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八 (1)
卷八 (1)
1. 下淋
一論小兒下淋。乃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出。或尿如豆汁。或如沙石。或冷淋如膏。或熱淋如尿血。
五淋散
赤茯苓(去皮六分),赤芍藥(去皮二分),山梔子(二分),條芩(三分),當歸,甘草(各五分)一方。加生地黃、澤瀉、木通、滑石、車前子各三分。
上銼一劑。燈心一團。水煎。溫服。
白話文:
[下淋]
這是在討論小孩的下淋症狀。這種病症是因為膀胱有熱氣,導致排尿管道不暢,排尿時斷斷續續,或者尿液像豆汁一樣濃稠,或者尿中有如沙石的結晶,或者尿液冰冷且粘稠,或者尿液像帶血一樣呈現紅色。
五淋散配方
去皮的赤茯苓六分,去皮的赤芍藥二分,山梔子二分,條芩三分,當歸和甘草各五分。另一種配方則會再加入生地黃、澤瀉、木通、滑石、車前子各三分。
將這些材料混合為一劑,加入一團燈心,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2. 吐血、衄血
一論小兒吐血、衄血、下血。宜用
黃金丸
黃芩不拘多少。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三歲兒每一丸。鹽湯化下。
一治小兒吐血不止。黃連末一錢。淡豆豉三十個。水一盞。煎六分。去渣。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一治吐血、衄血。
柏枝散
柏枝曬乾。藕節曬乾。各等分為末。三歲兒每服半錢。藕汁和蜜一匙。白湯調下。
白話文:
[對於兒童吐血、鼻血、便血的處理方式]
首先,推薦使用「黃金丸」來治療。所需材料為黃芩,數量不限,磨成粉末後,以煉製過的蜂蜜製成藥丸,大小約為芡實。三歲的孩童每次服用一丸,以含鹽的熱水溶解後服用。
再者,如果孩童持續吐血,可使用黃連粉一錢,加上淡豆豉三十粒,以一碗水煮至剩六分之一,去掉渣滓後溫熱服用,根據孩童年齡大小調整劑量。
最後,針對吐血和鼻血的問題,可以使用「柏枝散」。所需材料為曬乾的柏樹枝和藕節,兩者需均勻混合並磨成粉末。三歲的孩童每次服用半錢,用藕汁和一匙的蜜糖調和,以熱水送服。
3. 大小便閉
一小兒初生。大小便不通。腹脹欲死。急令人以溫水漱口淨。口吸咂小兒前後心。並臍下。手足心。共七處。每一處凡三五次。漱口吸咂。取紅赤為度。須臾自通。不然則無生意。
一論小兒小便不通者。膀胱火盛也。
神通散
小便閉澀不堪言。為用兒茶末一錢。萹蓄煎湯來送下。霎時溲便湧如泉。
一治小便不通。腹脹欲死。野地蒺藜子。不拘多少。焙黃色為末溫酒服。立通。
又方。用火麻仁燒灰。酒調服。
一論小兒大便不通者。臟腑有毒也。小兒風與熱滯。留蓄上焦。胸膈高起。大便不通。
沒藥散
沒藥,大黃,枳殼(炒),桔梗(各二錢),木香,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每二錢。姜三片。水煎服。
一治新生小兒兩三日不大小便。用蔥汁、人乳各半調勻。抹在口中。同乳帶下即通。
一掩臍法。治小兒大小便不通。取連根蔥白一莖。生薑一塊。淡豆豉二十粒。鹽一小匙。同研爛捏作餅子。貼於臍中。烘熱貼之。用絹帛托之。良久氣透目通。不通再易一餅。
二妙散
六七月間。尋牛糞中有蜣螂。不拘多少。用線穿起。陰乾收貯。用時取一個要全者。放淨磚上。四面以灰火烘乾。以刀從腰切斷。如大便閉。用上半截。小便閉。用下半截。二便俱閉。全用。為細末。新汲水調服。
白話文:
[大小便閉塞]
有一名剛出生的嬰兒,大小便無法排泄,腹部腫脹到幾乎要喪命。緊急請人用溫水清潔口部,然後用嘴吸取嬰兒前後心、肚臍下方、以及四肢的手掌腳底,總共七個部位,每個部位吸取三至五次,直到口中的唾液變為紅色或褐色,過不久,大小便就能自行排出。否則,嬰兒可能會失去生命跡象。
對於嬰兒小便不通的情況,可能是膀胱火氣過旺所致。
有一種稱為「神通散」的藥方,若小便阻塞嚴重,可使用兒茶粉一錢,以萹蓄煎煮成湯來服用,很快的,小便就能順利排出。
另一種治療小便不通的方法是使用野地蒺藜子,數量不限,焙烤至呈黃色後磨成粉末,用溫酒送服,立刻就能通暢。
還有一種方法是使用火麻仁燒成灰,用酒調和服用。
對於嬰兒大便不通的情況,可能是臟腑有毒素。嬰兒體內風熱滯留,蓄積在上焦,導致胸膈高起,大便不通。
有一種稱為「沒藥散」的藥方,由沒藥、大黃、炒過的枳殼、桔梗、木香、炙過的甘草組成,以上藥材各取相應份量,用水煎煮,每次服用兩錢,加入三片薑,水煎後服用。
對於新生嬰兒兩三天都未排大小便的情況,可用蔥汁和人奶各半混合均勻,塗抹在嬰兒口中,同時讓其喝母乳,通常就能順利排便。
有一種臍部按壓法,適用於嬰兒大小便不通的情況。取一整株帶根的蔥白、一塊生薑、二十粒淡豆豉、一小匙鹽,將所有材料一起搗碎,做成餅狀,貼在嬰兒的肚臘上,加熱貼上,用布料固定,一段時間後,大小便就會排出,若仍未通暢,可更換新的餅狀物再次使用。
有一種稱為「二妙散」的藥方,在六、七月間,尋找牛糞中的蜣螂,數量不限,用線串起來晾乾,儲存起來備用。使用時,取一個完整的蜣螂,放在乾淨的磚上,四周用灰火烘烤乾燥,用刀從腰部切開,若大便閉塞,使用上半部分;小便閉塞,使用下半部分;若大小便都閉塞,則全用。磨成細粉,用新抽取的井水調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