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三 (1)
卷三 (1)
1. 補遺
一治喉痛如生毒物。並單蛾喉嚨並治。用巴豆、半夏。各等分。將此兩味。用頂好醋。放小罐內煎熟。取巴豆、半夏。一起研末。用麻布包做數粒。如豆子大。以前醋浸之。取一粒含在喉痛處。至熱。又換別粒含之。直至吐瀉而後已。即以稀粥補之而愈。忌冷水豬油。
一利膈生津。止渴清音。常用之藥也。
烏梅(一兩),蘇州薄荷葉(四兩)
上為細末。白糖霜四兩。蜜為丸。如芡實大。每用一丸噙化。
一治喉風咽痛雙單乳蛾。(姜師周傳)烏梅去核。竹籤插在蜒蝣身上。陰乾。取燒灰存性為末。點患處立愈。
一治咽喉腫痛。生瘡聲啞。危急之甚。及治虛勞聲嘶喉痛。
神仙通隘散,賈蘭峰秘方。
白硼砂(二錢),孩兒茶(一錢),蒲黃(六分),青黛(一錢),牙硝(六分),枯礬(六分),白滑石(一錢),片腦(二分),黃連末(五分),黃柏末(五分)
上為細末。吹喉中。立效。
一治喉中熱毒腫痛。喉閉乳蛾等症。
清上丸
熊膽(一分),雄黃(五分),硼砂(一錢),薄荷葉(五錢),青鹽(五分),膽礬(少許)
上為細末。煉化白糖為丸。如芡實大。臥時。舌壓一丸。自化入喉。神效。
一治聲音不出。
真蘇子(一兩),訶子(三個),杏仁(三十個),百藥煎(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熱酒調下。
一治欲好聲音。用杏仁一升。熬去皮尖。酥一兩。蜜少許。為丸如梧子大。空心。米湯下十五丸。
一治失音。皂角一條去皮子。蘿蔔三個切片。水煎服之。不過三服。能語聲。
白話文:
[補遺]
一種治療喉嚨疼痛如同有毒素的方法,同時也能單獨治療喉嚨疼痛,使用巴豆和半夏,兩者份量相等。將這兩種藥材用最好的醋,在小罐中煎煮到熟。然後取出巴豆和半夏一起磨成粉末,用麻布包裹成幾粒大小如豆子的丸狀,再用先前的醋浸泡。取一粒放在喉痛的地方含著,等到藥丸變熱,就換另一粒繼續含著,直到引起嘔吐或腹瀉才停止。之後,可以喝些稀粥來補充體力,但需避免飲用冷水和食用豬油。
一種有利於胸膈、產生津液、止渴和清音的常見藥物,由烏梅(一兩)和蘇州薄荷葉(四兩)組成。將兩者研磨成細粉,加入白糖霜(四兩)和蜂蜜製成芡實大小的丸狀。每次使用一丸,慢慢含化。
一種治療喉風、咽喉疼痛和單雙側扁桃腺炎的方法,由烏梅去掉核,用竹簽穿在蜒蝣身上,陰乾後取出燒成灰,保存其活性,磨成粉末,塗抹在患處,立即見效。
一種治療咽喉腫痛、生瘡、聲音沙啞且非常危急,以及治療虛弱勞累導致聲音嘶啞和喉痛的藥方,稱為「神仙通隘散」,是賈蘭峯的祕方。配方包括白硼砂(二錢)、孩兒茶(一錢)、蒲黃(六分)、青黛(一錢)、牙硝(六分)、枯礬(六分)、白滑石(一錢)、片腦(二分)、黃連末(五分)、黃柏末(五分)。將所有成分磨成細粉,吹入喉中,立即見效。
一種治療喉嚨熱毒腫痛和喉閉扁桃腺炎等症的藥方,名為「清上丸」,由熊膽(一分)、雄黃(五分)、硼砂(一錢)、薄荷葉(五錢)、青鹽(五分)、膽礬(少許)組成。將所有成分磨成細粉,加入煉化的白糖製成芡實大小的丸狀。在睡前,用舌頭按壓一丸,使其自然溶解在喉嚨中,效果神奇。
一種治療聲音無法發出的藥方,由真蘇子(一兩)、訶子(三個)、杏仁(三十個)、百藥煎(二兩)組成。將所有成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三錢,用熱酒調服。
一種改善聲音的方法,使用一升杏仁,去皮尖後,加入一兩酥油和少量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空腹時,用米湯送服十五丸。
一種治療聲音喪失的藥方,使用一條皁角去皮籽,加上三個蘿蔔切片,用水煎服。服用三次後,便能恢復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