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二 (11)
卷二 (11)
1. 內傷
東垣曰。右手氣口脈。大於人迎一倍。過在少陰則二倍。太陰則三倍。右手三部屬三陰。少陰在關者屬脾。太陰在寸主肺肌膚大熱。故脾肺二臟之脈皆緊盛。
右寸氣口脈。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續。此飲食失節勞役過甚大虛之脈也。)
右關脾脈大而數。(謂獨大於五脈也),數中顯緩。時一代也。(此不甚勞役之脈也)
右關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但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時一代。(此飲食不節寒溫失所之脈也)
右關脈沉而滑。(此宿食不消之脈也)
白話文:
東垣曰:
右手氣口脈: 比人迎脈大一倍,若過在少陰則大兩倍,過在太陰則大三倍。右手三部脈屬三陰,少陰在關者屬脾,太陰在寸主肺與肌膚,大熱之時,脾肺二臟之脈皆緊盛。
右寸氣口脈: 脈象急而大,且數,時而一代並澀。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續。此乃飲食失節、勞役過甚、大虛之脈也。
右關脾脈: 脈象大而數,獨大於五脈,數中顯緩,時而一代。此不甚勞役之脈也。
右關胃脈: 脈象損弱,甚則隱而不見,但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時而一代。此乃飲食不節、寒溫失所之脈也。
右關脈: 脈象沉而滑。此宿食不消之脈也。
2. 內外傷辨
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傷。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外傷則寒熱齊作而無間。內傷則寒熱間作而不齊。外傷惡寒。雖近烈火不除。內傷惡寒。得就溫暖即解。外傷惡寒。乃不禁一切風寒。內傷惡風。惟恐些小賊風。外傷症顯在鼻。故鼻氣不利而擁盛有力。內傷者不然。內傷症顯在口。
故口不知味而腹中不和。外傷者無此。外傷則邪氣有餘。發言壯厲。且先輕而後重。內傷則元氣不足。出言懶怯。且先重而後輕。外傷手背熱而手心不熱。內傷則手心熱而手背不熱。外傷頭痛常常有之。直須傳裡方罷。內傷頭痛有時而作。有時而止。若顯內症多者。則是內傷重而外感輕。
白話文:
人迎脈搏比氣口脈搏強,說明是外傷。氣口脈搏比人迎脈搏強,說明是內傷。外傷會同時出現寒熱症狀,而且沒有間隔。內傷則寒熱症狀交替出現,並且不規律。外傷怕冷,即使靠近火堆也無法去除寒冷感。內傷怕冷,只要靠近溫暖的地方就能緩解。外傷怕冷,不能接觸任何風寒。內傷怕風,即使是微風也會感到害怕。外傷的症狀明顯表現在鼻子,所以鼻塞不通,鼻息粗重有力。內傷則不然。內傷的症狀明顯表現在嘴巴,所以味覺遲鈍,腹部不適。外傷則沒有這些症狀。外傷邪氣過盛,說話聲音洪亮有力,病情先輕後重。內傷元氣不足,說話聲音低沉懶散,病情先重後輕。外傷手背發熱,手心不熱。內傷則手心發熱,手背不熱。外傷頭痛經常發生,必須要治療到病根才能痊癒。內傷頭痛偶爾發作,有時會停止。如果內傷症狀較多的話,說明內傷比較嚴重,而外感比較輕。
宜以補養為先。若顯外症多者。則是外感重而內傷輕。宜以發散為急。
一論飲食勞倦傷脾。則不能生血。故血虛則發熱。熱則氣散血耗而無力。或時易飢。或時飽悶。不思飲食。變病百端。如遇外感重者。則先理外感六分。而治內傷四分。見效即住。如外感輕則內傷藥用六分矣。能治萬病。其效如神。
東垣曰。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減少。氣不足以息。言語怯弱。腹中不和。口不知穀味。或胃當心而痛。或上肢兩脅痛甚。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故亦從而病焉。若形體勞役而脾病。脾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或食少。小便黃赤。大便或閉或泄。
白話文:
應該先以補養身體為優先。如果明顯的外在症狀比較多,就代表外感比較嚴重,內傷比較輕微,應該先以發散藥物來治療。
如果因為飲食不節、勞累傷了脾胃,就會影響生血功能,導致血虛,進而出現發熱的症狀。發熱會導致氣散血耗,人就會無力,有時容易感到飢餓,有時又覺得飽脹難受,不想吃飯,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病症。如果遇到外感比較嚴重的情況,就應該先治療外感六分,再治療內傷四分,看到效果就停止治療。如果外感比較輕微,就可以用六分的內傷藥物,就能治療各種疾病,效果如同神明。
東垣說,飲食不節制就會導致胃病。胃病會導致氣短、精神萎靡、氣不足以呼吸、說話聲音微弱、腹部不適、口中無味、胃部疼痛、上肢和兩脅疼痛等症狀。如果胃病嚴重,就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脾胃也會跟著生病。如果因為勞累而導致脾胃病變,就會出現懶惰嗜睡、四肢無力、食慾不振、小便黃赤、大便便秘或腹瀉等症狀。
或虛坐。只見些白濃。或泄黃糜。無氣以動。而懶倦嗜臥。脾既病則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若外感風寒。俱無此症。故易分別耳。
虛實之症。不可不知。因往往以內傷不足之病。誤作傷寒外感有餘之症。汗之吐之。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實實虛虛。醫殺之耳。
夫傷寒為六淫之病。風寒始於表。而漸傳於裡。則初病頭項強痛。發熱惡寒。身疼。當汗之。及其邪入於裡。熱盛內實。譫語狂妄。當下之。不愈即發斑黃厥逆。變生諸症矣。
夫內傷因七情鬱結。飲食勞役。為不足之病。始生於里。而發於表也。其病倦怠。四肢不收。頭疼時作時止。其熱始發於心膈間。次發於肢體。稍遇風寒。時時畏懼。氣短喘促。懶於言語。脈必微細。或弦而數。或虛而大。只此分別。則內外易見矣。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虛弱地坐著,只見一些白色濃厚的痰液,或是拉肚子排出黃色的稀便,沒有力氣活動,而且懶惰倦怠嗜睡,這就說明脾臟病了。脾臟生病,胃就無法單獨運行津液,所以胃也會跟著生病。如果只是外感風寒,就不會出現這些症狀,所以很容易區分。
虛實的病症,一定要分辨清楚。因為常常有人把內傷不足的病,誤認為傷寒外感有餘的病,就用汗法或吐法治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真正是實症就用實法,虛症就用虛法,否則就會誤殺病人。
傷寒是由六淫所致的病,風寒最初始於外,然後逐漸傳入內。所以初期會感到頭頸部強烈的疼痛,發熱怕冷,身體疼痛,應該用汗法治療。等到邪氣入內,熱盛內實,出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的情況,就要用下法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會發斑疹、黃疸、厥逆,甚至演變成各種併發症。
內傷是由七情鬱結、飲食勞作過度造成的不足之病,最初發生在內,然後才表現出來。病人會感到倦怠,四肢無力,頭痛時作時止,熱先從心膈之間發起,然後才傳到肢體。稍微接觸風寒就會感到害怕,呼吸急促,懶於說話,脈象微細,或者弦數,或者虛大。只要根據這些特點,就能很容易分辨內外之症。
一論中氣不足。或誤用克伐。四肢倦怠。口乾發熱。飲食無味。或飲食失節。勞倦身熱。脈洪大無力。或頭痛惡寒自汗。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脈微細軟弱。自汗身倦目合。或中氣虛弱。而不能攝血。或飲食勞倦。而患瘧痢等症。因脾胃虛而不能愈者。或元氣虛弱。感冒風寒而不勝發表。
用此代之。或入房而後勞役感冒。或勞役感冒而後入房者。急加附子。愚謂人之一身。以脾胃為主。脾胃氣實。則肺得其所養。肺氣既盛。水氣生焉。水升則火降。水火既濟。而全天地交泰之令矣。脾胃既虛。四臟俱無生氣。故東垣先生著脾胃內外傷等論。諄諄然皆以固脾胃為本。
白話文:
中氣不足,可能是因為錯誤地使用克伐藥物,導致四肢倦怠、口乾發熱、飲食無味。也有可能是飲食不節、勞累過度,導致身體發熱,脈搏洪大無力。還可能出現頭痛、怕冷、自汗、氣喘、身體發熱、煩躁不安,脈搏微細軟弱、自汗、身體倦怠、眼睛閉合的情況。這些都是中氣虛弱的表現。
中氣虛弱,無法攝取血液,或者因為飲食勞累患上瘧疾、痢疾等疾病,而脾胃虛弱導致無法痊癒。也可能元氣虛弱,感染風寒,無法發汗解表。
遇到上述情況,可以用附子來治療。我認為人體以脾胃為根本,脾胃氣充足,則肺部得到滋養,肺氣旺盛,水氣就會產生。水氣上升,火氣下降,水火交融,就能達到天地交泰的狀態。脾胃虛弱,則四臟都失去生機。因此,東垣先生寫了《脾胃內外傷》等論著,一再強調以固脾胃為根本。
所制補中益氣。又冠諸方之首。觀其立方本旨可知矣。故曰補腎不若補脾。正此謂也。前所治症。概舉其略。余當仿此而類推之。是方之妙。並注以表明之。
補中益氣湯
黃耆(蜜炒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白朮(去蘆炒一錢五分),當歸(酒洗一錢五分),陳皮(七分),柴胡(六分),升麻(八分),甘草(炙五分)
白話文:
這方子主要用來補益中氣,在所有方子中都佔據首要地位。仔細觀察它組方的本意就可以明白。所以說補腎不如補脾,正是這個道理。前面提到的症狀,只不過是大略舉例。其餘的症狀,可以以此方為範例推類。這個方子的妙處,我會在下面逐一註解說明。
補中益氣湯
- 黃耆(蜜炒一錢五分)
- 人參(一錢)
- 白朮(去蘆炒一錢五分)
- 當歸(酒洗一錢五分)
- 陳皮(七分)
- 柴胡(六分)
- 升麻(八分)
- 甘草(炙五分)
上銼一劑。薑、棗煎服。如感風寒。頭痛發熱。加川芎、防風、白芷各一錢。羌活七分。汗多。加黃耆五分。如汗多。去升麻、柴胡。加炒酸棗仁一錢。夜間不睡亦加之。如虛火炎上。加玄參一錢。如陰虛生火。加酒炒黃柏、知母各七分。夏月亦可常用。如陰虛痰多。加貝母一錢。
如泄瀉。去當歸。加白茯苓一錢。澤瀉一錢。白芍煨一錢。如氣虛甚者。必少加大附子制過。以行參耆之力也。手足冷。或腹痛。亦如之。如心刺痛者。乃血澀不足。加當歸五分。白豆蔻七分研。如用心太過。神思不寧。怔忡驚悸。加參、苓、酸棗仁炒、柏子仁各一錢。遠志、石菖蒲各七分。
白話文:
先煎藥一劑,用薑、棗煎服。如果感覺風寒,頭痛發熱,就加川芎、防風、白芷各一錢,羌活七分。如果出汗多,就加黃耆五分。如果汗多,就去掉升麻、柴胡,加炒酸棗仁一錢。夜間睡不着也加。如果虛火上炎,就加玄參一錢。如果陰虛生火,就加酒炒黃柏、知母各七分。夏天也可以經常服用。如果陰虛痰多,就加貝母一錢。
如果腹瀉,就去掉當歸,加白茯苓一錢,澤瀉一錢,白芍煨一錢。如果氣虛很嚴重,一定要少加點附子,用以幫助人參、黃耆發揮作用。手腳冰冷或腹部疼痛,也一樣。如果心臟刺痛,就是血瘀不足,就加當歸五分,白豆蔻七分研磨。如果用腦過度,精神不寧,心慌心跳,就加人參、茯苓、炒酸棗仁、柏子仁各一錢,遠志、石菖蒲各七分。
如咽乾及渴者。加乾葛七分。天花粉一錢。如飲食少。或傷飲食。加神麯、麥芽、山楂各一錢。如精神短少者。倍加人參。夏。加五味子十粒。麥門冬去心一錢。如夢遺。加牡蠣、龍骨煅各一錢。如頭痛。加蔓荊子七分。痛甚。加川芎七分。如頭頂痛者。加藁本一錢。細辛三分。
白話文:
如果患者覺得喉嚨乾渴,可以加入乾葛七分,天花粉一錢。
如果患者食慾不振,或因飲食不當導致身體不適,可以加入神麴、麥芽、山楂各一錢。
如果患者精神不濟,可以加倍人參的用量。
夏季時,可以加入五味子十粒,麥門冬去心一錢。
如果患者有夢遺的情況,可以加入牡蠣、龍骨(煅燒過)各一錢。
如果患者頭疼,可以加入蔓荊子七分。
如果疼痛劇烈,可以加入川芎七分。
如果患者頭頂疼痛,可以加入藁本一錢,細辛三分。
如腰痛。加牛膝、杜仲、姜炒各一錢。如腳弱。加木瓜一錢。漢防己五分。如有痰加半夏薑製七分。貝母一錢。如咳嗽。夏加片芩、知母、麥門冬各一錢。如久嗽。肺中有伏火者。減人參。加片芩、紫菀各一錢。如食不下。胸中有寒。或塞滯。加青皮五分。木香三分。如腳軟乏力或痛。
加酒炒黃柏一錢。牛膝、五加皮各一錢。如五心煩躁。加生地黃。若氣浮心亂。以硃砂安神丸鎮固之則愈。(方見怔忡)
白話文:
如果腰痛,就加牛膝、杜仲、薑炒各一錢。如果腳弱,就加木瓜一錢、防己五分。如果有痰,就加半夏薑製七分、貝母一錢。如果咳嗽,就加片芩、知母、麥門冬各一錢。如果久咳,肺中有伏火,就減人參,加片芩、紫菀各一錢。如果食不下,胸中有寒或塞滯,就加青皮五分、木香三分。如果腳軟乏力或痛,就加酒炒黃柏一錢、牛膝、五加皮各一錢。如果五心煩躁,就加生地黃。若氣浮心亂,就用硃砂安神丸鎮固,這樣就能痊癒。
一論中氣虛而胃弱。不愛食。及食不生肉。不長力。或常微熱怯冷。神疲倦怠。或帶痰嗽。
加味六君子湯
人參(一錢),白朮(去蘆一錢五分),陳皮(八分),白茯苓(去皮一錢),半夏(薑製八分)乾葛(七分),山楂肉(一錢),甘草(炙五分),砂仁(五分)
上銼一劑。姜煎服。
一論此方。藥性中和。專理心脾。氣弱神昏。體倦多困少力。飲食不進。中滿痞噎。心忪上喘。嘔吐瀉痢等症。久服養氣育神。醒脾益胃。扶正辟邪。
參苓白朮散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中氣虛弱,胃口不好,不愛吃飯,吃了也難以消化,體力不足,經常微微發熱怕冷,精神疲倦,還可能伴隨痰嗽,可以服用加味六君子湯。此方藥性平和,主要作用是調理心脾,適合氣虛神昏、體倦乏力、食慾不振、腹脹痞悶、心慌氣喘、嘔吐腹瀉等症狀。長期服用可以補益氣血、醒脾益胃、增強抵抗力。
人參(一錢),白朮(去蘆一錢),白茯苓(去皮七分),白扁豆(炒一錢),山藥(一錢),蓮肉(去心皮七粒),桔梗(去蘆七分),薏苡仁(一錢),砂仁(五個),甘草(炙四分)
上銼一劑。薑、棗煎服。
一論凡遇勞行辛苦。用力過多。即服此二三劑。免生內傷發熱之病。
補氣湯
嫩黃耆(蜜水炒一錢半),人參,白朮(去蘆炒),陳皮,麥門冬(去心各二錢),五味子(十粒),甘草(炙七分)
白話文:
人參、白朮、白茯苓、白扁豆、山藥、蓮肉、桔梗、薏苡仁、砂仁、甘草,以上藥材各取適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劑,以薑、棗煎水服用。凡因勞累、過度用力而導致內傷發熱者,服用此藥兩到三劑,即可預防疾病。
另外,嫩黃耆、人參、白朮、陳皮、麥門冬、五味子、甘草等藥材也可用於補氣,各取適量,以蜜水炒制後煎服。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勞倦甚者。加附子五分。
一論凡遇勞心思慮。損傷精神。頭目昏眩。心虛氣短。驚悸煩熱等症。
補血湯
當歸(酒洗),白芍(酒炒),白茯苓(去皮木),酸棗仁(炒),麥門冬(去心各一錢),人參(一錢二分),川芎(六分),懷熟地黃(二錢),陳皮,梔子(炒各五分),五味子(十五粒),甘草(炙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
一論脾胃虛弱。元氣不足。四肢沉重。食後昏沉。怠於動作。嗜臥無力。
白話文:
取藥材一劑,生薑三片,大棗兩枚,水煎服。如果勞累過度,可以再加附子五分。
如果遇到勞心勞神、思慮過度,導致精神受損,出現頭昏眼花、心慌氣短、心悸煩躁、發熱等症狀,可以用以下藥方:
當歸(用酒洗淨),白芍藥(用酒炒過),白茯苓(去皮和木心),酸棗仁(炒過),麥門冬(去心,各取一錢),人參(一錢二分),川芎(六分),熟地黃(二錢),陳皮,梔子(炒過,各取五分),五味子(十五粒),甘草(炙烤五分)。
取藥材一劑,水煎,溫熱服用。
如果脾胃虛弱、元氣不足,出現四肢沉重、飯後昏昏沉沉、行動遲緩、嗜睡無力等症狀,可以用上述藥方。
補胃湯
黃耆(蜜炒二錢),人參(五分),甘草(炙二錢),當歸(五分),神麯(炒七分),柴胡(三分),升麻(二分),蒼朮(米泔浸一錢),青皮(去穰五分),黃柏(酒炒三分)
上銼一劑。水煎。食後服。
一論病後元氣虛弱。脾胃虧損。此藥補氣和血。健脾理胃。進美飲食。壯健身體。充實四肢。清火化痰。解鬱順氣。
參苓白朮丸
人參(一兩),白朮(去蘆土炒一兩半),白茯苓(去皮一兩),懷山藥(炒一兩),白扁豆(薑汁炒一兩),桔梗(去蘆一兩),薏苡仁(炒一兩),蓮肉(去心皮二兩),陳皮(一兩),半夏(湯泡薑汁炒一兩),砂仁(五錢),黃連(薑汁炒一兩),神麯(炒一兩),香附(童便炒一兩),白芍(酒炒一兩),當歸(酒炒二兩),甘草(炙五錢)
白話文:
補胃湯
組成:
- 黃耆(蜜炒二錢)
- 人參(五分)
- 甘草(炙二錢)
- 當歸(五分)
- 神麴(炒七分)
- 柴胡(三分)
- 升麻(二分)
- 蒼朮(米泔浸一錢)
- 青皮(去穰五分)
- 黃柏(酒炒三分)
用法:
上藥共為一劑,水煎服,飯後服用。
功效:
此方用於病後元氣虛弱、脾胃虧損者。補氣和血,健脾理胃,促進食慾,增強體質,充實四肢,清熱化痰,解鬱順氣。
參苓白朮丸
組成:
- 人參(一兩)
- 白朮(去蘆土炒一兩半)
- 白茯苓(去皮一兩)
- 懷山藥(炒一兩)
- 白扁豆(薑汁炒一兩)
- 桔梗(去蘆一兩)
- 薏苡仁(炒一兩)
- 蓮肉(去心皮二兩)
- 陳皮(一兩)
- 半夏(湯泡薑汁炒一兩)
- 砂仁(五錢)
- 黃連(薑汁炒一兩)
- 神麴(炒一兩)
- 香附(童便炒一兩)
- 白芍(酒炒一兩)
- 當歸(酒炒二兩)
- 甘草(炙五錢)
用法:
(無記載)
功效:
(無記載)
註釋:
- 古代藥方中的劑量單位:一兩約等於現代37.3克,一分約等於0.62克,一錢約等於3.73克。
- 古代藥方中常使用一些特殊炮製方法,例如蜜炒、酒炒、薑汁炒等,這些方法可以改變藥物的性質,使其更易於被人體吸收,或減輕藥物的毒副作用。
上為末。薑、棗煎服。打神麯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食後。米湯下。加遠志去心一兩亦妙。
一論此方養元氣。健脾胃。生肌肉。潤肌膚。益血秘精。安神定志。壯筋力。養精神。進飲食之上品也。又治虛勞瘦怯。泄瀉腹脹。腫滿喘嗽等症。
陽春白雪糕
白茯苓(去皮),懷山藥,芡實仁,蓮肉(去心皮各四兩共為細末),陳倉米(半升),糯米(半升),白砂糖(一斤半)
上先將藥米二味。用麻布袋盛放甑內。蒸極熟取出。放簸箕內。卻入白砂糖同攪極勻。揉作一塊。用小木印印作餅子。曬乾收貯。男婦小兒任意取食。妙不可言。
白話文:
將薑、棗煎煮服用。將神麴糊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顆,飯後用米湯送服。加入去除心部的遠志一兩效果更好。
此方滋養元氣,健脾胃,生肌肉,潤肌膚,益血固精,安神定志,壯筋骨,養精神,是進補食用的上品。同時也能治療虛勞瘦弱、泄瀉腹脹、腫滿喘嗽等症。
將白茯苓(去皮)、懷山藥、芡實仁、蓮肉(去心皮,各四兩,共研為細末)、陳倉米(半升)、糯米(半升)、白砂糖(一斤半)混合。
首先將藥米二味裝入麻布袋,放入蒸籠內蒸熟,取出後放置在簸箕中,加入白砂糖充分攪拌,揉成一塊,用小木印壓成餅狀,曬乾後儲存。男女老少皆可任意食用,功效奇妙。
一秀才勞役失宜。飲食失節。肢體倦怠。發熱作渴。頭痛惡寒。誤用人參敗毒散。痰喘昏憒。揚手擲足。胸膈發斑。如蚊所咬。余用補中益氣湯。加薑、桂、麥門、五味補之而愈。
一男子發熱煩渴。時或頭痛。因服發散藥。反加喘急腹痛。其汁如水。晝夜譫語。余意此勞傷元氣。誤汗所致。其腹必喜手按。詢之果然。遂與十全大補湯。加附子一錢。服之熟睡。喚而不醒。舉家驚惶。及覺。諸病頓退。再劑而痊。凡人飲食勞役。起居失宜。見一切火症。
白話文:
一位秀才因過度勞累、飲食不節制,導致身體疲乏、發熱口渴、頭痛怕冷。誤服了人參敗毒散,反而出現痰喘昏迷、手腳亂動、胸口出現紅斑,像是被蚊子叮咬的樣子。我用補中益氣湯,加入生薑、桂枝、麥門冬、五味子來調補,病人就痊癒了。
另一個男子發熱口渴,偶爾頭疼,因為服用發散藥,反而出現喘不過氣、肚子痛、腹瀉水樣便、日夜說胡話的情況。我認為他是勞傷元氣,過度發汗所致,肚子應該喜歡用手按壓。詢問後果然如此,於是給他服用十全大補湯,加了一錢附子。服藥後病人熟睡,叫也叫不醒,家人十分擔心。等到他醒來,所有病症都消失了,再服一劑藥就痊癒了。凡是飲食勞累、起居不當,出現各種發熱症狀的人,都要注意。
悉屬內真寒而外假熱。故肚腹喜暖。口畏冷物。此乃形氣病氣。俱屬不足。法當純補元氣為善。
一人因勞役失於調養。忽然昏憒。此元氣虛火妄動夾痰而作。急令灌童便。神思漸爽。更用參、耆各五錢。芎、歸各三錢。玄參、柴胡、山梔、炙草各一錢。服之稍定。察其形倦甚。又以十全大補湯。加五味、麥門治之而安。凡人元氣素弱。或因起居失宜。或因飲食勞倦。或因用心太過。
致遺精白濁。自汗盜汗。或面熱晡熱潮熱發熱。或口乾作渴。喉痛舌裂。或胸乳膨脹。脅肋作痛。或頭頸時痛。眩暈目花。或心神不寧。寤而不寐。或小便赤澀。莖中作痛。或便溺余滴。臍腹陰冷。或形容不充。肢體畏寒。或鼻氣急促。或更有一切熱症。皆是無根虛火。但服前湯。
白話文:
這都是內部虛寒,表面卻假裝發熱的表現。所以肚子喜歡暖和,嘴巴害怕冷的東西。這說明身體和氣血都虛弱,應該要徹底補益元氣才好。
有一個人因為勞累过度,沒有好好調養身體,突然昏迷。這是元氣虛弱,虛火妄動,加上痰濕所致。趕緊灌童尿,精神逐渐清醒。再用人參、黃芪各五錢,川芎、當歸各三錢,玄參、柴胡、山梔、甘草各一錢,服下後稍有好轉。觀察發現他非常疲倦,又用十全大補湯,加入五味子、麥門冬治療,就痊愈了。
一般人如果元氣原本就虛弱,或者生活起居不規律,或者飲食勞累,或者用腦过度,都可能導致遺精、白濁、自汗、盜汗,或者臉頰發熱、下午發熱、潮熱、發熱,或者口乾舌燥、喉嚨痛、舌頭裂開,或者胸部乳房脹痛、脅肋疼痛,或者頭頸部位經常疼痛、頭暈眼花,或者心神不寧、睡不著覺,或者小便赤澀、陰莖疼痛,或者尿液滴滴答答、肚臍和腹部冰冷,或者面色萎黃、肢體畏寒,或者呼吸急促,或者其他各種熱症。這些都是無根虛火的表現,只需服用前面的湯藥即可。
固其根本。諸症自息。若攻其風熱。則誤矣。一人面如血紅髮熱。終日不食。沉困。相火衝上。予以補中益氣湯煎半碗。童便半碗。合而服之。日進五服而愈。
一論大凡大病後。谷消水去。精散衛亡。多致便利枯竭。實當補中益氣為主。蓋為中州澆灌四旁。與胃行其津液者也。況大腸主津。小腸主液。亦皆稟受於胃。胃氣一充。津液自行矣。燥甚者。則當以辛潤之。以苦泄之。
白話文:
要治好病,就要從根本入手,這樣其他症狀自然會消失。如果只針對風熱來治療,那就是錯了。有一個人,臉紅發熱,整天沒胃口,昏昏沉沉,這是相火上衝的表現。我給他開了補中益氣湯半碗,再加上半碗童尿,混合在一起喝,一天喝五次,病就治好了。
一般來說,大病之後,食慾不振,體力下降,精氣耗散,很容易造成排泄功能失調。這時候應該以補中益氣為主,因為中氣就像中央的水源,滋潤著周圍的各個部位,幫助胃消化食物,運送津液。而且大腸主導津液,小腸主導體液,也都受胃氣的影響。胃氣充足了,津液自然就會運作順暢。如果燥熱過甚,就要用辛溫的藥物來潤燥,用苦寒的藥物來泄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