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五 (9)
卷五 (9)
1. 腳氣
防風,荊芥,苦參,番白草,地榆,青藤,麻黃,蒼耳,蒼朮,生蔥,炒鹽,威靈仙(各一兩)
上用水一桶。煮熱。於桶內熏蒸痛處。出微汗。待湯少溫。再洗痛處一二次。覺痛減。如貧者。只用桃、柳、榆、槐、桑、椿六件木枝煎水洗。亦效。
一論凡人患寒濕腳氣。疼痛不仁者。內服煎劑。外宜以此湯煎洗之。蓋冷疾洗之。無有不良。
一椒湯洗法。用川椒一兩。蔥一握。生薑掌大一塊。水一盆。煎湯洗之。
一治遠行腳打成泡。用水調生面糊貼。過夜間干。不可挖破。
一論兩足痛如刀剜。不可忍者。先用生薑一片。蘸香油擦痛處。隨用生薑。火燒熟。搗爛敷患處。須臾。姜干而痛止。神效。
一論腳氣衝心。用白礬三兩。煎水浸洗兩足。良久自愈。
一論腳走急。腳底熱腫如石塊。不能行步。痛不可忍者。以燒紅磚一塊。將草鞋浸於尿缸內一宿。或半日。取來放在紅磚上。將腫腳底立在草鞋上。火逼尿氣入皮里。即消。此病諸方不載。如不早治。爛入腳底。俗曰罨。
一治腳氣腫痛。鶴膝風。不能動履。用真生薑汁一碗。入牛膠一兩。熬成膏。入乳香、沒藥末各一錢。攪勻。絹帛攤貼。腫消痛止。次日將滾水入藥碗內。去水。又攤又貼。效不可言。
補中益氣湯(見內傷),六味丸,八味丸(俱見補益),當歸補血湯(見發熱),十全大補湯(見補益)
一論鶴膝不能動履。腫痛難當。及麻木風濕。屬虛寒者宜之。
神仙風藥酒
秦歸身(一兩),大川芎(一兩),片白朮(去蘆五錢),白茯苓(去皮),大川烏(炮各五錢)軟防風(五錢),荊芥穗(五錢),羊角天麻(五錢),全蠍(炒二錢),香白芷(五錢),北細辛(五錢),何首烏(五錢),新草烏(五錢),威靈仙(五錢),金釵石斛(五錢),川牛膝(去蘆五錢),川獨活(五錢),羌活(五錢),麻黃節(三錢),石楠藤(五錢),薏苡仁(一兩),川乾薑(五錢),赤桂(五錢),尖檳榔(五錢),宣木瓜(五錢),真石乳(五錢),明沒藥(二錢),川續斷(五錢),白蒼朮(米泔炒一兩),嫩黃耆(五錢),兩頭尖(五錢),南木香(二錢),漢防己(五錢),桑寄生(五錢),赤茯神(五錢),骨碎補(五錢),甘草節(三錢),虎脛骨(煅乳浸五錢)
上合一處。用生頭酒五斤。文武火熬熟。去火毒。早晚。飲酒隨量。
一治男婦風濕相搏。腰膝痛或因坐臥濕地。雨露所襲。遍身骨節疼痛。風濕腳氣並治。
秘傳藥酒方
白芷,桔梗,白芍,川芎,麻黃(連根),茯苓,半夏,肉桂,甘草(各一兩),陳皮,川厚朴(薑汁炒),枳殼(炒),牛膝(各二兩),杜仲(酒炒二兩),木瓜(一兩五錢),檳榔(一兩五錢),烏藥(二兩),防己(一兩),獨活(一兩五錢),當歸(一兩五錢),蒼朮(米泔浸炒四兩)
白話文:
腳氣
古方中記載治療腳氣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為外治和內服兩種。
外治法:
- 熏蒸法: 將防風、荊芥、苦參、番白草、地榆、青藤、麻黃、蒼耳、蒼朮、生蔥、炒鹽、威靈仙等藥材用水煮沸,用藥湯熏蒸患處,至微微出汗,待湯溫涼後再清洗患處一到兩次,能減輕疼痛。經濟條件不好的,可以用桃、柳、榆、槐、桑、椿六種樹枝煎水清洗,也有效果。
- 川椒湯洗法: 用川椒、蔥、生薑煎水洗患處。
- 生面糊貼敷法: 將生麵粉用水調成糊狀,貼於腳上水泡處過夜,待其乾燥後不可自行弄破。
- 生薑療法: 腳部疼痛難忍時,可用生薑片蘸香油擦拭患處,再將生薑用火烤熟搗爛敷於患處,薑乾後疼痛即止。
- 白礬浸洗法: 腳氣衝心時,可用白礬煎水浸泡雙腳,可自行痊癒。
- 尿液草鞋療法: 腳底熱腫如石,疼痛難忍,行走困難時,可將草鞋浸泡在尿液中一夜或半天,然後放在燒紅的磚塊上,將腫脹的腳底放在草鞋上,利用熱力和尿液的氣味治療。
- 生薑牛膠膏藥法: 腳氣腫痛,不能穿鞋時,可用生薑汁、牛膠熬成膏,加入乳香、沒藥,製成膏藥貼敷患處,能消腫止痛。
內服法:
文中提及幾種內服方劑,包括補中益氣湯、六味丸、八味丸、當歸補血湯、十全大補湯,但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服用,且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這些方劑主要針對因虛寒引起的腳氣。
其他內服法:
- 神仙風藥酒: 此方劑包含多種中藥材,用生酒熬製,早晚服用,適用於因風濕引起的腳氣和關節疼痛。
- 秘傳藥酒方: 此方劑也包含多種中藥材,用酒熬製,適用於風濕腳氣及全身骨節疼痛。
注意: 以上僅為古代醫書記載的治療方法,不構成現代醫療建議。 任何腳氣問題,都應諮詢專業醫生,接受正規治療。 切勿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