焦,和諧五臟。如果要治療蠱脹,最好先用這個方子。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棗二枚。水一碗半。煎至七分。去渣。熱服。本方加沉香、枳殼、大黃。去藿香、石菖蒲。名二十四味流氣飲。蠱腫。加白豆蔻。腫滿。加黑牽牛。頭面腫。加蔥白。肚腹腫。加枳實。倍青陳皮。臍至腳腫。加桑白皮。

一論金不換木香丸。治蠱腫之神藥也。先服木香流氣飲三五劑。通加白豆蔻。次用金不換木香丸。至收功後。用沉香化氣丸調理。或心頭煩熱者。竹葉石膏湯。熱甚。加黃芩。前賢論蠱腫之症。有五不治者。面黑如炭。肚大青筋。掌中無紋。腳腫無坑。臍中凸起。此五症亦能治之間有得生者。

白話文:

先煎藥一劑,加入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用一碗半的水煎至七分,去渣,趁熱服用。這個方子還可以加沉香、枳殼、大黃,去除藿香和石菖蒲,叫做二十四味流氣飲。如果是蠱腫,可以加白豆蔻;如果是腫滿,可以加黑牽牛;如果是頭面腫,可以加蔥白;如果是肚腹腫,可以加枳實,並且加倍青陳皮;如果是從肚臍到腳都腫,可以加桑白皮。

關於金不換木香丸,它可以治蠱腫,是神藥。先服用木香流氣飲三到五劑,加入白豆蔻,然後服用金不換木香丸,直到病情好轉。之後用沉香化氣丸調理。如果患者心煩熱,可以用竹葉石膏湯,如果熱度很高,可以加黃芩。古人認為,蠱腫有五種不治之症,分別是面黑如炭、肚大青筋、掌中無紋、腳腫無坑、臍中凸起。雖然這五種症狀很難治,但也不乏有治癒的例子。

如敗下黑水者不治。陽事不舉者不治。其餘青黃紅紫。皆能治之。又一症或腫或消。或作泄瀉。知脾弱即瀉。名曰洪水橫流。服此宜之。其腫自消。其瀉自止。忌一切生冷毒物。油鹽醬醋。魚鮓鵝鴨。房事等件。無有不效者。

金不換木香丸

大戟(五錢),芫花(炒五錢),甘遂(五錢),黑醜(頭末二錢),生大黃(五錢),青皮(五錢),陳皮(五錢),南木香(五錢),青木香(五錢),胡椒(一錢病合倍用),川椒(去目五錢),檳榔(五錢),益智仁(五錢),射干(三錢),桑白皮(五錢),苦葶藶(五錢炒),大腹皮(五錢),澤瀉(五錢),木通(去皮五錢),連翹(五錢),砂仁(五錢),巴豆(去殼半生半熟五錢)

白話文:

如果出現像敗下黑水這樣的症狀,就無法治癒。陽事不舉也無法治癒。其他像青黃紅紫等顏色的症狀,都可以治療。還有一種症狀,可能是腫脹,也可能是消瘦,或是出現腹瀉。如果知道是脾臟虛弱導致腹瀉,稱為洪水橫流,服用此藥丸就會有效。腫脹會自然消退,腹瀉也會自然止住。忌諱一切生冷有毒的食物,還有油鹽醬醋、魚鮓鵝鴨等,以及房事等等,無一不有效。

金不換木香丸

大戟(五錢),芫花(炒五錢),甘遂(五錢),黑醜(頭末二錢),生大黃(五錢),青皮(五錢),陳皮(五錢),南木香(五錢),青木香(五錢),胡椒(一錢,病情嚴重時加倍使用),川椒(去目五錢),檳榔(五錢),益智仁(五錢),射干(三錢),桑白皮(五錢),苦葶藶(五錢炒),大腹皮(五錢),澤瀉(五錢),木通(去皮五錢),連翹(五錢),砂仁(五錢),巴豆(去殼,半生半熟,五錢)。

上二十二味為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壯盛人加七八十丸。第一消頭而腫。五更初。用蔥白酒送下。第二消中膈胸腹腫。五更初。用陳皮湯送下。第三消臍以下腳腫五更初。用桑白皮湯送下。

沉香快脾丸

青皮(四錢),陳皮(四錢),三稜(煨四錢),莪朮(煨四錢),蒼朮(米泔浸炒四錢),白朮(去蘆四錢),白茯苓(四錢),砂仁(四錢),草果仁(四錢),木香(四錢),沉香(二錢),丁香(二錢),藿香(四錢),良薑(四錢),大腹皮(洗用四錢),肉桂(四錢),連翹(四錢),商陸(白的四錢),黑醜(頭末四錢),殭蠶(三錢),神麯(四錢),麥芽(四錢),益智仁(四錢),雄附子(五錢看病虛實實者不用)

白話文:

將上列二十二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醋煮成麵糊,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服五十丸,體質強健者可加服至七八十丸。第一種用法:用蔥白酒送服,可消頭部腫脹,於五更初服用。第二種用法:用陳皮湯送服,可消胸腹腫脹,於五更初服用。第三種用法:用桑白皮湯送服,可消臍以下腳部腫脹,於五更初服用。

快脾丸由青皮、陳皮、三稜、莪朮、蒼朮、白朮、白茯苓、砂仁、草果仁、木香、沉香、丁香、藿香、良薑、大腹皮、肉桂、連翹、商陸、黑醜、殭蠶、神麯、麥芽、益智仁、雄附子(視病情虛實決定是否使用)等藥材組成。

上二十四味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仍照前用之。第一。五更蔥白湯下。第二。五更陳皮湯下。第三。五更桑白皮湯下。

沉香化氣丸,治蠱常服調理。

青皮,陳皮,三稜,莪朮(煨),人參,白朮(去蘆),白茯苓,山藥,砂仁,丁香,木香沉香,檳榔,白豆蔻,石菖蒲(以上各用六錢),官桂(一兩),蘿蔔子(二兩),黑醜(頭末二兩八錢)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薑湯下。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描述的是兩個不同的中草藥配方:

第一個配方是"沈香化氣丸",用於治療蠱病,並且可以作爲日常調理服用。這個方子裏包含以下成分:沈香、陳皮、三稜、莪術(煨過的人參)、人參、白朮(去掉蘆頭的部分)、白茯苓、山藥、砂仁、丁香、木香、檳榔、白豆蔻和石菖蒲等藥材,每個藥材使用量爲六錢;另外還有肉桂粉(一兩)、蘿蔔籽(二兩)以及黑醜粉末(頭部末尾部分共重二兩八錢)。

第二個配方沒有名字,但同樣是一種中藥丸劑。它的製作方法與上述相同,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這種藥物的主要功效是用來調養身體並增強免疫力。其中包含了青皮、陳皮、三稜、莪術 (煨過的) 、人參、白朮 (去除蘆頭後剩下的部分 ) 、白茯苓、 山藥、 砂仁、 丁香、 沈香、 檳榔、 白豆蔻 和 石菖蒲 這些藥材, 各取六錢; 另外還加入了官桂 (一兩), 蘿蔔種子 (二兩), 黑醜 (頭末二兩八錢). 將這些原料研磨成爲細末之後再加入適量的食醋攪拌均勻製成小圓球狀即可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請務必按照醫生或藥師指導下的劑量來服用藥品,不要自行增減用量以免產生不良反應或者影響療效。同時也要確保所購買的產品來自正規渠道並且符合相關標準要求才能保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治前症服藥忌鹽醋。一百日之後。用藥開鹽法。

豬苓,澤瀉,白朮,白茯苓,肉桂,鹽(各等分)

上銼。每用七錢。用鯽魚一個。破肚去淨腸雜。將前藥入魚肚內。加麝香少許。入瓦內。火焙黃色。存性為末。薑、棗湯調服。

一論腹脹緊硬如石。或陰囊腫大。先用甘草煎湯一鍾。熱服之後。即用此藥敷之。

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各等分)

白話文:

治療初期服用藥物時,要忌食鹽和醋。一百天後,用藥可以開始加入鹽。

將豬苓、澤瀉、白朮、白茯苓、肉桂、鹽各等份,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七錢,放入一個去內臟的鯽魚肚子裡,再加入少許麝香,用瓦器烘烤至黃色,保留藥性研磨成粉末。用薑、棗湯調服。

如果肚子脹滿堅硬如石,或陰囊腫大,先用甘草煎湯一杯,趁熱喝下,再用此藥粉敷在患處。

將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各等份研磨成粉末。

上為末。醋糊和藥塗腫處。一加椒目。尤效。

按上諸方。治諸鼓脹腫滿殊效。其中有病人氣血虛。不敢服者。又有服之而不效者。此皆得病日久。或誤投攻擊藥太過。以致脾胃元氣虛損之極。宜服後諸方。實有起死回生之功也。

一凡看蠱識症。一、朝腫暮消是陽蠱。二、朝消暮腫是陰蠱。三、腹上青筋起。氣喘潮熱是氣蠱。四、四肢不收。無肉肚大。是食蠱。五、遍體腫。肚不脹。是翳油蠱。六、遍身潮熱。是脾蠱。七、房室過多是腎蠱。八、泄瀉潮熱是腸蠱。九、衄望上下。大小便不通。是胃蠱。

一論水腫。四肢頭面皆浮。面腫或單腹鼓脹。皆屬脾虛不能制水。氣虛不能運化。治之補元氣。養心血。健脾胃。以培其本。清濕熱。平肝木。利水道。以治其標。此藥主之。

白話文:

在患處塗抹醋糊和藥物,再加入一粒花椒,效果更佳。

以上這些方法,治療各種鼓脹腫滿非常有效。但其中有些患者氣血虛弱,不敢服用,也有些患者服用後沒有效果。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生病的時間太久,或者誤服了過於強烈的藥物,導致脾胃元氣嚴重損傷。建議服用以下這些方劑,確實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辨別蠱毒的症狀:

  1. 早上腫脹晚上消退,是陽蠱。
  2. 早上消退晚上腫脹,是陰蠱。
  3. 腹部青筋凸起,氣喘潮熱,是氣蠱。
  4. 四肢無力,腹部無肉,是食蠱。
  5. 全身腫脹,腹部不脹,是翳油蠱。
  6. 全身潮熱,是脾蠱。
  7. 房事過度,是腎蠱。
  8. 腹瀉潮熱,是腸蠱。
  9. 鼻出血,大小便不通,是胃蠱。

關於水腫,四肢、頭面都浮腫,臉腫或單獨腹部鼓脹,都是脾虛不能控制水液,氣虛不能運化。治療方法是補益元氣,滋養心血,健脾胃,以培育根本;清濕熱,平肝氣,利尿,以治標。以下藥物主要針對此病。

行濕補氣養血湯

人參(二錢去蘆),陳皮(二錢),當歸(三錢),川芎(一錢五分),白芍(酒炒二錢),白茯苓(三錢),蘇梗(一錢),不油白朮(一錢五分去蘆),川厚朴(姜炒八分),大腹皮(三錢洗),蘿蔔子(三錢炒),海金沙(三錢),木香(八錢),木通(二錢),甘草(八分)

上銼。薑、棗煎服。氣虛。倍參、苓、術。血虛。倍芎、歸芍。小便短少。加豬苓、澤瀉、滑石。以消其腫也。服後。腫脹俱退。惟面足不消。此陽明經氣虛。倍用白朮、茯苓。

白話文:

人參、陳皮、當歸、川芎、白芍(酒炒)、白茯苓、蘇梗、不油白朮(去蘆)、川厚朴(姜炒)、大腹皮、蘿蔔子、海金沙、木香、木通、甘草,將這些藥材切碎,加薑、棗煎煮服用。此方適用於氣虛者,可加倍人參、白茯苓、白朮用量;血虛者,可加倍川芎、當歸、白芍用量;小便短少者,可加入豬苓、澤瀉、滑石,以消腫。服用後,腫脹消退,但面部和足部仍未消退,則為陽明經氣虛,應加倍使用白朮、茯苓。

一論單腹蠱脹。只宜補中行濕。利小便。切不可下。宜用

行濕補中湯

人參(二錢),白朮(麩炒二錢),白茯苓(三錢),蒼朮(米泔浸一錢五分),陳皮(一錢五分),厚朴(姜炒一錢),黃芩(二錢),麥冬(去心二錢),澤瀉(二錢)

氣不運。加木香八分。木通二錢。氣下陷。加柴胡八分。升麻四分。朝寬暮急血虛。加當歸三錢。川芎一錢五分。白芍炒二錢。香附二錢。黃連姜炒六分。去人參。朝急暮寬氣虛。倍參、術。朝暮急者。氣血俱虛。宜雙補之。

白話文:

單腹蠱脹論

單腹蠱脹症狀,應以補中行濕、利小便為原則,切忌使用下瀉之法。建議使用以下藥方:

行濕補中湯

人參(二錢),白朮(麩炒二錢),白茯苓(三錢),蒼朮(米泔浸一錢五分),陳皮(一錢五分),厚朴(姜炒一錢),黃芩(二錢),麥冬(去心二錢),澤瀉(二錢)

若患者氣機不運,可加木香八分,木通二錢。若氣下陷,則加柴胡八分,升麻四分。若早上腹脹緩解,晚上加重,且血虛,可加當歸三錢,川芎一錢五分,白芍炒二錢,香附二錢,黃連姜炒六分,並去人參。若早上腹脹加重,晚上緩解,且氣虛,可加倍人參、白朮用量。若早上晚上腹脹均加重,則氣血俱虛,宜雙補之。

一論腫脹之症。因內傷而得者。或誤服攻擊克伐之劑。以致元氣虛憊。脾胃傷損。腫脹尤甚於前。此氣血兩虛。腎水乾涸。用此方。以金匱腎氣丸兼進。

加味補中益氣湯

黃耆(炒二錢),人參(一錢),白朮(去蘆炒二錢),白茯苓(二錢),陳皮(八分),柴胡(四分),升麻(三分),白芍(酒炒一錢五分),當歸(酒炒三錢),蘿蔔子(炒三錢),厚朴(姜炒一錢),甘草(炙八分),枳實(麩炒八分)

上銼一劑。生薑煎服。

白話文:

這篇是關於腫脅病症的文章。它說到有些人的腫脳是由於內部受傷或是錯誤地服用了一些攻堅破積的藥物所引起的。這些病人因為身體已經非常虛弱,所以他們的脾胃也受到了損害,使得病情更加嚴重了。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血液和氣力都缺乏,而且腎臟裡的水分也很少。因此,我們可以使用這個配方——金匱腎氣丸來治療。

另外還有一個叫做「加味補中益気湯」的處方:

  • 黃芪 (炒 2 錢)
  • 人參 (1 錢)
  • 白朮 (去掉蘆頭後再炒 2 錢)
  • 白茯苓 (2 錢)
  • 陳皮 (8 分)
  • 柴胡 (4 分)
  • 升麻 (3 分)
  • 白芍 (用酒炒過之後取 1 錢5分)
  • 當歸 (用酒炒過之後取 3 錢)
  • 蘿蔔籽 (炒 3 錢)
  • 厚朴 (用生薑炒過之後取 1 錠)
  • 枳實 (用麩炒過之後取 8 分)
  • 甘草 (炙烤 8 分)

以上所有的材料要一起研磨成粉末狀,然後加入一些生薑汁煮沸後飲用即可。

一論脾腎虛。腰痛腳腫。小便不利。或肚腹脹痛。四肢浮腫。或喘急痰盛。已成蠱症。其效如神。此症多因脾腎虛弱。治失其宜。元氣復傷而變症者。非此藥不能救也。必以補中益氣湯。早晚兼濟。可收全功矣。

金匱腎氣丸

懷熟地黃(四兩),白茯苓(三兩),牛膝(去蘆酒炒一兩),肉桂(一兩),澤瀉(一兩),車前子(一兩),山萸肉(酒蒸去核一兩),山藥(一兩),牡丹皮(一兩),大附子(炮去皮臍五錢)

白話文:

脾腎虛弱導致腰痛腳腫、小便不順、腹脹疼痛、四肢浮腫,甚至喘不過氣、痰多,甚至演變成蠱症。這類病症若不對症治療,元氣受損,病情會更加嚴重,唯有補中益氣湯才能有效治療。建議早晚服用,可達到最佳療效。

金匱腎氣丸由熟地黃、白茯苓、牛膝、肉桂、澤瀉、車前子、山萸肉、山藥、牡丹皮、大附子等藥材組成。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飲送下。臨臥時。服補中益氣湯。

一論單腹脹。及脾虛腫滿。膈間閉塞。或胃口作痛。此補中有消之意也。

調中健脾丸

黃耆(蜜炙二兩),人參(去蘆二兩),白朮(黃土拌炒六兩),白茯苓(二兩),陳皮(鹽水炒二兩),半夏(泡七次三兩半),蒼朮(米泔浸炒二兩),黃連(吳茱萸浸水炒去茱萸二兩半),香附(童便浸炒三兩),白芍(炒三兩半),蘇子(炒一兩五錢),蘿蔔子(炒一兩半),山楂肉(炒三兩)薏苡仁(炒三兩),沉香(六兩另研),澤瀉(炒一兩半),五加皮(炒二兩),草豆蔻(酒炒一兩),法制栝蔞(一兩用大栝蔞二個鑲一孔每個入川椒三錢多年糞磏二錢敲米粒大外用棉紙糊再加紙筋鹽泥封固曬乾炭火煨通紅取出去泥要黑色一併入藥)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服用,用米湯送服。睡前服用補中益氣湯。

此方針對單純腹脹、脾虛腫滿、膈間閉塞,或胃口疼痛等症狀,具有補中和消脹的功效。

調中健脾丸由黄芪、人參、白朮、白茯苓、陳皮、半夏、蒼朮、黄連、香附、白芍、蘇子、蘿蔔子、山楂肉、薏苡仁、沉香、澤瀉、五加皮、草豆蔻、法制栝蔞等藥材組成。

上為細末。煎荷葉、大腹皮湯。打黃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日進三服。白滾湯送下。

上方法制栝蔞。多不便制。予每不用此味。亦護奇功。如有更妙。

按上諸方。治腫脹屬虛。皆宜用此王道之劑。病者苦其腫脹難堪。予令朝服丸藥。夕服湯藥。或三朝五日。間服蟠桃丸。或石干散一服。謂之下棋打劫而治。病者暫抒一時之寬。醫者一補一攻。亦善治之良法也。

一人脾胃虛弱。肚腹膨脹。遍身腫。按之成窠。其脈沉細。右寸為甚。此脾胃虛寒之症。治以八味丸。或金匱腎氣丸。以補腎陽。行生化之源。至暮服之。小便通。又數劑。腫消。即止前藥。復與六君子湯。加木香、官桂、炮姜。以燥脾導氣而瘥。後因不戒慎。病作。但有氣惱。或飲食稍多。即泄瀉。仍用八味丸。倍附子。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荷葉和大腹皮煎湯,再將黃米打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百丸,每天服用三次,用熱開水送服。

以上方法製作栝蔞,過程繁複,所以我平時不用它。也別用這種方法,如果有更方便的方法就用更方便的方法。

上面的幾個方子,都是用來治療虛腫的,可以說是治療腫脹的王道藥方。病人因為腫脹難受,我就讓他們早上服用丸藥,晚上服用湯藥,或者連續服用三到五天,再間隔服用蟠桃丸,或是服用一劑石干散,就像下棋一樣,進攻和防守,讓病人暫時緩解一下,醫生則同時進補和攻邪,這也是治療疾病的好方法。

有一個人脾胃虛弱,肚子脹,全身腫,按壓後會留下凹陷,脈象沉細,右寸脈尤為明顯,這是脾胃虛寒的症狀。用八味丸或金匱腎氣丸來補腎陽,促進生化之源,傍晚服用,小便通暢。服用幾劑後,腫消退,就停掉之前的藥,再服用六君子湯,加入木香、官桂、炮姜,以燥脾導氣,使病情痊癒。之後他沒有注意保養,病又犯了,只要有一點氣惱,或者吃得稍微多一點,就會腹瀉。就再次服用八味丸,附子加倍。

一儒者失於調養。飲食難化。胸膈不利。或用行氣消導藥。咳嗽喘促。服行氣消導藥。肚腹漸脹。服行氣分利藥。睡臥不能。兩足浮腫。小便不利。大便不實。脈浮大。按之微細。兩寸皆短。此脾胃虧損。朝用補中益氣加姜附。夕用金匱腎氣加骨脂、肉果。各數劑。諸症漸愈。再佐以八味丸。兩月乃能步履。卻服補中益氣。半載而康。

白話文:

一位儒者因保養不當,導致飲食難以消化,胸膈不暢。有人建議他服用行氣消導的藥物,結果卻引起咳嗽喘促。服用行氣消導藥後,肚子漸漸脹起來,再服用行氣利尿的藥物,卻導致他無法平躺睡覺,雙腳浮腫,小便不順暢,大便不成形,脈象浮大,按下去卻微弱,兩寸脈皆短。這顯然是脾胃虛損所致。

於是,他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加生薑、附子,晚上服用金匱腎氣湯加骨脂、肉果,連服幾劑後,諸症逐漸減輕。之後,再輔以八味丸,兩個月後才能行走,之後繼續服用補中益氣湯,半年後才完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