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六 (12)
卷六 (12)
1. 口舌
一論口瘡臭氣穢爛。久而不瘥者。黃柏五錢。青黛一錢五分。為末。每用一錢。於舌上津嚥下。
一論口瘡。用黃連、川椒。等分為末。每少許搽瘡上。噙漱良久。以涼水漱咽。咽喉有瘡。加孩兒茶。
一治口舌生瘡。
加味陰陽散
黃連,乾薑,青黛,孩兒茶(各等分)
上為末。每用少許搽患處。立效。一方。用五味子為末。摻瘡上。即愈。
一治口瘡良方。徐杏莊老師傳。
生白礬(一錢),硃砂(二分)
上共為末。敷上立愈。
一論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咳嗽痰涎。清聲潤肺。寬膈除熱。
上清丸,黃濱江傳。
百藥煎(四兩),薄荷(淨末四兩),砂仁(二兩),訶子,桔梗,甘松(各五錢),寒水石(二兩),元明粉(五錢),硼砂(五錢),片腦(五分)
上為末。甘草熬膏。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茶送下。
一論口瘡連年不愈者。此虛火也。
玄門丹
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玄參(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噙化下。
一人口內如無皮狀。或咽喉作痛。喜熱飲食。此中氣真寒而外虛熱。用加減八味丸而愈。
一人舌腫舒出口外。舌者心之苗。又脾之經絡。連舌本散舌下。其熱當責於心脾二經。所謂熱勝則腫也。當用蓖麻子去殼。紙裹。捶出油。透紙作捻。燒煙燻之而愈。本草云。蓖麻主浮腫惡氣。取油塗之。葉主風腫不仁。搗蒸敷之。則其能解風腫內熱也。可知矣。
一人胃弱痰盛。口舌生瘡。彼服滾痰丸愈盛。反瀉不止。惡食倦怠。此胃氣被傷也。予以香砂六君子湯。數劑少可。再以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而愈。夫胃氣不足。飲食不化。亦能為痰。補中益氣。乃治痰之法也。若虛症而用峻利之劑。豈不危哉。
一人脾胃虛。服養胃湯、枳朮丸。初有效。而久反虛。口舌生瘡。勞則愈盛。此中氣虛寒。用理中湯少愈。更以補中益氣湯加半夏、茯苓而安。夫養胃湯。香燥之劑也。若飲食停滯。或寒滯中焦。服則燥開胃氣。宿滯消化。最為近理。使久服則津液愈燥。胃氣愈虛。胃氣本虛而用之。
豈不反甚其病哉。亦有房勞過度。真氣衰敗。或元氣不足。不能上蒸。中州不運。致飲食不進。以補真丸治之。若丹田之火。上蒸脾土。脾土一和。中焦自治。飲食自進。何口瘡之不愈哉。
一人舌青黑有刺。乃熱劇也。良由思慮過度。怒氣所得病者。要將舌來土壁上貼之方好。予制此方即效。
清心散
赤茯苓(去皮一錢),酸棗仁(一錢),麥門冬(去心一錢),遠志(甘草水泡去心五分),黃連(一錢),胡麻仁(一錢),枳殼(去穰八分),小木通(八分),小甘草(二分)
上銼。水煎。溫服。
一男子口臭。牙齦赤爛。腿膝痿軟。或用黃柏等藥。益甚。時或口咸。此腎胃虛熱。以六味丸治之。悉愈。
白話文:
口舌
一、治療口瘡、口臭、潰爛久治不癒的方法:取黃柏五錢、青黛一錢五分研成細末,每次取一錢,含在舌上,待唾液溶解後吞服。
二、治療口瘡的方法:取黃連、川椒等量研成細末,每次取少量塗抹在患處,含漱片刻,再用涼水漱口。若咽喉也有潰瘍,可加入孩兒茶。
三、治療口舌生瘡的方法:
- 加味陰陽散:黃連、乾薑、青黛、孩兒茶等量研成細末,每次取少量塗抹患處,效果迅速。
- 另一方法:取五味子研成細末,撒在患處即可痊癒。
- 徐杏莊老師傳授的良方:取生白礬一錢、硃砂二分研成細末,敷於患處即可痊癒。
四、治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咳嗽痰多、聲音嘶啞的方子(清肺潤燥,寬膈除熱):
- 上清丸(黃濱江傳):百藥煎四兩、薄荷(淨末)四兩、砂仁二兩、訶子、桔梗、甘松各五錢、寒水石二兩、元明粉五錢、硼砂五錢、片腦五分,研成細末,用甘草熬成的膏劑做丸藥,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茶水送服。
五、治療口瘡多年不癒(虛火旺盛)的方子:
- 玄門丹: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玄參等量,研成細末,用蜂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含化吞服。
六、治療口內如同脫皮、咽喉疼痛、喜愛熱飲(中氣虛寒,外在虛熱)的病例:加減八味丸治療痊癒。
七、治療舌頭腫脹伸出口外的病例(舌為心之苗,亦為脾之經絡,舌根腫脹,熱邪應責之於心脾二經):取蓖麻子去殼,用紙包好,搗碎榨油,用油浸透紙做成捻子,點燃熏患處即可痊癒。本草綱目記載,蓖麻子主治浮腫惡氣,取其油塗抹;葉子主治風腫麻木,搗碎蒸熱敷貼,可見其有解風腫內熱的功效。
八、治療胃弱痰盛、口舌生瘡,服用滾痰丸病情加重,腹瀉不止,厭食倦怠(胃氣受損)的病例:服用香砂六君子湯數劑後,再服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痊癒。胃氣不足,飲食不化也能導致痰多,補中益氣也是治療痰證的方法。虛症患者使用峻利之劑,十分危險。
九、治療脾胃虛弱,服用養胃湯、枳朮丸初期有效,久服反而虛弱,口舌生瘡,勞累加重的病例(中氣虛寒):服用理中湯稍有改善,再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半夏、茯苓痊癒。養胃湯性味辛燥,若飲食停滯或寒滯中焦,服用則可燥熱開胃,幫助消化宿食,十分有效。但長期服用則會導致津液耗竭,胃氣更加虛弱。本就胃氣虛弱者服用,豈不適得其反?房事過度,真氣衰敗,或元氣不足,不能上蒸,中焦運化失調,導致飲食不進,可服用補真丸治療。丹田之火上蒸脾土,脾土調和,中焦自能運化,飲食自進,口瘡自然痊癒。
十、治療舌頭青黑且有刺痛感(熱邪嚴重),因思慮過度、怒氣所致的病例:將舌頭貼在土牆上效果良好。
- 清心散:赤茯苓(去皮一錢)、酸棗仁(一錢)、麥門冬(去心一錢)、遠志(甘草水泡去心五分)、黃連(一錢)、胡麻仁(一錢)、枳殼(去瓤八分)、小木通(八分)、小甘草(二分),水煎溫服。
十一、治療口臭、牙齦紅腫潰爛、腿膝軟弱,服用黃柏等藥物病情加重,有時口鹹(腎胃虛熱)的病例:服用六味丸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