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七 (14)
卷七 (14)
1. 帶下
班龍膠方(見補益),人多難得子。常用煉密為丸。服之亦效。
一治婦人經水不調。肚腹冷痛。赤白帶下。子宮虛冷。久無子息。先宜服五積散。加香附、吳茱萸、小茴。入米糖一塊。煎服。減麻黃。後服此丸藥。
白鳳丹
嫩黃耆(蜜水炒),人參(去蘆),川芎,白茯苓(去皮),當歸(酒洗),乾薑(炒),大附子(麵裹煨去皮臍),小茴香(鹽酒炒),白芍(酒炒),肉桂,白朮(去蘆微炒),胡椒,艾葉(醋炒)破故紙(鹽酒炒),烏藥(以上各二兩),甘草(炙一兩),香附米(醋炒六兩),蒼朮(米泔浸炒四兩),吳茱萸(炒一兩)
上銼片。用白毛烏肉雞一隻。重二斤。吊死。水泡。去尾屎並頭足不用。鐵鍋內將藥片蓋上。入好酒。煮爛為度。取去骨。同藥在鍋焙乾為末。將雞酒汁打稀米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好酒送下。
一治婦人赤白帶下。宜補中益氣湯。加黃柏、知母、香附、半夏、川萆薢、川楝子肉。姜煎。先服此湯。末後進丸藥。
歸附地黃丸
當歸(酒洗三兩),川芎(一兩),白芍(酒炒二兩),熟地黃(酒蒸一兩),香附子(童便浸炒二兩),陳皮(一兩半),黃柏(去皮童便浸三日曬乾一兩半),知母(去毛一兩半酒浸曬乾),五味子(一兩半),蒼朮(米泔浸炒二兩),牡蠣(煅五錢),椿根皮(酒炒二兩半)
一方有白葵花。一方有山茱萸。無五味。酒蒸去核。人虛。加人參、白朮。
上共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淡鹽湯下。後用乾物壓之。忌蔥白蘿蔔胡椒煎炒發熱之物。
一治婦人赤白帶下。宜用。
溯源丹
當歸(酒洗),熟地黃(酒蒸),蘄艾(酒炒各二兩),香附(醋浸炒三兩),川芎(米泔制),人參(各一兩二錢),白芍(酒炒),阿膠(蛤粉炒),白朮(去蘆),茅根(各六錢),椿根皮(酒炒),黃柏(酒炒各一兩),地榆(七錢),白茯苓(去皮八錢),白石脂(七錢)
上為細末。米醋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米湯送下。
一治婦人赤白帶下。上熱下寒。口出惡氣。或咽乾。或牙痛。或耳鳴。或遍身流注疼痛。發熱憎寒。或口吐酸水。或心腹氣痛。或下五色腥臭用。
清玉散
當歸(酒洗),川芎,生地黃,牡丹皮,陳皮,黃連,升麻,甘草,半夏(薑製),白茯苓赤芍,蒼朮(米泔浸),香附,黃芩,柴胡(去蘆)
上銼一劑。生薑煎服。
一治婦人白帶。其效如神。心傳侄傳。
硫黃不拘多少。將豆腐剮去中一塊。入硫黃居中。上仍用豆腐蓋住。砂鍋底放稻草鋪之。放豆腐於內。上仍用草蓋。入水煮一日。頻頻添水。豆腐煮黑為度。取出硫黃。研為末。將白芍紙包。水濕火煨。切片為末。各等分。合一處和勻。水打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早空心用五分。好燒酒一鍾送下。服五日後。即愈。如未愈。每早服一錢。服至五日。全愈。
白話文:
帶下
記載了數種治療婦女帶下的古方,主要針對經水不調、腹痛、赤白帶下、子宮虛冷、不孕等症狀。
班龍膠方: 此方多用於治療不孕症,常製成蜜丸服用。
治療婦人經水不調、腹痛、赤白帶下、子宮虛冷、久無子息的方劑: 先服用五積散,加香附、吳茱萸、小茴香及米糖煎服(減去麻黃),之後再服用班龍膠丸。
白鳳丹: 此方以嫩黃耆、人參、川芎等多種藥材,搭配烏骨雞一起炮製成丸藥。治療婦女赤白帶下時,可先服用補中益氣湯,再服用白鳳丹。
歸附地黃丸: 此方以當歸、川芎、熟地黃等藥材組成,針對人體虛弱者,可加人參、白朮。治療赤白帶下時,可使用此方,忌食蔥白、蘿蔔、胡椒等辛辣刺激食物。
溯源丹: 此方以當歸、熟地黃、蘄艾等藥材組成,用於治療上熱下寒、帶下伴隨其他症狀,例如口臭、咽乾、牙痛、耳鳴、疼痛發熱、酸水嘔吐、腹痛等。
清玉散: 此方以當歸、川芎、生地黃等藥材組成,專門治療婦女白帶,效果顯著。
硫黃豆腐丸: 此方以硫黃、白芍炮製而成,治療白帶,療程約五日。
上述所有方劑的劑量及用法,均需遵照古代醫書記載,現代人切勿自行嘗試,應諮詢專業中醫師,根據個人體質及病情調整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