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六 (25)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5)

1. 喉痹

一論喉痹危急。死在須臾。牙關緊閉。病人大指外邊。指甲下根。不問男左女右。用布針針之。令血出即效。如大勢危急。兩手大指俱針之。其功尤效。

一論治不測急慢喉痹。腫塞不通。

開關神應散

盆硝(研細四錢),白殭蠶(微炒去嘴八分),青黛(八分),蒲黃(五分),麝香(一分),甘草(八分),馬勃(三分),片腦(一分)

上各為細末。稱足。同研極勻。瓷瓶收貯。如有病症。每用藥一錢五分。以新汲水小半盞。調和。細細呷咽。如是喉痹。即破出血。便愈。如不是喉痹。自然消散。若是諸般舌脹。用藥半錢。以指蘸藥擦在舌上。下咽津唾。如是小兒。一錢作為四五服。亦如前法用。並不計時候。

勃一名馬疕。菌也。虛軟如紫絮。彈之紫灰出。狀如狗肝。生濕地園中久腐處。主惡瘡馬疥。敷諸瘡。以蜜拌調呷。治痹咽痛。

一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初起或壯盛人。上焦有實熱者可服。

清咽抑火湯

連翹(一錢五分),片芩(一錢),梔子(一錢),薄荷(七分),防風(一錢),桔梗(二錢),朴硝(一錢),黃連(一錢),黃柏(五分),知母(一錢),玄參(一錢),牛蒡子(一錢),大黃(一錢)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頻頻熱服。聞生過楊梅瘡者。加防風、山豆根二兩。

一論虛火上升。喉內生瘡。喉閉熱毒。最能降火滋陰。

滋陰降火湯

當歸(一錢),川芎(一錢),白芍(一錢二分),川黃柏(蜜水炒一錢),生知母(一錢),懷熟地黃(一錢五分),天花粉(一錢),生甘草(一錢),加元參二錢。白桔梗去蘆三錢。

上銼一劑。水煎。入竹瀝一盞。溫服。

一論喉痹腫痛。聲啞不出。飲食不下。陰虛。相火上炎。咳嗽痰喘。潮熱虛勞等症。內服此藥。外用神仙通隘散。吹之即愈。

滋陰清火湯

懷熟地黃(一錢),山茱萸(酒蒸去核一錢),白茯苓(去皮一錢),山藥(一錢),澤瀉(一錢),桔梗(二錢),元參(一錢),牡丹皮(一錢),黃柏(用蜜水炒一錢),天門冬(去心一錢),麥門冬(去心一錢),甘草(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外用硼砂一味。噙化嚥下。降痰消毒如神。

一論咽喉腫痛。屬素虛弱者。或服涼藥過多而作瀉者。皆可服。

清上養中湯

小甘草,桔梗(各二錢),元參,當歸,黃芩(各一錢),陳皮(去白),白朮(去蘆),白茯苓(去皮),麥門冬(去心),連翹(各八分),人參,防風,金銀花(各八分)

上銼一劑。水煎。食遠頻服。有痰。加貝母。

一論咽喉腫痛。不能言語。或吐或瀉。或不食。或四肢冷痹。但可進藥。無不愈者。此從治法也。

通關散

白話文:

喉痹

一、論及危急喉痹,病情危重,隨時可能死亡,牙關緊閉。此時,病人左右手的拇指指甲根部(不分男女,皆在拇指外側指甲根部),用布針刺破放血,即可見效。若病情極度危急,則兩手拇指都需針刺放血,效果更佳。

二、論治急慢喉痹,喉嚨腫塞不通的治療方法:

開關神應散:

盆硝(研細四錢)、白殭蠶(微炒去頭八分)、青黛(八分)、蒲黃(五分)、麝香(一分)、甘草(八分)、馬勃(三分)、片腦(一分)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貯存在瓷瓶中。如有病症,每次取藥一錢五分,用少量新汲水調和,細細嚥下。如果是喉痹,藥物會破血而出,病情即會痊癒;如果不是喉痹,藥物則會自然消散。如果是各種舌頭腫脹,則取藥半錢,用手指蘸藥塗抹在舌頭上,再嚥下唾液。如果是小兒,一錢藥分四五次服用,用法同上,不拘時辰。

(注:馬勃又名馬疕,是一種菌類,質地柔軟如紫絮,彈之則有紫灰飛出,形似狗肝,生長在潮濕的田園或久腐之地。主治惡瘡、馬疥,可敷於各種瘡瘍,用蜂蜜調和服用,可治療咽喉痹痛。)

三、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初期或壯實體質者,上焦有實熱者,可服用:

清咽抑火湯:

連翹(一錢五分)、片芩(一錢)、梔子(一錢)、薄荷(七分)、防風(一錢)、桔梗(二錢)、朴硝(一錢)、黃連(一錢)、黃柏(五分)、知母(一錢)、玄參(一錢)、牛蒡子(一錢)、大黃(一錢)、甘草(五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一劑,水煎服用,頻頻服用熱湯。若患有梅毒者,需增加防風、山豆根各二兩。

四、論虛火上炎,喉內生瘡,喉嚨閉塞,熱毒熾盛,此方最能降火滋陰:

滋陰降火湯:

當歸(一錢)、川芎(一錢)、白芍(一錢二分)、川黃柏(蜜水炒一錢)、生知母(一錢)、懷熟地黃(一錢五分)、天花粉(一錢)、生甘草(一錢)、元參(二錢)、白桔梗(去蘆三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一劑,水煎,加入竹瀝一盞,溫服。

五、論喉痹腫痛,聲音嘶啞,飲食不下,陰虛,相火上炎,咳嗽痰喘,潮熱虛勞等症,內服此藥,外用神仙通隘散吹之,即可痊癒:

滋陰清火湯:

懷熟地黃(一錢)、山茱萸(酒蒸去核一錢)、白茯苓(去皮一錢)、山藥(一錢)、澤瀉(一錢)、桔梗(二錢)、元參(一錢)、牡丹皮(一錢)、黃柏(蜜水炒一錢)、天門冬(去心一錢)、麥門冬(去心一錢)、甘草(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一劑,水煎,溫服。外用硼砂,噙化嚥下,可降痰消毒,療效神奇。

六、論咽喉腫痛,屬於體質虛弱者,或服用寒涼藥物過多而導致腹瀉者,皆可服用:

清上養中湯:

小甘草、桔梗(各二錢)、元參、當歸、黃芩(各一錢)、陳皮(去白)、白朮(去蘆)、白茯苓(去皮)、麥門冬(去心)、連翹(各八分)、人參、防風、金銀花(各八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一劑,水煎,飯後頻服。如有痰症,可加入貝母。

七、論咽喉腫痛,不能言語,或嘔吐或腹瀉,或不進食,或四肢冰冷麻痺,但只要能服藥,無不痊癒者。此為從治之法:

通關散 (藥方未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