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五 (7)
卷五 (7)
1. 痔漏
脈沉小實者。易治。浮洪而軟弱者。難愈。
夫痔漏之原。由乎酒色過度。濕而生熱。充乎臟腑。溢於經絡。墜於穀道之左右。衝突為痔。久而成漏者也。痔輕而漏重。痔實而漏虛。治痔之法。不過涼血清熱而已。
至於治漏。初則宜涼血清熱燥濕。久則宜澀竅殺蟲。而兼乎溫散也。或曰。痔漏火是根原。何故而用溫澀。殊不知痔止出血。始終是熱。漏流膿水。始是濕熱。終是濕寒。不用溫藥。何以去濕而化寒乎。非止痔漏。百病中多有始熱百終寒者。如瀉痢。如嘔吐。初作則腸胃氣實而熱。久則腸胃氣虛而為寒矣。一論痔瘡腫痛初起。立效。
祛風解毒湯
黃連(一錢),黃芩(一錢),連翹(一錢五分),赤芍(一錢),枳殼(麩炒一錢),大黃(酒蒸一錢五分),苦參(一錢五分),黃柏(一錢),槐花(一錢),
上銼。水煎。空心服。為末。水泛為丸。用溫水下。亦可。
一論內經曰。二陰皆屬腎。雖見症於大腸。實陰虛而火盛也。
祛毒養榮湯
當歸(一錢),芍藥(二錢),生地黃(酒洗一錢),黃連(酒炒一錢五分),黃芩(一錢),黃柏(酒炒五分),知母(一錢),連翹(一錢),升麻(五分),荊芥(一錢),槐角(二錢),皂角子(二錢),皂角刺(二錢),天花粉(二錢),黃耆(一錢),人參(一錢),甘草節(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熱服。遠酒色。則全愈。
一論千金不換刀圭散。治痔漏百發百中。(方見中風)
一論專治通腸痔漏。
濟生蓮蕊散
蓮蕊(焙一兩),當歸(五錢),五倍子(五錢),黃連(五錢),乳香(五錢),沒藥(五錢),礬紅(四兩),黑醜頭末(炒一兩),錦紋大黃(半生半熟一兩)
上共九味。為細末。欲服藥。前一日勿食晚飯。次日空心。用淡豬肉汁一鍾。好酒一鍾半。和豬肉汁煎。稱藥一錢二分調服。午後。於乾淨黃土上。大便見紫血為驗。或如爛杏。五色相雜。亦為驗矣。如散藥難服。用酒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一錢五分。淡豬肉湯下。此方神效。不可輕忽。切忌燒酒色欲。發物魚羊犬肉。
一論治痔漏累驗。
蝟皮丸,長葛張明山傳。
刺蝟皮(一個連刺酒浸炙乾),當歸(酒洗二兩),槐角(酒浸炒二兩),黃連(酒炒二兩),地骨皮(酒炒乾二兩),甘草(蜜炙二兩),乳香(二錢),核桃(十個內取膈三十六片)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五丸。白湯或酒。早晚二服。一月後平復。神效。
一論凡人衣食豐饒。患痔必由於飲食色欲所致。及有乘酒醉犯房。欲要除根。必須服此滋陰補內之藥。大戒醇酒厚味。寡欲可也。
臟連固本丸
懷生地黃(六兩),山藥(四兩),山茱萸肉(四兩),白茯苓(去皮三兩),牡丹皮(三兩),澤瀉(一兩),黃連(四兩),黃柏(去皮四兩),槐角(三兩),知母(去毛三兩),人參(三兩)當歸(二兩),皂角(二兩),天花粉(二兩)
白話文:
痔漏
脈象如果是沉而小實的,這種情況比較容易治療;如果是浮大而軟弱的,就比較難以治癒。
痔漏的起因,多半是因為飲酒和性生活過度,導致體內濕氣滋生熱氣,這些濕熱之氣積聚在臟腑中,然後溢出到經絡,最後向下墜落到肛門的左右兩側,形成腫塊,這就是痔瘡。如果時間久了,就會形成膿液流出的漏管,也就是痔漏。通常痔瘡比較輕微,但漏管卻比較嚴重;痔瘡是實症,漏管卻是虛症。治療痔瘡的方法,主要就是清熱涼血。
至於治療痔漏,初期應該使用涼血、清熱、燥濕的藥物;時間長了,則應該使用收斂止瀉、殺蟲的藥物,同時也要兼顧溫補散寒。有人說,痔漏的根源是火熱,為什麼又要用溫補收斂的藥呢?要知道,痔瘡出血,從始至終都是熱症;而漏管流膿水,剛開始是濕熱,到後來就轉變成濕寒。不用溫熱的藥,怎麼能去除濕氣,化解寒症呢?不僅是痔漏,很多疾病都有初期是熱症,到後來變成寒症的情況,比如腹瀉、嘔吐等。剛開始發病,是因為腸胃氣盛而有熱;時間久了,腸胃氣虛就變成了寒症。以下有一個治療痔瘡腫痛初期,效果很好的方子。
祛風解毒湯
黃連(一錢),黃芩(一錢),連翹(一錢五分),赤芍(一錢),枳殼(麩炒一錢),大黃(酒蒸一錢五分),苦參(一錢五分),黃柏(一錢),槐花(一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空腹服用。也可以將藥材磨成粉末,用水做成藥丸,用溫水吞服。
還有一個說法,《內經》提到,人體的二陰(前陰、後陰)都屬於腎。雖然痔漏的症狀表現在大腸,但實際上是腎陰虛導致火氣旺盛。
祛毒養榮湯
當歸(一錢),芍藥(二錢),生地黃(酒洗一錢),黃連(酒炒一錢五分),黃芩(一錢),黃柏(酒炒五分),知母(一錢),連翹(一錢),升麻(五分),荊芥(一錢),槐角(二錢),皂角子(二錢),皂角刺(二錢),天花粉(二錢),黃耆(一錢),人參(一錢),甘草節(一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空腹溫服。要戒除酒色,這樣才能完全康復。
還有一個方子叫做「千金不換刀圭散」,可以治療痔漏,效果很好(這個方子可以在治療中風的章節找到)。
以下是一個專門治療通腸痔漏的方子。
濟生蓮蕊散
蓮蕊(焙乾一兩),當歸(五錢),五倍子(五錢),黃連(五錢),乳香(五錢),沒藥(五錢),礬紅(四兩),黑醜頭末(炒一兩),錦紋大黃(半生半熟一兩)。
將以上九味藥材磨成細末。在服藥的前一天,不要吃晚餐。第二天早上空腹,用一碗淡豬肉汁和一碗半好酒,混合後煎煮,然後用這些汁液送服藥粉一錢二分。午飯後,如果在大便中看到紫色的血,或者像爛杏一樣五色混雜,就表示藥效起作用了。如果覺得散藥難以服用,可以用酒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錢五分,用淡豬肉湯送服。這個方子效果很好,不可輕忽,切記要戒除燒酒、色欲,以及容易引發疾病的食物,例如魚、羊、狗肉。
以下是一個治療痔漏,多次驗證有效的方子。
蝟皮丸,這是長葛張明山傳下來的。
刺蝟皮(一個連刺,用酒浸泡後烤乾),當歸(酒洗二兩),槐角(酒浸泡後炒二兩),黃連(酒炒二兩),地骨皮(酒炒乾二兩),甘草(蜜炙二兩),乳香(二錢),核桃(十個,取內膜三十六片)。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醋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五丸,用白開水或酒送服,早晚各一次。一個月後就可以痊癒,效果很好。
一般來說,生活富裕、飲食豐盛的人,患痔瘡通常都是因為飲食和色欲過度引起的。有些人還會在醉酒後發生性行為。想要徹底根治,必須服用滋陰補養內在的藥物,同時要嚴格戒除烈酒和濃厚的食物,寡欲清心。
臟連固本丸
懷生地黃(六兩),山藥(四兩),山茱萸肉(四兩),白茯苓(去皮三兩),牡丹皮(三兩),澤瀉(一兩),黃連(四兩),黃柏(去皮四兩),槐角(三兩),知母(去毛三兩),人參(三兩),當歸(二兩),皂角(二兩),天花粉(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