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七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7)

1. 虛勞

一論婦人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沉。心忪煩躁。口燥咽乾。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治室女血弱陰虛。榮衛不和。痰涎潮熱。肢體羸瘦。以致骨蒸勞熱。宜

逍遙散

當歸,白朮(去皮炒),白芍(酒炒),白茯苓(去皮),柴胡,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煨姜一塊。入薄荷少許。水煎。溫服。加牡丹皮、山梔仁。(炒)名加味逍遙散。

一論婦人血虛勞倦。五心煩熱。或發熱齒痛。日晡益甚。月水不調。此脾血虛。加升麻。愈後因怒復痛。以前方加川芎。

一論婦人虛勞。血氣脾胃虛損之極。發熱痰嗽。喘急之甚。相火妄動。肌肉消削。四肢沉困。夜出盜汗。精神短少。或大便稀溏。或腹中積塊。或瘧母癥瘕。面黃肌瘦。百藥罔效。宜

五仙散

嫩黃耆(蜜水炒),揀參(去蘆),白朮(去蘆炒),當歸(酒洗各二錢),甘草(炙一錢)

上銼一劑。龍眼五個。蓮肉七個。水煎。溫服。有熱。加地骨皮、知母。嗽。加五味子、桑白皮。痰、加貝母、半夏。渴。加五味子、麥門冬。吐血。加生地黃、犀角、玄參、茅根汁。血虛。加熟地黃、白芍藥。

一論婦人氣血兩虛。五心虛熱。或白帶頻頻注下。先賢有云。婦人性悍。且少有不如意處。心中躁急。咸池之火上灼。五心如烈炭是也。宜

十珍飲子

淮山藥(一錢半),杜仲(鹽炒一錢),人參(一錢),白朮(去蘆一錢),懷生地黃(一錢),白茯苓(去皮木七分),當歸(一錢),川芎(七分),白芍(酒炒一錢),甘草(三分)

上銼。棗二枚。燈心七莖。水煎。空心服。

一治肝膽經症。寒熱往來。晡熱潮熱身熱。默默不欲食。或怒火。口苦耳聾。咳嗽發熱。或脅痛腳滿。轉側不便。兩脅痞悶。或瀉利。或嘔吐酸水。宜

小柴胡湯

柴胡(二錢),黃芩(一錢半),人參(七分),半夏(一錢),甘草(六分)

上銼一劑。薑、棗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肝膽經風熱。耳前後腫痛。或結核焮痛。或寒熱晡熱。或經候不調等症。即小柴胡湯加山梔子、牡丹皮。

一論腎虛發熱作渴。吐痰。小便淋漓。頭暈眼花。咽燥唇裂。齒不堅固。腰腿痠軟。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失音。水泛為痰之聖藥。血虛發熱之神劑。

六味丸

懷生地(自制八兩用酒蒸至黑),山茱萸(酒蒸去核),乾山藥(各四兩),牡丹皮,白茯苓(去皮),澤瀉(各三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錢。空心。白滾水下。

一論婦人經水不調。或不通。虛勞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發熱咳嗽。痰喘盜汗心慌。一切虛損勞怯。骨蒸危篤等症。並皆治之。此方作湯服亦可。

白話文:

虛勞

一、論述婦女血虛導致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昏眼花、心慌煩躁、口乾咽燥、發熱盜汗、食慾減退嗜睡,以及血熱互搏導致月經不調、腹部脹痛、寒熱交替(類似瘧疾)。也治療處女血弱陰虛、氣血不調、痰多潮熱、身體消瘦、骨蒸勞熱等症。宜用逍遙散。

逍遙散組成:當歸、白朮(去皮炒)、白芍(酒炒)、白茯苓(去皮)、柴胡、炙甘草(各一錢)。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煨姜一塊、薄荷少許,水煎溫服。可加牡丹皮、炒山梔仁,名為加味逍遙散。

另述婦女血虛勞倦、五心煩熱,或發熱齒痛,午後加重,月經不調,此為脾血虛,加升麻。若治療後因生氣再次疼痛,則在前方的基礎上加川芎。

二、論述婦女虛勞,血氣、脾胃損傷極度嚴重,出現發熱、咳嗽痰多、呼吸急促、相火妄動、肌肉消瘦、四肢沉重乏力、夜間盜汗、精神萎靡,或大便稀溏、腹中積塊、癥瘕等症,面色萎黃消瘦,服用其他藥物無效。宜用五仙散。

五仙散組成:蜜水炒嫩黃耆、揀參(去蘆)、去蘆炒白朮、酒洗當歸(各二錢)、炙甘草(一錢)。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龍眼五個、蓮子七個,水煎溫服。若有發熱,加地骨皮、知母;咳嗽,加五味子、桑白皮;痰多,加貝母、半夏;口渴,加五味子、麥門冬;吐血,加生地黃、犀角、玄參、茅根汁;血虛,加熟地黃、白芍藥。

三、論述婦女氣血兩虛,五心煩熱,或白帶過多。古人云:婦女性情急躁,稍有不順心,心中煩躁不安,就像體內燥熱之火上衝,五心如同火燒一般。宜用十珍飲子。

十珍飲子組成:淮山藥(一錢半)、鹽炒杜仲(一錢)、人參(一錢)、去蘆白朮(一錢)、懷生地黃(一錢)、去皮白茯苓(七分)、當歸(一錢)、川芎(七分)、酒炒白芍(一錢)、甘草(三分)。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紅棗二枚、燈心草七莖,水煎空腹服用。

四、治療肝膽經病症:寒熱往來,午後發熱、潮熱、全身發熱,默默寡欲,或易怒,口苦耳聾、咳嗽發熱,或脅肋疼痛、下肢沉重,翻身困難,兩脅脹悶,或腹瀉,或嘔吐酸水。宜用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組成:柴胡(二錢)、黃芩(一錢半)、人參(七分)、半夏(一錢)、甘草(六分)。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薑、棗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治療肝膽經風熱,耳前後腫痛,或淋巴結腫痛,或寒熱,午後發熱,或月經不調等症,即在小柴胡湯中加入山梔子、牡丹皮。

五、論述腎虛導致發熱口渴、吐痰、小便頻繁、頭暈眼花、咽喉乾燥、嘴唇裂開、牙齒鬆動、腰腿酸軟、自汗盜汗、便血等症,以及聲音嘶啞、痰多等症,此方為治療血虛發熱的良方。宜用六味丸。

六味丸組成:酒蒸至黑的懷生地黃(自制八兩)、酒蒸去核的山茱萸、乾山藥(各四兩)、牡丹皮、去皮白茯苓、澤瀉(各三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煉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溫水送服。

六、論述婦女月經不調或閉經、虛勞、吐血、鼻出血、咳血、便血、發熱咳嗽、痰喘、盜汗、心慌,一切虛損、勞倦、骨蒸危殆等症,均可用此方治療。此方亦可作湯劑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