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喘急

脈滑而手足溫者生。脈沉澀而四肢寒者死。數者亦死。為其形損故也。肺受邪則喘。手太陰肺專主外感。無汗而喘屬表實。有汗而喘屬表虛。凡久喘未發。扶正氣為要。已發。攻邪為主。大概喘急甚者。不可便用苦藥。火氣盛故也。

一論外邪在表。無汗而喘者。

五虎湯

麻黃(三錢),杏仁(去皮三錢),石膏(五錢),甘草(一錢),細茶(一錢),有痰。加二陳湯。

白話文:

脈搏滑利,手腳溫暖的人,就會活著。脈搏沉澀,四肢冰冷的人,就會死亡。脈搏跳得很快的人也會死,因為他們的身體已經受損了。肺部受到邪氣侵襲就會喘不過氣。手太陰肺經主要負責抵禦外邪。沒有汗且喘氣屬於表實證,有汗且喘氣屬於表虛證。凡是久喘未發的,扶持正氣最重要。已經發作的,攻伐邪氣為主。總的來說,喘氣急促嚴重的,不要馬上使用苦寒藥物,因為火氣旺盛。

如果外邪在表,沒有汗且喘氣,可以使用五虎湯。

五虎湯的組成:麻黃三錢,杏仁去皮三錢,石膏五錢,甘草一錢,細茶一錢。如果有痰,可以加二陳湯。

上銼一劑。生薑、蔥。水煎熱服。加桑白皮一錢。尤良。

一論在裡。邪實不便。脈實而喘者。

三一承氣湯

大黃,芒硝,厚朴,枳實,甘草,加木香,檳榔

上銼。生薑三片。水煎熱服。

一論痰盛而喘者。此治痰喘不能臥。人扶而坐。數日。一服而安。

千緡導痰湯

白話文:

服用一劑藥,藥材包括生薑、蔥,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再加入一錢桑白皮,效果更佳。

如果病症在內,邪氣實滯而不通暢,脈象沉實而呼吸急促,可以服用三一承氣湯。

三一承氣湯的藥材包括大黃、芒硝、厚朴、枳實、甘草,再加上木香、檳榔。將藥材切碎,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

如果病症是痰濕過盛而導致呼吸急促,則可以使用千緡導痰湯治療。此方可治療痰喘嚴重到無法平躺,必須有人扶著才能坐著,連續服用數日,服用一次即可改善。

南星(一錢),半夏(七個水泡破皮分四片),赤茯苓,枳殼(麩炒各一錢),皂角(一寸炙去皮一錢),甘草(一寸炙)

上銼。生薑一指大。水煎服。

一論七情郁上氣而喘者。用

四磨湯

人參,檳榔,沉香,烏藥

上四味。各用水磨汁。合一處。溫服之。

三子湯,治氣喘如神。

蘇子,白芥子,蘿蔔子

白話文:

南星、半夏、赤茯苓、枳殼(麩炒)各一錢,皂角(炙去皮)一錢,甘草(炙)一寸,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生薑一指大,水煎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七情郁結導致氣喘的病症。

另有一方名為四磨湯,以人參、檳榔、沉香、烏藥各用水磨汁,混合溫服。

三子湯則以蘇子、白芥子、蘿蔔子治療氣喘,效果神奇。

水煎服。立愈。

一論腹脹氣喘。坐臥不得者。宜服

沉香散

沉香(二錢半),木香(二錢半),枳殼(麩炒三錢),蘿蔔子(三錢)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一論喘急。因內傷元氣。氣不接續而喘者。宜用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

一論陰虛火動。火炎上攻而喘者。宜此清離滋坎湯。(方見勞瘵)一用六味丸加黃柏、知母。亦效。

一論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喘促短氣。咳嗽而喘者。

白話文:

煎水服用,立即見效。

若腹脹氣喘,坐臥不得,宜服用沉香散:沉香、木香各二錢半,枳殼(麩炒)三錢,蘿蔔子三錢,共研磨成粉,加入生薑三片,水煎服,溫熱服用。

若喘急因內傷元氣,氣息不接續而喘,宜服用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篇)。

若陰虛火動,火氣上攻而喘,宜服用清離滋坎湯(方見勞瘵篇),也可服用六味丸,再加入黃柏、知母,亦有效果。

若虛陽上攻,氣機升降失調,上盛下虛,痰涎壅塞,喘促短氣,咳嗽伴隨喘息,…

蘇子降氣湯

蘇子(三錢),陳皮,厚朴(薑汁炒各一錢),前胡,肉桂(各二錢),半夏(薑汁炒五錢),當歸(三錢),甘草(一錢)

上銼。薑、棗煎服。

一論凡人痰嗽氣喘。宜服

三子養親湯

白芥子(研八分),蘿蔔子(研八分),南星(水泡八分),半夏(水泡八分),陳皮(去白六分),枳實(炒六分),片芩(去朽八分),赤茯苓(去皮八分),蘇子(研八分),甘草(二分)

白話文:

蘇子降氣湯使用蘇子、陳皮、厚朴、前胡、肉桂、半夏、當歸、甘草等藥材,以薑、棗煎服,適用於痰嗽氣喘者。

三子養親湯則以白芥子、蘿蔔子、南星、半夏、陳皮、枳實、片芩、茯苓、蘇子、甘草等藥材組成。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一人體肥善飲。仲秋痰喘。用二陳、芩、連。益甚。加桑皮、杏仁。盜汗氣促。加貝母、枳殼。不時發熱。予以為脾肺虛寒。用八味丸(見補血)以補土母。補中益氣湯接補中氣。

白話文:

先煎藥一劑,加入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這個人體型肥胖,喜歡喝酒,仲秋時節出現痰喘。可以用二陳湯、黃芩、黃連治療。如果症狀加重,可以加桑白皮、杏仁。如果盜汗氣促,可以加貝母、枳殼。如果經常發熱,可以認為是脾肺虛寒,可以用八味丸補益脾胃,再用益氣湯補益中氣。

2. 哮吼

脈大抵浮而滑。易治。脈微而澀。難治。夫哮吼以聲響名。喉中如水雞聲者是也。專主於痰。宜用吐法。亦有虛而不可吐者。治之有以紫金丹導痰。小胃丹劫之而愈者。有以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兼進而愈者。必須量虛實而治之也。

千金定喘湯,治哮吼如神。

麻黃(二錢),桑白皮(蜜制三錢),杏仁(一錢五分),蘇子(二錢),白果(二十一個炒),款冬花(三錢),黃芩(一錢五分炒),半夏(甘草水泡),甘草(各一錢)

白話文:

脈象大致上浮而滑,這種病容易治癒。脈象微弱而澀,這種病難治。哮吼是以聲音响亮來命名,喉嚨裡發出像水雞叫聲的就是哮吼。哮吼主要由痰引起,應該使用吐法治療。但也有一些虚弱的人不能吐,可以用紫金丹引導痰液排出,用小胃丹消解痰液,這樣就能治癒。也有些病人可以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同時服用來治癒。一定要根据虚实情况來治疗。

千金定喘湯治疗哮吼效果奇佳。

麻黃(二錢),桑白皮(蜜制三錢),杏仁(一錢五分),蘇子(二錢),白果(二十一個炒),款冬花(三錢),黃芩(一錢五分炒),半夏(甘草水泡),甘草(各一錢)。

上銼。白水煎。食遠服。

諸病原來有藥方。唯愁齁喘最難當。麻黃桑杏尋蘇子。白果冬花更又良。甘草黃芩同半夏。水煎百沸不須姜。病人遇此仙方藥。服後方知定喘湯。

一論人素有喘急。遇寒暄不常。發則哮吼不已。夜不能睡者。用此

蘇沈九寶湯

紫蘇,薄荷,麻黃,杏仁(去皮尖),桑白皮,大腹皮,官桂,甘草

上銼。用生薑三片。烏梅一個。水一碗。煎至八分。食後服。即效且住服。惟慎勞碌。戒厚味。節欲。日間常服些順氣化痰丸。夜臥時服抑火潤下丸。如除根。須合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人參、紫菀、五味子、百合各二兩。浮小麥粉、熟蜜四兩。糊為丸。每服百丸。空心。柿餅湯送下。餅隨食之。

白話文:

將藥材切碎,用白水煎煮,飯後服用。

各種疾病原本都有藥方,唯獨怕的是咳嗽喘息最難應付。麻黃、桑白皮、杏仁、蘇子,白果、冬花更有效。甘草、黃芩、半夏一起,水煎煮沸不需放薑。病人遇到這個仙方藥,服下後才知道是定喘湯。

有些人素來就有喘急的毛病,遇冷遇熱就不正常,發病時哮喘不止,夜裡睡不了覺,可以用九寶湯。

九寶湯的藥材包括:紫蘇、薄荷、麻黃、杏仁(去皮尖)、桑白皮、大腹皮、官桂、甘草。

將藥材切碎,用生薑三片、烏梅一個,水一碗,煎煮至八分,飯後服用,藥效很快並且持續服用。但要小心勞累,戒除厚味食物,節制房事。白天常服用一些順氣化痰丸,晚上睡覺時服用抑火潤下丸。如果要徹底根治,需要加上六味地黃丸,再加入黃柏、知母、人參、紫菀、五味子、百合各兩兩,加入小麥粉、熟蜜四兩,做成丸劑,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服用,用柿餅湯送服,柿餅可以隨餐食用。

二母丸,治哮喘。

知母(去皮毛二兩),貝母(去心二兩),百藥煎(一兩)

上為細末。將烏梅肉蒸熟搗爛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臨臥或食後。連皮薑湯送下。

一論喘氣哮吼。上喘不休。或是鹽戧水戧肺竅。俗謂之喘氣病。用此秘方。

小薊草一把。用精豬肉四兩。入水同煮令熟。食肉並湯立已。其草三月生。七八月有四稜。莖葉尖。杪有花子。

一論凡遇天氣欲作雨者。便發齁喘。甚至坐臥不得。飲食不進。此乃肺竅中積有冷痰。乘天陰寒氣從背自鼻而入。則肺脹作聲。此病有苦至終身者。亦有子母相作者。每發時即服。不過七八次。覺痰腥臭。吐出白色。是絕其根也。用此方。

白話文:

二母丸治哮喘

方劑:

  • 知母(去皮毛二兩)
  • 貝母(去心二兩)
  • 百藥煎(一兩)

製法:

  1.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
  2. 將烏梅肉蒸熟後搗爛成丸,大小如梧桐子。

用法:

  • 每服三十丸,臨睡前或飯後服用。
  • 用帶皮薑湯送服。

功效:

  • 治療哮喘。
  • 適用於上喘不休,呼吸困難,或因鹽鹵或水浸入肺部導致的哮喘。

其他:

  • 小薊草一把,用精豬肉四兩,同煮至熟。食用豬肉及湯汁,可立即止咳。小薊草於三月生長,七八月時有四棱莖葉,葉尖銳,頂端有花子。
  • 凡遇天氣將下雨時,便發作咳嗽喘息,甚至坐臥不能,飲食不進。此乃肺部積有寒痰,乘著天陰寒氣從背部及鼻孔進入,導致肺部脹滿發出聲音。此病症嚴重者可持續終身,亦有母子相傳的可能性。每當發病時即服此方,通常服用七至八次,便能感覺痰液腥臭,吐出白色痰,從而根治。

註解:

  • 本文中的“二兩”、“一兩”指古代重量單位,與現代的斤兩有所不同。
  • “梧子大”指丸藥的大小,約為梧桐子大小。
  • “臨臥”指臨睡前。
  • “連皮薑湯”指用帶皮生薑煮成的湯。
  • “俗謂之喘氣病”指民間俗稱的哮喘病。
  • “小薊草”指一種中藥材,具有止血、涼血、消腫等功效。
  • “精豬肉”指品質好的豬肉。
  • “乘天陰寒氣”指利用下雨的天氣,陰寒之氣,驅散體內寒痰。
  • “子母相作者”指母子相繼患此病。
  • “絕其根也”指根治此病。

紫金丹

白砒(一錢生用),枯白礬(三錢另研),淡豆豉(出江西者一兩水浸去皮蒸研如泥旋加二味末合勻)

上捻作丸。如綠豆大。但覺舉發。用冷茶送下七丸。甚者九丸。以不喘為愈。再發。勿多增丸數。慎之。小兒服一二丸。

導痰小胃丹(方見痰氣),治哮吼經年不愈。宜久久服之。斷根。

一論哮喘氣急而不息者。宜用

白話文:

將白砒一錢生用,枯白礬三錢研磨,淡豆豉一兩(選用江西產的,水浸去皮,蒸熟研成泥狀,然後加入前兩味藥末混合均勻)。將藥材混合後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當感覺到哮喘發作時,用冷茶送服七粒,症狀嚴重者服九粒,直到不喘為止。如果再次發作,不要增加丸藥數量,要謹慎用藥。小孩服用一到兩粒。

此方名為導痰小胃丹,方劑見痰氣一書,可治療多年哮喘不愈,適合長期服用,可以徹底治癒。

對於哮喘氣急喘不過氣的患者,宜用...

均氣八仙湯

麻黃(二錢),杏仁(二錢),石膏(三錢),桔梗(一錢),片芩(二錢),貝母(一錢用北細辛三分煎湯拌炒三次為末),生甘草(一錢),知母(二錢)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

一治上氣喘急。經年咳嗽齁䶎。久不愈。遇發即服三五次。永不再發。

奪命丹

人言(一錢),白礬(二錢),白附子(二錢),南星(四錢),半夏(泡五錢)

白話文:

均氣八仙湯:使用麻黃、杏仁、石膏、桔梗、片芩、貝母和北細辛一起煮成藥湯,加入生甘草和知母後服用。 奪命丹:使用人言、白礬、白附子和南星以及浸泡過的半夏製成丹藥。

上先用人言與白礬一處。於石器內火煅紅。出火。黃色為度。切不可犯鐵器。卻和半夏、南星、白附末。生薑汁煮麵糊為丸。黍米大。硃砂為衣。每服七丸。小兒三丸。井水化下。忌食熱物。

哮吼靈秘丹,海上異人傳。

膽南星(二兩),大半夏(二兩用白礬五錢牙皂五錢同煅一夜不見白星),赤茯苓(去皮二兩),苦葶藶(二兩),大貝母(二兩),沉香(一兩),青礞石(硝煅五錢),天竺黃(二錢),珍珠(三錢豆腐煮),羚羊角(一支銼末),烏犀角(三錢),白礬(一兩),硼砂(一兩),風化硝(五錢),花蕊石(火煅五錢),孩兒茶(五錢),款冬花(一兩),鉛白霜(五錢)

白話文:

首先使用人言和白礬一起在石器內加熱至紅熱狀態,取出後直到變爲黃色爲止。在整個過程中絕對不能使用鐵製工具。然後將這些材料與半夏、南星以及白附子粉末混合在一起,並加入生薑汁攪拌均勻後再加麪糊做成藥丸大小如黃米粒般,最後再裹一層硃砂作爲外層保護膜。每次服用時需吃七顆,小孩則爲三顆,最好搭配井水吞服。此外,在治療期間應避免食用過燙的食物。 注:此配方來自《哮喘靈祕丹》一書,由海上的異人們流傳下來。其中包含膽南星兩兩、經過處理的大半夏兩兩、去除表皮後的赤茯苓兩兩、苦葶藶兩兩、貝母兩兩、沈香一兩、經硝燒過的青礞石五錢、天竺黃二錢、經過豆腐烹調過的珍珠三錢、磨碎的一支羚羊角、烏犀角三錢、白礬一兩、硼砂一兩、風化的硝酸鹽五錢、火燒過後變成紅色的花蕊石五錢、兒童專用的兒茶五錢、款冬花一兩及鉛白霜五錢等成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臨臥。薑湯送下。外製六味地黃丸。空心服。百發百中。真仙方也。

一治素患哮吼之病。發則喘急。痰涎上壅。不時舉發。令慎勞役。戒厚味。節欲。早服六味丸。加黃柏、知母、人參、紫菀、五味、百合各二兩。浮小麥粉、熟蜜四兩。打糊為丸。每服百丸。空心。柿餅湯下。餅隨食之。夜臥時服後方。各一料而愈。

千金定吼丸

南星,半夏(各四兩用生薑牙皂各三兩煎湯浸星半一宿切片再加白礬二兩入湯內同星半煮至湯干去姜皂只用星半),貝母,枳實(麩炒),黃連(姜炒),黃芩(酒炒),連翹(去心),白附子,天麻,殭蠶(炒),桔梗,栝蔞(各一兩),錦紋大黃(酒拌九蒸九曬一兩),青礞石(用硝煅如金色者五錢),沉香(五錢)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睡前用薑湯送服。另外,製作六味地黃丸,空腹服用,效果極佳,堪稱仙方。

這個方子主要用於治療長期哮喘,症狀為喘息急促,痰液阻塞,時常發作,需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食用肥膩食物,節制房事。早上服用六味地黃丸,並添加黃柏、知母、人參、紫菀、五味子、百合各二兩,浮小麦粉、熟蜜各四兩,混合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用柿餅湯送服,柿餅可以隨餐食用。晚上睡前服用藥物後,再吃一塊柿餅,堅持服用就能痊癒。

這個方子叫做千金定吼丸,由南星、半夏(各四兩,用生薑牙皂各三兩煎湯浸泡半夜,切片後再加入白礬二兩,與南星一起煮至湯汁乾涸,去除姜皂,只留南星)、貝母、枳實(麩炒)、黃連(薑炒)、黃芩(酒炒)、連翹(去心)、白附子、天麻、殭蠶(炒)、桔梗、栝蔞(各一兩)、錦紋大黃(酒拌九蒸九曬一兩)、青礞石(用硝石煅燒至金黃色者五錢)、沉香(五錢)組成。

上為細末。竹瀝、薑汁和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臨臥。口噙化下。或丸如黍米大。薑湯送下亦可。一人哮吼十數年。發則上氣喘促。咳嗽吐痰。自汗。四肢發冷。六脈沉細。此氣虛脾弱。用

黃耆(二錢蜜水炒),人參(二錢),白朮(二錢去蘆),白茯苓(二錢去皮),半夏(二錢),杏仁(三錢),五味子(三分),麥門冬(二錢去心),陳皮(一錢五分),甘草(八分)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與竹瀝、薑汁混合製成丸劑,大小如彈珠。每次服用一丸,睡前含於口中,慢慢融化後吞下。也可以將丸劑製成如小米般大小,用薑湯送服。

例如,某人哮喘已十多年,發病時會上氣喘不過來,咳嗽咳痰,自汗,四肢發冷,脈象沉細。這是由於氣虛脾弱所致。可用以下藥方治療:

黃耆(二錢,用蜜水炒過),人參(二錢),白朮(二錢,去蘆頭),白茯苓(二錢,去皮),半夏(二錢),杏仁(三錢),五味子(三分),麥門冬(二錢,去心),陳皮(一錢五分),甘草(八分)

上銼。薑、棗煎服。

一人自幼患哮吼之病。每逢寒即發。發則上氣喘急。咳嗽。痰涎上壅。年久不愈。已成痼疾。百藥罔效。予制此方。一料全愈。

清上補下丸

懷生地黃(炒鍋內酒拌蒸黑四兩),南棗(酒蒸去核二兩),懷山藥(一兩五錢),白茯苓(去皮一兩五錢),牡丹皮(一兩五錢),澤瀉(一兩五錢),遼五味子(一兩五錢),天門冬(去心一兩五錢),枳實(麩炒一兩五錢),貝母(一兩五錢),麥門冬(去心一兩五錢),桔梗(去蘆一兩五錢),黃連(姜炒一兩五錢),杏仁(去皮一兩五錢),半夏(姜炒一兩五錢),栝蔞仁(去油一兩五錢),枯芩(酒炒一兩五錢),甘草(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空心。淡薑湯送下。

白話文:

治療哮喘咳嗽的藥方:將生薑和紅棗煎水服用。

一位從小就患有哮喘病的人,每逢寒冷天氣就發病,發病時會喘不過氣,咳嗽,痰液阻塞,多年來一直沒有痊癒,已經成為痼疾,各種藥物都無效。我給他開了這個藥方,一次就痊癒了。

藥方:

懷生地黃(炒黑,用酒拌蒸,四兩)、南棗(去核,用酒蒸,二兩)、懷山藥(一兩五錢)、白茯苓(去皮,一兩五錢)、牡丹皮(一兩五錢)、澤瀉(一兩五錢)、遼五味子(一兩五錢)、天門冬(去心,一兩五錢)、枳實(用麩炒,一兩五錢)、貝母(一兩五錢)、麥門冬(去心,一兩五錢)、桔梗(去蘆,一兩五錢)、黃連(用薑炒,一兩五錢)、杏仁(去皮,一兩五錢)、半夏(用薑炒,一兩五錢)、栝蔞仁(去油,一兩五錢)、枯芩(用酒炒,一兩五錢)、甘草(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服用,用淡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