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六 (28)
卷六 (28)
1. 喉痹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黃豆大。每服八九十丸。訶子湯下。蘿蔔湯亦可。
一治失音。用槐花新瓦上炒熟。懷之。隨處細嚼一二粒。久久自愈。
一治失音。用生白礬。煉蜜為丸服效。
一治聲啞失音不出。用豬板油切爛。入蜜內重湯煮熟食之。
一論痄腮腫痛。
防風,荊芥,羌活,連翹,牛蒡子,甘草(各等分)
上銼。水煎服。外用赤小豆末。醋調敷。恐毒氣入喉難治。
一方。用石灰不拘多少。炒七次。地下放七次。醋調。塗腫處立愈。
一論痄腮疙瘩腫痛。及吹乳。
南薄荷(三錢),斑蝥(去翅足炒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分。燒酒調下。立消。服藥後。小便頻數。服益元散一服。
一治卒喉中生肉。以棉裹筷頭蘸鹽。指肉上。日六七度易。
一人患喉閉。以防風通聖散治之。腫不能咽。此症須針之無奈牙關已閉。遂刺少商穴出血。口即開。更以膽礬入患處。
吐痰一二碗許。仍投藥乃愈。嘗見患此疾者。畏針不刺。多斃。少商穴在手大指內側。去爪角如韭葉許。
一人喉閉。腫痛寒熱。脈洪數。此少陰心火。少陽相火。二經為病。其症最惡。惟刺患處出血為上。因彼畏針。先以涼膈散服之。藥從鼻出。急乃願刺。則牙關已緊。不可針。遂刺少商二穴。以手勒去黑血。口開。仍刺喉間。治以前藥。及前吹喉散吹之。頓愈。又以人參敗毒散加芩、連、牛蒡子、玄參。
四劑而平。經曰。火鬱發之謂發汗。出血乃發汗之一端也。河間云。治喉之火。與救火同。不容少怠。嘗見喉閉不出血。喉風不去痰。以致不救者多矣。每治咽喉腫痛。或生瘡毒。以荊防敗毒散加芩、連。重者用防風通聖散。
一男子口舌常破。如無皮狀。或咽喉作痛。服諸涼藥。愈甚。余以理中湯一劑。乃可。
一人腳發熱。則咽喉作痛。內熱口乾。痰涎上壅。此腎經虧損。火不歸經。用補中益氣加麥冬、五味。及用加減八味丸而愈。
一人患喉痛。日晡益甚。此血氣虛而有熱。用八珍湯而愈。後每入房。發熱頭痛。用補中益氣湯。又加麥冬五味。及六味丸常服。後不復作。
一丹溪先生云。咽痛屬血虛。用四物湯加竹瀝。陰虛火上炎者。必加玄參。氣虛。加人參、竹瀝。又云。咽喉腫痛。有陰虛陽氣飛越。痰結在上者。脈必浮大。重取必澀。去死為近。宜人參一味濃煎。細細飲之。如作實症治之。禍如反掌。此發前人之未發。救無窮之夭亡。(但此一方宜斟酌用之看症按方不可泥執也)
一人因怒氣大叫。將下腮脫落。任掇不上。眾視束手。余以烏梅捶餅。塞於兩腮坐牙盡頭空處。張口流涎。須臾。隨手掇上。
白話文:
喉痹
將藥材磨成細末,用蜂蜜做成黃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八九十丸,用訶子湯送服,蘿蔔湯也可以。
一種治療失音的方法:用槐花在瓦片上炒熟,隨時取少量細嚼,慢慢就會痊癒。
一種治療失音的方法:用生白礬,用蜂蜜做成藥丸服用,有效。
一種治療聲音嘶啞、失音的方法:將豬板油切碎,放入蜂蜜中,用文火煮熟後食用。
治療痄腮腫痛:
將防風、荊芥、羌活、連翹、牛蒡子、甘草等量研磨,水煎服。外敷赤小豆粉末,用醋調和。擔心毒氣入喉難以治療。
另一種方法:取適量石灰,炒七次,埋在地下七次,用醋調和,塗在腫脹處,立即痊癒。
治療痄腮疙瘩腫痛及吹乳:
將南薄荷(三錢)、斑蝥(去翅足,炒三分)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分,用燒酒送服,立即消腫。服藥後小便次數增多,服用益元散一劑。
治療喉中突然長肉的方法:用棉花裹住筷子頭,沾上鹽,塗抹在肉上,一天六七次,並更換棉花。
一位患者喉嚨阻塞,用防風通聖散治療,腫脹無法吞嚥,此症需針灸治療,但牙關緊閉,於是刺少商穴放血,嘴巴立即張開,再將膽礬放入患處,吐出約一二碗痰,繼續服用藥物後痊癒。曾見患此病者害怕針灸而不治療,大多死亡。少商穴位於大拇指內側,距指甲角約一韭葉寬度。
一位患者喉嚨阻塞,腫痛、寒熱,脈象洪數,這是少陰心火、少陽相火兩經致病,症狀最為嚴重,唯有刺破患處放血為最佳治療方法。因患者害怕針灸,先服用涼膈散,藥物從鼻腔排出,患者才願意針灸,但此時牙關已緊閉,無法針灸,於是刺少商穴放血,用手擠壓排出黑血,嘴巴張開,再刺喉間,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並用吹喉散吹喉,病情立即痊癒。又服用人參敗毒散,加黃芩、連翹、牛蒡子、玄參四劑而痊癒。經書記載:「火鬱發之謂發汗」,放血是發汗的一種方法。河間先生說:「治療喉嚨的火邪,如同救火一樣,不容怠慢。」曾見患喉嚨阻塞而不放血,喉風不去,痰液不出的患者,大多無法救治。每當治療咽喉腫痛或生瘡毒,都用荊防敗毒散加黃芩、連翹,病情嚴重的則用防風通聖散。
一位男子經常口舌潰爛,如同無皮一樣,或咽喉疼痛,服用各種涼藥病情反而加重,我用理中湯一劑就治癒了。
一位患者腳發熱,則咽喉疼痛,內熱口乾,痰涎壅盛,這是腎經虧損,火邪不歸經所致,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子,並服用加減八味丸而痊癒。
一位患者患喉嚨痛,日暮時分加重,這是血氣虛弱且有熱邪,用八珍湯而痊癒。後來每次房事後,都發熱頭痛,服用補中益氣湯,又加麥冬、五味子,及六味丸常服,之後不再發作。
丹溪先生說:咽喉痛屬血虛,用四物湯加竹瀝;陰虛火上炎者,必須加玄參;氣虛者,加人參、竹瀝。又說:咽喉腫痛,有陰虛陽氣上亢,痰結於上者,脈象必浮大而按之澀滯,病情危急,宜用人參單味濃煎,細細飲服,如果像治療實證一樣治療,禍患如同翻掌,這就開創了前人的先河,挽救了無數將死之人。(但此方宜斟酌使用,根據病情選方,不可拘泥。)
一位男子因生氣大喊,導致下頜脫落,任憑如何都無法復位,眾人束手無策,我用烏梅捶成餅狀,塞入兩腮坐牙盡頭的空隙處,張開嘴巴流口水,一會兒,就能輕易將其復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