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一 (3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4)

1. 藥性歌括

天竺黃甘,急慢驚風,鎮心解熱,驅邪有功。(出天竺國)

麝香辛溫,善通關竅,活血安驚,解毒極妙。(不見火)

乳香辛苦,療諸惡瘡,生肌止痛,心腹尤良。(去砂石用。燈心同研。)

沒藥溫平,治瘡止痛,跌打損傷,破血通用。

阿魏性溫,除癥破結,卻邪殺蟲,傳屍可滅。

水銀性寒,治疥殺蟲,斷絕胎孕,催生立通。

輕粉性燥,外科要藥,楊梅諸毒,殺蟲可托。

靈砂性溫,能通血脈,殺鬼辟邪,安魂定魄。(系水銀硫黃。水火煉成形者。)

砒霜大毒,風痰可吐,截瘧除哮,能消沉痼。(一名人言。一名信。所畏綠豆、冷水、米醋、姜肉。誤中毒。服其中一味即解。)

雄黃甘辛,辟邪解毒,更治蛇虺,喉風瘜肉。

珍珠氣寒,鎮驚除癇,開聾磨翳,止渴墜痰。(未鑽者研如粉)

牛黃味苦,大治風痰,定魄安魂,驚癇靈丹。

琥珀味甘,安魂定魄,破瘀消癥,利水通澀。(拾起草芥者佳)

血竭味鹹,跌撲傷損,惡毒瘡癰,破血有準。(一名麒麟竭。敲斷。有鏡臉光者是。)

石鐘乳甘,氣乃剽悍,益氣固精,明目延壽。

陽起石甘,腎氣之絕,陰痿不起,其效甚捷。(火煅。酒淬七次。再酒煮半日。研細。)

桑椹子甘,解金石燥,清除熱渴,染髮須皓。

蒲公英苦,潰堅消腫,結核能除,食毒可用。(一名黃花地丁草)

石葦味苦,通利膀胱,遺尿或淋,發背瘡瘍。

萹蓄味苦,疥瘙疽痔,小兒蛔蟲,女人陰蝕。

赤箭味苦,原號定風,殺蠱解毒,除疝療癰。(即天麻苗也)

雞內金寒,溺遺精泄,禁痢漏崩,更除煩熱。

鰻𩼽魚甘,勞瘵殺蟲,痔漏瘡疹,崩疾有功。

螃蟹味鹹,散血解結,益氣養筋,除胸煩熱。

馬肉味辛,堪強腰脊。自死老死,並棄勿食。(懷孕痢疾生瘡者禁食。)

白鴿肉平,解諸藥毒,能除疥瘡,味勝豬肉。

兔肉味辛,補中益氣,止渴健脾。孕婦勿食。(秋冬宜啖。春夏忌食。)

牛肉屬土,補脾胃弱,乳養虛羸,善滋血涸。

豬肉味甘,量食補虛,動風痰物,多食虛肥。

羊肉味甘,專補虛羸,開胃補腎,不致陽痿。

雄雞味甘,動風助火,補虛溫中,血漏亦可。(有風人並患骨蒸者。俱不宜食。)

鴨肉散寒,補虛勞怯,消水腫脹,退驚癇熱。

鯉魚味甘,消水腫滿,下氣安胎,其功不緩。

鯽魚味甘,和中補虛,理胃進食,腸澼瀉利。

驢肉微寒,安心解煩,能發痼疾,以動風淫。

鱔魚味甘,益智補中,能去狐臭,善散濕風。(血塗口眼喎斜。左患塗右。右患塗左也。)

白鵝肉甘,大補臟腑,最發瘡毒,痼疾勿與。

犬肉性溫,益氣壯陽,炙食作渴,陰虛禁嘗。(不可與蒜同食。頗損人。)

鱉肉性冷,涼血補陰,癥瘕勿食,孕婦勿侵。(合雞子或莧菜食不宜。並忌多食。)

白話文:

藥性歌括

天竺黃味甘,能治急慢驚風,鎮靜安神、解熱,驅除邪氣,功效顯著(產自天竺國)。

麝香辛溫,善於通利關竅,活血安神、止驚,解毒功效極佳(忌見火)。

乳香味辛苦,能治療各種惡瘡,生肌止痛,對心腹疼痛尤其有效(需去除砂石後使用,與燈心草研磨同用)。

沒藥性溫和,能治療瘡瘍止痛,治跌打損傷,破血通經。

阿魏性溫,能消除癥結,破除積聚,祛除邪氣、殺蟲,甚至能滅除屍毒。

水銀性寒,能治療疥瘡、殺蟲,能墮胎,也能催生。

輕粉性燥,是外科常用藥物,能治療楊梅瘡等毒症,殺蟲效果好。

硃砂性溫,能通利血脈,殺鬼辟邪,安神定魄(是由水銀和硫磺經水火煉製而成)。

砒霜劇毒,能治療風痰,吐痰,截瘧除哮喘,能消除頑固的疾病(又名信石,畏懼綠豆、冷水、米醋、薑、肉,誤服中毒,服用其中任何一種即可解毒)。

雄黃味甘辛,能辟邪解毒,尤其能治療蛇蟲咬傷、喉風和瘜肉。

珍珠性寒,能鎮驚除癇,治療耳聾眼花,止渴化痰(未經鑽孔的珍珠需研磨成粉)。

牛黃味苦,能治療風痰,定魄安魂,是治療驚癇的良藥。

琥珀味甘,能安神定魄,破瘀消癥,利水通利小便。(拾取自草叢中的琥珀較佳)

血竭味鹹,能治療跌撲傷損、惡毒瘡癰,破血功效準確。(又名麒麟竭,敲斷後,有鏡面光澤者為佳)。

石鐘乳味甘,氣性剛烈,能益氣固精,明目延壽。

陽起石味甘,能治療腎氣衰竭、陽痿,療效迅速。(需火煅,酒淬七次,再用酒煮半日,研磨成細粉)。

桑椹子味甘,能解金石之毒,消除口渴,還能烏髮染髮。

蒲公英味苦,能潰堅消腫,治療結核,也能解毒。(又名黃花地丁草)

石葦味苦,能通利膀胱,治療遺尿或淋證,以及發背瘡瘍。

萹蓄味苦,能治療疥瘡、瘙癢、疽痔,小兒蛔蟲病,以及婦女陰蝕。

赤箭味苦,原名定風草,能殺蠱解毒,治療疝氣和癰瘡。(即天麻的苗)

雞內金性寒,能治療遺尿、遺精、泄瀉、痢疾、崩漏,還能消除煩熱。

鰻鱺魚味甘,能治療勞傷、殺蟲,治療痔漏、瘡疹、崩漏等症。

螃蟹味鹹,能散血解結,益氣養筋,消除胸中煩熱。

馬肉味辛,能強健腰脊,但需注意,病死或老死的馬肉不能食用。(懷孕、痢疾、生瘡者忌食)。

白鴿肉性平,能解各種藥物中毒,能治療疥瘡,味道勝過豬肉。

兔肉味辛,能補中益氣,止渴健脾,孕婦忌食。(秋冬宜食,春夏忌食)。

牛肉性屬土,能補脾胃虛弱,滋養虛弱羸瘦之人,善於滋養血虛。

豬肉味甘,適量食用能補虛,但多吃易動風痰,多食則令人肥胖。

羊肉味甘,專門治療虛弱羸瘦,開胃補腎,能治療陽痿。

雄雞味甘,易動風助火,能補虛溫中,治療血崩,但風寒及骨蒸患者不宜食用。

鴨肉能散寒,補虛勞羸弱,消除水腫,退熱解驚。

鯉魚味甘,能消除水腫,降氣安胎,功效迅速。

鯽魚味甘,能和胃補虛,促進食慾,治療腸胃瀉痢。

驢肉性微寒,能安心解煩,但能誘發痼疾,易動風邪。

鱔魚味甘,能益智補中,能去狐臭,善於散除濕風。(血塗於口眼歪斜處,左側塗右側,右側塗左側)。

白鵝肉味甘,能大補臟腑,但容易誘發瘡毒,痼疾患者不宜食用。

狗肉性溫,能益氣壯陽,但炙烤後食用易口渴,陰虛者忌食。(不可與蒜同食,易傷人)。

鱉肉性冷,能涼血補陰,但癥瘕患者忌食,孕婦也忌食。(不宜與雞蛋或莧菜同食,且忌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