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一 (35)
卷一 (35)
1. 藥性歌括
芡實味甘,能益精氣;腰膝痠疼,皆主濕痹。(一名雞頭,去殼取仁。)
石蓮子苦,療噤口痢、白濁遺精,清心良劑。
藕味甘甜,解酒清熱,消煩逐瘀,止吐衄血。
龍眼味甘,歸脾益智;健忘怔忡,聰明廣記。
蓮鬚味甘,益腎烏須,澀精固髓,悅顏補虛。
柿子氣寒,能潤心肺,止渴化痰,澀腸止痢。
石榴皮酸,能禁精漏,止痢澀腸;染須尤妙。
陳倉穀米,調和脾胃,解渴除煩,能止瀉痢。(愈陳愈佳;黏米陳粟米同。)
萊菔子辛,喘咳下氣;倒壁沖牆,脹滿消去。(即蘿蔔子也)
芥菜味辛,除邪通鼻,能利九竅;多食通氣。
漿水味酸,酷熱當茶,除煩消食,瀉痢堪誇。
砂糖味甘,潤肺和中;多食損齒,濕熱生蟲。
飴糖味甘,和脾潤肺,止渴消痰;中滿休食。
麻油性冷,善解諸毒,百病能除,功難悉述。
白果甘苦,喘嗽白濁;點茶壓酒,不可多嚼。(一名銀杏)
胡桃肉甘,補腎黑髮;多食生痰,動氣之物。
梨味甘酸,解酒除渴,止嗽消痰,善驅煩熱。(勿多食,令人寒中作瀉;產婦金瘡屬血虛,切忌。)
榧實味甘,主療五痔、蠱毒三蟲;不可多食。
竹茹止嘔,能除寒熱;胃熱咳噦,不寐安歇。
竹葉味甘,退熱安眠,化痰定喘,止渴消煩。(味淡者佳)
竹瀝味甘,陰虛痰火、汗熱渴煩,效如開鎖。(截尺余,直劈數片,兩磚架起,火烘,兩頭流瀝;每瀝一盞,薑汁二匙。)
萊菔根甘,下氣消穀;痰癖咳嗽,兼解面毒。(俗云蘿蔔)
燈草味甘,能利小水;癃閉成淋、濕腫為最。
艾葉溫平,除濕散寒,漏血安胎;心痛即愈。(宜陳久者佳;揉爛醋浸炒之。)
綠豆氣寒,能解百毒,止渴除煩;諸熱可服。
川椒辛熱,祛邪逐寒,明目殺蟲;溫而不猛。(去目微炒)
胡椒味辛,心腹冷痛,下氣溫中;跌撲堪用。
石蜜甘平,入藥煉熟,益氣補中,潤燥解毒。
馬齒莧寒,青盲白翳,利便殺蟲,癥癰咸治。
蔥白辛溫,發表出汗;傷寒頭疼、腫痛皆散。(忌與蜜同食)
胡荽味辛,上止頭疼,內消穀食,痘疹發生。
韭味辛溫,祛除胃熱;汁清血瘀,子醫夢泄。
大蒜辛溫,化肉消穀,解毒散癰;多用傷目。
食鹽味鹹,能吐中痰、心腹卒痛;過多損顏。
茶茗性苦,熱渴能濟;上清頭目,下消食氣。
酒通血脈,消愁遣興;少飲壯神,過多損命。(用無灰酒;凡煎藥入酒,藥熱方入。)
醋消腫毒、積瘕可去;產後金瘡、血暈皆治。(一名苦酒;用味酸者。)
白梅味酸,除煩解渴;霍瘧下痢、止嗽勞熱。(去核用)
淡豆豉寒,能除懊憹、傷寒頭痛,兼理瘴氣。(用江西淡豉黑豆造者)
蓮子味甘,健脾理胃,止瀉澀精,清心養氣。(食不去心,恐成卒暴霍亂。)
大棗味甘,調和百藥,益氣養脾;中滿休嚼。
白話文:
藥性歌括
芡實味甘,能滋補精氣,腰膝酸痛,皆因濕痺所致。(也叫雞頭,去殼取仁食用。)
石蓮子味苦,能治療噤口痢、白濁遺精,是清心良藥。
藕味甘甜,能解酒、清熱、消煩、活血化瘀,並能止吐血、鼻出血。
龍眼味甘,歸脾經,能益智,可治療健忘、心悸,使人聰明記憶力好。
蓮鬚味甘,能益腎、烏髮,澀精固髓,使容顏美麗,補益虛弱。
柿子性寒,能潤肺止咳,止渴化痰,澀腸止痢。
石榴皮味酸,能止精液漏泄,止痢澀腸,染髮也很有效。
陳倉穀米能調和脾胃,解渴除煩,能止瀉痢。(越陳越好,黏米、陳粟米也類似。)
萊菔子味辛,能治療喘咳,降氣消脹。(就是蘿蔔子。)
芥菜味辛,能祛除邪氣,通利鼻竅,能利九竅,但多吃會通氣。
漿水味酸,酷熱天氣可當茶飲用,能除煩消食,治療瀉痢。
砂糖味甘,能潤肺和胃,但多吃會損傷牙齒,且容易滋生濕熱蟲害。
飴糖味甘,能和胃潤肺,止渴化痰,但腹部飽脹時不宜食用。
麻油性寒,善於解毒,能治療百病,其功效難以盡述。
白果味甘苦,能治療喘嗽、白濁,可點茶、壓酒,但不可多嚼。(也叫銀杏。)
胡桃肉味甘,能補腎烏髮,但多吃易生痰,是容易動氣的食物。
梨味甘酸,能解酒除渴,止咳化痰,善於驅除煩熱。(不宜多吃,多吃會讓人腹瀉。產婦、刀傷出血及血虛者忌食。)
榧實味甘,主治五痔、蠱毒及蟲病,但不可多吃。
竹茹能止嘔,能除寒熱,治療胃熱咳嗽、呃逆及失眠。
竹葉味甘,能退熱安眠,化痰止喘,止渴除煩。(味淡者最佳。)
竹瀝味甘,能治療陰虛痰火、汗熱口渴煩躁,療效如同打開鎖頭一般。(取約一尺長的竹子,直劈數片,用兩塊磚架起,用火烘烤,從兩頭流出的汁液就是竹瀝。每次取一盞竹瀝,加入兩匙薑汁。)
萊菔根味甘,能降氣消食,治療痰飲咳嗽,也能解毒。(俗稱蘿蔔。)
燈草味甘,能利尿,治療尿閉、淋症及水腫。
艾葉性溫和,能除濕散寒,止血安胎,治療心痛。(陳久者較佳,揉爛後用醋浸泡再炒。)
綠豆性寒,能解百毒,止渴除煩,各種熱症皆可服用。
川椒味辛熱,能祛除邪氣、驅寒,明目殺蟲,溫而不燥。(去蒂,微炒。)
胡椒味辛,能治療心腹冷痛,能降氣溫中,跌打損傷也可使用。
蜂蜜味甘平,入藥需煉熟,能益氣補中,潤燥解毒。
馬齒莧性寒,能治療青盲、白翳,通便殺蟲,治療瘡癰。
蔥白味辛溫,能發汗,治療傷寒、頭痛、腫痛。(忌與蜂蜜同食。)
芫荽(香菜)味辛,能治療頭痛,能消食,治療麻疹。
韭菜味辛溫,能祛除胃熱,能活血化瘀,治療遺精。
大蒜味辛溫,能消食,解毒散癰,但多吃會傷眼。
食鹽味鹹,能吐出痰液,治療心腹急痛,但多吃會損傷容貌。
茶性苦,能解渴,能清頭目,能消食氣。
酒能通血脈,消愁解悶,少量飲用能提神,但多飲傷身。(用無灰酒,煎藥加酒時,藥需先煮熱再加酒。)
醋能消腫解毒,能治療積聚,產後刀傷、血暈皆可治療。(也叫苦酒,用味酸者。)
白梅味酸,能除煩解渴,治療霍亂、痢疾、咳嗽及勞熱。(去核使用。)
淡豆豉性寒,能治療煩躁、傷寒頭痛,能治療瘴氣。(用江西產的淡豉,用黑豆製成。)
蓮子味甘,能健脾和胃,止瀉澀精,清心養神。(食用時不要去掉心,否則可能導致霍亂。)
大棗味甘,能調和各種藥物,益氣養脾,但腹部飽脹時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